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八路軍暫時沒有高層叛逃國民黨的情況出現,所以很多八路軍的事情,國民黨瞭解的並不是很全面。只是得出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現在至少有50萬軍隊,分佈在華北、西北以及長江淮河流域地區。
對於華北地區的八路軍他還能裝作沒看見,反正那裡本來就不是他的傳統勢力範圍,抗戰前也都是晉綏軍、東北軍以及原西北軍的部隊控制着。但是長江流域的新四軍他就有點不能容忍了,這已經威脅了他的統治基礎了。
在老蔣看來,日本人遲早是要被打敗的,國共之後必定還有還有一戰,而長江流域的新四軍到時候就會成爲他的心腹之患。
不過現在他的部隊剛剛打完武漢會戰,還需時間恢復元氣,暫時就沒有其他的想法,至於華北的八路軍,他可以授意那些費嫡系的雜牌軍去做。比如說晉綏軍,他可是聽說閻錫山最近一直不怎麼喜歡自己同意組建的,山西新軍了。
爲了讓閻錫山有底氣跟八路軍鬥,他專門撥付了五萬支步槍以及相應的彈藥給處境不好的閻錫山。閻錫山也不傻,他知道老蔣爲什麼突然對他這麼好,但是現在的他狀況並不好,晉綏軍也是缺兵少將,舊軍人數都快被新軍人數超過了。
於是蔣閻二人一拍即合,就開始在密謀如何給八路軍找麻煩了,而一件事情的到來,也給閻錫山製造了一個特別好的機會,讓他把時間給提前了。
這次事件的爆發,也給本就局勢不明的中國抗戰增添了很多的懸念。
。。。。
1939年2月19號,這天剛好是農曆春節,日軍開始了密集的軍事調動。
首先第十師團,調至大同,僞蒙軍、駐蒙軍也開始集合,日軍第26師團以及一部分僞蒙軍,在兩天後從大同出發,來到了包頭。
隨後,日軍第32師團,調至太原,原駐守太原的日軍109師團開始移師北上。除了這幾個師團,日軍第4師團、第35師團、第110師團也開始從北平、天津等地出發,前往張家口。
於此同時還有一部隊也發生了改變,原日軍獨立第一混成旅團撤銷了編制,組成了第一戰車團(並不是第一戰車師團),指揮官是原第一旅團旅團長安岡正臣中將。
新的戰車一團,轄三個戰車聯隊以及若干的輔助炮兵以及步兵部隊,擁有各類戰車200多輛。戰車第一團之所以提前成立,就是爲了對付八路軍的裝甲旅,也是想看看蘇聯的坦克到底性能如何。
開始的時候,日軍只是調了一個師團去大同,中共以及重慶政府都以爲日軍是想發起對綏遠的掃蕩。因爲之前的掃蕩,因爲八路軍的相助,日軍最後以失敗告終,不得不退回包頭,所以這次增加兵力。
但是隨後的軍事調動,就讓雙方都發現不對了,日軍突然讓6個師團朝着晉北、綏遠移動,明顯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事。
六個師團有四個都是兩旅團制的甲種或者乙種師團,加上兩個三單位師團,這人數都破了十萬了,明顯是發起一場大的戰役。而且出了日軍主力部隊的調動,新組建的皇協軍也抽掉了一部分前往察哈爾以及綏遠,分駐鐵路兩邊,而且僞蒙軍的幾個騎兵師也在調動,這就引起了八路軍的重視。
此時的八路軍總部,忙成了一片,因爲編制調整正在進行,本來事情就多,但突然出現這麼一個事,讓整個八路軍總部的氣氛變得很緊張。
“你們說,鬼子這是想幹什麼?集中六個師團,十幾萬人,就是爲了打綏遠?”
此時的八路軍總部,程雲看着那一封封電報的內容,不禁的說道。
“你也太高看傅作義了,他的軍隊現在也就十萬左右,即便他的能力不錯,但是日軍出動兩個師團就可以解決掉他,明顯不是針對他的!”
徐向淺搖了搖頭,否決了程雲的意見。
“我感覺要壞事,日軍這次圖謀很大!”李衛國仔細看着地圖,皺着眉頭說道。
“怎麼了?你看出了日軍的意圖了?他們不可能打蘇聯吧,綏遠可是挨着外蒙古的!”
徐向淺開着玩笑說道。
“日軍不是想打蘇聯,而是想打我們!你們看,現在日軍集合的地點都是都是在平綏鐵路,很明顯是想通過鐵路,把軍隊運至包頭,然後西進。
西面的可能被日軍進攻的目標就是傅作義部,但是已經被排出了,他還沒那個資格。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就是我們的西北根據地。
綏西的傅作義,這次肯定會被牽扯進來。在日軍打下河套平原後,就可以沿着黃河,南下進攻寧夏,最後佔領蘭州。”
李衛國一臉凝重的說道,連他都沒有想到日軍真的會這麼幹,簡直有點出乎意料!
“不會吧,現在日軍已經戰線拉得這麼長了,在進攻我們西北,戰線豈不是更長,他們的物資補給如何滿足。”
旁邊的孫德清說道。由於編制還沒有調整結束,他的部隊暫時也沒有跟十一縱隊輪換,所以就還在前線待着,這麼大的事,他肯定不能缺席。
“我感覺有可能日軍是基於兩點,願意冒着這麼大的危險發起這次戰役。
首先,現在日軍已經切斷了我國所有的海上港口與外界的聯繫,我黨無所謂,但是重慶政府現在卻是隻能依靠西北這條通道,接受蘇聯提供的援助。若是切斷了河西走廊,我們雙方的外援通道都會被全部切斷,到時候說不定重慶政府會出大問題。
其次,我感覺是因爲上次玉門油田的影響,那次國民黨給宣傳的太厲害了,讓日本的情報機關,開始着重關注我們後方的根據地。要知道日本的本國的石油產量並不高,很多都靠進口,之前在東北找了很多次石油都沒找到,去年還想進攻山西,就是爲了延長。
而去年我們發現石油的事情,讓日本相信西北還有更多的石油資源,加上我們在西北有着一套比較不錯的工業體系,所以才讓日本鋌而走險。”
李衛國心裡也非常的震驚,但現在也只有這個合理的解釋來說明日軍的異常調動。要知道,歷史上可沒有這次行動,現在突然出現,也讓他感到措手不及。
“衛國,那現在怎麼辦?既然明知日軍是針對我們,我們不可能不有所行動吧,六個師團?就算進攻的只有三個師團,我們西北的現在的部隊也擋不住啊!”
程雲擔憂的說道。
“彆着急,凡事都得一步一步來!馬上把這事給中央彙報,儘快拿出一個決策來!”李衛國有條不紊的說道。
“是!”
程雲也不敢耽擱,連忙把他們這次分析出來的結果,傳達到中央,畢竟情況也是十分危急。
當然李衛國能看出日本的企圖,以主席的戰略眼光,不可能看不出來。於是便命令即刻派出飛機,前往長治,把李衛國從前線接回來,一起商討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而在這期間,八路軍在山西、西北等地的軍隊,都開始進行戰鬥準備了,因爲一場大仗不可避免。
而回到蘭州的李衛國很快就和主席、陳更等人拿出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首先第十一縱隊、第67軍、第38軍即刻開往寧夏,第二縱隊調回陝西,負責防備黃河東岸的日軍;第九縱隊抽調獨27師、獨28師,由縱隊司令員李振華率領,開回陝西。
此次戰役由八路軍副總司令李衛國親自指揮。
陳更出任西北衛戌司令,負責指揮第十一縱隊、67軍、38軍、寧夏守備師、第一裝甲旅、兩個獨立騎兵旅、第一航空旅,負責抵擋日軍的進攻。
賀隆出任晉綏衛戌司令,負責指揮第六縱隊、騎兵第二軍,在綏遠一帶負責襲擾、進攻附近日軍。
李振華出任預備部隊司令,下轄獨27師、獨28師、中央警衛師、甘肅守備師。並從漢中、川北、關中等地再次抽調大量民兵,組建第十二縱隊,由騰代遠出任司令員,並在陝西開始整編。
除此之外,組建炮兵師、第二裝甲旅、第三航空旅。
。。。。。。
就在八路軍開始做一系列調整的時候,日軍也在快速的行動。日軍第35師團進駐大同,負責指揮附近的近十萬的皇協軍負責主要城市以及鐵路幹線的防守。
日軍第10師團則是從大同出發,前往歸綏縣與在那裡的日軍第110師團匯合,此時日軍的進攻態勢已經很明顯了。
同時日軍也正是公佈了此次作戰行動,稱爲西北計劃,此次戰鬥,日軍出動五個師團(不算35師團,它只是防守大同而已)、一個戰車團、兩個騎兵旅團、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4個僞蒙軍騎兵師,一百多架飛機。一共出動了13萬日軍,2萬多僞蒙軍。
這次作戰,將有日軍第一軍軍長梅津美治郎中將擔任指揮官,負責指揮這次作戰。
消息一出,全國譁然!
沒想到四個月前日軍纔剛剛結束武漢會戰,本以爲日軍會消停一會兒,沒想到時隔幾個月又捲土重來,集中了十幾萬軍隊對綏遠以及西北地區發起進攻。
有點戰略眼光的人都知道日軍不是爲了一個小小的綏西,而是西北的寧夏、甘肅地區,佔領當地的礦產資源、切斷中國外援最後一條通道。
對於這次日本人的發起的進攻,重慶政府內部也是各執一詞,爭得不可開交,無非就是看戲還是參與其中。
主張看戲的認爲,現在八路軍發展太快,此次日軍進攻他們無非是損失一個傅作義,但是八路軍的卻會損失很大。十幾萬日軍的進攻,就算八路軍擋下來,損失肯定不小,到時候就能減輕八路軍對黨國的威脅。
萬一中共的中央高層全部被日軍消滅,那麼中共肯定會分崩離析,對於國府來說,也是很不錯的。
主張參與其中的則是觀點相反,他們並不是親共,而是認爲若是中共沒有守住寧夏、甘肅,那麼國府的外援通道將會徹底被中斷,到時候雖然讓中共損失慘重,但國民黨自己的日子也會很難過。
現在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自己尚不能完全滿足,蘇聯的援助是他們現在唯一外援,若是西北的河西走廊被日軍佔領,他們將面臨缺少彈藥的困境。到時候,日軍萬一沿着隴海線東進,進而翻過秦嶺或者進入四川,到時候他們自己會很被動。
主張看戲的就說另一方親共,主張參與的就說對方不管黨國的生死存亡。反正是爭了好幾天,就是爭不出結果,連老蔣自己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插手這件事。
此時老蔣的辦公室裡,他的心腹陳誠、得力手下張治中、相互利用的何應欽、桂系的李宗仁四個目前在重慶政府軍政兩屆影響比較大的四個人都在這裡,商討的無非就是對於日軍的進攻,國府應該怎麼做。
“之前的會議上,那些人爭了半天,也沒爭出個什麼結果。你們幾個也都是國府的要員,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這事我們國府總得拿出一個態度。”
會議室裡,老蔣平淡地說道,彷彿北方的那場大戰,跟他沒什麼關係似的。
“委員長,我的觀點是,給予中共一些支援,畢竟他們現在守着我們外援通道。要是中共打不過跑到山裡打游擊,損失的還是我們國府,得不償失。”
作爲有名的紅色將軍,此時的張治中說話是站在整個國家的角度考慮,他也不怕因爲此時引起老蔣的忌憚。因爲張治中不是忠於老蔣,而是忠於孫中山,在黃埔建立之初就跟中共的關係很好,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老蔣也沒因此而故意打壓,不任用他,除了他的資歷外,他的能力也很強。雖然他跟中共關係不錯,但是他還是國民黨人,不會說什麼投靠中共之類的,所以對黨國的忠心,也是讓老蔣重用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