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

1873年2月22日。

斯維特宮。

恩斯特召集了東非政府以及東非鐵路公司全部高層,談論關於東非鐵路建設問題,趁着經濟危機的東風,東非的鐵路也可以開建了。

恩斯特在會議上向大家詳細描述了東非鐵路的初步建設藍圖:

“這次規劃的鐵路總共分爲四個部分,一個是第一鐵路的延伸,建成後改名爲‘中央鐵路’,用以連通東非沿海,東非高原,加丹加高原,隆達高原,馬塔貝萊高原,南非高原。”

“中央鐵路呈‘T’字狀,總里程四千六百多公里,起點達累斯薩拉姆市,途徑第一鎮市,姆貝亞市,盧本巴希市,盧薩卡市,哈拉雷市,布拉瓦約市,比勒陀利亞市。”

“第二個是‘北方鐵路’,總里程程一千多公里,起點蒙巴薩市,途經內羅畢市,終點基蘇木市。”

“兩段鐵路完成後,東非鐵路里程,大約是在五千六百公里左右,有效連接東非國土,中央鐵路承擔東非東部,西部,南部等區域之間的跨區域客貨交流任務,北方鐵路承擔大湖區同沿海的連接任務。”

(圖)

恩斯特對東非鐵路公司總技術顧問說道:“諾丁先生,下面你來和大家詳細描述一下具體施工條件和計劃,有什麼難處也可以直接說出來!”

於是諾丁說道:“諸位,早在第一鐵路建設前,我們就開展了對東非境內鐵路線路的勘測工作,幾乎是用了三年時間選定相關路線,儘量避開地形複雜路段,不過沿線依然避不開一些沼澤和溼地,這也是中央鐵路面對的最大問題,相比之下,北方鐵路就沒有這問題。”

”我簡單以美國的太平洋鐵路爲例,太平洋鐵路總里程大約是三千多公里,而我們中央鐵路的計劃長度要遠超太平洋鐵路,同時相同單位距離內的建設工程量也要高於太平洋鐵路。”

施工量這個問題是恩斯特自找的,因爲恩斯特認爲這次東非鐵路建設搶佔了整個東非王國境內最好的路段(避開山區路段,不用開發隧道),未來幾乎可以肯定是東非鐵路的大動脈,所以乾脆搞了三線鐵路,而同期歐美多以單線鐵路,雙線鐵路爲主。

“拿兩國的工業基礎來說,美國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幾乎可以完全滿足鐵路生產的全部需求,而東非在這方面的基礎爲零,連最基本的鐵軌生產都不能完成。”

這就意味着東非鐵路建設,還是要靠進口,不過東非計算後認爲目前進口比東非自己生產成本更低,平時肯定不是這樣,但是歐美爆發了經濟危機後,大量鐵路過剩產能正好滿足東非的胃口,現在恩斯特正在等歐美鐵路行業徹底跌落谷底,就準備開始行動。

所以恩斯特在一旁補充道:“這個問題大家不用擔心,接下來我們會從歐洲大量購入相關材料,目前奧地利和德國有豐富的過剩鋼鐵產能完全可以滿足東非鐵路的需求,就算德意志地區不夠,還有英法美……”諾丁:“殿下,這只是一項,接下來就是技術工人缺乏的問題,也許黑人可以解決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需求,但是一些技術是黑人不可能解決的,需要專業的鐵路工人來完成。”

恩斯特:“這個也不是問題,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明確消息,那就是當前奧地利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已經有十幾家鐵路公司破產,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攀升中,同時經濟危機會蔓延到其他工業國家,尤其是這些年同樣過度修建鐵路的美國,德國和法國,這也就意味着許多鐵路工人失業,我已經電令奧地利的企業招募大批經驗豐富鐵路工人,等他們到達東非後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諾丁:“那關於工期問題,根據殿下您的要求是三年時間內完成中央鐵路和北方鐵路幹線建設,我們對比太平洋鐵路數據後,認爲至少需要工人六萬多。”

太平洋鐵路從施工到完成,一共用了四年時間,工人總數維持在一萬五千左右。

這次東非王國僅中央鐵路建設長度就要超過太平洋鐵路將近一千五百多公里,加上北方鐵路,工程量幾乎就是太平洋鐵路的二倍,而且東非王國條件比美國相差甚遠,尤其是交通方面,加上工期短,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填充。

恩斯特:“這一點放心好了,爲了支持鐵路建設工作,政府方面從各地徵集十萬名土著勞工,來完成這項工作。”

十萬名土著勞工,說起來很多,實際上還不如東非正在挖掘的中央運河勞工數量多,中央運河目前工人數量就超過了二十五萬,在這方面實際上還沒有超過蘇伊士運河,埃及爲了蘇伊士運河修建,就付出了十二萬條人命,東非王國還差的遠呢!

由此可見鐵路和運河的工程量完全不可相比,不過運河的優點在於技術難度不高,挖土這項工作,就是隋煬帝這種千年前的古代君主指揮都能完成,而千年之後的蘇伊士運河還維持如此高的傷亡,只能說主持修建運河的法國人是真把埃及人的命當成牲口對待,不對,是不如牲口。

東非王國雖然比法國人良心一點,但也僅限於把黑人當牲口,牲口也是要吃草料的,不至於像法國人一樣連這點草料錢都不想掏。

十萬土著鐵路工人,對於東非來說完全夠用,要知道前世遠東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全國鐵路工人才二十三萬,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總共用了九萬工人,而西伯利亞鐵路總長將近一萬公里,幾乎是東非王國當前鐵路建造計劃的二倍,還是最難施工的凍土地帶,也就是日後遠東的青藏鐵路難度比西伯利亞鐵路還要高(高寒缺氧加凍土),至少夏季西伯利亞鐵路修建條件要好上不少。

綜合下來,大家發現東非鐵路建設的唯一問題就是工業基礎薄弱,其他反而都是小問題。

所以恩斯特接着說道:“鐵路建設的同時,我們也要順勢完成東非的初步工業化建設,在1880年之前,可以實現完全自主化,擺脫對德奧兩國鋼鐵需求的依賴。”

這也是恩斯特爲什麼要求三年內時間完成中央鐵路建設的重要原因,因爲東非要發展工業,就可以順帶着把津巴布韋的煤礦和鐵礦開發出來,而這一切都需要鐵路作爲支撐,東非高原的煤礦和鐵礦資源數量還是太少,至於南非還是要等一等,那個位置是東非的邊境,沒有絕對實力,還是先不要開發。

而且開發出津巴布韋以後,東非對國土的掌控就能上一個臺階,對南部和西部的掌控能力大大加強,不至於像現在一樣頭重腳輕,只靠軍隊來維持區域安全。

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871章 “萊茵”市第607章 迂迴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299章 預判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290章 長絨棉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2章 麪粉廠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981章 捷徑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498章 移民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345章 援助團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803章 威脅第961章 危與機第820章 購艦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381章 國禮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0章 各國反應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402章 契卡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285章 挖坑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35章 廓爾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361章 影響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77章 放牧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8章 打探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450章 摻沙子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7章 戰爭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28章 “圈地運動”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17章 行動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357章 索加
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871章 “萊茵”市第607章 迂迴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299章 預判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290章 長絨棉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2章 麪粉廠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981章 捷徑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498章 移民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345章 援助團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803章 威脅第961章 危與機第820章 購艦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381章 國禮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0章 各國反應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402章 契卡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285章 挖坑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35章 廓爾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361章 影響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77章 放牧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8章 打探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450章 摻沙子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7章 戰爭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28章 “圈地運動”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17章 行動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357章 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