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

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

恩斯特這個王儲忙着年末政府工作收尾,而作爲東非國王陛下的康斯坦丁在陪玩孫子玩耍後,最近又出去視察工作,或者說散心也可以。

隨着年紀大了,反而更喜歡出去走走,至於處理政務這種煩心事還是兒子來完成比較好,當然,給康斯坦丁提供外出條件的還是東非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前康斯坦丁只能在中央省內轉轉,現在可以到更遠的地方。

就比如這次,他來搭乘專車,沿着東非中央鐵路,直接來到了東非的新貴城市——哈拉雷市。

哈拉雷市作爲馬塔貝萊省省會,在南緯18度附近,東非大多數城市都在南半球。

現在南半球正是夏季,但是哈拉雷的氣溫卻只有區區23度,天氣多雲,和第一鎮市差不多,所以也不用擔心天氣和溫度變更。

所以東非是非常適合養老的地方,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當然,前提是基礎設施條件完善,不然對康斯坦丁這種年紀大的老人來說很不方便。

前世哈拉雷就是世界比較知名的避暑勝地,這種稱號很多東非城市都有。

“目前我們哈拉雷市已經成爲東非最大的國內菸草集散市場,菸草廠是哈拉雷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天菸草交易量在一千多噸以上,在全國只有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兩個開放港能和哈拉雷市相比。

不過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主攻國際市場,而我們哈拉雷市既能代表國內菸草消費水平,又能代表東非菸草在國際上的受歡迎程度,今年我們哈拉雷市又開闢了一萬多畝新的煙田,但是依然供不應求。”哈拉雷菸草廠廠長熱情的向康斯坦丁介紹着哈拉雷市菸草產業的前景。

“哈拉雷市的菸草現在已經打出了一點名頭,尤其是在德意志地區,我聽說從一開始馬塔貝萊省菸草就走的是高端路線,現在德意志地區的很多香菸都要添加馬塔貝萊菸葉來提升香性物質,來增加風味和口感。”康斯坦丁很有見地的說道。

馬塔貝萊菸葉的代表是“黃金葉”,從一開始就是以高檔香菸,面向德意志市場,然後再由德國轉東歐,亦或者是從東非發往遠東地區。

德國轉東歐路線,是藉助西方歐洲工業強國對這些半工業化或者農業國家的慕強心理,加上東非菸草本身產品質量過硬,所以大受歡迎。

而出口遠東,則是因爲這裡有除了英美之外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市場,英國帶着一大家子殖民地抵制東非商品,而美國本身是菸草大國,南邊的一衆加勒比海國家和拉丁美洲也盛產菸草。

所以東非的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五大塊:德意志,東歐,阿拉伯教地區,遠東和其他。

遠東和東非的貿易量還算不錯,但是菸草不在此行列,因爲遠東本身也有適合菸草種植的地區,而且淮海通商區就在此行列。

對東非經濟助力最大的實際上是東歐和阿拉伯國家,對這些國家,東非的產品競爭力非常高。

首先就是東歐國家緯度高,缺乏熱帶經濟作物,而東非是距離東歐最近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東非的果蔬和經濟作物很大一部分被以沙俄爲首的東歐國家消化。

德意志雖然是東非農產品的大賣家,但是德意志對東非的出口量也不小,尤其是工業品和設備。

而東歐工業化程度最高的沙俄,實際上工業產品只比東非在品類上強一點,但是他們的地理位置又對熱帶經濟作物需求量很大,所以東非對沙俄的出口量遠大於進口量。

就比如香蕉,索馬里產地是距離東歐國家最近的香蕉產地,所以從東非進口幾乎是唯一選擇。索馬里雖然氣候乾旱,但是面積足夠大,加上有朱巴河和謝貝利河灌溉,香蕉產量十分可觀,能大量供應歐洲市場,已經有和加勒比海衆島國分庭抗禮的實力。

至於一衆阿拉伯國家,東非除了距離他們近以外,更多的是從東非身上享受到了“平等”的待遇,就像拉丁美洲國家現在覺得美國十分“正義,自由,民主”一樣,現在美國可是爲美洲爭取自由,對抗英法等大惡人的“大好人”,在阿拉伯國家眼裡東非也是這樣,這真是很諷刺。

而且阿拉伯國家環境本來就比較惡劣,幾乎什麼都缺,而現在石油又沒有被發現,所以東非廉價商品在阿拉伯地區受到熱烈歡迎。

所以阿拉伯國家和遠東帝國除了是東非農產品市場外,同時是東非重要的工業產品市場。

說回菸草也是如此,東非是距離他們最近的菸草產地,量大,質優,價廉是東非菸草的特點。

而且東非對外出口的菸草在黑興根菸草公司的包裝下,顯得很有檔次感,帶着工業化獨特的優雅所以大受歡迎。

這個時代和後世不一樣,所有人對工業產品格外癡迷,能用上工業品,那是優質生活的象徵,包括食品也是如此。

哈拉雷市菸草廠廠長對康斯坦丁迴應道:“是這樣的國王陛下,我們哈拉雷市菸草經過好幾年的栽培,不但在質量上一直得到保證,而且正在研究新品種,在保證菸草品質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菸草產量。”

“你們這個廠看起來規模還是很大的,我也是第一次接觸菸草廠。”康斯坦丁說道。

哈拉雷市菸草廠廠長頗爲自豪的說道:“國王陛下,我們廠完全由黑興根菸草公司從歐洲聘請的建築師和菸草製程工藝設計師聯合設計,所以廠房看起來十分大氣典雅,工作環境也十分舒適,每一個機器或者房間都科學合理佈局,以達到最優解,所以工人能有序的達到最高效率,大大提高了我們哈拉雷市菸草廠的產量。”

說着他來到履帶邊說道:“我們的原料通過工人的碼放,然後通過機器運作,進入下一道工序,整個廠房內乾淨整潔,所有人各司其職,按照流程工作,這樣的氛圍下,八百多人井然有序,而不混亂,和我們廠一開始就按照專家安排來分不開關係。”

“當然,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就比如一開始我們廠的設計還是有些保守,造成現在反而有些緊張,所以正在添加新設備,這樣就又要開闢新的車間,原來的格局就會被打亂,還有歐洲技術迭代很快,不知道過多少年我們的設備又會落後。”

這點擔心就有些多餘了,因爲菸草行業的黑興根菸草公司本來就是壟斷集團,掌握着德意志和東非,東歐菸草的大部分話語權,同時也掌握着上游技術。

即使未來菸草生產設備更新迭代,也不會影響到黑興根菸草公司,他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保持自己在行業內的寡頭地位,維持技術優勢。

而恩斯特作爲老闆,肯定不會讓黑興根菸草公司在技術上卡東非的脖子。

聽起來很奇怪,但是確實有操作空間,因爲哈拉雷市菸草廠是國有企業,而黑興根菸草公司是私營企業,哈拉雷市菸草廠負責生產端,而黑興根菸草公司負責研發和銷售。

所以二者是合作關係,只不過主動權掌握在黑興根菸草公司手裡,而且哈拉雷市菸草廠負責生產端也只是加工領域,就比如菸草種植方面則是農業部門管轄範圍。

 

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809章 事後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351章 過往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749章 南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62章 激戰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304章 調停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75章 紹奎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450章 摻沙子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810章 海岸線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82章 出口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37章 颱風第382章 渡河第1302章 巴庫第453章 借款第402章 妥協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36章 軍售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36章 濱海區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355章 安卡村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210章 小丑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444章 到家第1518章 旅遊業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4章 水井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83章 到達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964章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41章 學習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316章 萊茵盾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47章 登陸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29章 艱苦行軍
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809章 事後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351章 過往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749章 南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62章 激戰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304章 調停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75章 紹奎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530章 高緯度作戰問題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450章 摻沙子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810章 海岸線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82章 出口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37章 颱風第382章 渡河第1302章 巴庫第453章 借款第402章 妥協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36章 軍售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36章 濱海區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355章 安卡村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210章 小丑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444章 到家第1518章 旅遊業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4章 水井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83章 到達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964章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41章 學習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316章 萊茵盾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547章 登陸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29章 艱苦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