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相互吹捧

支持智利的合理利益,但是不等於支持智利的利益,畢竟目前智利還算不上東非政府眼裡“自己人”。

這一點很重要,因爲智利和鄰國幾乎都有矛盾,秘魯和玻利維亞和智利曾經大打出手過,智利和阿根廷在也有過領土糾紛。

除非智利願意成爲東非政治和軍事上的盟友,否則東非肯定不會明確爲智利政府站臺。

甚至,智利政府如果不識時務的話,東非政府肯定不介意支持智利的敵人,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地區衝突。

當然,從目前東非和智利的關係來看,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極小,除非下屆智利政府完全變成美國人扶持起來的傀儡,外交政策直接一百八十度轉向。

而真發生這種事的話,那也只能說明東非政府的能力不行,畢竟美國可以扶持自己的傀儡,東非同樣可以這麼做,而整體競爭環境下,甚至優勢是在東非這邊的。

……

雷尼和加里加爾兩人的談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東非中央政府和智利政府的的想法,但是外交無小事,所以相對保守和嚴謹許多。

而兩國的下級地區政府,即羅安達市和蓬塔阿雷納斯市的談判就更加積極和主動了許多,對於羅安達市和蓬塔阿雷納斯市而言,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推動本市的經濟發展,顧及相對較少。

羅安達市市長霍恩格倫正在給蓬塔阿雷納斯市市長巴爾的維的哈畫着大餅。

“巴爾的維的哈市長,我們兩人也算同行,相信你也看到了我們羅安達市的實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羅安達市在全世界都算是比較出名的城市,在整個南大西洋沿岸也只有巴西的首都里約熱內盧,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及我們本國的卡賓達市能夠相提並論。”

霍恩格倫市長所說一點也不誇張,東非的卡賓達,羅安達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以及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是如今南太平洋最發達的四座城城市。

其中,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口超過一百五十萬,是整個南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相比之下,其他三座城市都在幾十萬規模,在1910年時,里約熱內盧人口也就比卡賓達和羅安達多一點。

但是,人口多寡並不能說明城市的發達程度,雖然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里約熱內盧人口多,但是東非的卡賓達和羅安達在工業,教育,醫療等方面有各自的優勢。

再者說,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里約熱內盧分別是阿根廷和巴西,兩個美洲大國的首都,所以卡賓達和羅安達能夠和兩國首都同臺競技,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而且,東非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巴西,阿根廷有很大區別,巴西和阿根廷的經濟過去集中首都或者周邊區域,而東非的經濟就相對均衡,內陸亦或者東西海岸基本都有能挑大樑的城市。

也就是說,巴西和阿根廷首都是集中了本國大量資源才發展起來,當然,這麼說也有些片面。

因爲巴西和阿根廷是移民國家,而移民會優先選擇兩國最發達的區域作爲移民目的地,就比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彙集了非洲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英國人、波蘭人、俄羅斯人等等移民。

而阿根廷和巴西政府又沒有爲移民制定相關政策,這使得兩國首都的人口越聚越多,其他區域發展相對緩慢。

所以,在南太平洋沿岸,依照經濟實力排名的話,除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里約熱內盧以外,後面接連五名都是東非西海岸城市,而且東非其他西海岸城市發展也是十分迅速。

而羅安達市作爲南大西洋第三大城市,工業實力強悍,氣候舒適,交通便利等等特點,自然讓智利的巴爾的維的哈市長十分羨慕。

他順着霍恩格倫的話說道:“霍恩格倫市長,羅安達的發展可以說是整個南大西洋國家,乃至我們智利所有城市的榜樣。”

“說起來慚愧,我們蓬塔阿雷納斯市建設的時間幾乎和你們差不多,但是這才十幾年時間,你們就把我們甩開了一大截,不管人口還是經濟,工業等諸多領域,羅安達都無愧於南大西洋沿岸明珠的稱號。”

“如果我能夠成爲這座美麗和發達城市的一員,估計晚上做的夢都是最香甜的。”

巴爾的維的哈的恭維,讓霍恩格倫有些飄飄然,當然,這沒有影響到他的理智,作爲羅安達市長,他聽下屬們拍的馬屁早就免疫了。

霍恩格倫藉着酒勁,將手搭在巴爾的維的哈的肩膀上,彷彿兩人是熟悉的老友一般,對着巴爾的維的哈市長說道:“巴爾的維的哈老兄,你們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其實相對於羅安達,我認爲你們蓬塔阿雷納斯市的發展才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蓬塔阿雷納斯那地方,都快接近南極了,周邊很多區域都是冰天雪地,地形也十分複雜,你們智利能夠在那裡建設一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我們羅安達這些年雖然通過城市建設,一躍成爲世界的大城市,但是這是吃了大環境的紅利,我們國內能比肩羅安達的城市不少,發展速度超越羅安達的也有不少,更別說羅安達不管政策還是氣候,亦或者地理位置上都有自己的優勢。”

“所以在我看來,羅安達的發展其實並不值得驕傲,我們反而要向你們學習,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創造出一座城市。”

巴爾的維的哈擺擺手說道:“這老弟就太恭維我們了,我們自己有多少能力,心裡還是很清楚的,在麥哲倫海峽航線上,我們沒有競爭者,所以蓬塔阿雷納斯市能夠發展起來,也是享受到了地利的優勢。”

“而且,真說起來,我們蓬塔阿雷納斯的規模實在不太起眼,放在貴國也就是一個規模中等的城鎮,而單單是你們所在的西海岸省,就有不少城鎮規模在蓬塔阿雷納斯市之上。”

霍恩格倫對着巴爾的維的哈說道:“那也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畢竟從自然條件來說,蓬塔阿雷納斯根本就沒有城市建設的基礎。”

“當然,說這麼多都是虛的,對我們兩座城市而言,經濟發展纔是最重要的,羅安達是帝國西部的門戶,而你們蓬塔阿雷納斯是智利東部的門戶。”

“換句話說,我們兩就是門對門的鄰居,只要我們兩座城市合作起來,打造好東非—羅安達—蓬塔阿雷納斯—智利的貿易線路,那我們就都能從中獲益。”

“智利和東非的貿易量不算小,而且每年都在呈現增長趨勢,同時蓬塔阿雷納斯不僅僅是智利抵達東非的門戶,一定程度上,整個美洲西海岸,你們都可以是重要的門戶。”

“這樣一說,你我就知道這條貿易線路的潛力有多大,所以爲了我們兩市的未來,在經濟和產業上,羅安達和蓬塔阿雷納斯必須建立和加深合作,這將進一步提高我們兩座城市在本國以及地區的重要性,爲未來我們兩地的經濟發展再奠定一層保險。”

作爲羅安達市長,霍恩格倫自然也十分眼饞智利以及南美西海岸的市場,畢竟相對於這些地區而言,羅安達市毫無疑問是工業和經濟發達地區。

而且羅安達市並非沒有競爭對手,國內的卡賓達,金沙薩,洛比託,本格拉,鯨灣港都是羅安達市的競爭對手,所以羅安達市十分重視這次和蓬塔阿雷納斯市的合作,試圖搶佔市場先機。

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75章 出手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360章 安排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494章 假情報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9章 岸防炮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680章 緩衝區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9章 易手第617章 行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964章第991章 抵達第113章 野望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418章 學徒第726章 深入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98章 貝拉市第347章 開飯第395章 耍無賴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71章 “萊茵”市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457章 爆金幣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295章 拒絕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749章 南下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58章 巴拉圭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68章 餐具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200章 電氣化第1238章 教唆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832章 押解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
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75章 出手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66章 《東桑條約》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360章 安排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494章 假情報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9章 岸防炮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680章 緩衝區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9章 易手第617章 行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964章第991章 抵達第113章 野望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418章 學徒第726章 深入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998章 貝拉市第347章 開飯第395章 耍無賴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71章 “萊茵”市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457章 爆金幣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295章 拒絕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749章 南下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58章 巴拉圭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68章 餐具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200章 電氣化第1238章 教唆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832章 押解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