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

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

8月,姆貝亞礦區,土著被用木製枷鎖,束縛住雙腳,扛着鋤頭清理地面的雜草和碎石。

因爲行動不方便,所以效率不高,但是一旁監督的東非看守人員,絲毫不害怕低效率壞事。

東非壓根就沒指望這些土著效率能高起來,每天定一個死目標就完事了。

至於完成不了,自然少不得竹鞭炒肉和伙食減量。

反正土著乾的都是粗活,東非壓根不期待其做的多完美,只要數量夠了就可以。

刨土,拉磚,挖溝,砍樹……都是上手就會的技能,這些土著搞個大概,後面只要東非的移民再修整一下就好了。

尤其是姆貝亞礦區,在人口非常稀缺的情況下,東非想保證煤炭生產,就少不了大量使用土著。

姆貝亞煤礦,目前就工作着三千多名土著勞工,雖然名義上是勞工,其本質就是奴隸。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兩種文明,一個是原始社會,以部落形態存在,一個奴隸社會,以奴隸制王國爲形態。

東非肯定是屬於奴隸社會,因爲東非真的存在大量黑奴,並且是東非殖民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東非殖民地開闢之前,東非雖然也有大量奴隸,但文明形態依舊是原始部落爲主。

所以坦噶尼喀地區的土著被稱爲東班圖人諸部。

東非殖民地建立等於是將東非整體的文明形態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改變。

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東非土著部落是用奴隸來和阿拉伯人交易,甚至是祭祀和當做口糧。

而東非殖民地則把奴隸用來搞生產建設,把奴隸從商品(食物)變成了生產工具。

而等到東非自身又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狀態。

東非的移民那都是根正苗紅的封建民衆,沒有受到過自由主義思想的襲擾。

而東非的黑人奴隸處在不斷減少的狀態,那時整個東非就以封建民衆爲主,所以說未來東非至少會經歷過短暫的封建時代。

當然,不管進入哪個階段,東非的建設都少不了土著來出大力,就像美國南方種植業,都資本主義了,奴隸該用還是用。

搞建設,尤其是在熱帶地區搞建設,那就必須拿人命去填,東非高原還算不錯,其他熱帶地區那是真要命。

這一點東非殖民地政府就深有體會,沿海地區雖然開發早(包括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建設),但是真的不如內陸宜居。

民衆經常要頂着高溫工作,更不用說那些奴隸了。

姆貝亞海拔在一千七百米左右,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所以雖然地處熱帶,姆貝亞卻非常涼爽。

這樣的好天氣,自然適合土著下礦工作,而移民也不是什麼也不幹,維持礦道支撐的木架(坑木)等,就需要移民來完成。

這說實話,真不是什麼比較難的活,但是土著就做不了,他們會敷衍了事,或者裝傻充愣。

彷彿一個小小的木架支撐成爲了非洲土著難以解決的世界性難題。

實際上這些土著就是沒有耐心,他們寧可幹那種又苦又累但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也不願意完成稍微具有一點技術性的活。

這不是瞎說,在他們沒有被東非殖民地俘虜之前,還處在部落狀態的時候,他們可以用枝條編出棚屋,會將木頭雕成漂亮的雕塑,還會打磨武器,製作弓箭……

可當他們落入東非殖民地手中後,那些天生的技藝彷彿一夜之間就消失了,只能當做畜力來用。

早期,東非殖民地有些不信邪的管理人員嘗試用黑人來種地(那時還在東部),結果把水田裡的秧苗搞得東倒西歪,疏密不一,把華人農民都心疼壞了,最後全部推倒重來。(我國農業人員援助非洲種植花生的時候就遇到過類似情況,手把手教,當地人也學不會按照相同距離埋種子,最後我國農業人員製作了那種帶標記的繩子,非洲人按照繩子上的標記,才能埋好花生種子。)

農業是東非的第一產業,糧食產量更是關係着東非經濟的好壞,所以不能讓土著這麼敗活。

土著們的工作也就被限制在那些沒有技術含量和非常吃體力的工作上。

比如,東非開發田地,在燒荒後,要對田地進行翻土,而東非當前的畜力明顯不足,所以土著就成爲了畜力的替代品。

姆貝亞的土著奴隸,就是被充當礦車使用,礦下的的原煤,全部都需要土著奴隸背上來。

就算這樣,東非殖民地政府對這些土著照樣不放心,要每隔一段時間就下礦檢查一遍,防止土著在礦道里違規操作。

而姆貝亞煤炭運輸出去,卻用不着這些土著,反而使用牛馬車來將這些煤拉到東非去。

姆貝亞的產能其實並不高,但是相較於當前東非殖民地的需求,也是遠遠過剩。

恩斯特將這些煤在東非各地存儲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也就東非的幾個蒸汽機工廠需要煤作爲能源。

東非雖然以草原爲主,森林面積也不小,所以各地都不缺木材,可以用來滿足各地的燃料需求(生火做飯等),所以對煤的需求不算高。

但是姆貝亞挖出煤又不能白白浪費掉,乾脆在東非各地建立倉庫存儲起來。

至於銷往歐洲,德意志坐擁魯爾區不缺煤,還會擠佔原本用來移民的船隻運力,所以完全合不來。

而且後面東非要建設一些初級工廠,少不了這些煤炭出大力,姆貝亞煤礦開發出來後,東非殖民地就不再從德意志進口煤礦到東非來,就省了一大批錢。

而姆貝亞煤炭開採主要用的是土著奴隸,成本非常低,只是需要管飯就可以了。

除此外,基本沒有什麼投入,許多工具都是就地取材,也就是部分鐵質工具還要從歐洲進口。

除了姆貝亞礦區的開發外,東非各地都大量使用奴隸建設生產,但大多數都是規模比較大的工程纔會用,畢竟移民們也不能閒着,許多工作還是要移民自己來完成。

就比如田地的開發,在開發之初,會用土著來充當畜力,但是後面田地開發後,就要交給移民自己來完成所有工作了。

同時,移民還要接受兵役,定時清理殖民地區域的野獸和參與殖民地的擴張任務。

(本章完)

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9章 接觸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97章 建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092章 菜市場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23章 誘拐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37章 電氣化第780章 追蹤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50章 移民第1117章 輿論第1233章 抓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14章 輕工業第81章 煤礦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464章 勸說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647章 準備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871章 “萊茵”市第930章 漢薩省第949章 戰敗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22章 體面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99章 結款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349章 犧牲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95章 拜訪第1413章 拉攏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238章 教唆第633章 “故”人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92章 入籍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556章 氣吐血第220章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50章 移民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15章 清倉第852章 夏威夷第1182章 中間商第1402章 契卡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182章 中間商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81章 國禮第672章 危與機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08章 分析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612章 美食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
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9章 接觸戰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97章 建議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1092章 菜市場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23章 誘拐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37章 電氣化第780章 追蹤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50章 移民第1117章 輿論第1233章 抓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014章 輕工業第81章 煤礦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464章 勸說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647章 準備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871章 “萊茵”市第930章 漢薩省第949章 戰敗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222章 體面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199章 結款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349章 犧牲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95章 拜訪第1413章 拉攏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1238章 教唆第633章 “故”人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92章 入籍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556章 氣吐血第220章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50章 移民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15章 清倉第852章 夏威夷第1182章 中間商第1402章 契卡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182章 中間商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381章 國禮第672章 危與機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08章 分析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612章 美食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