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西征(四)

“惲書記,中央關於張國套等人的處分下來了!”第二天安康,一封來自中央的電報擺在了惲代英面前。

“噢,這麼快?張國套居然還保留着中央委員一職?真是便宜他了!”聽到中央的處分下來了,惲代英拿起電報看了一下,有點失望地說道。

“雖然保留了中央委員,但張國套其他職位都被撤掉,包括蘇維埃共和國副主席一職,基本上是從雲端跌落在了谷底,不足爲懼了。”聶榮真不在乎的說道,現在的張國套已經跟他們不是一個等級的人物了。中央委員?川陝鄂根據地有十來個,他就是其中一個無權的人物。

“先把這封電報給衛國發去吧,看他如何處理剩下的人,包括任命的問題。”根據地做主的還是李衛國,所以這些事得經過對方同意才能拍板。

“好的,我馬上就去把電報轉發過去。”

。。。。。

“還真是一個比較糾結的事啊,本來紅二待的好好地,組建西路軍後,又把自己踢出了紅二。現在倒好,張國套倒臺,自己又接手紅四了,紅四軍團?紅四方面軍?看樣子是離不開這個‘四’了呀!”

看着中央的電報,李衛國笑了笑道,不過還是很快接受了現實,並把自己的看法給根據地的幾人回了電報。

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下轄紅四、紅七兩個軍團,爲了平衡兩個軍團的實力,李衛國把黃公略的第九軍劃入了紅七軍團。

其中紅四方面軍由李衛國、徐向淺、惲代英、聶榮真、陳更五人分別擔任總司令、副總司令、政委、政治部主任、總參謀長五個最重要的職位。

紅四軍團下轄第四軍、第七軍、第十七軍,由李衛國兼任軍團長,李振華兼任副軍團長,林標兼任參謀長;紅七軍團下轄第八軍、第九軍、第十八軍,由徐向淺兼任軍團長,黃公略兼任副軍團長,曠繼勳兼任參謀長。

至於參與張國套作亂的,但後面又反正的那些紅軍,編爲一個師約6000人,由何畏出任師長,許是友出任副師長。其他的除了李忑等人被執行槍決之外,其他的情節嚴重的則送進了勞改營,將面臨五到十年的勞改營處罰。而張國套則被打發去負責根據地的司法部門,主官根據地的刑事案件等。

這些事情的安排好,也意味着因爲張國套造成的動亂暫時結束了,而根據地就可以一心的爲西北的戰爭供應物資了。

歷史上的西路軍失敗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主要的有三點,一是西路軍主題爲紅四方面軍,經過張國套的亂來跟中央沒有互信;二是嚴重缺乏武器彈藥;三就是指揮嚴重有問題,缺乏對騎兵作戰的經驗。

歷史上的西路軍全軍兩萬多人,有一半都是醫院、機關等非戰鬥人員,擁有槍支不到一萬,士兵身上的子彈平均每人不到20發。非戰鬥人員太多,武器彈藥落後,缺乏機槍,根本無法遏制馬家軍來去自如的騎兵,所以作戰時,基本是一邊倒的屠殺。

歷史上西路軍的慘狀不亞於中央紅軍長征的慘狀,但李衛國這次率領的西路軍卻要改寫這個歷史。六個師,七萬餘人,幾個主力師擁有大量的自動武器,註定了馬家軍在西路軍面前會是一個悲劇,騎兵註定了不屬於這個時代,沒有了騎兵的馬家軍,便什麼都不是了。

“總司令,現在馬上就要入冬了,我們是不是別再再深入了,我之前聽吉軍長說過,西北的冬天十分寒冷,我們的士兵大多是南方的,不適合野外作戰啊!”

看着天氣愈來愈冷,李振華勸道,畢竟他們這次是陌路遠征,雖然提前有多準備,但是在冬天發起進攻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

“你的說沒錯,你去跟紅八軍說一聲,讓他們先別執行那個計劃,等來年開春後在執行。同時命令左路軍的前鋒部隊到達岷縣後停止前進,在那修建好城池的防禦工事,等待來年開春;右路軍先拿下天水,擋住陝西敵人西進甘肅的大門;而我們就在不遠武山縣駐紮吧,這個冬天估計就得在甘肅待着了。”

李衛國聽着開始肆虐的寒風,颳得他的臉都有些疼,這已經不適合西征了,若是強行繼續西征,估計會重蹈覆轍。

“是!”

。。。。。。。

武山縣外,中路軍的前鋒部隊兩萬餘人(其他的在後面幾個縣駐紮着,守着後方的補給線)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離着城門2公里的地方。

西北不像南方,或許很多南方城市沒有城牆,但是西北這個地方每個城池都必須有城牆。西北多風沙,氣候乾燥,常年處於混亂時期,若是沒有城牆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這個城池也就不再安全了。

眼前的這座武山縣城比蘭州以西的那些縣城環境好點,武山縣緊鄰渭水,之前屬於甘肅渭水專區,現屬於天水專區。武山縣縣城周圍是幾座比較大的山,縣城就建立在羣山之間的河谷平原地帶,面積不大,人口也很少,一樣都能望遍全城,估計人口也就一兩萬,剩下的都在下面的小鄉寨裡零散的分佈着。

“團長,我們現在怎麼辦?城外這麼多軍隊,我們就一千多人,守不住啊!”武山縣城,縣裡的保安團士兵看着城外的軍隊,都嚇傻了,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足足有數萬人啊。

“我知道怎麼辦是嗎?守好城池,你給蘭州馬司令發電報,就說紅匪大局來襲,我部決定在武山學當年李虎臣之壯舉,堅守武山,還望馬司令儘早支援。”

這個保安團長一副豪言壯志,想學民國十五年李虎臣跟楊虎城堅守西安的壯舉。不過他也不想想,人家當初的李楊聯軍有一萬,敵人是七萬之衆的鎮嵩軍;而他呢,一千多人,對面是兩萬擁有火炮的紅軍,結果不言而喻。

“進攻!”

轟轟

十門火炮直接朝着這個小小的武山縣,發射着炮彈,在炮擊的同時,紅軍士兵開始用着步炮協同戰術,快速靠近城牆。

城裡的保安團,哪見過這樣的陣仗啊,還說堅守一段時間,結果一個小時不到就崩潰了,包括這個縣城的縣長以及保安團上下都成了紅軍的俘虜。

“你就是保安團團長?漢人還是回人?”李衛國進城後問着眼前一個穿着馬家軍軍裝的男子,西北情況他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這裡民族情況挺複雜的。

“長官,我是漢人,不是回人啊!”聽着眼前這位明顯是這數萬紅軍的最高長官的問話,這個保安團團長連忙低聲下氣的說道,他以爲這個人對回民不友好呢。

“放心,我不會殺你,我就想知道甘肅的一些情況,你對馬家軍有所少了解?還有這邊的民族情況。”李衛國笑着說道,他自己有那麼害怕嗎?進城之後他也沒亂殺人吧,至於這麼害怕自己嗎?

“好的,長官,我把我知道的都給你說,還請長官繞我一命。”再聽見眼前這位長官,有事問自己,這個保安團團長連忙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從這個保安團團長的話中,李衛國等一衆指揮官都知道了西北軍的很多情況。馬家軍是西北最大最強的軍隊,甘青寧三馬就是其中的代表。

馬家軍的主要人物都是回人,很多都信馬,也就是馬氏族人,這也就是爲什麼軍隊叫作馬家軍了。前期的馬家軍基本都是回民,在民國時期馬家軍開始出現了不少漢人,不過漢人的地位並不高,很少有人能當到團長一職。

所以西北很多有想法的漢人基本都離開了這裡,因爲這裡中央管不着,就是馬家軍做主,但馬家軍無法給他們一個合適的平臺,在這裡帶着都低人一等。留在西北從軍的那些漢人,在馬家軍混不上去,就去地方的保安團混,這個保安團團長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職位不高,但勝在輕鬆自由。

“把他們帶下去,好好看押,也別餓死他們,還有把城內的一切反對聲音肅清了,另外命令部隊在附近的幾座山上設置觀察哨,密切注視周圍的一切情況。”

在瞭解了一下當地情況後,李衛國便安排到,他們將在這裡度過這一個冬天,必須把防務做好。

“總司令,右路軍吉軍長髮來電報,說是在天水跟胡宗南的第一師交上手了。”

“戰況如何?敵我力量是什麼狀況?”李衛國連忙問道,沒想到他的部隊又跟胡宗南交上手了,這個胡宗南是沒打怕呀!

“吉軍長正率領右路軍大部在天水駐防,暫時胡宗南拿吉軍長沒有任何辦法。不過保衛局剛剛傳來了一封關於第一師的情報,總司令你看看,咱們這個校長還真不是一般的偏心啊!”

李振華拿着一封電報給李衛國,言語之間布面羨慕。

“我看看,胡宗南上次被我們吃掉一個旅,現在有多牛逼了!”李衛國拿過電報看了一下,看完之後也不禁深吸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老將咋想的,對於胡宗南他還不是一般的偏心。上一次他把胡宗南打的元氣大傷,老蔣不禁沒責怪,反而給其補充大量士兵和武器,很快元氣恢復的胡宗南在對鄂豫皖的圍剿中大發神威,最終迫使紅四方面軍主力遁離鄂豫皖根據地。

對於自己的愛將建立如此功勞,老蔣不免再次嘉獎,現在胡宗南的第一師已經擁有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團,有着四萬餘人,都比國民黨很多一個軍的人多不少,但偏偏他還是一個師的編制。

他是因爲覺得自己資歷不夠,所以一直不願把他的第一師晉升爲軍,他的師四個步兵旅,都是三團九營制,除此之外,他的一個營是四個連,通過這樣,他的部隊纔會變得如此龐大。

別看他部隊這麼龐大,但是南京政府給的軍餉武器都是按照實際給的,基本都是按照最好的給配的,每個旅都有不少山炮、野炮。就像在天水發生的戰鬥,胡宗南的第一師正在不要錢的往天水發射着炮彈。

轟轟

猛烈的炮火,讓被風沙侵蝕很久的天水城城牆到處出現被炮彈炸出的的彈坑。

“嘖嘖嘖,你看看,老蔣對自己的部隊待遇還真不是一般的好,你看看人家這一個師人跟我們一個軍持平了,還有這些武器完虐我們,這發射炮彈就跟不要錢似的。”

離着胡宗南部隊不遠的地方,有這麼一直騎兵隊伍,正式孫蔚如38軍的一衆指揮官,正在觀摩胡宗南的進攻。通過望遠鏡,孫蔚如一直對自己的部下說道。

“沒辦法,人家是中央軍,不過胡宗南這麼賣力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好像是去年年初他圍剿咱們這個紅色鄰居的時候,被滅了一個旅,估計這回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吧!”一旁的38軍副軍長段象武笑着分析道。

“怪不得,我說胡宗南怎麼會這麼賣力呢,原來還有這個原因作怪!對了城內守軍是紅軍那一部分,這守城這麼久也不見落下風啊!”孫蔚如這才恍然大悟道。

“城內的指揮官估計軍長你也認識,也是楊主席(楊虎城)的老相識了!”一旁的段象武微笑地說道。

“誰?”聽到自己認識,還是楊虎城的老相識,孫蔚如也好奇這個人。

“吉鴻昌,現紅軍第十七軍軍長吉鴻昌,這是我們剛剛打聽到的!”段象武的話如一聲驚雷,在衆位38軍指揮官頭上響起。

今天兒童節,雖然大家都過了過這個節日的年齡,不過還是祝大家節日快樂,年齡增長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367章 調動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70章 崛起(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34章 交易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2章 大婚第34章 衝突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84章 新年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34章 交易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55章 相聚第31章 班底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章 安仁之戰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98章 入川(四)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8章 諜影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71章 崛起(二)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
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367章 調動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70章 崛起(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34章 交易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2章 大婚第34章 衝突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84章 新年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34章 交易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55章 相聚第31章 班底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章 安仁之戰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98章 入川(四)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8章 諜影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71章 崛起(二)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