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

謀劃殖民地不是一蹴而的,需要籌備,不過爲了防止發生變故,下手越早越好,殖民就講究一個不要臉,先拿到手,後面就好解決了。

這基本上是大多數殖民者的套路,尤其是列強最擅長先生米煮成熟飯,而礙於殖民者的實力,也就捏鼻子認了。

……

法拉巴納村是馬塔貝萊省(津巴布韋)北部的村莊。

隨着東非對馬塔貝萊省的重點開發,馬塔貝萊省也有了人煙氣息,當然,東非這種國情下,仍然顯得很空曠,村莊之間間隔的都比較遠。

不過城市周邊就反着過來,城市作爲一個比較高級的體系,需要的更多是分工協作,所以城市旁邊的村落反而緊密一些。

東非雖然地廣人稀,道路建設卻一點也沒落下,所以交通比較方便,要真是五六年前,連條土路都沒有,那纔是真的困難,不過東非好在一點,那就是稀樹草原氣候爲主,開發起來也不算太困難,尤其適合騎兵活動。

東非現在馬匹數量也不算少,大約八十多萬匹,不過相較於東非這麼大規模的草原地帶,那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和同類型氣候爲主的墨西哥和巴西相比。

墨西哥和巴西都有熱帶草原氣候,只不過熱帶草原氣候區域面積比不上東非,但是墨西哥和巴西的馬匹數量分別是美洲第二和第三,第一則是美國。

東非馬匹數量和牛的數量都不在一個等級,這一點和東非的農業政策有關。

當前東非主要推行的是牛耕,畢竟馬是歐亞地區引入的,對非洲氣候適應力還不強,東非也在積極培育自己的本土馬品種,東非培育本土馬品種時也直接從墨西哥和巴西引入了一批。

牛比馬好養活,養牛比養馬成本低,耕地是耐力活,耕種季節連續的高強度耕地,馬掉膘很快,而牛隻要補充足夠的草料再加點穀物,牛的耐力是很強的。

同時東非的移民屬性,也要求東非大力推廣耕牛,因爲牛比馬好控制,俗話說“牽着牛鼻子走”,而控制馬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馬比較嬌貴,且性子烈,要好生飼養管理才行,投資較大,當然,馬匹的速度給予了其重要的軍事屬性。

東非的很多移民,按照前世話來說都是“赤貧”階級,而牛馬都是地主和貴族老爺家的寶貴財產,富農和自耕農倒是有可能養的起,但是那種人也不會來東非。

所以東非移民裡絕大部分都沒操作過大型牲畜耕種的經驗,好在東非是集體農業,會使用和畜養耕牛的人不是沒有,勻一勻,勉強湊合着用,這也不是什麼難題,漸漸的其餘人也就會了。

法拉巴納村深處內陸,這裡還沒有完全推行以畜代奴政策,不過趕上東非畜牧業大爆發,也分配了一些,配合着奴隸一塊使用。

馬塔貝萊的農村建設水平肯定比不上中央省,但是條件卻不比其他地區差。

主要還是政策上趕着了,馬塔貝萊省的定位是工業省,所以東非政府在這裡投入不小,鋼鐵廠就建了三個,而且都挨着中央鐵路,資源調度也方便。

馬塔貝萊省的資源分佈的非常有意思,就是沿着中央鐵路,也就是馬塔貝萊省中央位置分佈的成礦帶,所以中央鐵路一開通,直接打開了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的任督二脈。依託三家鋼鐵廠,馬塔貝萊的其他工業發展在東非來說也比較不錯,比如農具方面也就不需要從外省調運。

東非的主要礦產很集中,但是其他區域的小礦山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是沒有統計,而東非的工業投資,又傾向於辦大廠,所以工業按地域分佈,一些沒有大礦的區域鋼鐵就需要從外省調集。

換句話說,東非的資源利用是不充足的,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小礦山和手工作坊畢竟在技術層面沒有什麼優勢,利用率也比較低,而且東非缺乏專業人才,開辦大企業反而有利於國家管理。

六月份是馬塔貝萊省的旱季,趕在雨季東非的水利工程建設也比較繁榮。

而法拉巴納村區域內也有一處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那就是奎河拱水壩工程。

奎河拱水壩是一種用於攔截河水的堤壩,不過其作用並不是截斷河流,而是在河牀裡建設一處不高不矮的水壩,旱季時河水不至於白白流走,而雨季河水上漲就會淹過堤壩,流入贊比西河的支流,作用和水庫有些相似,但是並不妨礙河流走水。

“奎河拱水壩工程是上級政府重視的工程,奎河是赤桑鎮境內的重要灌溉河流,在三個月的艱苦奮鬥下,我宣佈奎河拱水壩正式完工。”赤桑鎮鎮長親自來到這裡慰問一線工程人員。

“以後旱季,奎河的水也能保證大部分留在河道里,大家平時旱季用水也可以方便許多,同時奎河拱水壩還能充當橋樑作用,方便大家出行。”

“雨季的時候,河水會從這裡漫過去,如果有急事,也可以從這裡路過,但是河水水勢過大,那就要注意安全,不要輕易嘗試。”

“漢斯村長,你們村尤其要注意每年11月份,那個時候是雨季來臨的時候,這河水說漲就漲,一定要注意村裡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在這附近玩耍,不僅如此就是政府奎河區域都要注意安全。”

漢斯:“放心吧!鎮長,你不說我也會注意的,我也在軍隊裡待過,對東非的雨季可是相當瞭解,平時響應上級號召,也沒有少教育這些新移民,心裡有數。”

“那我就放心了,這雨季河裡發大水可不是鬧着玩的,之前布米西爾村修整河道,因爲上游突然來水,幾個黑奴就被衝跑了,也幸好是黑奴,不然這處分也少不了。”

漢斯:“你放心,我一定注意。”

“還有一點,這奎河拱水壩建在伱們村,未來管理方面也就交給你們了,要是發現大問題及時上報,小問題如果可以解決,你們就自己解決,市裡和鎮子上會不定期來檢查工程質量,這可不能出大差錯。”

赤桑鎮鎮長說的好像很嚴重,實際上也就是那回事,東非的工程都是真材實料的,這個奎河拱水壩每個十年八年一點也不會出問題,如果維護得當,用個上百年也正常。

至於上級政府檢查,誰也不會沒事跑到法拉巴納村這個小地方,而且赤桑鎮鎮長也說了,是不定期檢查,這個不定期可能是一年一次,也可以是幾年一次。

不過奎河拱水壩影響的是整個奎河,奎河雖然是一條非常不起眼的小河流,卻對赤桑鎮農業有重要影響,不僅僅是法拉巴納村自己的事,這也是赤桑鎮鎮長重視這項工程的原因。

第704章 底氣第164章 肉類第811章 送行第938章 換血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1184章 通吃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973章 籌備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20章 萊茵人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499章 建交熱第441章 回國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11章 歸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99章 岸防炮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231章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505章 提速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7章 戰爭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1250章 謠言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981章 捷徑第1435章 雙總部第1128章 開端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262章 慫恿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114章 抉擇第680章 緩衝區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239章 兵變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793章 籠中鳥第431章 居所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1章 招人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79章 總部第196章 鐵路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18章 磋商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355章 安卡村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63章 年底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463章 代理人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55章 東非向北
第704章 底氣第164章 肉類第811章 送行第938章 換血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1184章 通吃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973章 籌備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220章 萊茵人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499章 建交熱第441章 回國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11章 歸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99章 岸防炮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231章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505章 提速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7章 戰爭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1250章 謠言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981章 捷徑第1435章 雙總部第1128章 開端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1262章 慫恿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114章 抉擇第680章 緩衝區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239章 兵變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793章 籠中鳥第431章 居所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1章 招人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79章 總部第196章 鐵路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18章 磋商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355章 安卡村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63章 年底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463章 代理人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55章 東非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