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

“噠噠噠……”

馬克沁機槍在操作人員的操作下,完美“粉碎”了目標物,強大的火力和穩定的性能讓康斯坦丁感覺眼前一亮。

東非仿製的馬克沁機槍正式名稱爲1885式重機槍,基本對馬克沁機槍進行了復刻,同時對一些細節部分進行了改進。

這就和前世德國仿製馬克沁機槍製造的MG08重機槍,或者俄國M1910重機槍是差不多道理,都是對馬克沁機槍的延伸版本。

“我們國產1885式重機槍的的射速在每分鐘四百到四百五十發之間,基本上和英國馬克沁機槍性能持平,略微有些不足,主要是受制於材料和精細加工上,這是東非作爲後發國家的劣勢,不過目前金屬研究所正在大力研發新興材料,預計在兩到三年時間內可以彌補這些細微差距。”

康斯坦丁說道:“1885式重機槍能夠幾乎和英國同時完成,這是你們的功勞,說明我們軍工製造業至少可以對歐洲軍事工業進行追趕,這種差距並不大,技術上確實是我們的劣勢,但是這種劣勢不是因爲我們德意志人不如英國人,而是我們東非時間短,是世界大國的後進者,所以對先進國家的學習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承認不足才能更好的彌補短板。”

“陛下說的很對,雖然有‘借鑑’的成分,但是能在短時間內突破這種技術,還是受益於王國的巨大投入,這種投入不僅僅是資金和資源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人才上的投入。”姆貝亞市兵工廠主管說道。

“在馬克沁機槍正式問世之前,我們東非就對機槍改進和研究長達十幾年之久,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並且在巴拉圭戰爭中得到檢驗,我們廠光是對加特林機槍的改進型號就多達七八種,這還只是姆貝亞市兵工廠一家,其他單位對機槍的研究應該也不遜色,就比如達累斯薩拉姆市槍械研究所等。”

加特林機槍是世界第一種實用型機槍,實際上早在1851年,法國就發明了蒙蒂尼機槍,但是它的使用非常費力,需要:開膛、裝彈、上膛、閒鎖、擊發和退彈等一系列操作,能把士兵累個半死,還只能間斷射擊,重量不亞於火炮,射程與威力都不如火炮。

而加特林的問題也很嚴重,但是在馬克沁機槍出現之前,他就是世界上性能最優異的機槍,並且參加過多場戰爭,接受過戰火的檢驗,在東非和葡萄牙的戰爭中,東非就使用過,實際戰績並不出彩,但是對葡萄牙黑人僕從軍造成過巨大的心理傷害,往往能成爲戰場上的突破口。

“在特殊地段,尤其是一些軍事狹窄的通道,有時一挺1885型重機槍就能對敵人進行完全的火力壓制,達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效果,每分鐘數百發的火力,可以說是僅次於火炮的威懾性武器。”姆貝亞市兵工廠主管說道。

“如果在開闊地帶,他也能作爲很好的火力支援點,並且幾架機槍就能構成一個密集的火力網對敵人進行壓制,如果集中上百架,甚至可以應對大規模的集團性進攻。”

康斯坦丁也順着他的話開始聯想,這種場面如果在歐洲戰場,尤其是普法戰爭還有普奧戰爭上,還真有可能實現。

當然,當年東非對恩德貝萊人還有祖魯人這種極其落後的非洲王國勢力戰爭時,如果有幾挺馬克沁機槍,恐怕一個回合就能讓對方的軍陣潰散。

康斯坦丁問道:“馬克沁機槍和加特林機槍對比的優勢突出在哪裡?”

“陛下,很明顯,就是在彈藥填裝上,馬克沁是利用火藥燃氣完成自動,全程不需要施加外力就可以完成自動射擊,而加特林式則利用外力,必須使用曲柄手動上彈,而且射擊過程受到主觀性影響非常強,就比如受到情緒,力氣,等等外部因素影響,而馬克沁就好的多。”

“這是最直觀的,具體優點可以總結爲馬克沁機槍射擊速度快且穩定,機械結構更加完善,故障率更低,槍管採用水冷,理論上不會過熱,由於槍管在軸線上固定運動而非橫向空間運動,射擊精度有了不小的提升,採用帆布彈鏈,相比重力供彈的加特林穩定性和便攜性和通用性強上不少。”所以說馬克沁對比加特林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當然,加特林的缺點也不是不能改進,但是當前時代條件下馬克沁機槍更有性價比。

就比如前世隨着電動機和先進技術工藝進步,加特林後來重獲新生,而目前東非肯定不可能給加特林機槍單獨配一臺電機用來驅動。

隨後,康斯坦丁又參觀了步槍射擊演示,毛瑟步槍是東非軍隊的主力武器,這些年來也有所改良,但是整體變化不大。

毛瑟步槍在東非推廣的時候正值經濟危機期間,當時東非引入大量先進設備,所以東非毛瑟步槍性能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不過眼前的毛瑟步槍還是有了巨大改變,引起了康斯坦丁的注意。

“你們這種毛瑟步槍沒有濃厚的黑煙,這是新技術麼?”

“是的陛下,在1884年,法國發明瞭無煙火藥取代黑火藥,但是威力卻提升了三倍,你眼前就是我們東非的實驗步槍,同樣德國的M1888式步槍聽說已經完成,而且即將量產。”

“那我們東非陸軍呢?”

“目前處於小規模實驗階段,至於量產不太可能,因爲我們和德國所面對的環境不同,德國面對法國人的威脅,必須迅速跟進,所以M1888式步槍只是德國臨時研發的一個產品,我們從歐洲引入了其樣品,但是問題太多,這主要是倉促研發的原因,”

“M1888式步槍膛線設計非常糟糕,導致槍管迅速磨損,新槍管產生的過大的膛壓導致槍管破裂,而且在膛內第一發子彈還未發射時就可能裝第二發子彈,導致後膛爆炸,所以我們東非對於這新步槍還處在研究階段。”

德法兩國之間就像兩頭獅子,隨時準備咬死對方,所以即便倉促研發的M1888步槍性能極其不穩定,安全隱患大,但是德國也只能硬着頭皮上,畢竟法國同樣是世界頂級陸軍強國。

而偏安非洲的東非顯然沒有這種壓力,所以可以繼續安心打磨工藝,等到徹底解決問題之後,再推出新步槍並且大量裝備。

至於眼下南非地區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東非陸軍的裝備是完全夠用的,因爲即便是“三國同盟”中最強的英國在陸軍武器水平上其實和東非在同一水準,甚至有所不如,而葡萄牙本來國力就衰落還是一個海權國家,陸軍裝備更是慘不忍睹,已經在造不如買的道路上一去不回,而德蘭士瓦人完全沒有國防工業。

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809章 事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04章 調停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531章 協商請假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30章 入侵第1224章 收網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28章 留學生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04章 飲食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73章 籌備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93章 姆特瓦拉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233章 抓捕第308章 滲透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967章 奧拓第1008章 分析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797章第1155章 震怖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862章 後續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81章 捷徑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92章 靜坐戰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930章 漢薩省第1154章 斷案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230章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00章 掠奪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06章 “收破爛”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49章 南下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343章 屯田第531章 兵城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285章 挖坑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045章 教育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
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809章 事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04章 調停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531章 協商請假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57章 “0”號文件第130章 入侵第1224章 收網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228章 留學生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04章 飲食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73章 籌備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93章 姆特瓦拉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1233章 抓捕第308章 滲透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967章 奧拓第1008章 分析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797章第1155章 震怖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862章 後續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81章 捷徑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92章 靜坐戰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930章 漢薩省第1154章 斷案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230章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00章 掠奪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06章 “收破爛”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749章 南下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343章 屯田第531章 兵城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285章 挖坑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045章 教育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