第480章 英法合謀

作爲東非奴隸最大客戶,奧斯曼帝國需求很旺盛,這不是喜不喜歡的事,而是東非奴隸的價格太低了,沒有人能抵禦這種低價誘惑,即便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平民都消費的起,所以在奧斯曼人眼中,奴隸比牲口的價格還要低,所需的食物量也比牲口小,非常適合大規模普及。

不過奧斯曼帝國黑人數量有些氾濫,以至於可以拿來和沙俄打仗,作爲消耗品使用,這一點也是讓俄國人很頭疼,好在於黑人的戰鬥力水平不高。

東非黑奴的好處在於非常適合被大規模組織起來使用,這在東非就是奴隸生活的常態,所以奧斯曼人接手後也能輕鬆的把黑奴組織起來,即便是烏合之衆,聚集起來也能大大減輕奧斯曼帝國正規軍的壓力。

……

莫桑比克殖民地。

“萊福德總督閣下!這就是你所說的軍隊?”法國教官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莫桑比克的武裝力量說道。

眼前莫桑比克軍隊的全部人數只有區區的一千四百多人,而且看起來和中世紀的軍隊比起來恐怕先進不了多少,要法國教官德萊斯說恐怕印度洋上的一些海島都比莫桑比克的正規軍要強。

不過德萊斯如果見識過葡萄牙本土陸軍狀態,估計就會理解莫桑比克的陸軍爲什麼這個鬼樣子了。

和英國一樣,葡萄牙也是側重海軍方面發展,現在葡萄牙海軍都衰落的厲害,陸軍更是不成氣候。

好消息是葡萄牙隔壁的西班牙狀況也不好,所以國防壓力不算大,昔日的伊比利亞半島雙雄,繼續維持着穩定平衡。

萊福德有些尷尬道:“大多數殖民地軍隊都是這樣,就比如你們法國的一些殖民地,實力未必比我們強。”

“這不是強不強的問題,我可是聽說東非軍隊至少有幾萬人,而且能和布爾人那種白人勢力戰鬥,這也就意味着莫桑比克面對的敵人和歐洲一些弱國實力差不多,但是歐洲弱國的軍事實力放在非洲也是不能忽視的存在,你們的正規軍人數這麼少,訓練也差,而且裝備更是一言難盡,這種情況下如何和東非競爭?也難怪東非能壓着伱們在大肆擴張,很明顯就是你們對殖民地的軍事投入太少。”

萊福德:“這一點都是前幾任總督的鍋,他們確實對軍事投入不高,但是這也和本土對殖民地發展不重視有關,我們能獲得的經費並不多,所以軍隊只能勉強湊合用。”

德萊斯:“好了,現在葡萄牙要先想辦法把軍隊數量擴充一下,這種軍隊說實話,要數量沒數量,要質量沒質量,也難怪德意志人作爲後來者,可以在非洲取得這麼大的優勢。”

嘴上這麼說,實際上的德萊斯心中想着,這葡萄牙人也不行啊?真是便宜德意志人了,要是知道葡萄牙殖民地這個狀況,當初還不如法國來佔領東非。

當然,德萊塞有些想當然,葡萄牙的殖民力量要分開來看,正規軍人數少,戰鬥力不行,但是殖民地的力量構成實際上分散在各個勢力手中,包括殖民地公司,商人,種植園主和礦主手裡,這些勢力的私人武裝也是莫桑比克殖民地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又不接受王國的管轄。

萊福德:“可是我們上哪去找那麼多兵員?如果有這個能力,那也不至於讓德意志在東非這麼囂張了!”

德萊斯:“在非洲最不缺的就是黑人,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黑人組建一支足以可以和東非抗爭的軍隊。”

“那不行!”萊福德反對道:“如果用黑人組建軍隊,那和灰狼把牙齒送給綿羊有什麼區別?萬一他們學會使用火器後,反過來對付我們自己怎麼辦?”萊福德說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莫桑比克能控制那麼大面積土地,並且管理那麼多黑人靠的就是武器優勢,除此外要說葡萄牙比黑人先進多少,恐怕不好說,葡萄牙作爲一個君主國,未必就比非洲的一些土著王國強到哪去。

德萊斯:“總督閣下,現在對於你們來說還有其他的選擇麼?不使用黑人的話,你們上哪去找這麼多的兵員?而且黑人的威脅是將來的,眼下你們最大的威脅是東非的德意志人,只要解決了德意志人這個最大的敵人,其他都是小問題。”

萊福德:“可是,即便莫桑比克不缺黑人,我們也缺武器裝備啊?據我所知德意志人軍隊裝備的可是德萊塞步槍和毛瑟步槍,都是德國陸軍現役裝備,我們的之間差距太大。”

“嗯,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德萊斯說道:“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擔心,武器問題由我們幫你們解決,而且黑人不需要太先進的武器裝備,我們和英國可以爲你們提供五萬人使用的步槍和彈藥,恩菲爾德和米涅步槍爲主。”

“要花錢麼?”萊福德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不用,這批武器由我們和英國聯合提供。”德萊斯說道:“不過糧食問題要你們自己解決”。

實際上購置武器的錢英國人已經付過了,英國爲了對付東非也算比較上心。

葡萄牙的實力,英國人是相當清楚,單靠葡萄牙自己恐怕就會在德意志人手裡翻車,所以必須提升葡萄牙人的戰鬥力。

雖然英國人提供的助力不算太大,但是英國認爲莫桑比克也不需要太好的武器,能夠和東非打一仗,試出東非的真正實力即可,只要東非稍微露怯,開普敦就可以拋開葡萄牙人行動了。

“即便這樣,我們和德意志人的差距還是有些太大,武器差一點不說,黑人能不能打仗也是一個問題!”

“總督閣下,你太保守了,黑人的戰鬥力水平雖然不行,可東非王國軍隊也不全是德意志人,他們也大量使用了遠東人,所以你們只算半斤八兩。”德萊斯根據自己的經驗說道。

這也不怪德萊斯輕敵,雖然法國輸給了德國,但是法國認爲上次自己輸給德國完全是意外,畢竟上次法國連動員都沒有完,而且法國在上次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整體素養,是要強於德國的,這都是法國在總結失敗原因時得出的結論。

加上東非陸軍構成中有大量遠東人,遠東帝國這些年戰績實在不堪入眼,所以對混編了遠東移民的東非陸軍,德萊斯難免有些自大。

德萊斯說道:“這次我們親自來訓練你們的部隊,保證用較短的時間把部隊戰鬥力鍛煉出來,有了法國陸軍的先進經驗,莫桑比克一定可以和東非一較高下。”

法國如此積極加入英國針對東非王國的計劃,少不了利益上的考慮,實際上東非作爲德意志人殖民地,本身就足夠法國不爽了,法國人現在對德意志人的仇恨已經被普魯士拉滿,但是德國又得罪不起,所以只能拿東非出出氣也不錯。

而且,如果能讓德意志人在東非摔一個大跟頭,法國未來說不定也有機會把勢力滲入東非地區,讓法國殖民版圖更加完整。

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76章 開始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013章 站隊第1008章 分析第964章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515章 狗咬狗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31章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404章 警告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36章 軍售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496章 交戰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99章 岸防炮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95章 拒絕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968章 分歧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903章 萊茵宮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17章 炊事車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401章 駁回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546章 許可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326章 野望第380章 夜談第618章 良知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774章 搬遷第861章 分贓第821章 裁軍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8章 遠洋貿易
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76章 開始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013章 站隊第1008章 分析第964章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515章 狗咬狗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31章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404章 警告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936章 軍售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496章 交戰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99章 岸防炮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295章 拒絕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968章 分歧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903章 萊茵宮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17章 炊事車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401章 駁回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546章 許可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1326章 野望第380章 夜談第618章 良知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774章 搬遷第861章 分贓第821章 裁軍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8章 遠洋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