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王國的野心

第14章 王國的野心

罷手是不可能的,普魯士之心,路人皆知,俾斯麥即將完成自己人生重大成就的第一步。

只要擊潰這支阿爾斯島上的丹麥主力,丹麥人就失去了了戰爭最後的籌碼。

6月29日,阿爾斯島峽灣。

阿爾斯島在日德蘭半島的東部,靠着阿爾斯峽灣連接,峽灣是波羅的海的延伸部分,峽灣水域並不寬廣。

阿爾斯島和日德蘭半島之間的峽灣風平浪靜,陽光明媚的天氣給予了海面開闊的視野。在有利的自然條件下,普魯士軍隊開始向阿爾斯島進軍,並試圖越過峽灣。

普魯士工兵在海面上搭建起一條條浮橋,海灣的渡輪上人員和武器開始上船。

隨着蒸汽的轟鳴聲,渡輪向着阿爾斯島方向挺進,千帆競技,百舸爭流,狹窄的阿爾斯峽灣上密密麻麻全是艦艇。

丹麥觀察兵透過望遠鏡觀察海面情況,普魯士人正在極速向海岸邊開過來,看到如此景象,馬上向長官報告。

草草撤退到阿爾斯島上的丹麥軍隊,在接連戰爭失利的打擊下,士氣低落,組織力遠遠不足,且短暫的時間裡來不及在阿爾斯島上修築工事。

島上的丹麥軍隊只能藉助火炮對普魯士登陸部隊進行干擾,零星的炮火擋不住普魯士人的決心。

在炮艇的掩護下,數千人的普魯士軍隊輕易登上了阿爾斯島的海岸。雙方開始對海岸進行激烈爭奪。

丹麥現在只能依託簡陋的工事對普魯士進行阻擊,但普魯士人的火炮正在後方通過艦艇和浮橋源源不斷地運送過來。

在炮火支援到位後,登陸普魯士人發動了攻擊,丹麥人很快就陷入了混亂,臨時搭建的防禦工事,僅僅一個回合就被普魯士的炮火摧毀。

隨着普魯士步兵衝上了丹麥人的陣地,軍心渙散的丹麥軍隊在稍作抵抗後升起了白旗。

阿爾斯島是聯軍與丹麥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隨着阿爾斯島守軍的投降,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進入尾聲。

幾天後的7月3日。倫德比戰役爆發,聯軍取得勝利,丹麥失去所有抵抗能力。

丹麥政府不得不坐在談判桌上和德意志諸國談判,作爲戰爭的失敗方,丹麥政府宣佈放棄抵抗,普奧兩國也停止腳步,雙方所有敵對行動停止,戰爭結束。

1864年8月10日,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簽訂了初步的和平條約,放棄了他在兩公國的權利,轉而支持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國王。

10月30日的維也納條約,丹麥將這些地方全部割讓給奧地利和普魯士。

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

丹麥國土倒退250公里,喪失百分之四十的國土,和近四成的人口,總人口從260萬減少到160萬,其中包括石勒蘇益格地區的20萬丹麥人,丹麥在日德蘭半島上的實力大減。

普魯士通過這次戰爭奪得了石勒蘇益格公國的主導權,軍隊開始進駐石勒蘇益格地區,取得重要的港口城市基爾,基爾運河是德意志地區繞開丹麥海峽的重要通道,大大提升了普魯士的出海能力。

奧地利帝國也在這次戰爭中獲得了荷爾斯泰因公國,戰爭以普奧的勝利爲結果,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落下帷幕。

(本章完)

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303章 撤資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23章 誘拐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347章 開飯第354章 電報第904章 卡賓達第36章 濱海區第1333章 1919年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351章 過往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82章 抉擇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87章 太特城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711章 歸國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598章 新年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64章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303章 撤資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265章 新世界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76章 應許之地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5章 牛馬第930章 漢薩省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511章 聲吶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75章 紹奎第327章 南下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430章 客人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30章 蓄水池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262章 慫恿第276章 “老朋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32章 躍躍欲試
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303章 撤資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23章 誘拐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347章 開飯第354章 電報第904章 卡賓達第36章 濱海區第1333章 1919年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351章 過往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82章 抉擇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87章 太特城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711章 歸國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598章 新年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964章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303章 撤資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265章 新世界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76章 應許之地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5章 牛馬第930章 漢薩省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511章 聲吶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75章 紹奎第327章 南下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430章 客人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830章 蓄水池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262章 慫恿第276章 “老朋友”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32章 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