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工作會議

從1876年開始,東非中央鐵路贊比西河上的鐵路橋修建完成,列車可以通過鐵路橋直達津巴布韋地區,爲了開發內陸地區,東非開始沿着中央鐵路爲大動脈繼續興建東非版的農業合作社。

“今年我們計劃沿着鐵路線在津巴布韋地區建設一千五百多座新式農業合作社,來推動內陸地區的發展。”在政府工作會議上農業部長說道。

農業合作社其實不是東方獨有的產業模式,像法國和德國小農場和家庭農場比較發達的地區都有這種組織存在,本質上是工會類型的組織,由農民自發組成,

前世法國法律規定:“農業合作社及其合作社聯盟是不同於民事企業和貿易企業的一類特殊企業,它具有獨立法人權利和完全民事權利。”農業合作社是可變資本企業。

東非的農業合作社和前世法國不同,因爲東非農業合作社由東非政府力量主導,屬於半政治性經濟組織,且土地仍未私有化,由王國分配使用。

東非農業合作社的主要職能是科學指導種植,提供良種,糧食收購,存儲,牲口和奴隸管理分配,農業用具保養和管理,同時兼具組織農業工程建設等。

東非農業合作社的隸屬於東非基層政府,但是具體指導由東非農業總公司來完成,東非農業總公司纔是東非農業的產業鏈上游。

東非農業總公司只存在於東非本土,但是其對接的是德奧兩國的黑興根財團產業集羣,爲這些黑興根系企業提供原材料,基礎農產品,同時和諸多商業羣體保持聯繫,主導東非糧食出口工作。

主要業務還是採購與銷售,所以東非農業總公司是類似辛迪加式的超級農業壟斷組織,和辛迪加企業的區別在於它過於龐大,意在加強東非農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這種競爭不是企業的競爭,單純是以國家爲單位競爭的存在,是東非糧食和美俄競爭的有利武器,美國那些糧食生產商實力確實強,但是它們在東非農業總公司面前也顯得像遊兵散勇。

當然,東非農業總公司雖然龐大,但是對外輸出靠的還是黑興根財團在歐洲的食品公司,超市渠道,以及大大小小經銷商,所以出了東非基本上聽不到東非農業總公司的名頭。

這樣東非農業總公司就和農業部職權有一定衝突,不過對於當前東非來說,還是比較適合東非國情的。

農業總公司人員由更加專業的人員構成,而農業部因爲教育水平太低,對東非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也就不如農業總公司。

“關於新村莊的建設,我們的建議是再開闢一部分菸草田,就在前一段時間,德國政府宣佈菸草專營,這對菸草的利潤來說不是好事,要繳納的稅金要更多,所以爲了更好壟斷德國市場,我們必須壓低東非菸草產品的成本,保持我們對德意志地區的優勢。”

俾斯麥推動了新的法案,用來給德國政府開源節流,不過這對於黑興根財團來說是一個打擊,本來菸草稅就比較高,現在德國菸草專營後,購買銷售牌照又要多繳納一部分資金。

不過再不滿也只能憋着,市場控制在德國政府手裡,而德國政府的權力和奧匈帝國不一樣,在奧匈帝國黑興根財團可以使用輿論逼奧匈帝國中央政府做出妥協,顯然更加集權的德國,黑興根財團做不到這一點。不過這對於東非來說也能接受,主要還是能把東非的菸草賣到德國去,東非本土的菸草市場消費能力不小,但是顯然沒有德國市場更有誘惑力,本土菸草消費更重要的作用是回籠貨幣。

“這幾年各國都提高了關稅,尤其是鋼鐵和農業進口關稅,我們是鋼鐵進口國並不擔心,各國大幅提升農業關稅對我們的打擊是最大的。”

恩斯特說道:“糧食消耗還是要靠本土來做,現在內陸地區的開發需要大批糧食託底,在增加內陸人口的同時,要加大今年對內陸奴隸的徵集力度,用來給新增加區域修築道路,水利等一系列工程,同時我打算在津巴布韋鐵路沿線開發一批礦上,礦山也能消耗掉一批糧食。”

糧食生產過剩不可怕,過剩了就搞工程,這種東西是永遠修不完的,內陸地區還有大面積未開發土地,這些都需要人力來做,而開發需要口糧,這樣多出來的糧食就能被消耗掉。

至於把多餘糧食用來提高東非民衆的生活水平,呵呵,想多了!說句難聽的,這確實不利於東非民衆奮鬥,東非雖然卷,但是沒有其他國家卷,在給民衆一些福利,那就真躺平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世的阿根廷,民衆光想心安理得的拿福利,政客也以此爲競選手段,就是沒有人專心工作或者搞建設,但是阿根廷本來就不發達,那福利政策只能靠借債來維持,沒有產業支撐,最後就債務暴雷,國家搞得死氣沉沉。

當然,這只是誇張和片面的說法,阿根廷那種國家問題太多了,總而言之,阿根廷政府營造了一種不利於奮鬥的社會氛圍,政客和民衆玩着一種極其抽象的遊戲,維持着阿根廷那艘破船繼續航行。

不過阿根廷也確實有擺爛的條件,農業條件比美國都要優越,人口也不多,要是真維持不了民衆生活基本成本了,大不了軍政府上臺,遊戲又可以繼續下去,永遠都處在輪迴之中,這一套打法實際上是所有落後國家的套路,尤其以南美和非洲最爲突出。

東非作爲一個新國家,實際上發展還是不錯的,黑興根王室沒有必要和那些低能“蟲豸”同流合污,乘着現在國際體系的混亂,完全有機會成爲國際大棋盤上的棋手。

不要看這個時代列強那麼多,但正是因爲列強多,分賬不均,其他國家的機會才大,像日本就能抓住機遇成爲其中的一員,這何嘗不是一種多極化。

東非的條件可能不算頂級,但是比什麼意大利,日本可之流強多了,潛力也比美俄以外的其他列強大的多。

“我們要充分利用內陸的鐵礦和煤礦資源,把東非的鋼鐵產能繼續提升,到1880年至少突破百萬噸水平。”

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5章 電燈第300章 掠奪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56章 氣吐血第113章 野望第487章 太特城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0章 入侵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265章 新世界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925章 造船業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509章 起步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27章 地圖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20章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608章 會面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94章 迎接第1269章 距離感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61章 危與機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60章 革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53章 下一站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17章 炊事車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78章 無線電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450章 摻沙子第177章 放牧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008章 分析第1304章 坎帕拉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00章 分裂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037章 電氣化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803章 威脅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113章 大借款第803章 威脅第865章 高原省第487章 太特城第729章 正式宣戰
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5章 電燈第300章 掠奪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56章 氣吐血第113章 野望第487章 太特城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0章 入侵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265章 新世界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925章 造船業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509章 起步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27章 地圖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20章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608章 會面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94章 迎接第1269章 距離感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61章 危與機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60章 革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53章 下一站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417章 炊事車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878章 無線電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450章 摻沙子第177章 放牧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008章 分析第1304章 坎帕拉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00章 分裂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037章 電氣化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803章 威脅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113章 大借款第803章 威脅第865章 高原省第487章 太特城第729章 正式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