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抉擇

這次給俄國人搭臺,東非沒有小氣,陸陸續續向阿富汗送了足夠武裝三萬人的軍火,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因爲英國當下在阿富汗也駐軍就三四萬規模,阿富汗當局已經投降的原因,所以撤回一部分,但是大約還有三萬出頭。

這三萬不包括印度僕從軍,那是英國自家親兒子陸軍,雖然這個兒子在家裡顯得很沒人權,但是,英國人對自己人可不摳門。

英國陸軍平時看起來可憐兮兮的,那也要看和誰比,經費和自家的皇家海軍一比,自然是九牛一毛,但是和世界各國陸軍比較,英國陸軍的排面也是有的,至少在武器裝備上和幾個頂級強國處在同一水平,所以英國陸軍在裝窮也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其他國家陸軍待遇可能真沒有英國高。

所以說英國陸軍被調侃水平不行,也能和法國聯手在克里米亞和沙俄掰掰手腕,所以打打輔助沒有問題,只要不是自己主導,就像前世布爾戰爭,阿富汗戰爭都丟盡了顏面。

因爲東非的原因,原本該發生的第一次布爾戰爭倒是沒有了,恩斯特也不知道英國人和布爾人會不會再來一次,目前剛剛併入開普敦的奧蘭治自由邦倒是和英國還處於婚後的蜜月期,東非想插手都沒有辦法。

不過布爾戰爭,恩斯特認爲還會發生,畢竟英國人靠的是甜言蜜語,但是手卻已經伸進了布爾人的口袋,這就像一個老渣男欺騙單純小姑娘,還不想負責。

加上從德蘭士瓦共和國迴流奧蘭治的布爾人,奧蘭治自由邦整體實力依然強勁,畢竟在開普敦布爾人基數比較大,恩斯特當初驅趕德蘭士瓦共和國境內的布爾人也算給開普敦埋下了一顆地雷。

……

伊利亞看着突然“富裕”起來的阿富汗抵抗軍,內心確實喜憂參半,喜的是現在裝備足夠了,雖然有些落後,但是湊合着還能用,憂的是阿富汗背後的金主沒有提供多少彈藥。

看着多愁善感的伊利亞,木拉提問道:“伊利亞先生,現在裝備已經足夠了,你怎麼看起來並不是很滿意?”

伊利亞把自己的擔憂分享給木拉提道:“雖然武器是足夠了,但是彈藥的問題怎麼解決?總不能只打一波戰爭吧!那樣就算贏了,沒有彈藥補充,後面英國人還是可以反撲成功。”

木拉提倒是沒有過多憂慮,他對伊利亞說道:“沒有彈藥,我們可以靠繳獲,而且我們可以用土法制造火藥,只要我們打的準一點,也能節省一些。”

相比於過慣富裕日子的沙俄軍隊,阿富汗人不挑食,火藥的問題不大,就是槍支也可以靠手搓製作出來,他們就對東非的槍支進行了大規模手工修復。

因爲是免費支援,所以東非自然不可能給阿富汗檢查槍支問題,更別提修復了,雖然東非有這個能力,但是恩斯特認爲阿富汗人不需要。

木拉提所說的繳獲,伊利亞也認爲有些道理,因爲東非提供武器中除了前裝燧發槍,最多的就是英國的恩菲爾德,剛好和英軍同款。

“而且我們在阿富汗可以靠手工製造火藥武器,英國人可沒有這個能力,他們的武器和補給肯定要從後方運輸過來,所以這些武器和補給我們可以想辦法吞下。”

伊利亞也覺得這個計劃很靠譜,英國入侵阿富汗,說是比翻山越嶺也好不了多少,穿過開伯爾、古勒姆、博蘭山口等才進入阿富汗,由此可見阿富汗地形的複雜,所以英國人想把物資從印度運送到阿富汗絕對不是簡單的事,付出的成本高昂不說,風險還高。

一想到阿富汗那令人絕望的山路,伊利亞興奮的說道:“木拉提首領,你是一個天才,我們可以憑藉地形上的優勢,伏擊英國人的物資補給線,這對於你們光復阿富汗絕對很有利。”木拉提卻有不同意見:“不,我們的首要目標還是喀布爾,只有喀布爾的戰火重新燃燒起來,各地不滿英國入侵的阿富汗義士纔會行動起來,如果僅僅是小打小鬧,對英國來說不痛不癢。”

伊利亞嚴肅說道:“伱確定你們的目標直接選擇喀布爾?喀布爾可不好打,這幾個月我們才積攢了這麼多會使用火器的部隊,要是被消耗殆盡了怎麼辦?”

“可是,我們還是想盡快把英國人趕出我們的國土!”木拉提堅定的說道。

至於和英國人打的時間太久,木拉提不放心,木拉提並不是不放心英國,而是不放心自己的合作伙伴——俄國!

英國殖民阿富汗確實是首要問題,但是木拉提認爲俄國也不是什麼好鳥。

而且俄國人更多是口頭支持,要不是“愛國”富商的支持,抵抗組織連武器都湊不齊,俄國人就派幾個人來想讓阿富汗和英國打生打死,然後英國和阿富汗兩敗俱傷後摘桃子!阿富汗就在俄國邊上,所以不得不防。

木拉提這個人還是有些遠見的,他對英國和俄國的感觀都不是很好,也知道依靠別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當然,爲了防止伊利亞不悅,木拉提補充道:“當然,我們集中大部分力量進攻喀布爾的時候,也可以策動南方的兄弟對英國的物資補給線進行襲擾。”

不過木拉提有些多慮了,在知道木拉提想進攻喀布爾後,伊利亞覺得這個辦法好像相當不錯!

不要誤會,伊利亞認爲不錯不是說對阿富汗有利,而是對自己的仕途有利,這還是和伊利亞的任務有關。

伊利亞接到的命令是給英國人找麻煩,而不是一定要幫助阿富汗人獲取勝利,因爲俄國也不太相信阿富汗有能力擊敗英國,尤其是在自己集中精力對付奧斯曼帝國,無力照顧阿富汗的時候。

給英國找麻煩,那作爲阿富汗首都的喀布爾發生問題,一定是最引人注目的,喀布爾發生問題,那國內很快就會知道。

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案,襲擊英國的物資補給線,雖然說更穩妥,但是不利於自己出名啊!

阿富汗人進攻喀布爾,先不管能不能成功,作爲喀布爾附近區域的負責人,伊利亞的履歷都能添上一濃厚筆,說不定自己就可以升遷調回國內。

畢竟任務是找麻煩,而不是擊敗英國,沒有比進攻阿富汗首都更大的麻煩了,自己怎麼都是賺。

所以伊利亞馬上改口說道:“木拉提首領,你說的對,喀布爾是阿富汗的政治中心,只有進攻和收復那裡,才能更激勵人心,所以我們還是以收復喀布爾爲首要目標,其他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81章 捷徑第291章 “偷國”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49章 潰兵第295章 拒絕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801章 恭賀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164章 爭議第865章 高原省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81章 捷徑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34章 動員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166章 體驗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953章 新家第291章 “偷國”第151章 在法國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302章 巴庫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40章第968章 分歧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42章 移民熱潮第444章 到家第179章 總部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87章 太特城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59章 誣陷第903章 萊茵宮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81章 捷徑第606章 後悔第431章 居所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36章 濱海區第504章 借人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5章 挖坑第1445章 凱末爾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549章 潰兵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50章 移民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230章 水權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71章 “萊茵”市第1272章 犀牛園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62章 激戰第80章 農業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29章 教育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471章 漏洞
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981章 捷徑第291章 “偷國”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49章 潰兵第295章 拒絕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801章 恭賀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164章 爭議第865章 高原省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981章 捷徑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34章 動員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166章 體驗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953章 新家第291章 “偷國”第151章 在法國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302章 巴庫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40章第968章 分歧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42章 移民熱潮第444章 到家第179章 總部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487章 太特城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59章 誣陷第903章 萊茵宮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81章 捷徑第606章 後悔第431章 居所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36章 濱海區第504章 借人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5章 挖坑第1445章 凱末爾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549章 潰兵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850章 移民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230章 水權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71章 “萊茵”市第1272章 犀牛園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62章 激戰第80章 農業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29章 教育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471章 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