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

中共派出自己領導層的兩個重要人物來到西安,在全國引起了比較大的影響,這個時候這些人都不是瞎子,都知道中共代表的作用。雖然不知道之前發生的事變,中共有沒有參與,但是事變前中共跟張學良、楊虎城勾勾搭搭的事誰不知道。

所以對於這次中共的到來,有些人感到擔憂,有些人又很期待,都想知道在這次事變中,中共到底會扮演什麼角色。

張學良的司令部裡,張學良、楊虎城、周恩萊、李衛國等人正在這裡商量事情。

“翔宇兄,別怪我多嘴,我就想問問在這次兵諫一事中,你們中共到底是作何打算的?也得給我們透個底吧!”

一坐好,張學良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漢卿賢弟,先不說這事。我冒昧問一句,老將是否還活着?”

“雖然下面的人一直主張殺掉老蔣,但那畢竟是我的結義兄弟,也是中華民國的總統,我哪敢擅自動手。現在老蔣以及他的那些親信,都被關押在華清池,就看你們這邊怎麼想的!”

“漢卿,你能讓我和衛國先去先去見見老蔣如何?”按照跟老毛、李衛國等的約定,周恩萊並沒有立即對此事表態,而是想先試探各方的態度,在做出有利於自己這邊的決定。

“這。。。”聽見,中共來人想去見老蔣,張學良不敢擅自做決定,而是看了看楊虎城,看其是什麼意見。只見楊虎城點了點頭,張學良便答應了。

由於華清池不在西安城內,所以一行人只能坐車來到臨潼的華清池!爲了表示自己這邊沒有其他的想法,在到了華清池後,周恩萊二人除了各自帶了兩名警衛員,其他的人都留在了華清池外警戒着。

此時的華清池內外,有着近千人的東北軍士兵防守,防守十分嚴密,之前抓捕的時候就差點把老將給放跑了,所以現在防守做得很到位。

在張學良的帶領下,周恩萊等人來到了老蔣的關押處,也就是老蔣之前在華清池住的地方。

門一開,周恩萊和李衛國兩人進入了房間,而老蔣此時正坐在椅子上,看着書打發這無聊的囚禁時間。

看書的老蔣,看着進來的二人,他也驚呆了,至於張學良則是露了一面,或許是因爲無臉見老蔣,把周恩萊二人送進了房間就離開了。

看見進來的人穿着紅軍軍裝,面孔不正是自己在黃埔的同時以及自己那個最優秀的學生嗎?老蔣這才知道,自己這次來西安真的是太沖動了,紅軍能這麼快進入西安,可想紅軍與東北軍他們的關係有多深。

可是現在他已經無法後悔了,現在自己已經落得這一副下場,後悔有什麼用,他之前也沒想到張學良、楊虎城二人膽子這麼大,敢兵諫,甚至把他給囚禁了。

“翔宇、靖華,沒想到我們再次見面會是這個時候,是不是很有諷刺意味呀,我成了階下囚,你們是不是很高興!”在周恩萊二人進來之後,老蔣放下手中的書,帶着諷刺意味的說道。

聽着老蔣那那諷刺的話,周恩萊便笑着說道,“委員長,你這說笑了,看見你沒事,我們也就放心了。來之前,我們都挺擔心你的安危,畢竟你之前乾的事可是讓東北軍上下很是憤恨。”

“看來,周主任真的是過來看笑話的了!不知道貴軍打算如何處置我?殺了我?還是一直把我關着?”老蔣搖了搖頭,冷笑地說道。

“委員長這話說得,我們這次是來給你一個機會的,若是委員長肯配合,我黨可以去跟張漢卿等人談。”

“噢!貴黨還打算放了我?這倒是稀奇事啊!我要是沒猜錯,估計貴軍裡面想致我於死地的爲數不少吧!”

看老蔣現在這個狀況,李衛國也忍不住插話了,“校長,作爲學生,我現在仍然稱呼你爲一次校長。

校長,或許你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你的處境吧,現在除了跟我們合作,你沒有其他出路!”

“靖華,想當初你是一期中,跟蔣先雲、陳更並列爲黃埔三傑。對於你,我也是很重視,可惜後面卻是分道揚鑣,沒想到現在還能被你稱呼一聲校長,我是該受寵若驚嗎?”老蔣此時就像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雷打不動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絕望了。

“校長,您的二把手,我那個軍校期間曾經的教育長,現在的何部長,正在想方設法置你於死地呢,你就這麼沒反應?”李衛國此時也不用跟老蔣客氣,必須用現實讓其低頭。

“靖華,你這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你那個何部長,現在已經不管你死活了,正興兵來討伐東北軍和西北軍,說道這還用我明說嗎?到時候若真的戰端一開,你認爲東北軍會不會殺你祭旗?”李衛國冷笑道。

聽了,李衛國的話後,老蔣開始沉默了,李衛國的話他哪裡會不清楚,其實他也知道,但是他不想去那麼想。對於現在的情況,黨內反對他的他那麼多,那些想奪權的,都巴不得他死在張、楊二人手中。那樣,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就藉口爲他報仇,奪取原本屬於他的位子,那時候死了的他還能被多少想起。

“委員長,你知道爲什麼東北軍這次會鋌而走險,對你下手嗎?東北軍丟了東北這麼多年,下面的士兵大多是東北來的士兵,現在想着自己的家人被日本人奴役,他們還有心思打內戰嗎?

你呢,不顧他們的數次請求,拒不同意他們北上抗日,他們心裡都集着一股很大的怨氣,所以這次出現這事,也是你咎由自取。

現在國難當頭,你卻還在那挑起內戰,即便開打,你以爲你能取勝?到時候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便宜的只是日本人,到時候損兵折將的你,能擋住日本人的兵峰?”

見老蔣在那沉默,周恩萊便再接再厲,繼續戳穿老蔣的那外面的保護層。

“這都是你們的片面之語,若不是張學良還有楊虎城,跟你們在私底下勾勾搭搭,你們能發展的這麼快?當初在江南的時候我能把你們打的到處跑,現在我依然行!”

“既然委員長,仍然不知悔改,那我們也就不打擾你。衛國,我們走吧!”見老蔣還是死鴨子嘴硬,周恩萊覺得再聊下去也沒什麼用了,見老蔣還沒死,他也就放心了,至於剩下的事,等宋美齡來了再說吧!

看見,周恩萊二人出來了,在門外等候的張學良便很快的來到二人身邊,只見張學良便開口問道,“翔宇兄,你們談的怎麼樣?”

周恩萊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不怎麼樣,老蔣嘴很硬,也不肯服軟,等後面有空再來聊聊吧!”

“那貴部對於處置老蔣是作何打算的?”

“現在的時局,你們也看見了,我們中國內部實在不適合在發生大規模的內戰了,所以老蔣不能殺。我們若是跟南京那邊發生大戰,對我國抗戰局面沒什麼好處,所以此時我們得妥善處理。這也是我黨以及蘇聯那邊的意思,所以也希望你們考慮考慮。

但至於放不放,這個事情就比較大了,我們得仔細談談!”

聽見周恩萊說,不打算處死老蔣,甚至放了老將,張學良便出言反對道,“翔宇兄,你們中共不能只考慮你們吧,這次我冒這麼大的險,幹了這件事。若是放了老蔣,我還有好日子過嗎?”

“漢卿,你別那麼想!現在的情況你也看見了,我也知道你的難處,你也不用擔心,我黨會爲我們三方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漢卿你,包括虎城,你們得去做做下面將士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現在是國難當頭的時候,我們中國人內部不能亂,我們不能讓日本人趁火打劫。

而且,漢卿你的士兵都想北上抗日,若是我們能跟南京方面達成協議,你就可以用這個去勸說你的士兵,他們都想北上抗日,相信這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的要緊的事,是統一你們內部的意見,我們自己這邊必須齊心!”周恩萊鄭重其事的說道。

或許是聽見周恩萊說的話,覺得不厚道,張學良此時便不再言語,臉色也不算很好看。

“翔宇兄,你也別介意,漢卿畢竟也是擔心。他的家大業大,他不僅是自己一個人,還得考慮下面20來萬人的身家性命,所以也有點着急了。

不過現在,我們的部隊情況也不是很樂觀。我下面的馮欽哉也投靠老蔣了,就剩下一個孫蔚如在那撐着;漢卿那裡,下面的人也是軍心不穩。

而且出了這是之後,南京方面也斷了我們的軍餉,中央軍那邊也是大軍雲集,我們的部隊現在也是缺兵少將。不知蘇聯那邊的援助什麼時候能到?”

楊虎城見場面有點尷尬,連忙出來勸解雙方,並把一些問題也說了出來。

“虎城兄,蘇聯的援助靠不靠譜還不說,不過既然現在貴軍境況不怎麼好,我們這邊也不會坐視不管。我這就跟我們根據地說一聲,給你運一批彈藥過來,要實行的話,我們打算派人到你們的隊伍做做思想工作,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你看如何?”

李衛國也知道張、楊二人的日子不好過,特別是楊虎城,走了一個馮欽哉,他的西北軍就剩孫蔚如一個人撐場子。別看他的部隊還頂着一個十七路軍的編制,但實際人數僅有原來的一半,實力大減!

至於那一批彈藥,李衛國早就跟老毛等人商量過的,這個時候,他們三家必須抱團取暖,能幫助的還是得幫助。

“那就多謝你們了!至於你們派政工人員的事,我的十七路軍倒是歡迎,至於漢卿的部隊,你得問問他了。”楊虎城拱了拱手說道,說完並捅了捅旁邊張學良的胳膊。

現在十七路軍名不副實,也是三支隊伍裡力量最弱的一個,他知道張漢卿這人不是一個能幹大事的人。無論這件事後面如何解決,他一個人帶着幾萬軍隊,肯定是無法支撐的,唯有找一個有實力的靠山。

國民黨那邊肯定是不可能了,只有gcd這邊纔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他跟中共的關係也不錯,之間合作也很多年了,有着良好的友誼。所以也決定了他會在西安事變的後續問題的解決上,他會站在中共這一邊。

見衆人都看着自己,張學良也不得不表個態,“我也代表下面的部隊表示感謝,對於派件政工人員的事,我也沒什麼問題。下面的部隊也是態度不一,所以對於這件事,也需要中共你們的幫忙。

至於和談的事,我們先討論一下吧,畢竟這個事有點大,不好好商量一下,下面的部隊容易出亂子。”

見楊虎城公開表示支持中共的意見,張學良也只能迫於形勢接受,而且他也認爲中共說的有道理,這件事若是能和平解決,對大家都好。

“那就這麼說定了,回去我們先做做下面的思想工作。不過對於中央軍的逼迫,我們也別怕事,但別主動開火!因爲戰端一開,就很難收場了!”見張學良鬆口,周恩萊的表情也變得輕鬆了很多,但也不忘叮囑道。

“翔宇兄,這個你放心。可是如何表達我們的誠意?現在中央軍的大軍,已經逼近潼關了,戰事說不準就一觸即發!”

“這樣的話,我的建議是,先從我們手上抓獲的那些中央軍高級軍官中,釋放一名回去表達我們的善意,讓對方知道我們可以和談的意思。”周恩萊想了想,說道。

“放誰合適?”

“我推薦一個,把蔣鼎文放回去吧!”只見一旁的李衛國開口建議道!

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368章 交易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83章 會師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78章 營救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91章 東征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162章 西征(五)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92章 東征(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2章 大婚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367章 調動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6章 明貶實升第194章 東征(四)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0章 在襄陽(三)
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368章 交易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83章 會師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78章 營救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91章 東征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89章 喜事降臨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162章 西征(五)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92章 東征(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2章 大婚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367章 調動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6章 明貶實升第194章 東征(四)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0章 在襄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