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歷史課

第108章 歷史課

1867年12月7日。

東非殖民地,姆蘭迪濟文化學校。

今天第一鎮(姆蘭迪濟)文化學校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學生”,馬西米連諾一世和他的妻子卡洛塔皇后。

一個月前,卡洛塔皇后就到達了東非,當時爲了未來岳母的安全,恩斯特親自安排的自家船隻,騰出一條船,和船隊一起到東非來。

在東非坦噶看見安然無恙的馬西米連諾一世,卡洛塔皇后和馬西米連諾一世相擁而泣。

作爲當初慫恿馬西米連諾一世的人,在馬西米連諾一世被墨西哥逮捕入獄後,卡洛塔皇后在歐洲每日以淚洗面,倍受煎熬。

墨西哥的災難,讓卡洛塔皇后拋棄了成爲皇后的幻想,現在她只想陪着心愛的人度過餘生。

在坦噶和馬西米連諾一世上演了一番你情我濃之後,卡洛塔皇后表示願意和馬西米連諾一世在東非住上一些日子。

……

馬西米連諾一世,還是第一次參觀第一鎮(姆蘭迪濟),這個東非中央政府所在地。

第一鎮作爲東非最早發展起來的城市(市鎮,歐洲的市有的很小,其實就是鎮子),其規模相較於達累斯薩拉姆差一點,但是規劃和設施明顯更加完善,而且建築和文化,處處體現着德意志地區的風格。

和歐洲略有不同的,在於當地的自然景觀,環境氣候和一些恩斯特親自規劃的東非城市配套設施。

比如行道樹和綠化帶,目前歐洲城市裡很難看到這種東西,當然,東非殖民地的綠化帶很簡陋,就是在道路中間或者兩邊預留出一片土質空地,讓野草自己長出來。

東非殖民地最不缺的就是土地,所以城市規劃非常狂野,處處追求大就是好,雖然當前道路規模和等級達不到,但是該預留出來的地方都預留好了,未來可以直接用來升級城市道路。

所以用磚石鋪開的道路街道兩旁,除開綠化帶,還是有很大的空地,而兩邊的房屋和建築被道路隔離的很遠,使得本來人口就比較少的第一鎮(姆蘭迪濟)看起來更加空曠。

而兩邊的房屋,建築以一層爲主,目前很多還是土木結構,但是加上院子和房屋間的空地差不多百十平方米,也方便後續的改造升級。

排水渠主要在屋後,目前是露天的,東非奇葩的法律規定,居民不得在屋後的公用排水渠排放污水,排水渠主要是用來應對雨季的降水。

這樣做是爲了防止排水渠變成臭水溝,要知道,東非這個環境,尤其是第一鎮這種沿海平原,溫度全年比較高,那污水一發酵,雨季還好可以及時被雨水沖走,而旱季天氣乾燥,污水只能留在水渠裡,滋生各種細菌和召來蒼蠅。

當然,未來發展起來了,露天水渠鋪上水泥管道了自然無所謂,可這個時代的東非,必須把衛生放在第一位,熱帶疾病溫牀可不是說笑的。

馬西米連諾一世夫婦,初次到第一鎮就看見了第一鎮文化學校,第一鎮文華學校因爲建設的晚,所以建在鎮子外圍。

夫婦兩人都對東非殖民地的教育內容感興趣,他們想知道如此落後(和歐洲相比)的地方,它所教的內容和歐洲有什麼不一樣。

在墨西哥,馬西米連諾一世根本就來不及一展宏圖,整個國家一片混亂,哪有精力搞教育。

東非雖然條件比較差,卻還能辦義務教育,自然讓夫婦二人感興趣,所以馬西米連諾一世主動提出要體驗一下東非的學校。

東非殖民地政府,派人安排兩人到第一鎮文化學校參觀。

第一鎮文化學校,一年級一班的教室裡,坐滿了學生,而馬西米連諾一世夫婦被安排坐在後面的臨時座位。

班級裡學生大約有三四十個,既有華人移民子女,也有奧匈帝國移民的子女(巴拉圭移民需要單獨的西班牙語教師),老師是黑興根軍事學院的畢業生。

作爲東非中央政府所在地,第一鎮文化學校的師資力量在東非一騎絕塵。

要知道黑興根軍事學院和黑興根王室開辦的其他學校,其實都是速成班,所以學員的水平參差不齊。

許多學生,到畢業了,最多也就是能用德語對話,掌握部分德語單詞。

但東非太缺人了,所以成績再差的也會被派到東非殖民地任教。

腦袋聰明學的多的,就帶高年級,不太聰明的,學的差的,就帶低年級。

好在東非殖民地學校的課本,內容比較低級,大多數人只要照本宣科讀教材就行了。

這一節是歷史課,馬西米連諾一世翻開東非殖民地的教科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並不斷和卡洛塔皇后小聲吐槽。

而教學的黑興根畢業生自動無視馬西米連諾一世夫婦的小動作,畢竟都知道這兩位是政府請來的貴客。

因爲東非殖民地目前移民的多樣性,在一年級,教師要用雙語教學,往後,從二年級開始則全面轉爲德語教學,所以華人子女想出成績,就必須克服語言這一關。

第一章,毫無意外,就是對霍亨索倫家族的歌功頌德,強調黑興根王室對東非土地的統治者地位,以及黑興根王室和霍亨索倫家族的悠久歷史。

這些年紀不大的孩子自然看着不感覺彆扭,就當故事聽了,歷史課本其實就是課外讀物,連考試都沒有。

這也是恩斯特耍的一個小花樣,當一門課程需要考試後,總有一批人會厭棄(厭學)。

而看課外書(實際上是不考試的書),年紀越小,越容易上癮,就像小說一樣,越讀越上癮,但把小說當做考試內容,就會極大挫折讀者的積極性。

而馬西米連諾一世和卡洛塔皇后強忍着笑意讀完了第一章最後的內容。

畢竟要論歷史和傳承,歐洲許多家族都比霍亨索倫家族要顯赫,尤其是哈布斯堡家族面前,霍亨索倫家族還差一些底蘊。

當然,歐洲每個貴族家族都對外宣傳自己家族的顯赫地位和悠久歷史,所以這並不是馬西米連諾一世破防的原因,要是吹哈布斯堡家族,他絕對比這本書上寫的還要誇張。

讓馬西米連諾一世二人感覺好笑的是最後對黑興根王室的描寫,簡直和救世主無異。

這倒沒冤枉恩斯特,最後的內容就是採用的宗教敘述的手法,神話黑興根王室的地位。

只不過恩斯特比較含蓄,沒有明確提及什麼神啊,上帝之類的,比如日本皇室的所謂天照大神後裔,埃及的法老自號太陽神之子,遠東皇室泰山封禪……。

而是採用話術(沒錯,就是藍天計劃那種),使黑興根王室顯得很莊重和威嚴,之所以如此,是爲了避開宗教。

東非現在的移民信仰五花八門,但是沒有教堂和教士,居民不管是天主還是東正什麼的,都只能靠祖傳經驗來搞一些自發的禱告等活動。

而恩斯特是衝着世俗化去的,強迫這些成年人放棄信仰很難,改變這些孩子的思想還是很容易的。

倒也不用太過火,只要在教育體育中不像當前的歐洲那樣,植入宗教色彩(歐洲許多宗教學校)。

如果不加以學習和重複,人的記憶會是慢慢淡忘的,靠東非民衆自發傳承那些宗教傳統,永遠也抵不過一個專業組織(指教會)的闡述和傳播。

(本章完)

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488章 情報戰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117章 輿論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566章 比較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262章 慫恿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128章 開端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515章 狗咬狗第1152章 黑幫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81章 煤礦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10章 海岸線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8章 普奧聯動斐迪南大公第1435章 雙總部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968章 分歧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69章 距離感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424章 奔逃第658章 方針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37章 颱風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30章 跑路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36章 濱海區第521章 申請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49章 南下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71章 漏洞第1238章 教唆第844章 魯道夫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
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488章 情報戰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117章 輿論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566章 比較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262章 慫恿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128章 開端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515章 狗咬狗第1152章 黑幫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81章 煤礦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810章 海岸線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8章 普奧聯動斐迪南大公第1435章 雙總部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968章 分歧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269章 距離感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424章 奔逃第658章 方針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37章 颱風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30章 跑路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36章 濱海區第521章 申請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49章 南下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71章 漏洞第1238章 教唆第844章 魯道夫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