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

夜晚的星潭戰場,這裡的戰鬥仍在繼續,大量的子彈或者炮彈發出的火光證明着這裡戰鬥之激烈。經過數小時的奮戰,新四軍已經搶佔了不少有利位置,只要再拿下前面的那個山坡,這股新四軍就能衝出國民黨軍隊初步建立的包圍圈。

此時的新四軍個個都很神勇,打起仗來真的叫悍不畏死,不比跟鬼子打仗差哪去。因爲對面的國民黨軍隊此時在新四軍眼裡跟日軍一樣,都是敵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要小瞧一支凝聚力很強的軍隊的求生慾望。

不過對面的40師顯然就是小瞧了,幾個小時的進攻,讓40師傷亡慘重,陣地也是相繼失守。這讓作爲師長的方日英在陣地上破口大罵,不過他再怎麼罵,他的部隊就是沒法擋住新四軍,即便是他們的武器很精良。

現在不是十年內戰期間,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國民黨對於污衊當時紅軍可謂十分賣力,士兵自然就很用心的進攻紅軍。但是現在不一樣,由於打了幾年鬼子,在鬼子還沒打跑的情況下,又要進攻堅決抗日的新四軍,這讓很多士兵都很不解,也就有人對於戰鬥不是很上心,就造成了新四軍進攻異常順利。

國民黨軍隊不打死新四軍,他們只要躲遠點,新四軍不可能追着他們打。但是新四軍不同,他們不賣力進攻國民黨,他們就得死,這樣雙方的戰鬥力就有差距了。

不過對於這個比較重要的一個陣地,作爲師長的方日英在陣地上監督,所以新四軍進攻也就受到了阻礙,幾次進攻都被國民黨軍隊給打了回來。

“軍長,現在情況危急,必須組織敢死隊,集中火力想辦法突破眼前的敵人防線。若不趁着天黑突出去,明天國民黨軍隊的援軍到了,我們就更沒機會了。”

國民黨軍隊防守的高地下方,不斷有國民黨軍隊的炮彈落在不遠處,聲音也非常的大,而看着進攻又一次失敗的許繼慎,着急的對着葉挺大聲說道。

“就按照你的辦,現在是9點,10點鐘必須想辦法拿下眼前的陣地,讓部隊突出去!”看着山坡上前赴後繼朝着高地上方衝去的新四軍士兵,葉挺此時臉上也是一臉凝重,便同意了許繼慎的建議。

“軍長,司令員,讓我去吧!拿不下這個國民黨軍隊的陣地,你也不用槍斃我,我會戰鬥在最後一刻!”

就在二人剛說完,旁邊就有一個30多歲的新四軍軍官站出來大聲地說道,而看見他站出來,其他人都有有點驚訝。

這人不是一般的軍官,而是新四軍軍部副官處長,叫黃序周,出身於葉挺獨立團,可謂葉挺的老部下了。這一次葉挺跟項英分開行事,他就堅定地跟隨葉挺,此時看到需要人出來率領敢死隊發起衝鋒,他便主動的站了出來。

“黃處長,你就別去了吧,讓我去!”看見黃序周站出來,旁邊立馬就有一個團長站了出來,想要代替對方去組織敢死隊。

“都別跟我爭,這個敢死隊隊長我當定了!”黃序周不容置疑的說道,“軍長,你就下命令吧,我保證拿下前面的陣地。”

葉挺看了看自己的這個老部下,心裡其實也不想讓他去擔任敢死隊隊長,畢竟這個隊長太危險,不過最後還是答應了,“好,既然黃處長願意主動擔任敢死隊隊長,我就命令你率領敢死隊給我拿下眼前的陣地。

許司令,你去負責幫黃處長組織敢死隊!”

“是,軍長!”

20分鐘後,黃序周便率領着約600人的敢死隊,再次朝着國民黨軍隊防守的陣地發起了進攻。而且黃序周還是身先士卒,拿着一支衝鋒槍,就跟敢死隊其他成員,一起衝在最前面。

。。。。。。

遠在皖南的戰鬥打響之時,西安這邊也收到了消息,李衛國更是直接坐車來到主席家裡。而此時聚集在主席家裡的人很多,包括王家祥、惲代英、林博渠、洛甫、任畢時、聶榮真、左權、、馮達飛、孫得清,只要是中央高層差不多都在這了,可見此事對於中共所產生的影響很大。

“主席,現在怎麼辦?重慶周副主席方面跟國民黨交涉數次都沒有迴應,現在新四軍又被國民黨近十萬大軍圍在方圓不足100公里的地方,再拖下去新四軍會越來越危險。”

主席家的書房裡,只見王家祥正詢問着主席的意見。而此時的主席也在那裡沉思,不知道在想什麼,聽到王家祥的話,也沒有回答。

“我看就可以採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建議,首先江北方面對湯恩伯、韓德勤等部隊下手;其次可以讓山東軍區的部隊進攻沈鴻烈部,逼迫國民黨停止對新四軍軍部的進攻。”主戰派的聶榮真見主席沒有說話,也在說着自己的看法。

“這辦法是個好辦法,逼着國民黨跟我們做交換。若是國民黨還不停止對新四軍軍部的進攻,我們大可以消滅他們,不能白白吃虧。”左權此時也開口說道,由於是軍人,所以說的方面也都是軍隊的看法。

“光在軍隊上進攻,肯定會落國民黨口實。我覺得我們應該在輿論上逼老蔣表態,以大義逼他下令停止進攻新四軍軍部。

若是國民黨軍隊仍不停止進攻新四軍軍部,我們就可以採用動武的方法,不過那個時候,也就意味着我們和國民黨正式決裂了。”聽到聶榮真二人的話,一旁的惲代英稍微補充了一下,在輿論上的應對措施。

“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新四軍軍部裡面,軍長葉挺和副軍長項英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葉挺帶着右路縱隊正在想辦法打破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而項英卻是帶着中路縱隊原路返回。

這樣下去新四軍恐怕會被國民黨軍隊抓住機會,各個擊破,這才我們當即應該解決的問題。爲了團結新四軍,讓新四軍能主動衝出敵人的包圍圈,我建議撤銷項英同志的副軍長和政委一職,葉挺暫時兼任政委和東南局書記一職。”

就在衆人在那不斷說着自己的看法時,王家祥突然說道,而聽到他的話衆人都停止了相互的竊竊私語,轉而看着王家祥,書房裡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王家祥的提議,可謂石破天驚,也說出了中央最不想提及的一件事,就是項英。他們有不少人都知道項英在很多方面都做的部隊,特別是在新四軍大政方針的決定權上面,一點不給葉挺面子,讓這個軍長成爲擺設。

不過雖然他們知道,但沒有人提出來說罷免項英的職務,包括李衛國都沒主動提及,就是怕被誤會。但衆人沒想到,王家祥此時居然提出了建議,也讓其他人都大吃一驚。

“稼祥說的沒錯,項英同志的確讓新四軍陷入了很大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他在北渡長江一事上的猶豫不決,多次反對中央的建議。爲了大局,我覺得應該罷免項英的職務。”旁邊的惲代英此時也舉手贊同。

“我也贊成!”

“我贊成!”

或許是項英的做法真的讓中央感到不滿,越來越多的舉手贊成撤銷項英職務的建議。

“衛國,你的看法呢?”看着下面的這些人都這麼建議,唯獨李衛國在那沒有表態,主席就問着他的看法。

“主席,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應該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吧!此時的新四軍軍部早已分成了兩派各自行動,即便這個命令傳達下去,葉軍長也無法率領整個新四軍軍部的士兵。

不過倒是可以通過這個,讓葉軍長安心。我們現在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應對國民黨不停止進攻,我們需要以何種態度來表達我們的不滿。”聽到主席的問話,李衛國苦笑道。

這個時候撤銷項英的一切職務,並把指揮權交給葉挺,已經晚了。要是是早個一天或者幾天的,估計還會有點作用,現在項英和葉挺各自率領的軍隊都在跟國民黨軍隊交火,這道命令傳到新四軍軍部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特別是能跟中央聯繫的電臺在項英那邊,葉挺根本無法得知中央的決定。

“衛國,你的意思是?”聽到李衛國的話裡有話,主席也有點好奇,便問道。

“現在局勢很明顯。國民黨方面拒不停止對新四軍軍部的進攻,這是必然的。新四軍軍部那邊,是生是死,現在只能靠他們自己,隔得太遠,我們的主力根本無法展開支援。

而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如何把此事鬧大。新四軍軍部的損失在這次事件過後,肯定不小,我們就得想辦法去其他地方把損失彌補回來。”李衛國一臉認真地說道。

對於他的話,衆人更是驚訝。李衛國顯然是想,藉此事去其他地方找國民黨的晦氣,不過想着剛纔聶榮真等人的提議,他門也覺得沒什麼,完全可以執行那幾個建議。

“衛國,你的意思是進攻沈鴻烈以及韓德勤等部?”

“主席,你也別套我的話了,相信你心裡也知道我想動哪。沈鴻烈、韓德勤等人,那是必須得動的,而我更想動這個地方。”

說到這裡,李衛國站起身來,來到主席書房的那幅地圖面前,指着一個地方重重的說道。這個地方正是綏西傅作義部。

“衛國,你還真打算動傅作義的部隊?他那裡可是有兩萬多軍隊,他又是出了名的守城高手,短時間能搞定嗎?”

看着李衛國真的指着綏西,主席沒有感到驚訝,雖然說着一些困難,但卻沒有反對。

雖然主席沒感到驚訝,但是其他人卻是很驚訝,沒想到李衛國卻是在打傅作義的主義。

“搞定傅作義還不簡單,他的部隊早就不是當年的的部隊了,而且上次綏寧會戰結尾的時候,被日軍狠狠地打了一手,估計元氣現在還沒完全恢復。

綏西傅作義部,現在可謂是國民黨軍隊的一塊飛地,因爲他周圍都是我們的根據地。老讓蘭州工業區被這樣一支國民黨軍隊給威脅着,也不是一個事,以前沒有藉口去對付傅作義,現在藉口不就放在眼前嗎?

而且我也沒打算跟傅作義在綏西大幹一場,我們只需大軍壓境,逼迫傅作義撤出西北就行。而且我一早就讓騎兵第二軍的一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師、第一裝甲師、第二裝甲師、寧夏警備師開拔至綏西附近,就是爲了等這個機會。”

李衛國淡淡地說道,顯然也沒太把傅作義放在眼裡。這也很正常,現在的傅作義被中共的包圍在綏西一帶,發展也很受限,特別是軍隊方面,造成實力一直很弱。

“衛國,你這算盤打得夠好的,我還說你之前把前線軍隊回調幹什麼,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傅作義會主動的撤離綏西嗎?”主席笑着說道。

“他不主動,我們逼他主動不就行了。兩個裝甲師就能把他的部隊吃掉,加上還有兩個步兵師以及一個騎兵師,他除非又往狼山鑽,不然根本不是對手。”

。。。。。。

李衛國的建議最後肯定被採納了,而惲代英、聶榮真等人的建議也被採納了,王家祥的提議也通過了。很快新四軍新的任命電報就發送到了新四軍軍部,雖然作用不大,但是也表明了中央的態度。

而在輿論上,中共更是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先是指責國民黨軍隊無端對新四軍軍部發起進攻,然後並放出狠話,若是國民黨軍隊不停止進攻,八路軍以及新四軍也會採取同樣的做法對根據地附近的國民黨軍隊。

爲了讓國民黨明白中共的決心,中共開始密集的調動軍隊,對於中共的做法,國民黨也毫不示弱,也調集部隊作爲迴應。

爲此,國民黨方面還制定了以衛立煌以及胡宗南等人的部隊進攻西安的計劃,並命令顧祝同儘快解決江南新四軍,免得留下禍患。

一時間國共雙方大有不管抗戰,爆發內戰的架勢,這可把不願意看到此事發生的那些人急壞了。

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63章 西征(六)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98章 入川(四)第249章 回蘭州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64章 西征(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00章 東征(十)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26章 天津(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08章 諜影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70章 崛起(一)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32章 天津(七)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
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63章 西征(六)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98章 入川(四)第249章 回蘭州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64章 西征(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00章 東征(十)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26章 天津(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08章 諜影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70章 崛起(一)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32章 天津(七)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