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臺縣,挨着微山湖,也在京杭大運河邊上。要是放在以前運河還能使用的時候,這個地方絕對比現在繁榮。
京杭大運河在清末就開始荒廢了,始於太平天國。京杭大運河在清朝中前期一直作爲漕運的重要航道,後來太平天國佔領了江蘇大半部分地區,漕運被中斷。加上當時洋務運動的展開,海運業逐漸發展起來,所以海上航線就逐漸取代了京杭大運河。
畢竟海上不像京杭大運河年年都得花錢去維護,海上航線也很安全,而且速度也比內河運輸快。後來清政府就逐漸放棄了京杭大運河,到了民國這條運河更加荒廢,很多地段都被淤泥堵塞,根本無法通航。而且民國戰爭不斷,政府也沒閒心,也沒錢管這個事。
津浦線的修建,南北運輸都考鐵路或者海陸,內陸水運更加沒有市場。即便是微山湖這邊,現在來往的船隻就不多,而且大多是漁船,商船很難看見。
微山湖這幾個湖構成了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羣,蘆葦叢生,造成這裡特別適合隱藏行蹤。日本人打來之前,這裡就有土匪存在,日本人來之後,日本人、僞軍、國民黨軍隊、八路軍都來了,更加讓微山湖的局勢錯綜複雜。
這五股勢力的存在,哪還有商船經過,湖面上有着日軍的巡邏艇,平時漁船看見都得躲着對方。
防守魚臺縣的日僞軍這兩天一直不好過,一切都怪新四軍,前兩天打下了豐縣和沛縣,讓魚臺縣也有點人心惶惶。不過好消息是新四軍正在準備橫渡微山湖,魚臺縣境內倒沒有發現什麼大規模的新四軍部隊。
三浦義夫大尉是駐守兗州、濟寧一帶的日軍32師團210聯隊的一箇中隊長。三浦義夫來中國的時候,中國已經沒有太大的戰爭,所以對於戰爭的殘酷並不是很瞭解。他來中國之後就是享福,中**隊的弱小實在讓他很意外,他的當初來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隊長,他就能帶着一個小隊的軍隊跟附近十倍於己的中**隊對抗。
不過這附近中國的游擊隊太多了,趕走了國民黨軍隊,還有八路軍。雖然八路軍的裝備也很差,可人實在太多,而且一般不跟她們正面交手。以前經常有以班爲單位加上幾十個皇協軍的軍隊去附近村子裡徵糧,可隨着徵糧部隊相繼遭遇襲擊,他們也明白怎麼回事了。
好在八路軍的裝備不行,也就敢在野外襲擊他們,拿縣城根本沒什麼辦法。所以後面只要到了糧食豐收的季節,都是以小隊爲單位,還得帶上百多號皇協軍纔敢出城。
不過今天三浦義夫不得不親自出城,因爲他得到消息,說是一個據點的一個分隊的皇軍和一個排皇協軍共40多名士兵失聯了。魚臺縣境內據點不多,不到十個,有些據點是皇協軍防守,有些據點是皇軍和皇協軍一起駐守。而失聯的這個據點,是最大的據點之一。
據點都有電話跟縣城的警備司令部隨時聯繫,但是昨天開始就聯繫不上了。想到南邊的兩座縣城,三浦義夫不得不親自帶兵出城查看。
100多人的鬼子加上200多人僞軍,400號人就這麼朝着事發據點的位置前進。魚臺縣城鬼子配備的代步工具也就一些偏三輪,汽車都沒有。三浦義夫作爲魚臺縣權力最大的,自然是坐着三輪車前行,其他人則是跑步前進。
此時本就是炎熱的夏季,要不是有事,三浦義夫寧願在縣城裡吃着西瓜,聽着抓來的中國藝人彈奏的小曲。不過好在他坐的是車,開起來後還是有些許涼風,不像跟着的士兵跑着跑着就滿頭大汗。
不過很快隊伍就停在了路邊,本來正在想事的三浦在車停的瞬間差點撞到前面。
“八嘎,怎麼開車的?”生氣的三浦直接扇了開車士兵一巴掌。
“嗨!”那個士兵站在地上認錯道。
就在這時,前面開路士兵中的一個跑了回來,對着三浦恭敬地說,“中隊長閣下,前面發現大量的腳印。”
“納尼?”聽到士兵的彙報,三浦疑惑道。
在士兵的掩護下,三浦來到了其手下所說的腳印處,他看到眼前的一切,臉色都驚呆了。的確是大量的腳印,甚至還有車轍印,馬蹄印,一直朝着北方而去。
那是濟寧的方向!想到這,三浦一下就嚇着了,難道支那軍隊去偷襲濟寧去了?
“中隊長閣下,這些腳步凌亂,加上昨晚下過雨,有些不是很清晰。不過這些肯定不是過路的行人造成的,有可能是軍隊,而且這些腳印應該是昨天晚上留下的。”一個軍曹觀察了半天過來彙報道。
“昨天晚上?軍隊!”三浦突然想到南邊地新四軍大軍,或許他們不是準備橫渡微山湖,“不好,趕緊給縣城發報,就說支那軍隊可能偷襲濟寧。他們是晚上行軍,避開了我們的偵查。”
砰
就在三浦話剛說完,一聲槍響傳來,他的頭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個洞,然後他就倒在了充滿泥濘的道路上。整潔的軍裝瞬間被土黃的泥水弄溼,從三浦身上流出來的血液也染紅了眼前的泥坑。
“敵襲!附近有支那軍隊!”
三浦的死,立即讓現場混亂起來,大量的子彈從不遠處的蘆葦蕩裡射出。蘆葦叢本就茂密,加上那些日僞軍又在開闊地,沒有什麼可以借用的障礙物,一下就被伏擊的八路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同志們,給我打那個電臺,不能讓他們把電報發出去!把三輪車也給我打了,必須保證消息沒有泄露出去。”蘆葦從裡,一個雄厚的聲音響起。
在這個聲音過後,參與伏擊的八路軍便有了新的目標,本來正在發送電報的鬼子士兵被兩顆手榴彈重點照顧。‘轟’的一聲,附近的幾個鬼子和僞軍,包括那部電臺都被炸得面目全非。
在經過十幾分鐘的交戰,日僞軍的死傷很是慘重,他們不明白爲什麼這些游擊隊的火力變得這麼強。本來游擊隊的人就比他們多,現在武器差距也縮小後,日僞軍的優勢就不是很明顯,加上指揮官最先戰死,造成這些鬼子的指揮有點混亂。
他們不知道的是,新四軍過路的時候,送了幾挺繳獲的歪把子機槍在內的一些武器。雖然沒有迫擊炮,但這種伏擊戰,光是那幾挺歪把子就夠鬼子喝一壺的。
不過日軍在損失幾十人之後逐漸穩住了戰局,依靠較強的槍法開始壓着槍法平均水平較低的八路軍游擊隊。看到日軍電臺和三輪車等都被擊毀後,游擊隊便迅速撤退,並把消息傳回去,好讓北上的新四軍知道這件事。
面對打了就跑的游擊隊,日軍也不敢隨意追擊,廣袤的蘆葦蕩很容易迷失方向。他們要是追進去,估計沒幾個人能活着走回來,只能擡着死去士兵的屍體,交替掩護撤退。不過他們的撤退之路也不安穩,游擊隊不時就在旁邊開一槍,搞得他們有點像驚弓之鳥。
傍晚,魚臺縣以北某地,正準備出發的許繼慎部,接到了這個消息。
“居然讓日軍發現了,看樣子我們得抓緊點趕路,我擔心日軍可能會在我們到之前就會得知我們的意圖,那樣就不妙了。”許繼慎沉着的說道。
“好的,我們現在隔着濟寧不到40公里,急行軍的話凌晨我們就能到濟寧城。”旁邊的政委分析道。
許繼慎看了一下天色,還沒有黑,這樣行軍的話,肯定不行,“命令士兵吃點東西,等天稍微黑點,我們就出發。告訴同志們不要怕累,拿下濟寧城,我們師可以在濟寧休息好幾天,這也是我們新四軍進入山東的關鍵性一站。
八路軍兵多將廣,我們新四軍也不是孬種!”
。。。。。。
鄒縣(今鄒城市),位於津浦線上,北邊是兗州、曲阜,南邊是滕縣(也就是王銘章犧牲的地方),西邊是濟寧,東邊就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核心根據地---沂蒙根據地。
由於鄒縣、濟寧、兗州、曲阜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喜多誠一纔派了一個師團負責防守這裡。要是加上戰鬥力一般的鐵道守備部隊,人數差不多有兩萬人;再加上僞軍,就有三萬人了,算是兵力比較雄厚。
不過他們面臨的八路軍也更多,爲了此次作戰,陳更把第七縱隊兩個師放在了這裡。要知道山東軍區本就是幾個軍區裡,單個師編制最大的軍區,爲了策應許繼慎部拿下濟寧,陳更數天內調動了差不多六萬來人。除此之外,還分出幾千人去滕縣----棗莊一帶搗亂,讓日軍以爲他們要橫渡微山湖,吸引日軍的注意力。 紅色帝國1924: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幾個虛招,還真把日軍的注意力牽制過去了。濟寧本來是有一個日軍聯隊,今天剛抽調一個大隊去兗州支援;微山湖東側,日軍更是集中了一個旅團,湖面上的巡邏艇也在密集的巡邏。
別看日軍在兗州附近有着一個師團在內的數萬軍隊,不過分攤到數個城鎮之後,兵力被攤薄了。防守鄒縣的軍隊日軍211聯隊的一個大隊加上一些鐵道守備部隊,一共4000多人,算上2000左右的僞軍,總共的兵力接近7000人。至於進攻這裡的八路軍,是獨23師的一個半旅,有一萬多人,差不多是日軍的兩倍。
其實4000多日軍比一個聯隊的人數還多,加上2000來人的僞軍,守住鄒縣以及附近的城鎮、據點應該沒什麼問題纔對。不過這4000多日軍,有一大半都是守鐵路的,連正規軍都算不上,平時就仗着有鐵甲車,欺負欺負八路軍游擊隊。
不過在這麼大的戰鬥中,日軍的頹勢就出來了。雖然八路軍的火炮不多,但是有着天空優勢,每次進攻前,天上就會有飛機助陣,直接對着日軍陣地狂轟濫炸。
日軍在山東的空中力量早在戰鬥開始沒幾天就被八路軍重點照顧了,戰鬥還沒打多久,山東日軍的飛機損失了一半左右,而且這個損失還在加大。
“支那軍隊撤退了!”
看着城牆外,擡着自己那邊死去的士兵屍體向後撤的八路軍,城樓上的日軍頓時歡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