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換師

沒有重火力掩護,514師只能不緊不慢的向前推進,猶如龜速,一邊尋找掩體,一邊開槍反擊,東非陸軍和比勒陀利亞守軍進入垃圾時間。

這讓威金斯大爲得意,他對着“青年愛國軍”們說道:“我就說德意志人不行,他們以爲這次自己的對手是誰?恩德貝萊人那種原始人!”

比勒陀利亞的愛國青年們也從緊張變得從容起來,畢竟對面是德意志人,德意志地區是歐洲的四戰之地,加上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形象加持,沒有人懷疑德意志人的戰鬥力,而且對方人數衆多,自己一方纔兩千多人(土著不算),開戰前難免有些緊張,現在好了,看到514師的實力不過如此,頓時感覺自己又行了。

恩斯特在後方總結道:“514師這樣的部隊更擅長在草原的開闊地帶上欺負使用冷兵器的土著,對付工事,要塞和城池沒有一點軍隊的樣子,幸好布爾人幫我們檢驗了一下我們陸軍的短板!”

土著當然不是不會築城,但是他們的城池相當原始,拋開放棄城池選擇和東非野戰的恩德貝萊人,和因爲內訌讓東非撿了便宜的桑給巴爾蘇丹國,東非王國在非洲遇到過最難打的就是大湖區的幾個土著王國建造的原始城牆。

這些城池毫不客氣的說就是用石頭隨意堆砌起來的,沒有一點美感,用來防禦一下野獸和周邊的部落還有可能,對付稍微有些文明的勢力都不可能,整個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由黑人獨立建造的大型城池建築也只有大津巴布韋遺址。

比勒陀利亞的城牆,是戰前臨時修造,威金斯用磚石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土牆把比勒陀利亞城市外圍的房子和建築連接在一起,幸好這些天比勒陀利亞沒有下雨,不然這座臨時城牆很有可能土崩瓦解,雖然是臨時構造而成的,但是射擊孔,炮臺,機槍堡壘樣樣俱全,厚度也足夠承受住兩三輪炮擊。

不過,到目前爲止,威金斯都還沒有使用火炮和機槍這些先進武器,因爲他知道東非人也是有火炮的,上次恩德貝萊人起義時東非人的小口徑火炮就發揮了大作用。

布爾人的火炮數量不多,但是口徑和威力比東非的小口徑火炮大的多,唯一缺憾就是機動性差,不能隨意挪動,只能作用於防禦和攻城。

按理說布爾人對付布爾人是用不到這種武器的,那布爾人採購這種火炮要應對什麼就不言而喻,那就是英國的開普敦殖民地。

“司令,我們給城下的德意志人來幾發炮彈嚐嚐吧!”一個布爾人士兵提議道。

威金斯擺擺手道:“你不懂,現在德意志人只是試探性進攻,面前的軍隊雖然多,但不是他們的主力,他們現在都還沒有使用火炮,那說明他們一開始就不重視我們,現在他們的前鋒部隊打不開進展,後面部隊肯定閒不住,那時候纔是我們火炮的發揮威力的時候。”

“司令,既然敵人也有火炮,他們的火炮威力怎麼樣?”

威金斯:“不用擔心,東非的德意志人裝備的火炮威力很小,數量也不多。”

這也正常,在以前除了岸防炮東非比較重視以外,陸軍裝備的火炮更接近一種象徵性武器,對付土著只靠步槍就足夠用,而火炮只有對付那種悍不畏死的非洲土著,打擊其士氣時使用,所以東非陸軍配備的火炮數量並不多,像整個南路軍所有部隊加起來纔有十幾門,而514,514師這種墊底部隊連一門都沒有,只有511師和512師才配有炮兵。

而沒有火炮的514師,自然無法對比勒陀利亞進行炮擊,打開局面,當然,戰爭不是說有更強的火力就一定會勝利,514師很明顯不適應攻城作戰,所以第一次面對城市準備不足,以至於手足無措。

於是恩斯特命令道:“讓514師撤下來,該檢驗一下新編111師的能力了。”

隨着恩斯特的命令下達,514師開始後撤,這讓布爾人很是高興,甚至有些人嘲諷到,德意志人不過如此,只有威金斯心裡有些沉重,東非王國甚至都沒有進行大規模進攻,就撤軍了,比勒陀利亞雖然經過自己的改造,可以一戰,但是根本不像自己爲了穩定軍心所說的牢不可破,反而處處是破綻。 畢竟僅僅幾天時間搭建的防禦工事,質量怎麼樣,威金斯心裡一明二白,只要剛纔的東非軍隊不計代價的衝鋒,肯定可以突破過來,頂多也就損失百十人就可以抵達比勒陀利亞邊緣。。顯然東非軍隊連這樣小的代價都不想付出,那說明他們有更好的手段和方式進攻。

新編111師,東非主力部隊之一,由參加過普法戰爭的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生擔任軍官組成框架後改造而成,這些軍官是典型的學院派,而且不是之前那種速成班培養出來的黑興根學生可比的。

就比如東非陸軍總參謀長思維特,就是速成班出身,讓他和這些學習三年時間的黑興根學生比理論,那是比不過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批學員都是見過血的,和一年多前的世界第一陸軍,法國陸軍交過手,並且取得勝利,有戰績傍身,所以在坦噶尼喀地區整編111師時底氣也足。

111師的裝備也得到了極大提升,除了火炮比普魯士軍隊差距較大外,幾乎沒有短板。

隨着111師上場,111師師長克里斯開始指揮部隊運轉,相較於514師,111師指揮明顯更加流暢,各個部隊在劃分好各自負責區域後,開始有序作業。

111師沒有上來就使用炮兵,而是估算出安全距離後,用小股部隊抵進比勒陀利亞防禦工事,這個距離在四百五十米左右,因爲布爾人的武器比較混雜,射程不一,不過111師根據自己使用的德萊塞步槍推算,在四百五十米左右幾乎沒有影響。

在四百五十米位置構築初步防禦陣地後,工兵開始工作,他們使用工兵鏟和鋤頭開挖坑道向前抵近。

威金斯站在比勒陀利亞城牆上,也看到了東非陸軍的動作,隨着塵土從坑道兩邊拋撒,很快東非工兵就不見了身影。

“德意志人想使用塹壕向前推進!”

這個時候威金斯就有些猶豫了,這個距離步槍肯定是攻擊不到東非陸軍的,如果使用火炮,倒是可以轟炸東非前沿陣地,可東非炮兵也還沒有上場,威金斯還是要把有限的炮彈留下來,剋制東非陸軍,那就只能先派人出陣地主動向東非前沿陣地進攻了!

“傳我命令,第三營出塹壕主動進攻東非陣地,打斷他們施工作業!不能讓東非的陰謀得逞。”

隨後九成黑的德蘭士瓦軍隊在布爾人長官的逼迫下,不得不走出塹壕向東非發動進攻。

“衝,都給我衝,混蛋,還愣着幹什麼?你想死麼!”布爾人軍官對着猶豫的黑人屁股就是一腳,黑人不得不拿起步槍向着東非陣地衝鋒。

雖然黑人有了武器,但是他們並不敢反抗布爾人,因爲在戰前,威金斯特意給他們掩飾了一下加特林式的震撼,黑挺挺的機槍口此時就指着他們。

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41章 新農業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45章 空軍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936章 軍售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48章 訂婚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862章 後續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084章 底氣第505章 提速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章 麪粉廠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94章 迎接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539章 中東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0章 農業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447章 趣談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713章 不畏戰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388章 換師第958章 巴拉圭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379章 黃金葉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780章 追蹤第780章 追蹤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99章 結款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32章 押解斐迪南大公第1498章 移民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014章 輕工業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07章 換牌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631章 準備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9章 閒談第99章 岸防炮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789章 態度第1506章 焦夫鎮第72章 菸草種植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47章 畜牧業
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41章 新農業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945章 空軍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936章 軍售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48章 訂婚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862章 後續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084章 底氣第505章 提速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2章 麪粉廠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94章 迎接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539章 中東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0章 農業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447章 趣談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713章 不畏戰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388章 換師第958章 巴拉圭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379章 黃金葉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780章 追蹤第780章 追蹤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99章 結款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32章 押解斐迪南大公第1498章 移民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014章 輕工業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07章 換牌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631章 準備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79章 閒談第99章 岸防炮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789章 態度第1506章 焦夫鎮第72章 菸草種植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47章 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