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班底

這天晚上,李衛國把自己真正的親信都聚在了一起,商量一些事情。

在這說的李衛國的親信,是指李衛國在進入黃埔之前朋友以及屬下。因爲李衛國的原因,這些人現在都是在二十一師位居高位。

щшш★ Tтkд n★ C ○

這些人裡,包括警衛營營長唐亮、教導營營長劉明、一團副團長賈恩溢、二團團長李振華、炮營營長李東、情報科科長丁曉鵬、輜重營營長何軍、第二補充大隊大隊長李澤輝(同鄉)等十幾人。

這些人裡,都是跟着自己一起來參軍的,而且大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一期以及二期),忠實度肯定不用說。在他們的幫助下,李衛國就已經掌握了二十一師一半的兵力,再加上其他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以及自己提拔起來的學弟們。二十一師已經被李衛國牢牢握在了手裡,說它是其的私人部隊也未嘗不可。

雖然李衛國的親信擔任了許多要害部門,可能有任人唯親的嫌疑,但畢竟自己人才可靠,這也爲李衛國樹立出了聲望----對他忠誠的人,他不會忘的。

“曉鵬,這段時間你的壓力最大,之前我們成立情報部門不合適,現在有了機會,你就得好好完善咱們的情報網。我這會給你5萬大洋的經費,你得先把大地方的情報點建立好,選人的話,就從咱們部隊裡面選一些適合做這個並可靠的人,特別是教導營的。貴在精,不在多!”李衛國對着下方一個微胖的年輕人吩咐道。

“衛國,你就放心吧,既然你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我就不會讓你失望的。”情報科科長丁曉鵬站起來,認真說道。

“你做事我放心,我先給你說一下前期哪些地方需要佈置情報點。首先在武漢、重慶、成都、西安、洛陽、長沙這些地方建立起情報點,以後我們肯定就會在這個附近活動。你的情報能讓我們在這些地方的日子不會那麼難!”李衛國語重心長的說道。

“明白,我會盡快完成任務。”丁曉鵬保證道。

“至於你們其他人,我也不用多說什麼,你們好好給我把兵帶好,別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我需要一支指哪打哪,還能打硬仗的軍隊!”李衛國認真地說道。

“是!”十來人,一起站起來,認真地回答道。

在吩咐了一些事後,李衛國就讓他們散去了,畢竟這樣的聚會不太合適,以後,李衛國也不打算再這麼聚在一起了,有事單獨說,纔不會引起上方的忌憚。

。。。。。

除了這些很早就跟着自己的,二十一師其他的主要幹部,有的是李衛國挖過來的,有的則是黨組織或者國-民黨派過來平衡李衛國的勢力。

陳更,這個未來共和國大將,黃埔一期畢業,跟李衛國是同學,也是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成員之一(主角是是副會長,但在這個組織裡,李衛國的威望最大,身邊的黃埔黨員校友也是很信服他),原時空他在北伐並不是很出彩,土地革命時期也很少有真正的打仗機會,所以在建國後只是一個大將。

但在這個時候卻不是了,作爲主角的同學,在學校期間被主角的能力以及見識所折服,一直跟着主角東征西戰,現在已經是一個副師長長了,比同時期的黃埔校友確是強了不少。

шшш✿ ttkan✿ ℃O

徐向前,來補充團之前由於對國民黨部隊的惡習不滿,感到十分憤怒,剛好上面要調派一個資歷差不多的去補充團,就把他調過去了。來到補充團後,李衛國與他經常深聊,最後被主角說動了,並加入了我黨。在後面的戰鬥中,也開始顯露自己的軍事才能,也能算得上李衛國的人了。

聶榮真,這個就是純粹黨組織派來平衡李衛國的,由於李衛國打仗太牛,幾次硬仗打出了他的名聲。特別是這次計破武昌城,並俘虜北洋軍幾位大將,再次晉升之後,派其他人也就不太合適了。想來想去周恩來還是決定牌聶榮臻過來當黨代表,順便加強黨對這隻隊伍的領導,並通過聶榮臻教官的前黃埔教官的身份,來平衡李衛國。

當然對於自己帶出來的兵,李衛國還是挺相信的,自己只要沒敢什麼嚴重違紀的事,自己的兵肯定是聽自己的。

剩下的就是團營級軍官了。

幾個李衛國的親信不說,其他的也基本都是後世比較有名的共和國元帥以及將軍。

林-彪不用說,作爲共和國的元帥,能力那是不用懷疑的,哪怕是後面幹了嚴重違紀的事,但前期的功勞還是不能抹去的。這個時候的林-彪,在剛從軍校畢業的時候,就被李衛國挖過來了,從連長趕到現在的副團長,也算是了甩了他同學一大截。不過這也是跟林-彪能力有關,打仗點子多,經常能舉一反三,未來元帥的能力現在正在慢慢展現。除此之外,他會做人,跟上級關係很好,如若不考慮李衛國知道其未來的事,還真會對他委以重任。也難怪一個黃埔四期畢業的,能排在許多老資歷的前面,成爲後世共和國元帥排名第三的人物。

至於粟裕就不用多說了,後世大將裡排名第一的人物,能力不用說。他是李衛國從獨立團帶出來的手下,之前還有人不解,爲什麼李衛國要對一個學生班長任命爲一個主力連連長,但其後面的展現出來的勢頭讓很多老人都自愧不如,與林-彪成爲李衛國手下最會打仗的後起之秀。所以後面才被破格提拔爲營長,要不是資歷不夠,難以服衆,李衛國都想把其身爲團長。

黃克誠,後世共和國大將之一,出生於湖南郴州的一個農民家庭。黃25年入黨,26年進入國共合作開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畢業後在第八軍營、團級擔任指導員。他就是李衛國跟周恩來要的人員之一了,擔任團參謀長以及黨代表,算是提前挖人。

黃公略,我黨的早起領導人之一,是老毛的“三驍將”之一,如果不是死得早再怎麼也是一個大將穩妥妥的。他是李衛國在湖南戰場上以外的發現,在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之後,用了500支槍從他的上司那挖過來的。之前一直是在補充團團部任職,在擴編後李衛國就提名讓他成爲了主力團的參謀長。

劉-志丹,後世陝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黃埔一期,主角的同學以及好友,跟着李衛國從獨立團出來的老人了,資歷以及能力也不差,擴編後成爲了一個團參謀長。

蔡申熙,同樣黃埔一期,主角的同學以及好友,跟着李衛國從獨立團出來的老人,能力挺強,擴編後成爲了一個主力團團長。

剩下的盧德銘、王爾琢等都是主角同學或者學弟們,在李衛國的幫助下,這些黃埔軍校出來的黨員學員,一半都在李衛國的守備旅任職,剩下的有的去了獨立旅,以及其他的部隊。

就是這些同學以及知己再加上自己的親友,構成了李衛國後面打天下的忠實班底,也爲他成爲黨的主要領導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98章 入川(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182章 長征(三)第450章 後續(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30章 天津(五)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339章 天津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66章 西征(九)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49章 後續(二)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27章 天津(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162章 西征(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
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98章 入川(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182章 長征(三)第450章 後續(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30章 天津(五)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339章 天津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166章 西征(九)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49章 後續(二)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27章 天津(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162章 西征(五)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