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

“什麼?**不打算要武器援助?”聽到詹森傳回來的消息,居住在美國大使館的華萊士副總統吃驚道。

“是的!**只要了飛機,其他的換成了發動機和一些鋁礦等原料。”一旁的詹森恭敬地回答道。

“我看看!”華萊士接過那封電報,就看了起來。

華萊士之所以當上美國的副總統,是羅斯福大力推薦的,不然這位並不是出身政客,而且還是一個搞農業的部長,不可能當上副總統一職。

華萊士在一些問題比較傾向於**,當然他本身是民主黨人,他對政治其實興趣不大,反而對美國的農業發展非常關心。也正是因爲這樣,他在民主黨內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不過卻因爲在羅斯福手下當了八年的農業部長,深受羅斯福的信任。

前世的他在46年因爲主張跟蘇聯合作而跟民主黨決裂,後面乾脆組建了一個左派政黨,參與美國大選。不過在那個非黑即白的時間段,他這種親蘇的左派人士註定不可能在政壇走太遠,很快他就退出了政壇,專心他的農場研究。

或許是**的運氣,要是換個人來,估計**還不一定能得到美國援助,誰叫華萊士在心裡更偏向**的立場。

“有意思!**是誰擬出的這份清單,一個月就要這麼多發動機,我算算,一個月光坦克發動機就600臺(被周恩萊再擡了一點,方便還價),飛機發動機500臺,他們有這個產能嗎?

他們難道不需要美利堅的其他武器?”華萊士笑着說道。

“誰知道呢,武器除了那些飛機,其餘的都沒要。我聽包瑞德上校說過,**的工業實力應該比中國政府要高點,可能覺得坦克這些運不過去,所以要點發動機自己生產吧。”詹森攤了攤雙手說道。“對了,還有一個事,**還打算要機牀設備!”

“機牀設備?他們的野心不小啊!”華萊士驚訝道。

“很正常,中國政府不也在採購機牀設備嗎?現在國共雙方的關係很僵,而現在美利堅的做法明顯是扶持中國政府,所以**那邊肯定也着急了。而且**的人說了,機牀設備,他們可以用黃金購買!”詹森補充道。

“黃金?有意思!不過這個消息傳回去,相信國會應該很高興吧,這個事你派人去跟**單獨談,別寫在援助清單裡面。這樣,估計中國政府方面纔會同意這次援助。”華萊士笑着說道。

其實他很想去訪問一下西安,但是想到老蔣的反應,他只能選擇放棄。跟國民黨達成的那些援助協議,都是羅斯福之前准許的,他現在只是想利用自己的權力給**提供一些便利,前提是不損害美國的利益。

爲了那百噸黃金,美國人選擇了把機牀交易的事不透露給國民黨,反正那批機牀在美國人看來也不是什麼大事,給國民黨援助的機牀比這還多,當然更多是基礎性的,**要的是一些偏中高端的機牀。

爲了這次援助,**着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長江以南沒有正規軍存在了,只有一些‘游擊隊’,淮河流域那裡也把一些根據地讓給了國民黨。還把自己戰俘營的日軍俘虜中送交了2000人以上給國民黨,以滿足國民黨的面子。

石油方面也付出了不少代價,每個月向國民黨提供20萬噸,其中15萬噸是免費,5萬噸平價採購。當然都是原油,想要冶煉,自己弄去吧,**的冶煉水平本就不高,怎麼可能還給冶煉好的柴油和汽油給國民黨。除了這些,**每個月還得給國民黨提供20萬噸低價煤炭。

還有個原因讓老蔣最後點頭了這個援助,那就是**提出撤換史迪威在亞洲戰場的一切職務。本來老蔣就對史迪威很不滿,但是他數次抗議,美國人也沒撤掉他,這次**也提出這個建議後,華萊士專門向羅斯福彙報了此事,認爲史迪威可能真的不適合在亞洲擔任職務,不然國共雙方不會都不滿他,顯然是有原因的。

此時美國很需要中國,羅斯福考慮許久後,還是答應了撤換史迪威,艾爾伯特·魏德邁就提前接任了史迪威的職務。聽說史迪威走的時候,對老蔣直接是破口大罵,罵他恩將仇報。

有付出就有回報,機牀設備先不提,那都是跟美國人私下達成的協議,見貨交錢的。

國民黨同意的援助清單上,每個月**可以獲得:

250(實際上是450)臺坦克發動機(輕型300,中型150)、

航空發動機150(實際上350)臺(p47航發70臺,p39航發200,運輸以及轟炸航發80)。

飛機25架,其中p39戰鬥機10架,p40戰鬥機6架,c-46運輸機4架,b-17飛行堡壘3架,b-25米切爾2架。

。。。

吉普車100輛,

黃銅600噸,

各種合金1200噸,

粗鋁以及硬鋁200噸,

戰地電話500部,

橡膠300噸,

。。。。。。

這些物資總共價值2億美元,多出的一部分的發動機加上各種機牀一共3.5億美元(半價提供,實際支付1.75億)。前者屬於租借法案裡的援助,後者則是每次到貨後以黃金支付。時間約定是兩年,但是可以提前到貨。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物資都得需要**自己的飛行員以及飛機運輸,並且自己掩護,美國和國民黨方面不提供飛行員也不提供掩護。這是國民黨故意設置的陷阱,不過**方面裝作不滿抗議了幾下也就同意了。

雖然駝峰航線是很危險,但卻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機會。而且這次的援助對於**有很大的幫助,雖然國民黨獲得的援助是**的好幾倍,不過這也看是誰在用,有些人就算給他好武器也不一定有多大成就。

這個援助協定是在10月中旬正式簽訂的,正式履行是11月1號。因爲國民黨一直不滿中國也獲得援助,所以在此後的兩年裡處處設置障礙,刻意刁難的事也層出不窮。

除了這個援助協定簽訂外,美國正當言順地向**派遣軍事觀察團,還是以包瑞德上校爲首,隨從人員除了第一批那幾人,還增加了一些,加上包瑞德一共21人。

當然要了這麼多機器設備,美國人自然也得派技術人員負責指導,但是美國政府沒有主動管這個事,也不會寫在援助協定內。想要技術人員,都得由**自己去招募,只要不是涉及高精尖人才,美國政府一般不會插手。

。。。。。。

就在重慶這邊,歷經大半個月談判終於達成了援助協議的時候,華北戰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知道是不是日本在夏威夷慘敗的原因,就在這邊簽訂協議的時候,日軍三個師團從東北調入關內,而且是整編制調入,分別是日軍第11、第12、第14三個師團,除了第12師團缺少一個聯隊變成了三單位師團,另外兩個都是日軍的常設師團師團之一。

三個裝備精良的師團調入關內的影響是巨大的。本來山西的戰場上,日軍幾個師團加獨立混成旅團的日子本就不好過,其中第37師團和第36師團被包圍於晉中和太原兩地;41師團和獨立第一混成旅團被圍在了原平、忻縣等地。35師團的主力直接被八路軍吃了,城裡的日軍無一存活,這是八路軍賈恩溢部爲慘死的百姓而進行的報復。至於35師團剩下的一部跟獨立第四混成旅團被包圍了壽陽等地。

別看日軍人不少,也修了不少碉堡、炮樓,但是在八路軍的沒良心炮以及火箭筒的照顧下,根本扛不住。所以開戰沒多久,太原附近的日軍每天都在丟失陣地,最後不得不放棄那些小縣城,固守晉中和太原這兩座大城。

日軍的單兵作戰實力,的確比八路軍要強點,但是在火炮、人數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日軍很難擋住八路軍的進攻,即便是一比一或者一比二來換,日軍也承受不起這個代價。

此時的太原城外,以八路軍67軍爲主力的部隊,加上38軍的一個師,一共10萬人,正把太原重重包圍。城裡的日軍就只有日軍日軍37師團以及第九混成旅團的殘部一共不到2萬日軍,不過日軍還把城裡一萬多日本平民武裝起來,協助正規軍守衛太原。

除了日軍,自然還有大量僞軍。因爲之前大量僞軍在戰局激烈的時候,大規模投靠八路軍,所以現在日軍對僞軍管控十分的嚴。所有排長以上的軍官,都是由日本人擔任,而且還是作爲炮灰放在第一線,只要僞軍有趕投降的,後面的日軍就會開槍,逼着僞軍跟八路軍死拼。

太原城已經被圍五天了,五天裡面,日軍由全盛時三萬出頭的部隊打到現在只有不到兩萬人,還得把平民武裝起來。開始的時候日軍依靠城外的工事,還能堅持,不過隨着八路軍的進攻越來越猛烈,日軍也沒有援軍能趕到,城外的工事相繼丟失,現在連城廂地帶都被八路軍奪取。

至於太原城,遭受了抗戰以來最猛烈的轟炸,城牆早就被炸得面目全非,不過誰叫太原城是個大城,以前閻錫山時期就修的很結實,後面日軍更是在加固,所以現在日軍還能守着城牆。

不過城裡的日軍士氣大幅下降,至於僞軍,要不是有日本人拿着槍頂着,估計早就投降了。

由於延安兵工廠生產的彈藥通過卡車、馬車大量的運送過來,西安兵工廠的彈藥也通過潼關,走水路送到對面的火車站,然後通過火車不斷運往太原前線。彭得淮以炮兵師爲主力,加上四個師的火炮,以及一些沒良心炮,對日軍發起了猛烈的炮擊。不知道當初日本人打太原的時候有沒有用這麼多彈藥,反正城裡的日僞軍到時候都在躲避炮火。

要不是城裡百姓是中國人,八路軍都準備放燃燒彈以及毒氣彈了。八路軍的化學武器發展不快,很多人認爲這武器太過傷天害理,所以一直在阻擾。不過八路軍也從日本人手中繳獲過不少毒氣彈,就是很少用,不然城裡的日軍根本堅持不到這麼久。

太原,日軍第一軍司令部。此時的司令部早就被八路軍的戰機炸成了廢墟,這麼明顯的目標,八路軍肯定不會放過,所以巖鬆義雄這個司令官也已經把司令部搬到了地下,這是他第一次在地下辦公,是不是最後一次他也不知道。

巖鬆義雄今年已經56歲了,照理說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他就會調走或者退役,不過山西的爆發的戰事一直拖着,岡村寧次也就沒有臨陣換將。

此時的巖鬆義雄早就因爲最近一年山西的局勢,弄得焦頭爛額,或者說從他接任第一軍司令官以來就沒舒心過。他接任第一軍司令官才一年出頭,他的頭髮也從之前的泛白,變成現在的全白,都是因爲操勞過度。

“花谷君,我們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到?”聽着頭頂上傳來的陣陣火炮聲,巖鬆義雄認真地說道。

看這右手被繃帶包着的司令官,第一軍參謀長知道這是之前的轟炸中,被炸塌的建築給劃傷了,不過傷的不輕,劃了一大條口子,縫了十幾針後就用繃帶給包着。

本來對方應該好好修養的,但是現在情況危急,對方也就一直在這堅持,想着目前的局勢,花谷正神色也很漠落,“司令官閣下,11師團現在被擋在娘子關外,第11師團剛到石家莊,還得明天才能趕到娘子關,相信有了11師團的加入,很快就能打通正太線的。”

“還有呢,就一個師團?他們不知道我們是遭受多少八路軍的圍攻嗎?”聽到只有一個師團,巖鬆義雄生氣道,不過因爲太過激動,扯到了傷口,臉上出現一副痛苦的表情。

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97章 東征(七)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112章 夜襲(二)第95章 入川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234章 天津(九)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96章 東征(六)第327章 天津(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98章 東征(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27章 天津(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11章 夜襲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9章 武漢之戰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6章 明貶實升
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97章 東征(七)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112章 夜襲(二)第95章 入川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234章 天津(九)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96章 東征(六)第327章 天津(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98章 東征(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27章 天津(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11章 夜襲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9章 武漢之戰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6章 明貶實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