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

“什麼?我們的援軍被日軍包圍了?”當樑砥柱聽到這個消息,一臉不相信,還以爲李克己是在開玩笑。

看着樑砥柱不相信,李克己也很無奈,“副團長,這是真的,師部傳來的命令不會錯的。我們的援軍在山林裡迷了路,不久前,在前往增援我們的路上,被一隻日軍交上了火,結果沒打過,就被包圍了。

而且進攻我們的日軍明顯火力下降,我覺得應該是抽調了一部分去對付我們的援軍。”

“那個什麼突擊隊,裝備不比我們差,按美國人的說法,訓練很嚴。3000來人的部隊被包圍,再怎麼也得有一個聯隊吧。

可日軍在附近就一個55聯隊,56聯隊還在達羅等地,要是他們出動了,緬甸游擊隊不會不告訴我們。”樑砥柱搖了搖頭道。

現在緬甸游擊隊有着美國人提供的電臺以及武器援助,只要一有日軍的消息,對方就會及時告訴他們。可現在他們沒聽說日軍56聯隊離開了達羅一線,那這附近日軍也就一個55聯隊,滿打滿算,也就4000來人。

要是有一個聯隊包圍了梅列爾突擊隊,那進攻他們的日軍是哪來的?他們眼前的日軍,即便是少了一些,也有2000多人。那多出的這幾千日軍怎麼來的,總不能平白無故就多出幾千日軍吧。

“這個?”李克己此時也懵了,顯然也被問住了。“副團長,你說會不會是日軍的傘兵?”

在他看來,他們有傘兵,日軍也肯定有,所以他便有此想法。

“傘兵?你逗我吧!我們根本就沒有得到日軍有傘兵在緬北的情報,難道他們從緬甸南部,就知道我們有援兵空降在附近,他們也派出一支傘兵來增援,有這麼巧的事?”樑砥柱搖頭道。

“那這怎麼回事?本來我們被包圍,那支美國部隊是來救我們的。現在倒好,沒救成我們,他們反被日軍包圍,現在到底怎麼辦?”李克己在那埋怨道。

不僅樑砥柱等人,包括魏德邁和孫立人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梅列爾突擊隊是不是真的被日軍一個聯隊所包圍。他們都認爲這支突擊隊的戰鬥力至少能媲美日軍一個聯隊,搞得他們現在還以爲緬甸游擊隊那邊的情報失誤以及其他什麼的。

“怎麼辦?現在援兵是靠不住了,想辦法自救吧。告訴兄弟們,準備好彈藥,半個小時後發起一次衝鋒,我倒要看看眼前的到底有多少日軍!”樑砥柱現在有點懷疑他們眼前的日軍可能數量不對,所以打算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半個小時後,在李克己帶領下,900來名112團士兵朝着山坡下的日軍發起了一次進攻。經過半個小時的激戰,112團仍然沒有打破日軍的包圍,被趕回了幾個山坡上。不過這也讓樑砥柱發現了一個事,那就是包圍的日軍數量的確有所減少,但是人數起碼還有2000多人,這是毋庸置疑。

不過第二天他們的疑惑都被解答了。當聽到到底怎麼回事的時候,魏德邁、梅列爾等人差點沒羞愧的當場找個地洞鑽進去。即便是孫立人等中**官也都目瞪口呆,他們也沒想到事情居然是這麼回兒事。

第二天,梅列爾突擊隊的包圍就被解除了,不過不是遠征軍給解得,也不是美國人自己突圍的,更不是英國人幫的忙,而是範永明率着2000來人的游擊隊解了這個圍。

原來從112團兩個營被日軍包圍,範永明就知道了。不過孫立人等人沒有找範永明的游擊隊幫忙,認爲他們沒有這能力,就把他們拋在了腦後。

可範永明有着上面的吩咐,自然時刻留意着遠征軍的反攻情況。在得知遠征軍有困難時,就集合了附近的2000多部隊前來幫忙,看看能不能解了遠征軍之圍。

範永明知道自己雖然有集結了2000多人,但這些人正面對抗日軍一個大隊就很難,他只是打算過來看能不能把日軍的運輸部隊給伏擊了。結果沒想到遇到了被日軍一個不滿編大隊給包圍的梅列爾突擊隊,日本人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朋友,自然就順手給解救了。

當看到那數千狼狽不堪但又高興地美軍士兵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不知範永明,他帶來的兩千多人都愣住了。包圍他們的只有一個不滿編的日軍大隊,裝備趕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來說,差了好幾個檔次,但這些美軍居然被只有自己部隊四分之一日軍給包圍。

一下子,美國人的戰鬥力就在這些南洋縱隊的腦海裡出現了個大問號。看着美軍那些裝備,南洋縱隊可謂一個羨慕,就差哈喇子掉在手上了。

雖然2000多名游擊隊士兵不一定能打過那個不滿編的日軍大隊,但是被包圍的梅列爾突擊隊也不是傻子,有援軍自然就主動出擊。於是乎,鬼子在留下500來具屍體就倉皇而逃,梅列爾突擊隊也就被解救出來了。至於鬼子的槍,美國人看不上,範永明就很高興的笑納了。

梅列爾突擊隊的脫困,範永明又帶來兩千多游擊隊士兵,使盟軍的實力一下暴漲。圍困112團主力的日軍,在聽說了這個消息後,也知道事不可爲,便主動撤退。對於日軍來說,一場看似勝券在握的包圍戰,就這麼虎頭虎腦的結束了。

梅列爾突擊隊和112團先後脫困,讓後方的中美聯合指揮部的一衆將領很是高興。這場戰鬥本來對他們不利,結果到後面日軍卻損失慘重。一個聯隊的日軍,最後只剩下2000來人逃回去,損失差不多一半,而盟軍損失不到1000人,可謂大勝。

作爲謝禮,日軍遺棄的武器自然就送給了範永明部。搞得現在範永明一下子多了近一千條槍,還有少量的迫擊炮和機槍,實力一下就增加了近一倍。

不過梅列爾突擊隊的事就被傳了回去,搞得魏德邁都苦笑不得,至於那個梅列爾准將更是尷尬不已。太丟人了,本來打算去救112團的,順便教訓教訓日本鬼子和向中**隊展示美軍的實力。最後倒好,任務沒完成不說,自己反被900來鬼子給包圍了,最後還是靠一支裝備垃圾的游擊隊解救了。

不管怎麼說,梅列爾突擊隊這次丟人丟大發了。連帶魏德邁後面在孫立人面前態度也不是很強硬,只要不損害美國利益,在有些方面他也就任孫立人了。

其實不是梅列爾突擊隊戰鬥力不行,而是因爲跟民族特性有關。日本是那種在快要全軍覆沒的時候,可以爆發極強的戰鬥力;美軍就不行了,他們在那種情況,基本都是選擇投降,他們纔沒有要跟敵人同歸於盡的想法。

說白了就是美軍怕死,所以打仗的時候就畏手畏腳,面對日軍這種敵人,就有點打不過。要是面對歐洲的敵人還好說,可面對日本人,投降可不是好選擇。

要是投降可以能接受到美國對待俘虜那種標準,或許日本在中國也不會打的這麼慘了。要真按美軍那套標準,中**隊說不好聽點,一般都會投降。

中國本來就不團結,民族意識遠沒有日本人那麼強,很多人當兵就是爲了混口飯吃,所謂的效忠國家,那只是一部分接受過教育的人。你跟一個普通百姓說什麼報效祖國,估計他都不搭理你。

日本侵華爲什麼越打越難,無非就是對俘虜以及平民太過殘忍。在中國士兵看來,不跟日本人打,日本人就讓你死,那還不如拼了,或許還能活。

梅列爾突擊隊首戰不利,讓魏德邁都有點懷疑要不要這支部隊參加接下來的戰鬥,“梅列爾准將,說實話,你的突擊隊員實在讓我很失望,現在我在中國高級軍官面前,都無法確保主動權了。

要不我跟國內說一聲,讓你們回瓜島吧,或許那裡更適合你們!”

“什麼?no!將軍,這次只是我們大意了,要不是那羣大兵輕敵,怎麼可能被不到一千的日本猴子給包圍。我們突擊隊是經歷過很多訓練以及戰場磨練的,下一次,我會親自帶領他們,好好教訓日本猴子。”聽到魏德邁打算把自己調走,梅列爾連忙求情道。

現在被調走,豈不是就證明了他的突擊隊戰鬥力不行,先不說他手下的大兵們願不願意,反正他肯定不願意。梅列爾突擊隊是他一手帶出來的,現在就灰溜溜的撤退,豈不是證明他的能力不行。

“梅列爾准將,你現在也看見了。因爲你的部隊輕敵,導致中**隊更加認爲我們美**隊戰鬥力不行。而這次中**隊只有一千多人,在數倍於己的日軍包圍下,堅持了那麼多天,而且還沒丟失陣地。

你說,我拿什麼來促成你們接下來的聯合行動?”魏德邁反問道。

“這。。。”面對魏德邁的反問,梅列爾一下也不知道說什麼,但讓他就這麼離開,肯定不幹。“將軍,我的士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缺的是一股意志。我建議後面的戰鬥中,我的突擊隊跟中**隊聯合行動,相信有中**隊的幫助,我們能取得很好的戰果。”

聽到梅列爾這麼一說,魏德邁倒是多看了幾眼對方,沒想到對方有這個決心,“中**隊跟你們一起行動有點不合適,他們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訓練。這樣吧,我會跟他們的駐印系統的鄭將軍(鄭洞國)商量,看能不能選一兩千人的士兵跟你的梅支隊一起訓練。單獨設立一兩個中國小隊,或許中國士兵的加入會讓你的部隊有所改變。”

魏德邁這個想法其實也是臨時想起來的,能不能成功還得看鄭洞國等中國駐印系統的指揮官同不同意。主要是讓美**隊單獨行動實在不合適,要是下次又出現情況,那就麻煩了,畢竟對於梅列爾突擊隊,他還是挺希望其能打幾場漂亮仗。

“將軍?你不是說笑吧?讓中**隊的士兵加入我的突擊隊?”梅列爾吃驚道,他已經妥協了,但沒想到魏德邁更狠。

“加入梅支隊倒不一定。但他們可以派出一部分人,跟你們一起訓練,這樣你們的聯合作戰才能得到很好的配合,相互之間也能取長補短。中國人雖然弱小,但是他們的一些品質倒是讓我印象挺深刻的,或許有了這股新鮮血液的注入,能讓你的突擊隊更加努力。

我相信,你的大兵們,不希望被中國人給比下去吧?”魏德邁一臉笑意地看着梅列爾。

看到對方那看似人畜無害的笑容,梅列爾知道自己要是不答應,對方或許真的會打算把自己以及自己的部隊調走,“好吧,我這沒問題。希望他們不會打起來!”

即便千把人的中**隊加入梅支隊,也會單獨變成一兩個小隊,不會混編在一起。隊伍裡的白人和黑人也都是分開的,這其實就是美國的種族歧視作祟,白人至上的觀念,讓他們很看不起其他膚色的人種。

就在美國人在這裡商量的時候,日軍那邊也在商量,不過商量的是中國遠征軍,特別是從印度而來的遠征軍。這支遠征軍的表現,實在讓他們很意外,之前那個大隊在新平洋的慘敗,並沒能讓田中新一等人太過重視。

但這次失敗就不一樣了!

55聯隊對付中**隊一個團(其實是兩個營1000多人),不僅損失了一個大佐副聯隊長,整個聯隊回來的只有2000來人,而中**隊貌似傷亡不到他們一半。

但是對於從印度而來的中**隊,日軍不瞭解,具體戰鬥力如何他們不得而知。爲此,日軍陣營也爲此吵翻了天!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這次反攻緬北的中**隊不一樣了。

第39章 在襄陽(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72章 崛起(三)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96章 東征(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98章 援助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181章 長征(二)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94章 東征(四)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434章 交易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8章 平叛(三)第158章 西征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84章 新年第326章 天津(一)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
第39章 在襄陽(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72章 崛起(三)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96章 東征(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98章 援助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181章 長征(二)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94章 東征(四)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434章 交易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8章 平叛(三)第158章 西征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84章 新年第326章 天津(一)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