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英國議會

第794章 英國議會

隨着莫桑比克最後一支抵抗軍投降,南非戰爭也開始接近尾聲,東非調轉槍口,開始全力打擊開普敦殖民地。

而南非局勢的變動也徹底引發英國國內的軒然大波,首相塞西爾面對的壓力與日俱增。

塞西爾,全稱“羅伯特·阿瑟·塔爾博特·加斯科因-塞西爾,第三世索爾茲伯裡侯爵”。

是繼格萊斯頓這個“溫和派”之後,又一位對東非極度敵視的首相,而且他的外交方針和手段比格萊斯頓更加極端。

就比如格萊斯頓時期對愛爾蘭的政治策略主要提倡“自治”爲主,而1886年,塞西爾上位後,就變成了“武力鎮壓”,英國19世紀末期的戰爭幾乎都由其主動策劃。

就比如前世的第二次布爾戰爭,鎮壓遠東帝國帝國民間起義,推動英國在東南亞,非洲各地的殖民活動等等。

烏干達,肯尼亞,羅德西亞都是由他推動併入大英帝國的殖民版圖,所以從前世其施政主張就可以看出東非和他之間的“仇怨”的由來。

在格萊斯頓時期,雖然格萊斯頓對東非也是“圍追堵截”,但是還不至於舞刀弄槍的地步,主要以經濟制裁爲主。

就算動手,也是通過葡萄牙這個代理人,並沒有親自下場,所以格萊斯頓在塞西爾的襯托下,對東非而言居然成了“溫和派”,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

在莫桑比克戰爭結束之前,倫敦英國政府議會就南非戰爭還在展開激烈的爭論,對於是否加大對羅伯茨伯爵的支援力度展開討論。

倫敦。

“非洲是最後一塊沒有被劃分殆盡的樂土,是英國未來百年國運中重要的版圖,如果我們不抓住機會,放任東非在非洲一家獨大,對於我國而言,這將是災難性的,倒是後埃及,開普敦,英屬索馬里……我們都面臨德意志人的威脅。”

塞西爾試圖向議會說明東非的威脅,這些都是事實,東非的存在已經嚴重破壞了大英帝國在殖民時代的前進的腳步。

而塞西爾的政治觀點也受到了大批議員們的支持,尤其是在南非有切實利益存在的羣體。

“塞西爾首相說的完全正確,我國在南非擁有重要利益存在,開普敦本身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是大英帝國全球戰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們在南非也有可觀的經濟利益存在,尤其是金伯利的等地的礦產資源,每年能給政府帶來大量收益,所以絕對不能放棄我國在南非地區的重要政治和經濟利益,同時維護南非地區的和平穩定,必須消滅邪惡的黑興根王國。”一名議員對塞西爾聲援道。

當然,對於這種莽夫的發言,很多人並不買賬。

保守派的赫爾塔爵士就站起反問道:“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在南非的戰爭完全處於劣勢,而且我們兩個盟友,布爾人已經被東非徹底驅趕到奧蘭治河南岸,葡萄牙的安哥拉也被東非攻陷,只剩下莫桑比克還在苦苦支撐,這還是在我們的幫助之下。”

“就連納塔爾殖民地也在幾天前淪陷,這在大英帝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巨大恥辱,哪怕在1812年,美利堅合衆國進攻加拿大殖民地,我們都沒有受到過這樣的屈辱。”“就我本人而言,這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這樣是否值得各位?”

赫爾塔爵士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打斷道:“赫爾塔爵士,難道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對一個剛剛成立,甚至不存在歷史的非洲國家屈服麼!”

赫爾塔爵士面不改色的說道:“當然不是,我只是從國家利益角度解讀對南非戰爭的觀點,還有,打斷人的發言不是一個合格紳士該做的,所以還請讓我把話說完,大家再做評判。”

確定基調後,赫爾塔重新理順思路說道:“據我所知,從開戰前到現在,聯軍一共就動員了七十多萬兵力,僅我國就動員了近四十萬兵力前往南非,其中包括近二十萬本土部隊,分別在開普敦,納塔爾以及莫桑比克同東非人展開戰鬥,同時還有二十多萬的印度人。”

“葡萄牙王國也極力配合帝國的戰略,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組織了近三十多萬軍隊,可南非戰爭打到現在,我們取得了多少戰果?”

議會裡鴉片無聲,僅僅是南非戰爭雙方投入的兵力就超過百萬,放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是除了亞歐大陸和美國南北戰爭以外,規模最大的戰爭。

而且這次戰爭是一場現代化戰爭,雙方的武器裝備都處在世界前列,而開戰到現在給英國造成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赫爾塔爵士接着說道:“開戰到現在,我們已經花費了八千萬英鎊,遠遠超出了我們在其他區域的戰爭經費的總額,而我們的收益卻是零,甚至是負數,而想改變南非戰爭的劣勢,我們還要徵召多少士兵?花多少錢!”

經濟賬一算,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八千萬英鎊在這個時代是一筆天文數字,而且這個數字還會隨着戰爭的持續而不斷攀升,哪怕再鎮定的英國老紳士也坐不住了,一定要阻止首相的“瘋狂”想法。

歷史上第二次布爾戰爭,英國花費了二點二億英鎊的戰爭經費,因爲布爾戰爭打了整整兩年半時間,而南非戰爭到現在爲止還不到一年,同時雙方還爆發了大規模海戰,加上英鎊本身的原因,所以只有“區區”八千萬。

但是,八千萬已經足以讓英國政府感覺頭疼,因爲南非戰爭和布爾戰爭還有一個重要不同,那就是南非戰爭是被動戰爭,而布爾戰爭是主動戰爭。

前世英國發動第二次布爾戰爭,是爲了南非豐富金礦去的,自然有十足的動力,南非戰爭是爲了打壓東非這個非洲強權,從一開始,英國從這次戰爭中獲益其實是第二位,總而言之就是吃力不討好。

“首相閣下,是時候結束這場沒有目的的戰爭了,我們對東非的輕視和傲慢已經讓英國付出了慘重代價,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我們只會失去的更多。”

“沒有錯,東非在非洲大陸的政治版圖已經難以改變,我們沒有必要爲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而讓帝國不斷失血。”

議會裡對南非戰爭的悲觀情緒開始蔓延,沉重的戰爭負擔以及東非頑強的抵抗,英軍的失利各種因素讓更多原本中間派意識到南非戰爭對大英帝國百害而無一利,及時抽身南非戰爭才應該是帝國的唯一選擇。

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285章 挖坑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454章 軍演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67章 鐵甲艦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5章 大逃亡第354章 電報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1185章 速成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045章 教育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51章 坦噶港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23章 誘拐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98章 貝拉市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119章 農忙第1361章 影響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37章 補丁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76章 “老朋友”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24章 要人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276章 酒精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404章 暴富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608章 會面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833章 拖拉機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13章 國際調停第289章 教學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33章 抓捕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38章 開墾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93章 肢解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75章 大逃亡第343章 屯田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60章 記者會第930章 漢薩省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27章 南下
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285章 挖坑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454章 軍演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67章 鐵甲艦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5章 大逃亡第354章 電報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1185章 速成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045章 教育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51章 坦噶港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123章 誘拐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98章 貝拉市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119章 農忙第1361章 影響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137章 補丁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276章 “老朋友”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24章 要人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276章 酒精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404章 暴富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608章 會面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833章 拖拉機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13章 國際調停第289章 教學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33章 抓捕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38章 開墾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93章 肢解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75章 大逃亡第343章 屯田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60章 記者會第930章 漢薩省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27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