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服軟

“哼,你們海軍也就是佔了經費的便宜,我們陸軍的士兵就像牲口一樣,吃的最好也就是粗糧,你們天天只會享受,不說海軍裝備的問題,就是伙食上和陸軍一樣,我們也不會如此針對你們海軍!”

嘴上這麼說,實際上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爭端還是爲了政府的權力,陸軍的前身是薩摩藩,海軍的前身是長州藩,日本古代就如同戰國時代那樣,不同國家之間都是相互攻伐,而薩摩藩和長州藩是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推動力量,雙方爲了對付實力更強大的幕府所以聯合在一起,但是組成新政府後,之前的矛盾依舊存在。

加上日本倭皇也不希望手下人過於團結,因爲日本存在革命的土壤,萬一也學習法國把君主送上斷頭臺,那皇室就坐蠟了,所以倭皇作爲最高統治者,反而希望屬下不要聯合在一起,最好打的死去活來。

而日本海陸之爭還涉及到英德兩種國家形式之爭,日本陸軍學習的自然是德國道路,因爲德國之前和日本一樣也是四分五裂,並且兩國都是後發國家,加上德國逆襲法國這種勵志經歷,可以說是日本人最崇拜的。

日本海軍的模板自然也不用多說,自然學習世界第一的英國,包括英國海軍的方方面面,甚至相當魔怔。

就比如江田島海軍學校,建設的磚頭都從英國進口,這就很魔幻了,恩斯特猜測有三種可能,一是日本人對英國海軍崇拜到魔怔的地步深入骨髓,連細節都要完全一致。

二是爲了方便某些人中飽私囊,日本政府有效率,但是並不太在意腐敗問題,畢竟日本存在皇室和華族(日本貴族的稱呼)兩個特權階層。

三是爲了交好英國人,這也不是不可能,日本想學習英國海軍,那就必須付出代價,畢竟英國又不是日本親爹。

關於第三點很好理解,這個時代沒有關係是行不通的,就比如東非海軍之所以建設如此順利,自然少不了東非政府和奧地利政府之間的聯繫,而且有斐迪南大公牽線搭橋,斐迪南大公可是奧匈帝國海軍前領導人,所以奧匈帝國海軍在教東非海軍時也不會私藏。

而日本海軍就沒有這種關係,不說日本,遠東帝國海軍建設很大程度上依賴英國,結果被英國當做冤大頭,忽悠了不少錢,這也是後來遠東帝國海軍退而求其次選擇和德國合作的原因。

而日本不像遠東帝國那樣自持身份,在英國面前勇於卑躬屈膝,就像一條好狗,這樣英國才能更放心的扶持日本,不過日本這條狗是會噬主的,前世在東南亞狠狠給了英國教訓。

所以日本海軍從英國進口磚頭這件事也就好理解了,當然日本也獲得了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後來西太平洋上的海上霸權,日本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實際上完成了,只不過敵人實力過於強大,導致日本的圈只存在了極端時間。

前世日本海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這個時空就不好說了,因爲東非興起造成了歷史的很大改動。

就比如當下,東非海軍接連在西太平洋海域拿下蘭芳海外省(加裡曼丹島西北)和南琉球羣島,尤其是南琉球羣島,這就等於在該區域釘下一顆釘子。

日本海軍可以學習前世繼續南下,但是因爲南琉球羣島的存在,風險也大爲提升,而規避這條風險除非入侵蛋灣島,但是因爲東非的搗亂,蛋灣島能不能如前世那般容易拿下是個未知數。

這就涉及到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經濟,這個時空的日本雖然發展也很迅速,但是經濟是遠不如恩斯特前世的,所以日本的財力比前世還要緊張,這也是日本海軍實力比東非遠征艦隊還不如的重要原因。

前世日本海軍在這個階段,怎麼說也不會只有東非海軍四分之一的實力,都是沒錢鬧的,日本最能賺錢的兩個產業,一個是農業,主要是量大,這是所有農業國的特徵,一個是生絲產業,都因爲東非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就算是血汗錢,賺的也更不容易。所以日本海軍恨不得一張日元撕成兩半來花,海軍雖然過的比陸軍舒服一些,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那就相形見絀,所以在日本海軍看來陸軍完全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現在陸軍還詆譭自己,自然不能憑白受氣。

“鶴尾一郎,海軍本來就是燒錢的兵種,而且士兵訓練完全是在大海上,無時無刻不受到顛簸之苦,有時長途跋涉,還要經歷不同天氣變化,不像伱們陸軍‘馬鹿’,只要待在陸地上就萬事大吉,所以必須保證充足的營養。

而且海軍軍艦,本來就造價高昂,考慮國內發展,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訂購新軍艦,實力和其他國家相比,自然大大不如,如今日本敵人皆來自海外,本來我們的壓力就比陸軍大的多,你還要縮減海軍經費,真是不知所謂。”

鶴尾一郎嘴硬道:“日本的安全未必要您們海軍來保護,我們一樣可以禦敵於國門之外。”

“呵呵,難道你拿着刀去劈砍敵人的鐵甲艦麼?或者想用步槍火炮就嚇跑開着鉅艦而來的敵人?”

“哼,我們陸軍一樣可以有自己的軍艦,完全可以甩開你們自己單幹,不就是把戰場從陸地換到海洋上麼?敵人一樣是血肉之軀,只要敢拼命,沒有什麼可怕的!”

日本陸軍造艦不是笑話,因爲他們真有可能這麼幹,尤其是戰爭時期,不過現在日本政府還是很理智的,海陸軍之間的矛盾也沒有激化到那個地步。

所以,所有人只是把鶴尾一郎的話當做笑話,聽一聽就好,失心瘋了纔會那麼幹。

“好了,今天開會不是爲了聽你們鬥嘴的,而是爲了解決先島諸島問題!”

“沒有什麼好討論的,這個時候我們只能選擇隱忍,除非真和東非開戰,但是不管開不開戰,倒黴的一定是我們。”

“東非的態度是極其強硬的,爲了幾座萬里之遙的小島,就把艦隊開到遠東來,這說明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先島諸島,這一點從東非外交官口裡也可以聽出來,卡得公使說話時都夾槍帶棒,所以我們想逼東非就範,希望十分渺茫。”

“說到底還是我們國力沒有東非強大,日後日本海軍發展起來,我們一定會把先島諸島奪回來!”

總而言之,日本政府選擇和東非服軟了,尤其是日本威脅恐嚇東非的手段都起不到效果,而開戰的後果,現在又承擔不起,所以只能選擇妥協。

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698章 魚餌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92章 靜坐戰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72章 心態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302章 巴庫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24章 監視第64章 一日政治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220章 萊茵人第1333章 1919年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220章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96章 鐵路第577章 收尾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14章 伊林加第844章 魯道夫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964章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22章 卡賓達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862章 後續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695章 納塔爾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68章 餐具第736章 第九旅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658章 方針第136章 道路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992章 入籍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210章 小丑第903章 萊茵宮第86章 咖啡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421章 鑄鐵廠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44章 魯道夫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145章 機遇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865章 高原省第1361章 影響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998章 貝拉市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4章 飲食第257章 雙方算計
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698章 魚餌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492章 靜坐戰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72章 心態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302章 巴庫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24章 監視第64章 一日政治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220章 萊茵人第1333章 1919年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220章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96章 鐵路第577章 收尾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14章 伊林加第844章 魯道夫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964章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22章 卡賓達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862章 後續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695章 納塔爾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68章 餐具第736章 第九旅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658章 方針第136章 道路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992章 入籍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210章 小丑第903章 萊茵宮第86章 咖啡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421章 鑄鐵廠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44章 魯道夫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1145章 機遇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865章 高原省第1361章 影響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998章 貝拉市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04章 飲食第257章 雙方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