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同意出兵

只有擁有足夠的海外軍事基地,東非政府才能給第三艦隊分配更多的軍艦和資金,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畢竟連足夠的軍事基地都沒有,那分配再多的戰艦,也沒有地方停靠和供養。

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度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都應該羨慕太平洋艦隊,太平洋艦隊除了缺軍艦以外,最不缺的就是建設海外軍事基地的土地。

當然,現實卻是太平洋艦隊因爲遠離東非本土,在東非海洋戰略中的地位遠不如印度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這就造成了太平洋“有島無艦”的窘況。

洛馬奇司令說道:“利用卡塔爾爲跳板,我們就可以向中央爭取,擴大第三艦隊的規模,如果有了卡塔爾,再加上瓜達爾港,那我們第三艦隊就可以在原基礎上規模擴大一倍。”

“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卡塔爾和瓜達爾的深水港,我們就有能力承接幾艘戰列艦,擺脫艦隊實力在印度洋墊底的現實。”

對於洛馬奇所描述的景象,普拉託中將也十分神往,主要還是如今第三艦隊的情況太糟糕了。

第三艦隊的主力艦隻有巡洋艦,而沒有一艘戰列艦,就是戰列巡洋艦和前無畏艦都沒有一艘,要知道就是負責太平洋的第七艦隊都有自己的戰列艦,第三艦隊是唯一一支沒有戰列艦的東非海軍艦隊。

而按照編號來說,第三艦隊的配置明顯和其編號是不符合的,在東非一般來說,編號越靠前的艦隊應該越受重視。

在第三艦隊之前的,第一和第二艦隊就是如此,第一艦隊是印度洋艦隊的核心,也是東非實力最強大,戰艦種類最豐富的艦隊,負責東非本土東海岸的防務工作。

東非唯一一艘現役航母編隊就由第一艦隊指揮,同時東非的潛艇也大多在第一艦隊。

第一艦隊除了守衛東非東部領海安全以外,同樣是海軍的總預備隊,隨時可以分出力量支援其他區域海軍作戰。

而第二艦隊則是東非大西洋艦隊的核心,實力僅次於第一艦隊,母港在東非西海岸的亞歷山大港,負責卡賓達以西的國土防禦以及南大西洋的海上任務。

而第三艦隊,雖然編號靠前,但是不管負責區域還是實力,在東非海軍中都不出衆,這自然讓第三艦隊的官兵內心有種落差感。

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第三艦隊所在的區域,導致第三艦隊的生活環境在東非海軍中屬於最差的一個,畢竟轄區基本上都是沙漠,連人煙都很少見。

所以,普拉託中將說道:“這次就是我們最後的機會,未來能不能改善第三艦隊的地位和待遇,就在此一舉了,否則按照波斯灣這裡情況,我們永無出頭之日。”

無怪乎普拉託中將會這麼想,如今的波斯灣和前世21世紀大爲不同,留給人的印象是“沙漠”,“乾旱”,“落後”,“貧窮”,“爭端”,“戰亂”等等負面的東西。

唯一有意義的估計就是波斯灣的戰略價值了,要是連基本的戰略價值都沒有,洛馬奇等第三艦隊官兵,恐怕真要懷疑第三艦隊存在的價值了。

只有恩斯特本人清楚,波斯灣地區對東非的重要意義,不僅僅是戰略,更是未來東非能源安全,乃至整個世界能源的生命線。

但是現在這個時間段,恩斯特又不可能明着說出來波斯灣存在海量石油和天然氣的情況。

恩斯特將駐紮在波斯灣以及阿拉伯海地區的艦隊,命名爲第三艦隊,本來就說明了對當地的重視,這些是很多東非高層所不瞭解的。

……

洛馬奇和普拉託在決定了吞併卡塔爾的計劃後,很快就整理出了一系列作戰和建設規劃發往本土。

這份報告,很快就抵達了恩斯特的桌面上。

萊茵市。

恩斯特仔細閱讀了這份報告後,對弗里德里希皇儲說道:“第三艦隊的想法是比較切實可行的,目前卡塔爾屬於三不管地方,而且就在我們北部灣領地旁邊。”

“雖然是英國的保護國,但是英國應該沒有閒心多管閒事,所以我和第三艦隊軍官們的想法不謀而合。”

“趁着這個時間段,拿下卡塔爾,可以極大增強我們在波斯灣的領土,尤其是控制的海域面積,同時可以進一步增強第三艦隊的影響力。”

弗里德里希也表示認同的說道:“不僅如此,卡塔爾的軍事實力薄弱,人口也不多,我們只出動少量兵力應該就可以順利的控制卡塔爾。”

“剛好,現在北部灣領地的軍隊也撤不回來,不如讓他們組織這次軍事行動,一舉拿下卡塔爾,同時組織人手就地對卡塔爾進行規劃建設。”

東非在北部灣領地的軍隊如今不能輕易回國,所以讓他們組織進攻卡塔爾再合適不過。

當然,這樣一來,海軍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就比較小了,不過只要能拿下卡塔爾,那還是以陸軍爲主力殺入卡塔爾最好。

畢竟,東非海軍對卡塔爾周邊海域的情況並不熟悉,同時第三艦隊還要承擔波斯灣海域的海上護航工作,這個時候不應該有大規模行動,這容易引起地區衝突。

這個地區衝突當然不是針對波斯灣沿岸國家,而是隻英國人,如今英國人正在波斯灣沿岸和奧斯曼帝國打仗,如果東非海軍大規模調動,很容易挑撥英國人脆弱的神經。

就算東非解釋,東非無意插手兩大陣營的戰爭,英國人大概率也不會信,當然,最重要的是英國無法承擔這個風險。

畢竟從英國的角度來說,萬一東非海軍藉着攻打卡塔爾的藉口,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條英國戰爭的生命線怎麼辦?

這就像前世美國人在半島上部署反導系統一樣,不可能你美國隨便扯一個理由,我東方大國就容許這種威脅本國戰略安全的風險存在。

同理,東非的一系列陳諾在英國人耳朵裡,幾乎和放屁一樣沒有什麼區別,你說你的海軍是衝着卡塔爾去的我就相信,如果國際交往中,各國真這麼守規矩,那英國也做不到世界霸主的位置。

所以,以陸軍爲主力,殺入卡塔爾對於如今東非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卡塔爾僅僅兩萬人口,東非隨便派一個旅的兵力就能十拿九穩的佔領那裡。

卡塔爾可不像當初北部灣領地,它不僅人口少,還沒有戰略縱深,北部灣領地的阿拉伯部落,可以分散到將近十萬平方公里的大漠中和東非周旋,打不過還能逃往鄰國。

卡塔爾就沒有這麼多選擇了,東非只要堵住卡塔爾和阿拉伯半島連接的陸地部分,卡塔爾人就插翅難飛,而且他們也無法尋找區域對東非軍隊展開游擊戰。

卡塔爾在東非政府眼裡,完全沒有威脅,所以恩斯特在簡單思索一番過後,就正式同意了第三艦隊的方案。

恩斯特對於第三艦隊擴張的想法也表示了贊同,同意其圍繞卡塔爾爲核心,構建東非海軍在波斯灣軍事存在的想法,畢竟恩斯特當初設置第三艦隊,就是衝着波斯灣的油氣田去的,卡塔爾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在前世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石油資源大國,單單這一點,恩斯特就無法拒絕佔領卡塔爾的誘惑。

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727章 艦隊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204章 “流放”?“潤”!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220章第1504章 脫鉤第137章 補丁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67章 鐵甲艦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70章 蒙巴薩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200章 電氣化第240章 大借款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513章 抉擇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404章 暴富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64章 肉類第10章 各國反應第449章 野心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請假第1519章 會議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287章 西逃第871章 “萊茵”市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469章 鯨灣港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426章 回歐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98章 太特市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55章 震怖第179章 總部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850章 移民第1519章 會議第688章 巡邏兵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531章 兵城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98章 貝拉市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973章 籌備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
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727章 艦隊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204章 “流放”?“潤”!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220章第1504章 脫鉤第137章 補丁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67章 鐵甲艦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70章 蒙巴薩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200章 電氣化第240章 大借款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513章 抉擇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404章 暴富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64章 肉類第10章 各國反應第449章 野心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請假第1519章 會議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7章 聯姻事宜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287章 西逃第871章 “萊茵”市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469章 鯨灣港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426章 回歐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98章 太特市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55章 震怖第179章 總部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850章 移民第1519章 會議第688章 巡邏兵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531章 兵城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98章 貝拉市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973章 籌備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