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法,西大使

第932章 法,西大使

漢斯萊頓的想法,先是彙報給了新漢堡港市的漢薩省政府,然後又上報給了中央政府,最後到了恩斯特手裡。

已經擔任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主任的思維特將馬普托市政府的計劃向恩斯特彙報後問道:“殿下,對於馬普托這件事我們應該拿出什麼態度?”

恩斯特:“這件事確實具有很大的爭議性,不過漢斯萊頓的想法雖然不符合東非大環境下大多數的人的認知,但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在政府計劃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動性,這是很有意義的。”

隨後沉思了一下後,恩斯特說道:“對這件事我們暫時不做處理,先看效果,等到漢斯萊頓的任期到了之後,我們在看具體效果,如果效果不錯,就再擴大範圍,在整個漢薩省實行,”

思維特點點頭道:“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將馬普托市作爲一塊實驗田。”

“對的,我們東非自有國情在此,東非是一個複雜的國家,經濟結構和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不一樣,所以想要穩定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試錯,然後來糾正我們的體制問題,當前環境下沒有任何國家的體制是完美無缺的,我們需要的就是根據時代來把握其中的平衡。”

這些話,恩斯特不僅是對思維特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作爲東非的實際統治者,君主制是黑興根王室不可能放棄的,但是東非又不可能完全按照君主專制制度來治國,那樣未來王室必然要遭到清算,所以平衡王室和東非體制中的平衡也是恩斯特的一個重要目標。

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可黑白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只能說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只要掌握了“糊稀泥”的精銳,東非王室才能依此而存續下去。

實際上恩斯特考慮的就是東非未來的意識形態問題,這個意識形態不能極端,畢竟在他們看來,君主都是可有可無的,既然如此,不如把水攪混,這樣在夜幕下大家難解難分。

……

1898年2月17日。

在東非忙着經濟轉型的時候,世界局勢並不平靜,本來以爲在購買棉蘭老島事件後和西班牙不會再有大的交集的東非政府,在今天卻意外被法國拉入旋渦之中。

“法國駐東非大使格來德和西班牙駐東非大使威廉請求和殿下進行會面。”

如果單單是法國人,那恩斯特不知道法國這次過來有什麼算盤,但是加上西班牙人,還有這個微妙的時間節點,恩斯特心中已經有了預案。

“讓他們到會客廳稍等片刻!”恩斯特吩咐道。

在恩斯特到來之前,格來德和威廉正在進行溝通。

“威廉大使,這次美國人顯然是刻意製造爭端,對於貴國的遭遇我們肯定是站在你們一方的,但是現在世界幾個大國之中,只有我們法國是辦不到影響美國政府態度的,其他幾個國家也比較曖昧,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爭取盟友,這樣西班牙才能不陷入被動的境遇之中。”

威廉對格來德的話深以爲然,他恭維道:“法國一直是我們西班牙最好的夥伴,在歐陸秩序中我們是支持法國的,不過東非政府的態度……”

格來德說道:“這一點不用擔心,作爲君主制國家,只要我們說服了黑興根王室,那就都不是問題。”

實際上這個道理威廉也明白,西班牙雖然也是君主制國家,但是西班牙王室明顯沒有黑興根王室這樣的權勢,而且他最憂慮的實際上並不是西班牙和東非的關係,而是認爲法國人充當說客不靠譜。

畢竟,平時也沒看法國和東非關係有多好,而且黑興根王室屬於霍亨索倫家族分支,以德國皇室和黑興根王室的關係……

當然,心裡這麼想,威廉也不會說出來,因爲這次西班牙真是走投無路了,而能幫助西班牙渡過難關的,只有法國。

這其實很好理解,目前世界形勢,實際上是有幾個列強主導,在日本尚未發展成熟的情況下,現階段世界上毫無疑問的列強國家分別是英,法,俄,德,奧,美,西以及東非這八個國家,而這八個國家基本主導了國際局勢的變動,至於前世的意大利和葡萄牙都已經徹底出局了。

東非作爲一個大國,躋身於能夠主導世界局勢的列強之位,實際上也是受到了南非戰爭的影響,經過南非戰爭之後,東非的國際地位迅速攀升,事實上在英國人的捧殺下,目前東非的軍事實力甚至在“西班牙”和“奧匈帝國”之上。

而淪爲列強守門員的西班牙,對此毫無爭議,畢竟他們可打不出東非在南非戰爭中那種彪悍戰績,不說英國,光是葡萄牙這個已經被踢出列強行列的國家,都不是好對付的,作爲伊比利亞半島的鄰居,西班牙也才更瞭解葡萄牙。

實際上如果不是東非出現,葡萄牙也不會慘淡收場,東非就是踩着葡萄牙上位的,而現在西班牙也面臨着同樣的情況,那就是美國人也想踩着西班牙上位。

但是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西班牙底氣不足,美國海軍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超過了西班牙海軍。

雖然規模上兩者相差不大,但是西班牙武器陳舊,很多軍艦性能已經不足以和美國海軍這種後起之秀競爭。

當然,以弱勝強不是沒有可能,就像利薩海戰中奧匈帝國海軍當時就是處在這種境地,但是硬生生憑藉人員素養實現了翻盤。

西班牙自然沒有這種雄心大志,他們只希望本國能打出東非海軍在南非海戰中和英國皇家海軍平手的戰績就滿足了。

當然,這不代表西班牙大多數人的立場,因爲現在西班牙並不想和美國開戰,實際上幾十年來美國纔是咄咄逼人的一方,一直挑釁西班牙,希望把西班牙的勢力擠出加勒比海。

還是因爲位置問題,就和南非戰爭一樣,東非爲什麼有底氣同時和兩個列強開戰?主要還是東非的位置註定了兩國無法全力對付東非。

美國打的是一樣的算盤,西班牙人根本不可能在“美國家門口”打贏自己,兩者之間如果發生戰爭,從一開始優勢就是在美國這一方的。

西班牙政府心裡也清楚,所以他們對戰爭存在畏懼心理,這就導致西班牙政府更寄希望於國際社會來調停兩國矛盾。

而現在西班牙政府只拉攏到一個支持者,那就是法國政府,但是法國政府就算再神通廣大,現在也不可能直接插手到美,西兩國的矛盾之中,畢竟美國看起來也不是好惹。

當然,如果美西兩國能不因此開戰,那最好不過,所以法國政府需要增加手中的籌碼,但是在歐洲試探了一番各國態度,情況很微妙,這種情況下,法國才把目光轉移到歐洲以外的大國上來,而在歐洲之外的列強,只有東非和美國。

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62章 打魚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26章 回歐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832章 押解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238章 教唆第793章 籠中鳥第930章 漢薩省第287章 西逃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377章 賄賂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2章 挖牆角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206章 “收破爛”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945章 空軍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559章 誣陷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67章 鐵甲艦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97章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766章 集結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320章 雙標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24章 海洋第903章 萊茵宮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54章 錫礦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164章 爭議第680章 緩衝區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2章 移民熱潮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73章 籌備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08章 歷史課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513章 抉擇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099章 鋼鐵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371章 生意第1233章 抓捕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991章 抵達
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62章 打魚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26章 回歐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832章 押解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238章 教唆第793章 籠中鳥第930章 漢薩省第287章 西逃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377章 賄賂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2章 挖牆角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206章 “收破爛”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945章 空軍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559章 誣陷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67章 鐵甲艦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97章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766章 集結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320章 雙標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24章 海洋第903章 萊茵宮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54章 錫礦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164章 爭議第680章 緩衝區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2章 移民熱潮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73章 籌備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08章 歷史課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513章 抉擇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099章 鋼鐵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371章 生意第1233章 抓捕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991章 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