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天津(十三)

天津市政府大樓,此時大樓的八路軍士兵已經在開始收拾東西了,因爲他們要決定放棄天津。不僅118師的部隊在開始準備了,獨立一師的兩個旅也在開始收拾行裝。

因爲他們剛剛得到消息,日軍方面從關東軍調來的那個師團已經到了唐山,這讓天津附近的日軍再次陡增兩萬多人,這對於天津的彭得淮來說壓力太大了,若是再待在天津,日軍就打算把他包餃子了。

除此之外,爲了拿下天津,寺內壽一也從南苑機場、石家莊等地抽調飛機,對八路軍在城外的部隊展開轟炸。118師的部隊缺乏足夠的反制措施,只能任憑敵人飛機在天上肆虐,前線的部隊也是損失不少。

“老總,總部關於李運昌的處置命令下來了,解除現在的所有的黨軍職務,遣送回西北,交由後方處理!”

何長工拿着一封總部發來的電報,來到了彭得淮的面前,此時的彭得淮倒是挺沉得住氣,旁邊的士兵不停地搬着東西,他卻在那看着地圖。在聽到何長工的話後,這才擡起頭來。

“噢,衛國倒也挺不留情,這相當於只保留了一個黨員身份,李運昌這輩子是沒戲了!”

彭得淮略顯驚訝地說道,他開始以爲李衛國會因爲校友之情而寬大處理,沒想到對方絲毫沒有留情的意思,反而是一擼到底。

“聽說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徐參謀長非常的生氣。不過副總司令看了電報之後,只說了一句‘爛泥扶不上牆’然後就下達了這個處置的命令。”

何長工輕聲地說道,顯然也不想其他人知道這件事。

“‘爛泥扶不上牆’?衛國這是給定性了啊,李運昌這輩子估計只能坐冷板凳了,不過這也是他罪有應得,害死那麼多人,不槍斃已經算是好運了。

把這個命令給李運昌傳過去吧,然後找人把他送回西北。”

彭得淮也不想在這件事上過多糾纏,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有罪的人也已經受到嚴厲處分,這件事也就暫時翻篇了。

嗡嗡

此時屋外的天空突然傳來,陣陣發動機的聲音,隨後就看見,外面的士兵開始警戒,百姓也開始暫避。原來天上突然出現了數架日機,難怪這些人會這麼緊張。

不過這飛機明顯不是來扔炸彈的,只見幾架飛機不一會兒就分散開來,然後就看見飛機上開始掉東西,大把的傳單猶如雪花一樣,漫天飄灑。

落在地上後,好奇的人們都撿起來看,只見上面是一些警告八路軍的話,也說了皇軍會如何打回來,讓城裡的八路軍投降等等。

“老總,要不要我讓人去把那些傳單給收起來,這樣會影響人心的!”

看着遠處有不少人正在撿傳單,何長工擔憂的建議道。

“不用,‘防民於口,甚於防川’,就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加上我們在這裡本來就待不久,不能跟百姓發生矛盾。”彭得淮雖然臉上也比較凝重,但是口上卻不是很在乎。

“你說這鬼子怎麼不轟炸咱們?發個傳單什麼意思?”

“這還不簡單,鬼子認爲天津遲早還是要屬於他們的,他們何必去毀了這座城市呢。發傳單也就是攻心計,小鬼子這是想讓我們自亂陣腳。對了我們的計劃都準備的如何了?一師的人怎麼打算的?”彭得淮也不管那漫天飛舞的傳單了,而是問道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一師方面,一旅打算在滄石線以北、天津附近建立新的根據地;三旅則是要護送那些人員物資,所以他們打算回冀南和魯西北去。

我們的人也做好了準備,只等你的命令,我們就可以撤離天津!”

何長工緩緩道來,不過說到離開天津,他還是有點不捨!

“怎麼?捨不得天津?”

彭得淮也聽出了旁邊的不捨語氣,便笑着說道。

“肯定有點,下面很多同志恐怕也一樣,畢竟這是我們佔領的最大的城市,蘭州和西安加起來也不如天津。

先不說這裡的經濟,還有這些工業基礎都是華北最好的!”何長工看着外面的天津,不禁感嘆的說道。

“你說的我也知道,若是天津有着像北京那麼高大的城牆,我肯定不會捨棄。但是天津沒有城牆,我們只能在城外防守,天津這邊都是平原,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擋住日本的兵峰,堅守天津,不僅會害了我們自己,也會害了城裡的百姓。

你明白什麼意思吧?”

“你說的我都明白,等下次吧!希望我們下次再打進天津的時候,這裡就會真正的屬於我們!”何長工握緊拳頭說道。

“老何,你就放心吧,這都會是我們的!”彭得淮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向着何長工保證道。

。。。。

部隊最先撤離天津的是獨立一師的三旅,因爲他們不像一旅會在附近的十來個縣建立根據地,所以待在天津肯定就不合適了,於是就早早的給彭得淮知會了一聲,就帶着部隊開始撤退。

而且三旅還帶着在天津招攬的那些工人、技術人員和知識人才,對於也很龐大,好在日軍的目光不在他們這,不然就憑他們着龐大的隊伍很快就會被發現。

其次撤退的是彭得淮的118師一部,他的部隊現在人數衆多,來的不到兩萬人,現在有着四萬多人,而且都有槍。若是四萬多人一起轉移肯定會被日軍大部隊壓上來,到時候可能就會很被動。

所以彭得淮的意思是,他先率領一部分士兵堅守天津附近,其他的部隊開始分批向西撤。

爲什麼向西撤?原因很簡單,冀東而來的日軍將會超過五萬,而且還有不少僞軍的存在。冀東就那麼大點,若是他的幾萬人往那邊撤,想不被發現都很難,冀東都是平原,若是被日軍發現了,跑都跑不掉,所以他打算先去冀察根據地,後面看情況再回到冀東。

而且彭得淮在天津待着,日軍的目光就會一直盯着天津,不會轉向其他地方,也能給其他轉移的部隊,提供很好的掩護。在追擊轉移的八路軍還是奪回天津,日軍肯定選後者,只有奪回了天津,他們纔會放心的去圍剿八路軍。

。。。。。。

辛莊,鄧華率領的701團以及冀東抗聯殘部,暫時撤退到了這裡。此時他的部隊也由近萬,打到現在只有不到八千了,損失了差不多兩千。

不過也沒辦法,日軍一共集中了5000精銳部隊,加上天上的飛機,不斷進攻着防守武清的鄧華部。雖然鄧華部此時也都是全日械武器,但是在操作上,還是有點不太適應,而且鬼子的火力實在太猛,主要就是天上的飛機,讓他的部隊死傷慘重。

他在武清堅守了兩天,部隊犧牲了兩千左右的士兵,還有不少重傷的,不過都送到了天津城區的各大醫院救治去了。前線的戰事慘烈,也讓天津城人心惶惶,生怕南京大屠殺的事情在天津上演,所以天津也出現了小規模的百姓出逃。

不過更多的百姓,早已收拾好了東西,準備逃往英租界,因爲那裡在他們看來是安全的。

“團長,現在怎麼辦?敵人等一會兒又要壓上來了,在這麼打下去,我們剛招的部隊就得打沒了!”

旁邊的副團長看着周圍正在休息的士兵,對着鄧華請示道。

“什麼怎麼辦?我們是天津的外圍防線,我們走了彭老總他們怎麼辦?不就部隊打沒了嗎?只要打好了,我後面就算是跪在李副總司令面前,我也得把武器要過來,而且咱們的彭老總不會忘記咱們的!

快去佈置防禦陣地,不讓鬼子馬上就打來了!”

鄧華這個時候給自己的屬下打氣道,畢竟兩天的戰鬥已經讓他們有點動搖了,這也是敵人飛機帶來的後果。此時的他們明白爲什麼國軍在日本人的進攻面前,擁有那麼好的裝備還打的很慘的緣故了:若是沒有制空權,天上的敵機帶來的影響非常的大。

不過敵人飛機不可能老是盯着他這一支部隊,也不可能不斷的進攻,最後的攻佔陣地的戰鬥,還是得靠日軍的步兵來解決。不過在日軍步兵發起進攻的時候,日軍也就討不到好處了,雙方武器配置差不多,即便八路軍有點劣勢也被人數給補齊了,這讓鬼子打得很吃力,若不是日軍飛機,鄧華的部隊現在還不一定會撤退。

“是!”

有了鄧華的保證,那個副團長就立馬去佈置陣地去了。而在一個小時後,佔領了武清的日軍又得到了一個聯隊的增援,開始朝着鄧華部隊所在的辛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激烈的戰鬥再一次打響。

而與此同時,日軍一個聯隊佔領了塘沽,並開始沿着海河北上,進攻天津城區;東面,日軍兩萬日軍已經開到離天津不足50公里的地方。

天津的局勢對八路軍來說,越來越不利!除了西面因爲有着八路軍不少部隊的存在,其他三面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包圍圈,打算把天津附近的八路軍一口吃下去。

。。。。。

“老總,局勢對我們越來越不利了,而且大街上也出現了不少日本特工,開始對我們的士兵展開偷襲,截止今天大概有超過300士兵死於暗殺了,這弄得人心惶惶的。”

此時天津市政府大樓裡,何長工對着彭得淮憂心忡忡地說道,日軍離着城區越來越近了,而且此時天津附近的118師部隊已經只有鄧華以及702團兩個團的兵力,其他的部隊早已開始往354旅的冀察根據地轉移了。

“別急,天塌不下來!鄧華部隊現在什麼情況了?”

彭得淮鎮定的說道。

“鄧華部隊現在損失不小,加上之前收攏的冀東抗聯的殘兵,現在不到6000人,鬼子進攻非常的猛。不過鬼子也是死傷慘重,但仍然在發起猛烈的進攻,不得不說日軍的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啊!”

不像彭得淮的鎮定自若,何長工此時則是一臉擔心,以前跟鬼子打游擊還不覺得,現在突然打陣地戰,鬼子的戰鬥力有點出乎他們的想象。

“這也很正常,鬼子的野戰能力本來就很強,鄧華能大城這樣很不錯了,起碼超過了晉綏軍和不少中央軍,他們打起來大部分還不如我們呢!”

彭得淮也習慣不時打擊一下國民黨,給自己的不下提提信心。

“那我們什麼時候撤退?不出意外,明天日軍大部隊就可能出現在天津城外!”

“不急,天還沒黑,我們這會撤離,肯定會被發現!吩咐下去,讓那些傷員做好準備,傷勢太重的後面託付給給城裡的地下黨或者武庭的部隊!晚上十二點,全軍撤離天津!”

“是!”

。。。。。

彭得淮一下令,城裡的八路軍就開始忙碌起來,雖然城裡的百姓也很奇怪,但是也就看成正常的軍事調動,畢竟現在那位八路軍指揮官還在城裡,醫院裡的傷員也還在,八路軍不可能甩下這些人不管吧。

但在當天晚上入夜後,天津各大醫院的八路軍傷員突然一夜之間一起‘出院’,雖然那些醫院的人也在猜測,但是爲了不惹禍上身,也都裝作不知道。

第二天一大早,城裡的百姓正常的起牀、出門,但出門後他們發現城裡的之前在大街上執勤的八路軍士兵都不見了人影。很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個情況,他們聯想到昨晚夜裡的嘈鬧聲,心裡也在大膽的猜測着。

但沒過幾個小時,就看見一對對日本士兵出現在了天津城區,這嚇得那些百姓直接跑回了家,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八路軍已經撤退了!

1938年11月19號,在八路軍彭得淮部佔領天津的第十一天,日軍重新奪回了天津這座城市!八路軍在天津的十天佔領,也宣告結束!

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64章 西征(七)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197章 東征(七)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98章 東征(八)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97章 東征(七)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73章 崛起(四)第234章 天津(九)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1章 班底第74章 崛起(五)第50章 起義前夕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66章 西征(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72章 崛起(三)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59章 西征(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
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64章 西征(七)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197章 東征(七)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98章 東征(八)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97章 東征(七)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73章 崛起(四)第234章 天津(九)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1章 班底第74章 崛起(五)第50章 起義前夕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66章 西征(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72章 崛起(三)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59章 西征(二)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