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相互吹捧

支持智利的合理利益,但是不等於支持智利的利益,畢竟目前智利還算不上東非政府眼裡“自己人”。

這一點很重要,因爲智利和鄰國幾乎都有矛盾,秘魯和玻利維亞和智利曾經大打出手過,智利和阿根廷在也有過領土糾紛。

除非智利願意成爲東非政治和軍事上的盟友,否則東非肯定不會明確爲智利政府站臺。

甚至,智利政府如果不識時務的話,東非政府肯定不介意支持智利的敵人,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地區衝突。

當然,從目前東非和智利的關係來看,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極小,除非下屆智利政府完全變成美國人扶持起來的傀儡,外交政策直接一百八十度轉向。

而真發生這種事的話,那也只能說明東非政府的能力不行,畢竟美國可以扶持自己的傀儡,東非同樣可以這麼做,而整體競爭環境下,甚至優勢是在東非這邊的。

……

雷尼和加里加爾兩人的談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東非中央政府和智利政府的的想法,但是外交無小事,所以相對保守和嚴謹許多。

而兩國的下級地區政府,即羅安達市和蓬塔阿雷納斯市的談判就更加積極和主動了許多,對於羅安達市和蓬塔阿雷納斯市而言,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推動本市的經濟發展,顧及相對較少。

羅安達市市長霍恩格倫正在給蓬塔阿雷納斯市市長巴爾的維的哈畫着大餅。

“巴爾的維的哈市長,我們兩人也算同行,相信你也看到了我們羅安達市的實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羅安達市在全世界都算是比較出名的城市,在整個南大西洋沿岸也只有巴西的首都里約熱內盧,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及我們本國的卡賓達市能夠相提並論。”

霍恩格倫市長所說一點也不誇張,東非的卡賓達,羅安達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以及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是如今南太平洋最發達的四座城城市。

其中,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口超過一百五十萬,是整個南太平洋沿岸第一大城市,相比之下,其他三座城市都在幾十萬規模,在1910年時,里約熱內盧人口也就比卡賓達和羅安達多一點。

但是,人口多寡並不能說明城市的發達程度,雖然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里約熱內盧人口多,但是東非的卡賓達和羅安達在工業,教育,醫療等方面有各自的優勢。

再者說,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里約熱內盧分別是阿根廷和巴西,兩個美洲大國的首都,所以卡賓達和羅安達能夠和兩國首都同臺競技,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而且,東非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巴西,阿根廷有很大區別,巴西和阿根廷的經濟過去集中首都或者周邊區域,而東非的經濟就相對均衡,內陸亦或者東西海岸基本都有能挑大樑的城市。

也就是說,巴西和阿根廷首都是集中了本國大量資源才發展起來,當然,這麼說也有些片面。

因爲巴西和阿根廷是移民國家,而移民會優先選擇兩國最發達的區域作爲移民目的地,就比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彙集了非洲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英國人、波蘭人、俄羅斯人等等移民。

而阿根廷和巴西政府又沒有爲移民制定相關政策,這使得兩國首都的人口越聚越多,其他區域發展相對緩慢。

所以,在南太平洋沿岸,依照經濟實力排名的話,除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里約熱內盧以外,後面接連五名都是東非西海岸城市,而且東非其他西海岸城市發展也是十分迅速。

而羅安達市作爲南大西洋第三大城市,工業實力強悍,氣候舒適,交通便利等等特點,自然讓智利的巴爾的維的哈市長十分羨慕。

他順着霍恩格倫的話說道:“霍恩格倫市長,羅安達的發展可以說是整個南大西洋國家,乃至我們智利所有城市的榜樣。”

“說起來慚愧,我們蓬塔阿雷納斯市建設的時間幾乎和你們差不多,但是這才十幾年時間,你們就把我們甩開了一大截,不管人口還是經濟,工業等諸多領域,羅安達都無愧於南大西洋沿岸明珠的稱號。”

“如果我能夠成爲這座美麗和發達城市的一員,估計晚上做的夢都是最香甜的。”

巴爾的維的哈的恭維,讓霍恩格倫有些飄飄然,當然,這沒有影響到他的理智,作爲羅安達市長,他聽下屬們拍的馬屁早就免疫了。

霍恩格倫藉着酒勁,將手搭在巴爾的維的哈的肩膀上,彷彿兩人是熟悉的老友一般,對着巴爾的維的哈市長說道:“巴爾的維的哈老兄,你們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其實相對於羅安達,我認爲你們蓬塔阿雷納斯市的發展才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蓬塔阿雷納斯那地方,都快接近南極了,周邊很多區域都是冰天雪地,地形也十分複雜,你們智利能夠在那裡建設一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我們羅安達這些年雖然通過城市建設,一躍成爲世界的大城市,但是這是吃了大環境的紅利,我們國內能比肩羅安達的城市不少,發展速度超越羅安達的也有不少,更別說羅安達不管政策還是氣候,亦或者地理位置上都有自己的優勢。”

“所以在我看來,羅安達的發展其實並不值得驕傲,我們反而要向你們學習,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創造出一座城市。”

巴爾的維的哈擺擺手說道:“這老弟就太恭維我們了,我們自己有多少能力,心裡還是很清楚的,在麥哲倫海峽航線上,我們沒有競爭者,所以蓬塔阿雷納斯市能夠發展起來,也是享受到了地利的優勢。”

“而且,真說起來,我們蓬塔阿雷納斯的規模實在不太起眼,放在貴國也就是一個規模中等的城鎮,而單單是你們所在的西海岸省,就有不少城鎮規模在蓬塔阿雷納斯市之上。”

霍恩格倫對着巴爾的維的哈說道:“那也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畢竟從自然條件來說,蓬塔阿雷納斯根本就沒有城市建設的基礎。”

“當然,說這麼多都是虛的,對我們兩座城市而言,經濟發展纔是最重要的,羅安達是帝國西部的門戶,而你們蓬塔阿雷納斯是智利東部的門戶。”

“換句話說,我們兩就是門對門的鄰居,只要我們兩座城市合作起來,打造好東非—羅安達—蓬塔阿雷納斯—智利的貿易線路,那我們就都能從中獲益。”

“智利和東非的貿易量不算小,而且每年都在呈現增長趨勢,同時蓬塔阿雷納斯不僅僅是智利抵達東非的門戶,一定程度上,整個美洲西海岸,你們都可以是重要的門戶。”

“這樣一說,你我就知道這條貿易線路的潛力有多大,所以爲了我們兩市的未來,在經濟和產業上,羅安達和蓬塔阿雷納斯必須建立和加深合作,這將進一步提高我們兩座城市在本國以及地區的重要性,爲未來我們兩地的經濟發展再奠定一層保險。”

作爲羅安達市長,霍恩格倫自然也十分眼饞智利以及南美西海岸的市場,畢竟相對於這些地區而言,羅安達市毫無疑問是工業和經濟發達地區。

而且羅安達市並非沒有競爭對手,國內的卡賓達,金沙薩,洛比託,本格拉,鯨灣港都是羅安達市的競爭對手,所以羅安達市十分重視這次和蓬塔阿雷納斯市的合作,試圖搶佔市場先機。

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3章 尋找“光明”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53章 下一站第809章 事後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19章 繳獲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445章 凱末爾第1152章 黑幫第62章 激戰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517章 過剩第925章 造船業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64章 在東非第539章 鄰居論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867章 推銷第1128章 開端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4章 消息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13章 野望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401章 駁回第878章 無線電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27章 艦隊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945章 空軍第780章 追蹤第742章 大捷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255章 五五開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19章 農忙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110章 數據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37章 颱風第42章 移民熱潮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33章 抓捕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128章 開端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50章 移民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09章 起步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56章 平衡第430章 客人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還在審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41章 回國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95章 拜訪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281章 勞務輸出
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3章 尋找“光明”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353章 下一站第809章 事後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19章 繳獲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445章 凱末爾第1152章 黑幫第62章 激戰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517章 過剩第925章 造船業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264章 在東非第539章 鄰居論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867章 推銷第1128章 開端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4章 消息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13章 野望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401章 駁回第878章 無線電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27章 艦隊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945章 空軍第780章 追蹤第742章 大捷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255章 五五開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119章 農忙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110章 數據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37章 颱風第42章 移民熱潮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233章 抓捕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128章 開端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50章 移民第1027章 合金鋼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09章 起步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56章 平衡第430章 客人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還在審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41章 回國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95章 拜訪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281章 勞務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