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緩衝區

第680章 緩衝區

凱洛斯說道:“比屬剛果的位置,實際上十分重要,放在歐洲就相當於盧森堡或者比利時,德法兩國如果爆發戰爭,那這兩個國家就處在危險的境地,說句兵家必爭之地也不爲過,而且我們和比利時的關係很不錯,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對比屬剛果的關注,把有利東非的情報向東非傳遞。”

德法兩國發生大戰,就繞不開德法邊境的比利時和盧森堡,所以兩國都對其進行拉攏。

而他們又很清醒,幾乎不再德法之間站隊,尤其是比利時,人口分成德語和法語兩大族羣。

就比如爲黑興根財團工作的勒努瓦,原歷史上就是法國人,而實際他出身在前世盧森堡境內的比利時人,所以本身屬於半個德意志人,這也是當初黑興根財團能輕易請他到德國工作的原因之一。

利奧波德二世本身也是個平衡高手,在德法之間遊走,而且沒有翻車,獲得大量好處,比屬剛果之所以能夠建立就有這個原因,在柏林會議上,兩大國都賣比利時面子,在加上東非和葡萄牙兩個國家也不反對,所以比利時殖民地可以說在非洲的合法性最強。

“比屬剛果畢竟是殖民地,和我們東非有着極大區別,尤其是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可以說相當殘暴,這一點在對黑人的態度上顯得尤爲明顯,所以你平時見到,也不要打抱不平。”凱洛斯對着瓦爾這個新同事提醒道。

“凱洛斯先生,我又不是什麼爛好人,我知道東非的國家利益纔是我們應該維護的,至於比屬剛果的爛事,看見我也不會說三道四。”瓦爾表態道。

“你能這麼想最好,實際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爲經歷太少,就忘記了我們東非的立國之本,從來不是仁慈和憐憫,否則也難以在非洲大陸上立足,所以我原本對你是有些擔心的,不過現在看來,你確實和普通人不一樣。”凱洛斯誇讚道。

瓦爾對此嗤之以鼻,雖然接受了祖國的十年義務教育,但是他家可不是後來那些移民可比的,他父母到東非的時間是1868年,當時他其實已經七歲,和父母從遠東帝國漂洋過海到東非生活。

而他也是趕上了好時候,成了最早一批接受東非義務教育的小學生之一。

而瓦爾家就分配過幾個奴隸使用,後來才因爲東部去黑人化,加上東非生產工具性能提高,畜牧業大發展而得到解決。

而且他經歷過東非奴隸制的全過程,畢竟早期東非大量使用黑奴,那個時候東非用不起牛馬,只能讓黑人來承擔大多數勞動力。

所以東非建國的過程,甚至是在遠東帝國生活的記憶,他都殘存不少,不過通過零星的畫面,還有父母的口述,知道曾經生活的不易。

實際上已經取消奴隸制度的東部地區,大多數人的想法恐怕也是如此,甚至他們很願意回到奴隸制度時代。

所以瓦爾不僅不會憐憫黑人,甚至認爲像比利時這樣奴役黑人是理所當然的,這和他曾經的生活環境有關。

就像現在東非中西部,很多種植園和農場依然在大量使用黑奴,在沒有找到替代品之前,他們是絕對支持繼續使用黑奴的。

現在牛馬雖然動力更大,但是黑奴能完成很多工作,尤其是對農業的維護和勞動,黑奴有着無與倫比的優勢。

就比如棉花種植,等到棉花豐收的季節,牛馬可沒有能力卻採摘棉花,而黑人就很容易辦到。

不過東非順應時代潮流,奴隸制度終歸是落後且殘忍的制度,註定被時代所拋棄,而且東非未此沒少受英法兩國聖母爲代表的廢奴主義者批評。當然,從恩斯特的角度,是更害怕受到殖民主義的反噬,所以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就必須做到,讓這些“受害者”從東非的土地上徹底消失。

瓦爾:“凱洛斯先生,你之前所說比屬剛果就如同比利時本土在歐洲的重要性,我們東非是不是也有這種想法,從比利時身上打主意?”

凱洛斯:“差不多是這樣一個道理,衆所周知我們和葡萄牙之間的仇恨是無法被抹除的,這樣一個敵人存在,而且封堵了我國兩大洋的許多出海口,所以我們和葡萄牙之間必有一戰,而戰爭是多重因素的疊加,像比屬剛果這種重要戰略位置,自然也在我們東非軍方的關注之內。”

凱洛斯大大方方的向瓦爾說明了這一點,畢竟他未來的工作,少不了和東非的諜報部門,還有軍方打交道,所以提前瞭解部分工作內容很有必要。

畢竟凱洛斯是東非駐比屬剛果領事,屬於外交人員,而瓦爾是他的助手,這種情況下,任務還是比較多的。

瓦爾:“軍方是想繞道進攻葡萄牙?”

凱洛斯:“我可沒這麼說,畢竟現在我們東非可是很愛和平,國內各地都忙着建設,沒有對外擴張的念頭。”

實際上東非也就最近幾年沒有打仗,確實老實了不少,畢竟大規模戰爭會極大佔據政府的精力,阻礙國家發展,至於小規模戰爭,那就未必了,可以隨時磨礪軍隊,保證軍隊的軍事水平。

東非這幾年小規模戰爭也比較少,軍方更多是和鎮壓奴隸暴動,還有清理野生動物的工作居多。

凱洛斯接着說道:“有些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且比屬剛果是緩衝區,這就是得到柏林會議各國默認的中立地帶,所以我們東非不到最後時刻,不可能輕易打比屬剛果的主意。”

至於最後時刻,自然是指戰局不利時,東非不得不採取各種手段來保證戰場上的勝利,就包括從比屬剛果借道,從後方襲擊安哥拉。

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生,至少大多數東非人是這樣認爲的,因爲東非已經戰勝過一次葡萄牙,對葡萄牙人的戰鬥力記憶猶新,所以存在心理上的優勢。

而東非軍方自然也是這種心態,不過作爲國之重器,軍隊行事不能魯莽,該做的預案都必須考慮到。

而各國軍隊都會從最大程度上給敵人增加數據,就像前世很多國家以美俄爲遐想敵一樣,在模擬中恨不得美軍全部開着高達,然後再極端環境下和這種現實不可能存在的軍隊對抗。

東非總參謀部在推演戰爭時,也會考慮萬一前線失利的因素,畢竟葡萄牙背後有英國人支持,而葡萄牙本身也有些能力,萬一真被英國人扶起來了呢!

至於英國陸軍的能力,規模確實比不上德法兩國,但是單兵質量上也穩穩排在前五,至少比沙俄要強一些。

 

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27章 地圖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29章 教育第357章 索加第1053章 波斯灣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925章 造船業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238章 三把“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71章 漏洞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013章 站隊第474章 討論第698章 魚餌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04章 卡賓達第1128章 開端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780章 追蹤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69章 鯨灣港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780章 追蹤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71章 “萊茵”市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545章 孤兒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85章 挖坑第1285章 挖坑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96章 交戰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531章 兵城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56章 鐵路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446章 災情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114章 抉擇第882章 出口第680章 緩衝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011章 借錢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18章 朱壩鎮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11章 “口袋”計劃
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27章 地圖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29章 教育第357章 索加第1053章 波斯灣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925章 造船業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238章 三把“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71章 漏洞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013章 站隊第474章 討論第698章 魚餌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410章 東北非博弈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04章 卡賓達第1128章 開端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780章 追蹤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69章 鯨灣港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780章 追蹤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71章 “萊茵”市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545章 孤兒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85章 挖坑第1285章 挖坑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96章 交戰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531章 兵城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56章 鐵路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446章 災情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114章 抉擇第882章 出口第680章 緩衝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011章 借錢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18章 朱壩鎮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11章 “口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