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戰場問詢

東非國防軍相對而言是比較幸福的,畢竟東非國防軍發展今天,幾乎是一步一個腳印。

最開始,東非的敵人是野獸和土著,後來變成相對先進的阿拉伯人,最後是葡萄牙殖民地和布爾人,最後纔是英國和葡萄牙兩個世界大國。

這也是恩斯特殖民非洲的穩妥思路,畢竟一上來就面對葡萄牙殖民政府,那當初東非殖民地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性。

畢竟葡萄牙人在非洲經營數百年時間,還是很有手段的,至少其他不少國家就吃了癟,而東非國防軍由殖民地軍隊發展過來,一路上都是先易後難。

不過東非國防軍也不是沒有遺憾,尤其是對陸軍而言,海軍至少和英國皇家海軍交手過,而英國皇家海軍妥妥的世界最強海軍。

而世界陸軍中,毫無疑問德國和法國處在第一梯隊,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擊敗了法國,奠定了其頂尖陸軍的聲名,而法國陸軍一直都被認爲是歐洲戰鬥力最強大的軍隊,即便在一戰爆發前,法國陸軍對外宣傳也是歐洲第一陸軍。

而東非國防軍陸軍和英國陸軍,美國陸軍等其他列強自然被籠統的歸入第二梯隊。

雖然東非有擊敗英國陸軍的戰績,但是英國向來不以陸軍爲長,更何況南非戰爭時期,英軍中有大量殖民地軍隊和印度人充數。

所以擊敗英國陸軍,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當然,這僅僅侷限於幾個實力最強大的列強國家來說。

事實上,某些國家能夠擊敗英國殖民地軍隊,那就足以自傲了,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終究是少數。

就拿美國來說,曾經美國也對英國殖民地軍隊發起過挑戰,結果被英國加拿大殖民地一頓胖揍,一把火燒了白宮。

而美國近些年最亮眼的成績也就是擊敗了西班牙,但是西班牙雖然是列強一員,但是在軍事實力上和其他列強根本沒有可比性,毫不客氣的說,遠東新秀日本的軍事實力都要遠超過西班牙。

這樣算下來,東非擊敗英國軍隊,在戰績上比上不足,但是比下綽綽有餘,可惜依舊擺脫不了二流陸軍的桎梏,除非和德國和法國陸軍打上一場。

顯然現在東非是沒有這個機會的,所以只能到歐洲戰場上來“取經”,畢竟東非陸軍已經事實上和其他國家陸軍走上了不同的發展路徑,需要的參照更多。

庫茵曼少將說道:“如今我國陸軍發展,和世界各國大相徑庭,而又沒有實戰演練的機會,所以通過觀察歐洲戰場的形勢,來判斷和發現我們的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

“卡布里爾,你先說說如今歐洲戰爭發展和我國軍隊建設上的不同點,以及兩者的相關性。”庫茵曼直接點名問道。

面對老將的質詢,卡布里爾還是有些緊張的,雖然庫茵曼的年齡對於軍隊高層指揮人員來說,並不算大,反而正處於最好的年紀。

在將自己在歐洲戰場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一番整理後,卡布里爾對庫茵曼將軍說道:“如今歐洲各國的戰爭形態,可以說處於變革之中,這一切都得益於工業和社會形態的發展,使得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改變。”

“對於我國而言,這些變化反而說明了我國建軍思路上的正確性,當然,肯定有些問題也無法通過歐洲戰場被發現。”

“比如呢?”庫茵曼問道,別看庫茵曼是老將,但是在學習的道路上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他對如今戰爭的一些變化並不意外。

卡布里爾說道:“就比如歐洲戰場上的偵查手段,實際上我們也注意到如今法國軍隊已經開始使用飛機作爲戰場偵查的手段。”

“而這也充分說明,我國軍隊對飛機作爲戰爭載具的正確性,當然,我們對飛機的應用,顯然比交戰雙方要走的更遠,不過隨着戰爭的發展,我想兩大軍事集團也會不斷拓寬對軍用飛機的應用,所以我們應該着重收集相關情報,從而爲我國軍用飛機發展,積累大量相關數據,避免被其他國家超越。”

庫茵曼點點頭說道:“不錯,如今飛機在戰場的應用已經十分頻繁,兩大軍事集團都準備了數量可觀的飛機用於偵察等軍事活動。”

至少對於西線戰場,尤其是馬恩河前線,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出動的飛機架次就相當多,畢竟戰爭開始前,交戰各國的飛機數量就已經有千架左右。

“而這也正說明我國在飛機研發領域的前瞻性,不過戰爭是軍事技術發展最好的助燃劑,你們要時刻警惕和關注世界各國在軍事技術上的更新迭代,爲未來我國國防安全提供更多的參考素材。卡布里爾,你接着說。”庫茵曼說道。

卡布里爾說道:“其他方面,就比如汽車,火炮,機槍,步槍等在戰場上的應用也十分亮眼,不管英法還是德國,都通過汽車等新式交通工具,從後方將物資,兵力,武器等快速運抵前線,這說明我們軍隊在機動性方面的建設是正確思路。”

東非軍隊的機動性可以說是目前世界最頂尖的,畢竟東非陸軍裝備了大量機動性車輛,就算如今交戰的德軍和英法聯軍,雖然大量應用了汽車,但是他們很多軍用汽車,都是開戰後匆忙向東非進口的。

這種趕鴨子上架的過程,自然不可能一下子超過東非陸軍,畢竟東非陸軍還有足夠多的司機,維修員,零部件,工廠……

總而言之,軍隊車輛系統相當龐大複雜,而這些都是德國,法國等列強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

就拿最簡單的汽油而言,如今東非是雙方車輛汽油供應的第一大國家,德國不用多說,本土缺乏油氣資源,一直都是東非成品油的客戶,而法國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大進步,雖然法國殖民地不少,但是油田勘測和煉油設備比較匱乏,甚至不如德國。

法國殖民地可是包括北非很多區域,其中法國最重視的阿爾及利亞就是前世重要石油生產國,如果能得到開發利用,現在法國也不至於依賴東非和美國等國家。

而且即便能解決燃料和車輛問題,德法兩國也缺乏足夠多的司機,這就很要命了,所以汽車雖然在戰場運輸上的大放異彩,但是德國和法國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整個歐洲戰場上對汽車的應用規模有限。

卡布里爾接着說道:“而現在歐洲戰場正在迅速向着塹壕戰方向演變,那馬恩河戰場來說,法國通過大量防禦工事,大大拖延了德國的進攻速度,這和我們戰前的預判差不多,所以針對塹壕戰,我們必須有所重視,尤其是一些重型火炮對戰場的重要性,我認爲過去我們重視是不足的。”

德國的重型火炮在戰場上可以說大發神威,爲德軍攻堅起到了巨大作用,這自然引起了東非軍事人員的關注,尤其是針對塹壕戰這種烏龜打法,火炮的重要性顯得越發重要。

可以說,在雙方武器沒有太大差距的情況下,塹壕戰的戰法是足以讓戰爭雙方都感覺頭疼的存在,所以如何突破這種戰術,就被卡布里爾納入了未來研究的重點。

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523章 旱情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61章 分贓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9章 接觸戰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2章 挖牆角第1281章 酒館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264章 在東非第96章 西北悲歌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695章 納塔爾第144章 貿易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449章 野心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32章 稻種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61章 檢閱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488章 情報戰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336章 東非菜?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327章 南下第88章 衝突升級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249章 熱度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572章 停火線第903章 萊茵宮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612章 美食節第803章 威脅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89章 佔領第1372章 平原省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32章 稻種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976章 開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08章 滲透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73章 籌備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833章 拖拉機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1034章 汽車之都
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523章 旱情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61章 分贓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9章 接觸戰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92章 挖牆角第1281章 酒館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264章 在東非第96章 西北悲歌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695章 納塔爾第144章 貿易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449章 野心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32章 稻種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61章 檢閱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488章 情報戰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336章 東非菜?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327章 南下第88章 衝突升級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249章 熱度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572章 停火線第903章 萊茵宮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612章 美食節第803章 威脅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89章 佔領第1372章 平原省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32章 稻種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976章 開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08章 滲透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73章 籌備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833章 拖拉機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1034章 汽車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