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戰場問詢

東非國防軍相對而言是比較幸福的,畢竟東非國防軍發展今天,幾乎是一步一個腳印。

最開始,東非的敵人是野獸和土著,後來變成相對先進的阿拉伯人,最後是葡萄牙殖民地和布爾人,最後纔是英國和葡萄牙兩個世界大國。

這也是恩斯特殖民非洲的穩妥思路,畢竟一上來就面對葡萄牙殖民政府,那當初東非殖民地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性。

畢竟葡萄牙人在非洲經營數百年時間,還是很有手段的,至少其他不少國家就吃了癟,而東非國防軍由殖民地軍隊發展過來,一路上都是先易後難。

不過東非國防軍也不是沒有遺憾,尤其是對陸軍而言,海軍至少和英國皇家海軍交手過,而英國皇家海軍妥妥的世界最強海軍。

而世界陸軍中,毫無疑問德國和法國處在第一梯隊,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法國,奠定了其頂尖陸軍的聲名,而法國陸軍一直都被認爲是歐洲戰鬥力最強大的軍隊,即便在一戰爆發前,法國陸軍對外宣傳也是歐洲第一陸軍。

而東非國防軍陸軍和英國陸軍,美國陸軍等其他列強自然被籠統的歸入第二梯隊。

雖然東非有擊敗英國陸軍的戰績,但是英國向來不以陸軍爲長,更何況南非戰爭時期,英軍中有大量殖民地軍隊和印度人充數。

所以擊敗英國陸軍,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當然,這僅僅侷限於幾個實力最強大的列強國家來說。

事實上,某些國家能夠擊敗英國殖民地軍隊,那就足以自傲了,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終究是少數。

就拿美國來說,曾經美國也對英國殖民地軍隊發起過挑戰,結果被英國加拿大殖民地一頓胖揍,一把火燒了白宮。

而美國近些年最亮眼的成績也就是擊敗了西班牙,但是西班牙雖然是列強一員,但是在軍事實力上和其他列強根本沒有可比性,毫不客氣的說,遠東新秀日本的軍事實力都要遠超過西班牙。

這樣算下來,東非擊敗英國軍隊,在戰績上比上不足,但是比下綽綽有餘,可惜依舊擺脫不了二流陸軍的桎梏,除非和德國和法國陸軍打上一場。

顯然現在東非是沒有這個機會的,所以只能到歐洲戰場上來“取經”,畢竟東非陸軍已經事實上和其他國家陸軍走上了不同的發展路徑,需要的參照更多。

庫茵曼少將說道:“如今我國陸軍發展,和世界各國大相徑庭,而又沒有實戰演練的機會,所以通過觀察歐洲戰場的形勢,來判斷和發現我們的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

“卡布里爾,你先說說如今歐洲戰爭發展和我國軍隊建設上的不同點,以及兩者的相關性。”庫茵曼直接點名問道。

面對老將的質詢,卡布里爾還是有些緊張的,雖然庫茵曼的年齡對於軍隊高層指揮人員來說,並不算大,反而正處於最好的年紀。

在將自己在歐洲戰場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一番整理後,卡布里爾對庫茵曼將軍說道:“如今歐洲各國的戰爭形態,可以說處於變革之中,這一切都得益於工業和社會形態的發展,使得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改變。”

“對於我國而言,這些變化反而說明了我國建軍思路上的正確性,當然,肯定有些問題也無法通過歐洲戰場被發現。”

“比如呢?”庫茵曼問道,別看庫茵曼是老將,但是在學習的道路上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他對如今戰爭的一些變化並不意外。

卡布里爾說道:“就比如歐洲戰場上的偵查手段,實際上我們也注意到如今法國軍隊已經開始使用飛機作爲戰場偵查的手段。”

“而這也充分說明,我國軍隊對飛機作爲戰爭載具的正確性,當然,我們對飛機的應用,顯然比交戰雙方要走的更遠,不過隨着戰爭的發展,我想兩大軍事集團也會不斷拓寬對軍用飛機的應用,所以我們應該着重收集相關情報,從而爲我國軍用飛機發展,積累大量相關數據,避免被其他國家超越。”

庫茵曼點點頭說道:“不錯,如今飛機在戰場的應用已經十分頻繁,兩大軍事集團都準備了數量可觀的飛機用於偵察等軍事活動。”

至少對於西線戰場,尤其是馬恩河前線,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出動的飛機架次就相當多,畢竟戰爭開始前,交戰各國的飛機數量就已經有千架左右。

“而這也正說明我國在飛機研發領域的前瞻性,不過戰爭是軍事技術發展最好的助燃劑,你們要時刻警惕和關注世界各國在軍事技術上的更新迭代,爲未來我國國防安全提供更多的參考素材。卡布里爾,你接着說。”庫茵曼說道。

卡布里爾說道:“其他方面,就比如汽車,火炮,機槍,步槍等在戰場上的應用也十分亮眼,不管英法還是德國,都通過汽車等新式交通工具,從後方將物資,兵力,武器等快速運抵前線,這說明我們軍隊在機動性方面的建設是正確思路。”

東非軍隊的機動性可以說是目前世界最頂尖的,畢竟東非陸軍裝備了大量機動性車輛,就算如今交戰的德軍和英法聯軍,雖然大量應用了汽車,但是他們很多軍用汽車,都是開戰後匆忙向東非進口的。

這種趕鴨子上架的過程,自然不可能一下子超過東非陸軍,畢竟東非陸軍還有足夠多的司機,維修員,零部件,工廠……

總而言之,軍隊車輛系統相當龐大複雜,而這些都是德國,法國等列強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

就拿最簡單的汽油而言,如今東非是雙方車輛汽油供應的第一大國家,德國不用多說,本土缺乏油氣資源,一直都是東非成品油的客戶,而法國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大進步,雖然法國殖民地不少,但是油田勘測和煉油設備比較匱乏,甚至不如德國。

法國殖民地可是包括北非很多區域,其中法國最重視的阿爾及利亞就是前世重要石油生產國,如果能得到開發利用,現在法國也不至於依賴東非和美國等國家。

而且即便能解決燃料和車輛問題,德法兩國也缺乏足夠多的司機,這就很要命了,所以汽車雖然在戰場運輸上的大放異彩,但是德國和法國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整個歐洲戰場上對汽車的應用規模有限。

卡布里爾接着說道:“而現在歐洲戰場正在迅速向着塹壕戰方向演變,那馬恩河戰場來說,法國通過大量防禦工事,大大拖延了德國的進攻速度,這和我們戰前的預判差不多,所以針對塹壕戰,我們必須有所重視,尤其是一些重型火炮對戰場的重要性,我認爲過去我們重視是不足的。”

德國的重型火炮在戰場上可以說大發神威,爲德軍攻堅起到了巨大作用,這自然引起了東非軍事人員的關注,尤其是針對塹壕戰這種烏龜打法,火炮的重要性顯得越發重要。

可以說,在雙方武器沒有太大差距的情況下,塹壕戰的戰法是足以讓戰爭雙方都感覺頭疼的存在,所以如何突破這種戰術,就被卡布里爾納入了未來研究的重點。

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471章 戰鬥第803章 威脅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315章 清倉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714章 伊林加第1344章 輿論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607章 迂迴第1018章 磋商第833章 拖拉機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549章 潰兵第775章 紹奎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86章 咖啡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02章 爭論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52章 夏威夷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24章 籌措資金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239章 兵變第354章 電報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861章 分贓第130章 入侵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200章 電氣化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77章 賄賂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629章 教育第871章 “萊茵”市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199章 結款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471章 戰鬥第968章 分歧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
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471章 戰鬥第803章 威脅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315章 清倉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714章 伊林加第1344章 輿論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607章 迂迴第1018章 磋商第833章 拖拉機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549章 潰兵第775章 紹奎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86章 咖啡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02章 爭論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52章 夏威夷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24章 籌措資金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239章 兵變第354章 電報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861章 分贓第130章 入侵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200章 電氣化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77章 賄賂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629章 教育第871章 “萊茵”市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199章 結款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471章 戰鬥第968章 分歧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