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

“什麼?八路軍一個完整的師在晉中以南地區,他們想幹什麼?”聽到李默庵的話後,衛立煌非常的震驚,連忙來到掛着華北軍事地圖面前,查看具體的地理位置。

“你知道八路軍獨立四師的具體位置嗎?”看了看地圖,衛立煌凝重的問着一旁的李默庵,他很疑惑八路軍的戰略意圖。

“不知道,在我們到平遙的時候,聽當地人說是有八路軍一支大部隊往東而去,就消失在了平遙以東的山區,之後就沒有消息傳來了。”李默庵認真地回答道。

“你怎麼看?八路軍到底是有何意圖?”衛立煌低聲的問道。

“根據之前的情報,日軍109師團在陽泉就南下,經和順、遼縣(今左權縣)直接奔往長治,意圖是拿下晉東南的長治、晉城等地,我覺得八路軍可能是想去阻攔這個109師團。”李默庵想了想說道。

“不!沒這麼簡單!八路軍的獨立四師即便再強,也不可能去硬碰硬跟日軍一個師團硬拼,即便擋住了,這個師也會損失慘重,李衛國不會這麼幹這種賠本的買賣!

來人,馬上去查一查,八路軍在晉南還有沒有其他軍隊,有消息馬上來通知我!順便給八路軍總部發電報,看其是否能派一支部隊來掩護我軍的撤退!”衛立煌當即吩咐道。

“是!”

在那個副官去詢問情況去了後,李默庵在地圖上看了看,把林標的部隊大概位置畫了出來,便覺得發現了什麼,他也被自己的猜測給震驚了,“長官,八路軍不會是要打太原吧!”

“太原?不會吧!那裡有着日軍重兵防守,而且太原城城牆高大,八路軍沒有重武器怎麼可能打下太原!”衛立煌也被這個猜測嚇到了,但仔細想了一想,這個想法太過大膽,也很難實現。

“也是!反正我就不明白這支八路軍到底想幹什麼!”

李默庵聽衛立煌這麼一說也覺得有點道理,太原不像其他小縣城,那可是閻錫山經營許久的城池。日本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也都花了三天才攻入太原,沒有重武器的八路軍在日軍守城的情況下,估計想拿下太原會非常的難。

不過李默庵看着地圖上的太原城,總覺得這裡會發生大事,這是他的直覺!

。。。。。。

此時的林標的獨立四師,正在榆社以北的山林裡修整。

榆社,位於山西晉中南部中段,算得上是太行山的西麓,這個地方最低海拔都是900來米,屬於黃土丘陵溝壑區。境內多山,特別是四周,被高山環繞,非常適合大軍隱藏。

林標的軍隊在這裡待了都有好幾天了,每天從頭頂飛過的飛機也不少,可就是沒有發現下面的山林裡有着兩萬來人的軍隊。

雖然已經是十一月,山西這邊都變得有點冷了,山上的樹木早已泛黃,北方也很少有常綠植物,所以整個山林的樹木,基本是光禿禿的,葉子也早已落完了。而在這些山林裡,隱藏着大量的軍隊,其中一個比較隱蔽,但視野比較開闊的一個地方,獨立四師的臨時指揮部暫時設立在這裡。

“老林,這小鬼子的飛機每天都在頭上飛來飛去,真想把他們打下來!”或許是有點冷,只見獨立四師的副師長兼獨立10旅旅長的李澤輝緊了緊身上的衣服,看着剛剛從頭上飛過去的飛機不忿的說道。

“李副師長,你這一打,我們這兩天在這裡就白待了!不過這個天有點冷啊,我感覺過不了多久就會下雪了,到時候就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了!”

作爲師長的林標沒有說話,旁邊的獨立四師的參謀長王維周倒是接上了李澤輝的話。而且王維周本人的年齡也比較大了,今年的他剛好五十歲,不像李澤輝、林標等人才30來歲,身體也沒有他們好,所以對於這個寒冷的天氣還是有點不適應。

“王參謀長,你的身體還行吧?這個天是有點冷了,估計打完這一仗,中日之間在山西的大戰得等到來年開春了。下面的士兵怎麼樣?這個天溫度降低了,但是士兵都沒有發冬季軍裝,我擔心他們怕支撐不住。”

林標看着在那哈着氣的王維周,便主動關心道,對方的年齡比他們幾個都大點,身體也肯定沒有他們好。

“沒事!人老了,不過這個溫度還能挺過去,倒是下面的士兵還真是個問題,總部那邊,說了時機可以了嗎?”王維周可能是真的有點冷,見哈氣效果不明顯,便站起來,踏着小碎步邊跟林標說話。

“總部那邊的意思是讓我們自己決定。說是他們隔得太遠,對這邊的具體情況不甚清楚,怕延誤戰機。而且現在日軍20師團約一萬多人正在計劃打通大同與太原的道路,總部那邊的也顧不上這邊,不過總部倒是說,已經讓王以哲軍長的部隊經小路前往太原來了,就是配合我們接下來的行動!”

“那還不錯,有了王軍長的部隊,我們那個大膽計劃也就有了實施的可能,想想都很瘋狂!”一旁的李澤輝也笑着說道,畢竟這個計劃是他們幾個四師指揮員一起實施的,成功了幾個人都有功勞。

“是很瘋狂,我們若是成功了,那就是捅了馬蜂窩,而且把山西日軍就能一分爲三,讓其首尾不能顧!”

“好消息!剛剛傳來的電報,阪遠部隊已經跟衛立煌的中央軍以及王靖國的晉綏軍在平遙、汾陽等地交上火了,有了中央軍以及晉綏軍的牽制,阪遠的部隊短時間別想脫身了。除此之外,總部也傳來消息,二十師團的主力也跟129師、119師交上火了,我們機會來了!”

就在林標幾人在那對話的時候吧,四師的政委,燕鴻甲拿着一封電報,高興地來到指揮部裡,對着林標幾人說道。

“什麼?看樣子我們的機會來了!”林標接過燕鴻甲手上的電報,看了一下,非常激動的說道。

“終於可以大幹一場了,我們來山西都還沒好好打過一仗呢!”聽到可以打仗了,李澤輝拍了拍大腿,非常高興的說道。

其實不止李澤輝等人非常的高興,整個獨立四師都很激動,由於他們是第二批入晉的八路軍,從盧溝橋事變到現在都四個月沒打仗了,這可把他們憋壞了!聽着人家第一批幾個師在晉北跟日本打的熱火朝天,他們卻在趕路,心裡早就按耐不住了。

“把團長以上的指揮員都給叫過來,馬上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林標在高興之餘,馬上吩咐道。

“是!”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八路軍的軍事素養,在師部的命令下,全師兩萬多人便迅速的完成了集結,等候最終開拔的命令。而下面的士兵得到這個命令後也都非常的激動,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跟日本人大戰一場,當然他們的卻不知道他們這次到底是去打哪裡,知道的都是團級以上的指揮員。

現在四師所處的位置隔太原差不多有100公里,軍隊兩天行軍就能趕到,但是白天行軍容易暴露,最後決定,暫時休息,等晚上再出發!

。。。。。。

就在八路軍獨立四師正在準備偷襲太原的時候,遠在平遙的板垣徵四郎正指揮着他的軍隊進攻衛立煌的中央軍以及閻錫山的晉綏軍。捲土重來的阪遠,復仇心切,而且這次他的部隊在開戰前也得到了不少補充,雖然人數只有之前的一半,但是對於已經怯戰的中央軍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

在平遙縣城以北的日軍炮兵陣地上,通過火車運送過來的日軍第五師團新補充的火炮,整個第五師團炮兵聯隊包括24門75mm野炮,12門105mm的榴彈炮,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這裡。這36門火炮將是這次進攻的主要掩護火力,除此之外,日軍還有衆多的九二步兵炮以及聯隊本身所有的山炮等。

就在日軍的準備好後,離着炮兵陣地不遠的日軍步兵就聽見幾聲悶雷滾滾而來,就在此時,這些日軍步兵就看見,不遠處的炮兵陣地開始出現非常耀眼的火光。

只見上百枚各種口徑的炮彈開着朝着幾公里外的中國軍隊射去,這些炮彈帶着這些日軍的歡呼聲正在努力撕開中國軍隊的防線,然後就聽見隆隆的爆炸聲從遠處傳來。而這些士兵的耳中,容不下其他的聲音了,在他們看來經過這樣的猛烈炮火,對面的中國軍隊肯定抵抗不住。

板垣師團的炮兵聯隊本來之前只配有24門野炮,外加12門山炮,但在之前的忻口之戰損失殆盡。在突圍成功後,阪遠的部隊得到了優先補充,特別是12門105mm的榴彈炮補充進來讓整個板垣師團的炮兵實力變得非常的強。

而對於板垣師團可以補充大口徑榴彈炮,二十師團的師團長,川岸文三郎其實非常的不滿,他的炮兵部隊也就12門野炮,外加24門山炮。這個阪遠打了敗仗,反而可以優先補充這麼好的武器,川岸心裡能平衡纔怪,可誰叫他的後臺不夠強悍呢。

日軍猛烈的炮火特別是那12門105mm榴彈炮傳來的爆炸聲,讓中央軍陣地裡的衛立煌等人非常吃驚,作爲久經沙場的他們,知道這個聲音不是75mm口徑的火炮傳出來的,而是更大口徑的火炮。

“衛長官,敵人這是有重炮啊!你看,我們的修築的陣地都是按抵禦75mm口徑的火炮修建的,但是現在卻輕而易舉被日軍的火炮給摧毀,還有這聲音,絕對是大口徑重炮。”

陣地裡,李默庵非常嚴肅的說道,他沒想到日軍還有重炮!

“命令士兵,注意躲敵人的火炮,還有我們的火炮保持靜默,沒有命令不許開火!”

衛立煌通過望遠鏡,看着全面的陣地已經被日軍的炮火所籠罩,那修建的陣地也是不堪一擊,每一次傳來的爆炸聲就像是地獄的喪鐘被敲響了。很多士兵被這炮火直接帶走,很多甚至連身體都成了好幾塊,非常的慘。

而衛立煌手上的火炮射程趕不上日軍,現在開火無異於暴露位置,白白損失自己的火炮,而且日軍的飛機也沒有出現,這也是一個威脅。

“看!日軍的坦克出動了,後面還有着大量的步兵!”

只見,在炮火過後,數十輛日軍坦克以及裝甲車便在炮火的轟炸之後,從日軍陣地裡開了過來。在其身後,數千日軍士兵緊緊地跟着坦克,朝着中國軍隊陣地而來!

“命令戰防炮準備,想辦法敲掉日軍的坦克!”衛立煌拿起望遠鏡,看了看進攻的日軍連忙吩咐道。

“長官,我們就只有五門戰防炮了,現在用是不是太早了!”李默庵試探的問道。

本來中央軍應該是中國軍隊戰防炮佈置得最多的,但是由於日軍的坦克是薄皮大餡,禁不住中央軍37mm戰防炮的打擊。所以日軍開戰前一般都會先打掉中國軍隊的戰防炮,所以幾場大戰下來,衛立煌的部隊,沒有得到補充,戰防炮的數量也所剩不多了。

“武器就是來用的,留着幹什麼?只要能打掉日軍的坦克,之後我再給你們補充回來!”

“是!”

沒過多久,只聽見轟的一聲,一輛日軍坦克就被一枚戰防炮所打出的穿甲彈擊中,整輛坦克直接被當場摧毀。

“漂亮!這坦克是誰擊毀的,等打完仗,我給他記功!”指揮部裡,衛立煌看見日軍的一輛坦克被擊毀,不禁非常高興,連忙誇道!

第13章 北伐(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35章 天津(十)第31章 班底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00章 東征(十)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451章 後續(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67章 調動第367章 調動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98章 援助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47章 平叛(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48章 平叛(三)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434章 交易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448章 後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9章 平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27章 天津(二)第50章 起義前夕
第13章 北伐(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35章 天津(十)第31章 班底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00章 東征(十)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451章 後續(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67章 調動第367章 調動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98章 援助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47章 平叛(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48章 平叛(三)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434章 交易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448章 後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9章 平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27章 天津(二)第50章 起義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