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李衛國把自己真正的親信都聚在了一起,商量一些事情。
在這說的李衛國的親信,是指李衛國在進入黃埔之前朋友以及屬下。因爲李衛國的原因,這些人現在都是在二十一師位居高位。
щшш★ Tтkд n★ C ○
這些人裡,包括警衛營營長唐亮、教導營營長劉明、一團副團長賈恩溢、二團團長李振華、炮營營長李東、情報科科長丁曉鵬、輜重營營長何軍、第二補充大隊大隊長李澤輝(同鄉)等十幾人。
這些人裡,都是跟着自己一起來參軍的,而且大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一期以及二期),忠實度肯定不用說。在他們的幫助下,李衛國就已經掌握了二十一師一半的兵力,再加上其他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以及自己提拔起來的學弟們。二十一師已經被李衛國牢牢握在了手裡,說它是其的私人部隊也未嘗不可。
雖然李衛國的親信擔任了許多要害部門,可能有任人唯親的嫌疑,但畢竟自己人才可靠,這也爲李衛國樹立出了聲望----對他忠誠的人,他不會忘的。
“曉鵬,這段時間你的壓力最大,之前我們成立情報部門不合適,現在有了機會,你就得好好完善咱們的情報網。我這會給你5萬大洋的經費,你得先把大地方的情報點建立好,選人的話,就從咱們部隊裡面選一些適合做這個並可靠的人,特別是教導營的。貴在精,不在多!”李衛國對着下方一個微胖的年輕人吩咐道。
“衛國,你就放心吧,既然你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我就不會讓你失望的。”情報科科長丁曉鵬站起來,認真說道。
“你做事我放心,我先給你說一下前期哪些地方需要佈置情報點。首先在武漢、重慶、成都、西安、洛陽、長沙這些地方建立起情報點,以後我們肯定就會在這個附近活動。你的情報能讓我們在這些地方的日子不會那麼難!”李衛國語重心長的說道。
“明白,我會盡快完成任務。”丁曉鵬保證道。
“至於你們其他人,我也不用多說什麼,你們好好給我把兵帶好,別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我需要一支指哪打哪,還能打硬仗的軍隊!”李衛國認真地說道。
“是!”十來人,一起站起來,認真地回答道。
在吩咐了一些事後,李衛國就讓他們散去了,畢竟這樣的聚會不太合適,以後,李衛國也不打算再這麼聚在一起了,有事單獨說,纔不會引起上方的忌憚。
。。。。。
除了這些很早就跟着自己的,二十一師其他的主要幹部,有的是李衛國挖過來的,有的則是黨組織或者國-民黨派過來平衡李衛國的勢力。
陳更,這個未來共和國大將,黃埔一期畢業,跟李衛國是同學,也是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成員之一(主角是是副會長,但在這個組織裡,李衛國的威望最大,身邊的黃埔黨員校友也是很信服他),原時空他在北伐並不是很出彩,土地革命時期也很少有真正的打仗機會,所以在建國後只是一個大將。
但在這個時候卻不是了,作爲主角的同學,在學校期間被主角的能力以及見識所折服,一直跟着主角東征西戰,現在已經是一個副師長長了,比同時期的黃埔校友確是強了不少。
шшш✿ ttkan✿ ℃O
徐向前,來補充團之前由於對國民黨部隊的惡習不滿,感到十分憤怒,剛好上面要調派一個資歷差不多的去補充團,就把他調過去了。來到補充團後,李衛國與他經常深聊,最後被主角說動了,並加入了我黨。在後面的戰鬥中,也開始顯露自己的軍事才能,也能算得上李衛國的人了。
聶榮真,這個就是純粹黨組織派來平衡李衛國的,由於李衛國打仗太牛,幾次硬仗打出了他的名聲。特別是這次計破武昌城,並俘虜北洋軍幾位大將,再次晉升之後,派其他人也就不太合適了。想來想去周恩來還是決定牌聶榮臻過來當黨代表,順便加強黨對這隻隊伍的領導,並通過聶榮臻教官的前黃埔教官的身份,來平衡李衛國。
當然對於自己帶出來的兵,李衛國還是挺相信的,自己只要沒敢什麼嚴重違紀的事,自己的兵肯定是聽自己的。
剩下的就是團營級軍官了。
幾個李衛國的親信不說,其他的也基本都是後世比較有名的共和國元帥以及將軍。
林-彪不用說,作爲共和國的元帥,能力那是不用懷疑的,哪怕是後面幹了嚴重違紀的事,但前期的功勞還是不能抹去的。這個時候的林-彪,在剛從軍校畢業的時候,就被李衛國挖過來了,從連長趕到現在的副團長,也算是了甩了他同學一大截。不過這也是跟林-彪能力有關,打仗點子多,經常能舉一反三,未來元帥的能力現在正在慢慢展現。除此之外,他會做人,跟上級關係很好,如若不考慮李衛國知道其未來的事,還真會對他委以重任。也難怪一個黃埔四期畢業的,能排在許多老資歷的前面,成爲後世共和國元帥排名第三的人物。
至於粟裕就不用多說了,後世大將裡排名第一的人物,能力不用說。他是李衛國從獨立團帶出來的手下,之前還有人不解,爲什麼李衛國要對一個學生班長任命爲一個主力連連長,但其後面的展現出來的勢頭讓很多老人都自愧不如,與林-彪成爲李衛國手下最會打仗的後起之秀。所以後面才被破格提拔爲營長,要不是資歷不夠,難以服衆,李衛國都想把其身爲團長。
黃克誠,後世共和國大將之一,出生於湖南郴州的一個農民家庭。黃25年入黨,26年進入國共合作開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畢業後在第八軍營、團級擔任指導員。他就是李衛國跟周恩來要的人員之一了,擔任團參謀長以及黨代表,算是提前挖人。
黃公略,我黨的早起領導人之一,是老毛的“三驍將”之一,如果不是死得早再怎麼也是一個大將穩妥妥的。他是李衛國在湖南戰場上以外的發現,在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之後,用了500支槍從他的上司那挖過來的。之前一直是在補充團團部任職,在擴編後李衛國就提名讓他成爲了主力團的參謀長。
劉-志丹,後世陝北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黃埔一期,主角的同學以及好友,跟着李衛國從獨立團出來的老人了,資歷以及能力也不差,擴編後成爲了一個團參謀長。
蔡申熙,同樣黃埔一期,主角的同學以及好友,跟着李衛國從獨立團出來的老人,能力挺強,擴編後成爲了一個主力團團長。
剩下的盧德銘、王爾琢等都是主角同學或者學弟們,在李衛國的幫助下,這些黃埔軍校出來的黨員學員,一半都在李衛國的守備旅任職,剩下的有的去了獨立旅,以及其他的部隊。
就是這些同學以及知己再加上自己的親友,構成了李衛國後面打天下的忠實班底,也爲他成爲黨的主要領導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