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

莫德萊恩如此和羅爾曼·卡林說道,摩加迪沙港發展確實和其原有的歷史地位不相符,在東非佔領摩加迪沙之前,摩加迪沙應該一直是東非沿岸第一大港口,現在只能和一些不太重要的港口相比較。

這一方面是東非精力集中於開發南部和內陸地區的原因,一方面是早期東非對格勒迪蘇丹國的毀滅,也使得其原有的商業貿易斷崖式下降,並最終不復存在,近兩三年才隨着果蔬貿易重新繁榮起來。

“專員閣下,那就麻煩你了,我們省已經很多年在移民配額上趨於劣勢,如果能多增加一些移民,那肯定能極大緩解省內勞動力短缺問題。”羅爾曼·卡林說道。

移民大多都是優質勞動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可能也就是初來東非,想要融入東非需要點時間。

“你也不要高興太早,我只是向中央彙報,至於中央同不同意,那還兩說,不過大概率會同意,因爲之前既然批准了你們的計劃,那說明中央對此很重視。”

莫德萊恩口上說的模棱兩可,實際心裡想到不重視也不行,因爲索馬里地區這個項目是必然盈利的,所以東非政府也捨得投入,要不然肯定也不會批准“歐亞果籃計劃”,既然已經認可了這項工程,那肯定會投入資源。

……

德雷達瓦。

“這次北方省在經濟上的大動作,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德雷達瓦?”德雷達瓦市市長赫萊恩問道。

“市長先生,這伱就有些太多慮了,德雷達瓦雖然屬於北方省,但是二者之間的關係極爲特殊,在德雷達瓦剛剛建立時就是軍事重鎮,一般也不參與北方省事務,反而涉及到軍方,國防部還會干預北方省,所以不管怎樣說德雷達瓦都處在主動的位置。”

“其實相比較而言,德雷達瓦的地理位置是很尷尬的,我們雖然是北方省的一部分,但是處在最北端,而北方省的經濟和人口,主要分佈在南方的謝貝利河流域,而我們德雷達瓦則在東非大裂谷帶以南,雙方經濟聯繫並不密切。”

德雷達瓦市最早建立,完全是爲了制衡英法意三國在曼德海峽附近的力量,隨着德雷達瓦人口的增加,也慢慢從軍鎮發展成爲了城市,但是依然帶有鮮明的軍事色彩。

而成爲城市以後,德雷達瓦市政府也隨之成立,並且有了一些和東非其他城市一樣的配置,但是德雷達瓦市也有一個尷尬,那就是距離北方省太過遙遠。

北方省的經濟重心和人口在東南,而德雷達瓦市卻在西北,所以在北方省政府制定計劃和實行政策的時候,會自然忽視德雷達瓦市。

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某省份主要經營作物是小麥,但是其又有一部分地區種植水稻,那這個省出臺小麥種植補貼的可能性遠大於水稻種植補貼,這樣就容易產生離心力。

而德雷達瓦市顯然就是對北方省歸屬感不強的地區,不過這一點對德雷達瓦市來說並不重要,因爲德雷達瓦市是邊疆重鎮,所以其優先級甚至高於北方省,北方省反而要扶持德雷達瓦市的發展。

“市長先生,我們德雷達瓦市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因爲軍事的原因,很多產業不能隨心所欲發展,再者這裡條件並不是很好,所以更應該以優先爲軍事提供服務保障,這也是德雷達瓦市成立的原因之一,所以不能捨本逐末。”前世德雷達瓦市出現,完全是因爲埃塞俄比亞鐵路建設的原因,使得此處成爲連接吉布提港的重要樞紐。

而東非設立德雷達瓦市的目的,同樣和吉布提地區有關,但是和埃塞俄比亞的思路完全不同。

埃塞俄比亞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國內經濟發展,畢竟本國沒有出海口,而東非的目的完全是爲了在軍事上針對區域的各方敵對勢力。

赫萊恩:“你說的不錯,我這個市長確實和其他地區不太一樣,德雷達瓦市駐軍和家屬居多,本質上是爲了給前線軍人提供保障服務。”

雖然這麼說,但是赫萊恩還是更羨慕北方省其他地區的官員,這次“歐亞果籃計劃”這麼大的動作,那都是政績,而德雷達瓦市卻只能幹看着,赫萊恩心裡自然不是很高興。

“市長先生,其實你也不用太沮喪,摩加迪沙有其優勢,我們德雷達瓦市也有我們自己的經濟上升點,這次‘歐亞果籃計劃’我們確實不能參與,但是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設立一些經濟項目來提振德雷達瓦市經濟。”

“你有什麼想法?”赫萊恩問道。

“我們德雷達瓦市最大的地理優勢,那就是靠近各國勢力,尤其是英法意三國,英法兩國士兵都是優質客戶,至於意大利人,他們的數量足夠多,而且因爲意大利在西北殖民的原因,他們物資缺口也不小,我們德雷達瓦市完全可以通過和以上三國的邊境貿易來助推德雷達瓦市經濟發展。”

“可問題是德雷達瓦市又不是我說了算,還要考慮軍方態度,並且想要發展外貿,那是需要中央政府同意的,其他地區還好說,我們德雷達瓦市就不一定那麼容易過關了!”

“市長先生,事在人爲,德雷達瓦市以前是完全的軍鎮,所以自然不用考慮經濟發展這個問題,現在德雷達瓦市已經形成,而市政府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發展本地經濟。

這就是一個重要變化,說明德雷達瓦市由之前的軍事用途轉向正常軍民兩用型城市,在這個前提下,以前不能做的事不代表現在不能做,這是政策上放鬆了,而我們只要把建議提交給中央,至於結果如何自然等上面回覆就好了,這不是您應該操心和煩惱的事。”

赫萊恩:“你說的也有些道理,現在德雷達瓦市和之前確實不一樣了,這應該是一種國力支撐的自信,畢竟真敢和東非直接開戰的勢力,恐怕沒有幾個,邊境地區的國防壓力也就大爲減弱。”

“所以說以前不能做的事,現在說不定已經發生變化,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中央,最後責任也不會在我們,反而還能在中央政府面前提高德雷達瓦市的名氣。”

這也是德雷達瓦市的優勢,作爲軍事重鎮,不用經過北方省政府,就可以直接和中央政府聯繫。

第130章 入侵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1章 坦噶港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193章 “理想國”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272章 犀牛園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084章 底氣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615章 交流電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52章 過往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24章 預謀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821章 裁軍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50章 謠言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903章 萊茵宮第967章 奧拓第1092章 菜市場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60章 安排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444章 到家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254章 錫礦第633章 “故”人第1015章 市場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13章 抉擇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447章 趣談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361章 k001
第130章 入侵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1章 坦噶港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193章 “理想國”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1272章 犀牛園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084章 底氣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615章 交流電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52章 過往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514章 沙皇在東非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24章 預謀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821章 裁軍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250章 謠言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903章 萊茵宮第967章 奧拓第1092章 菜市場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60章 安排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444章 到家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254章 錫礦第633章 “故”人第1015章 市場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13章 抉擇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447章 趣談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361章 k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