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

魚臺縣,挨着微山湖,也在京杭大運河邊上。要是放在以前運河還能使用的時候,這個地方絕對比現在繁榮。

京杭大運河在清末就開始荒廢了,始於太平天國。京杭大運河在清朝中前期一直作爲漕運的重要航道,後來太平天國佔領了江蘇大半部分地區,漕運被中斷。加上當時洋務運動的展開,海運業逐漸發展起來,所以海上航線就逐漸取代了京杭大運河。

畢竟海上不像京杭大運河年年都得花錢去維護,海上航線也很安全,而且速度也比內河運輸快。後來清政府就逐漸放棄了京杭大運河,到了民國這條運河更加荒廢,很多地段都被淤泥堵塞,根本無法通航。而且民國戰爭不斷,政府也沒閒心,也沒錢管這個事。

津浦線的修建,南北運輸都考鐵路或者海陸,內陸水運更加沒有市場。即便是微山湖這邊,現在來往的船隻就不多,而且大多是漁船,商船很難看見。

微山湖這幾個湖構成了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羣,蘆葦叢生,造成這裡特別適合隱藏行蹤。日本人打來之前,這裡就有土匪存在,日本人來之後,日本人、僞軍、國民黨軍隊、八路軍都來了,更加讓微山湖的局勢錯綜複雜。

這五股勢力的存在,哪還有商船經過,湖面上有着日軍的巡邏艇,平時漁船看見都得躲着對方。

防守魚臺縣的日僞軍這兩天一直不好過,一切都怪新四軍,前兩天打下了豐縣和沛縣,讓魚臺縣也有點人心惶惶。不過好消息是新四軍正在準備橫渡微山湖,魚臺縣境內倒沒有發現什麼大規模的新四軍部隊。

三浦義夫大尉是駐守兗州、濟寧一帶的日軍32師團210聯隊的一箇中隊長。三浦義夫來中國的時候,中國已經沒有太大的戰爭,所以對於戰爭的殘酷並不是很瞭解。他來中國之後就是享福,中**隊的弱小實在讓他很意外,他的當初來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隊長,他就能帶着一個小隊的軍隊跟附近十倍於己的中**隊對抗。

不過這附近中國的游擊隊太多了,趕走了國民黨軍隊,還有八路軍。雖然八路軍的裝備也很差,可人實在太多,而且一般不跟她們正面交手。以前經常有以班爲單位加上幾十個皇協軍的軍隊去附近村子裡徵糧,可隨着徵糧部隊相繼遭遇襲擊,他們也明白怎麼回事了。

好在八路軍的裝備不行,也就敢在野外襲擊他們,拿縣城根本沒什麼辦法。所以後面只要到了糧食豐收的季節,都是以小隊爲單位,還得帶上百多號皇協軍纔敢出城。

不過今天三浦義夫不得不親自出城,因爲他得到消息,說是一個據點的一個分隊的皇軍和一個排皇協軍共40多名士兵失聯了。魚臺縣境內據點不多,不到十個,有些據點是皇協軍防守,有些據點是皇軍和皇協軍一起駐守。而失聯的這個據點,是最大的據點之一。

據點都有電話跟縣城的警備司令部隨時聯繫,但是昨天開始就聯繫不上了。想到南邊的兩座縣城,三浦義夫不得不親自帶兵出城查看。

100多人的鬼子加上200多人僞軍,400號人就這麼朝着事發據點的位置前進。魚臺縣城鬼子配備的代步工具也就一些偏三輪,汽車都沒有。三浦義夫作爲魚臺縣權力最大的,自然是坐着三輪車前行,其他人則是跑步前進。

此時本就是炎熱的夏季,要不是有事,三浦義夫寧願在縣城裡吃着西瓜,聽着抓來的中國藝人彈奏的小曲。不過好在他坐的是車,開起來後還是有些許涼風,不像跟着的士兵跑着跑着就滿頭大汗。

不過很快隊伍就停在了路邊,本來正在想事的三浦在車停的瞬間差點撞到前面。

“八嘎,怎麼開車的?”生氣的三浦直接扇了開車士兵一巴掌。

“嗨!”那個士兵站在地上認錯道。

就在這時,前面開路士兵中的一個跑了回來,對着三浦恭敬地說,“中隊長閣下,前面發現大量的腳印。”

“納尼?”聽到士兵的彙報,三浦疑惑道。

在士兵的掩護下,三浦來到了其手下所說的腳印處,他看到眼前的一切,臉色都驚呆了。的確是大量的腳印,甚至還有車轍印,馬蹄印,一直朝着北方而去。

那是濟寧的方向!想到這,三浦一下就嚇着了,難道支那軍隊去偷襲濟寧去了?

“中隊長閣下,這些腳步凌亂,加上昨晚下過雨,有些不是很清晰。不過這些肯定不是過路的行人造成的,有可能是軍隊,而且這些腳印應該是昨天晚上留下的。”一個軍曹觀察了半天過來彙報道。

“昨天晚上?軍隊!”三浦突然想到南邊地新四軍大軍,或許他們不是準備橫渡微山湖,“不好,趕緊給縣城發報,就說支那軍隊可能偷襲濟寧。他們是晚上行軍,避開了我們的偵查。”

就在三浦話剛說完,一聲槍響傳來,他的頭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個洞,然後他就倒在了充滿泥濘的道路上。整潔的軍裝瞬間被土黃的泥水弄溼,從三浦身上流出來的血液也染紅了眼前的泥坑。

“敵襲!附近有支那軍隊!”

三浦的死,立即讓現場混亂起來,大量的子彈從不遠處的蘆葦蕩裡射出。蘆葦叢本就茂密,加上那些日僞軍又在開闊地,沒有什麼可以借用的障礙物,一下就被伏擊的八路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同志們,給我打那個電臺,不能讓他們把電報發出去!把三輪車也給我打了,必須保證消息沒有泄露出去。”蘆葦從裡,一個雄厚的聲音響起。

在這個聲音過後,參與伏擊的八路軍便有了新的目標,本來正在發送電報的鬼子士兵被兩顆手榴彈重點照顧。‘轟’的一聲,附近的幾個鬼子和僞軍,包括那部電臺都被炸得面目全非。

在經過十幾分鐘的交戰,日僞軍的死傷很是慘重,他們不明白爲什麼這些游擊隊的火力變得這麼強。本來游擊隊的人就比他們多,現在武器差距也縮小後,日僞軍的優勢就不是很明顯,加上指揮官最先戰死,造成這些鬼子的指揮有點混亂。

他們不知道的是,新四軍過路的時候,送了幾挺繳獲的歪把子機槍在內的一些武器。雖然沒有迫擊炮,但這種伏擊戰,光是那幾挺歪把子就夠鬼子喝一壺的。

不過日軍在損失幾十人之後逐漸穩住了戰局,依靠較強的槍法開始壓着槍法平均水平較低的八路軍游擊隊。看到日軍電臺和三輪車等都被擊毀後,游擊隊便迅速撤退,並把消息傳回去,好讓北上的新四軍知道這件事。

面對打了就跑的游擊隊,日軍也不敢隨意追擊,廣袤的蘆葦蕩很容易迷失方向。他們要是追進去,估計沒幾個人能活着走回來,只能擡着死去士兵的屍體,交替掩護撤退。不過他們的撤退之路也不安穩,游擊隊不時就在旁邊開一槍,搞得他們有點像驚弓之鳥。

傍晚,魚臺縣以北某地,正準備出發的許繼慎部,接到了這個消息。

“居然讓日軍發現了,看樣子我們得抓緊點趕路,我擔心日軍可能會在我們到之前就會得知我們的意圖,那樣就不妙了。”許繼慎沉着的說道。

“好的,我們現在隔着濟寧不到40公里,急行軍的話凌晨我們就能到濟寧城。”旁邊的政委分析道。

許繼慎看了一下天色,還沒有黑,這樣行軍的話,肯定不行,“命令士兵吃點東西,等天稍微黑點,我們就出發。告訴同志們不要怕累,拿下濟寧城,我們師可以在濟寧休息好幾天,這也是我們新四軍進入山東的關鍵性一站。

八路軍兵多將廣,我們新四軍也不是孬種!”

。。。。。。

鄒縣(今鄒城市),位於津浦線上,北邊是兗州、曲阜,南邊是滕縣(也就是王銘章犧牲的地方),西邊是濟寧,東邊就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核心根據地---沂蒙根據地。

由於鄒縣、濟寧、兗州、曲阜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喜多誠一纔派了一個師團負責防守這裡。要是加上戰鬥力一般的鐵道守備部隊,人數差不多有兩萬人;再加上僞軍,就有三萬人了,算是兵力比較雄厚。

不過他們面臨的八路軍也更多,爲了此次作戰,陳更把第七縱隊兩個師放在了這裡。要知道山東軍區本就是幾個軍區裡,單個師編制最大的軍區,爲了策應許繼慎部拿下濟寧,陳更數天內調動了差不多六萬來人。除此之外,還分出幾千人去滕縣----棗莊一帶搗亂,讓日軍以爲他們要橫渡微山湖,吸引日軍的注意力。 紅色帝國1924: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幾個虛招,還真把日軍的注意力牽制過去了。濟寧本來是有一個日軍聯隊,今天剛抽調一個大隊去兗州支援;微山湖東側,日軍更是集中了一個旅團,湖面上的巡邏艇也在密集的巡邏。

別看日軍在兗州附近有着一個師團在內的數萬軍隊,不過分攤到數個城鎮之後,兵力被攤薄了。防守鄒縣的軍隊日軍211聯隊的一個大隊加上一些鐵道守備部隊,一共4000多人,算上2000左右的僞軍,總共的兵力接近7000人。至於進攻這裡的八路軍,是獨23師的一個半旅,有一萬多人,差不多是日軍的兩倍。

其實4000多日軍比一個聯隊的人數還多,加上2000來人的僞軍,守住鄒縣以及附近的城鎮、據點應該沒什麼問題纔對。不過這4000多日軍,有一大半都是守鐵路的,連正規軍都算不上,平時就仗着有鐵甲車,欺負欺負八路軍游擊隊。

不過在這麼大的戰鬥中,日軍的頹勢就出來了。雖然八路軍的火炮不多,但是有着天空優勢,每次進攻前,天上就會有飛機助陣,直接對着日軍陣地狂轟濫炸。

日軍在山東的空中力量早在戰鬥開始沒幾天就被八路軍重點照顧了,戰鬥還沒打多久,山東日軍的飛機損失了一半左右,而且這個損失還在加大。

“支那軍隊撤退了!”

看着城牆外,擡着自己那邊死去的士兵屍體向後撤的八路軍,城樓上的日軍頓時歡呼起來。

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96章 入川(二)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83章 會師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71章 崛起(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68章 交易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9章 空閒之餘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67章 調動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99章 東征(九)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98章 東征(八)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
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96章 入川(二)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83章 會師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71章 崛起(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68章 交易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9章 空閒之餘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67章 調動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99章 東征(九)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98章 東征(八)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