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

“衛國,那按你的意思,我對這場已經爆發的戰鬥,還差不插手?”王家祥詢問道。

“稼祥,你以爲我們剛跟國民黨發生那麼大的衝突,他會讓我們插手嗎?這個地方被日軍拿下,雖然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威脅,但也不是最壞的情況。

現在衛立煌亦因爲跟我們的交往被老蔣所猜忌,即便他僥倖逃過此劫,他的第一戰區司令官恐怕也當不長久了。若沒有他來當這個戰區司令官,我們跟那些中央軍根本走不到一塊,甚至還會對我們產生不少掣肘。”

李衛國的話,其實也代表着中共絕大數人的看法,那就是坐山觀虎鬥,也算是對之前皖南事變的迴應。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有點意思了,中條山這一帶,之前在衛立煌的防守下可謂固若金湯,即便下面的部隊因爲派系問題加上軍事主官個人問題造成部隊的戰鬥變差,但也會認真執行衛立煌的命令。

但衛立煌被軟禁四川峨眉山後,前線的部隊就有點軍心不穩,加上新來的指揮官---何應欽完全拋棄了衛立煌那一套,結果戰鬥開始打起來就陷入了很大的被動,有着軍隊優勢的中央軍,反過來被日僞軍吊打。

而且在中條山之戰,日軍也出動了他的空降兵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裝備精良,這也是他們的空降兵部隊第一次實戰。通過之前所偵察來的情報,日軍的空降兵直接趁夜晚空投到中央軍一個指揮部附近,第二天就配合正面部隊夾擊中央軍的指揮部。

後來後在空降兵的配合下佔領了垣曲這個重鎮,並切斷了山西中央軍與河南中央軍的聯繫,這下中條山附近的中央軍算是被全面包圍了。

這一戰也讓國共雙方都見識到了空降兵的作用,後來中共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支空降兵部隊,而國民黨雖然也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建立了一支空降兵,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也就湮滅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

泰國清萊,這裡雖然名義上屬於泰國的領土,但是已經不在泰國政府的控制之下。之前的泰國雖然在陸空聯合作戰下,對泰國西北部的南洋華人統一戰線發起了重兵圍剿,但是在林標的指揮下,很快就把泰國軍隊打的狼狽而逃。

要不是中央發來命令,別在南洋發展過快,現在世紀並沒有到那個時候,林標的大軍早已開始進攻其他地方了。不過即便如此,南洋縱隊仍然佔領了帕堯、難府全境以及清邁所管轄的一些地方,實力比較強。

雖然南洋縱隊第一軍儘量不在英國人殖民地緬甸活動,但是還是引起了英國人的注意,並也在嚴密防備這個所謂的南洋華人統一戰線。

不過在今天,泰國清萊府卻是異常的熱鬧,成立到處掛着橫幅,軍隊也都列着隊,好像是在歡迎什麼人似的,就連林標都親自在清萊城外等候。

“司令員,他們來了!”旁邊的第一軍副軍長洪水突然對着林標低聲說道。

此時的林標雖然才30多歲,但是南洋的氣候可比國內熱多了,即便是在雨林地區,林標的皮膚也被曬得有點那種健康黑了。若是說之前的他還是一個看着比較儒雅的人,現在就成了一個粗狂的漢子了,很多國內來的黨員在這裡待久了都是這樣。

順着洪水所指的方向,林標看見叢林裡突然出現了自己的一支部隊,而在部隊之中有着大量的非武裝人員,還攜帶着大量的物資,都是用騾馬這些馱着拉過來的。

看着這些到來的人員,林標心裡也有點小激動,他們終於來了。

很快這些攜帶物資的非武裝人員就在部隊的護送下來到了近前,只見一個40歲左右、穿着西裝、戴着帽子的中年男子,來到林標面前。

“林書記(林標現在也是南洋局書記),好久不見啊!”只見這個人見到林標後,雙手緊緊握着林標的手,非常激動的說道。

“傅書記,歡迎你的再次到來,這一次看樣子帶的東西不少啊!”林標指了指後面的那些騾馬背上馱的東西笑着說道。

“沒錯,現在南僑總會也開始也開始與我們合作了,這些物資都是他們提供的其中一部分,都是些藥品以及少量的槍支。

這裡面的槍都是清一色的美國造,美國的春田步槍一共600支,還有200支柯爾特手槍,不過彈藥不多,我們一口氣也無法帶那麼多過來。

英國人雖然允許我們利用緬甸的道路往國內運東西,不過也在嚴查,我們一次只能這麼點人從叢林裡偷偷過來,剩下的還有三支隊伍,帶的也都是藥品以及一些軍裝。

軍裝是按照你們的要求,設計成的綠色,不過也只帶來了2000套。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新的方法,後面一段時間會有幾艘美英的小輪船通過湄公河路過這裡,你們所需要的武器彈藥,包括剩下的2萬套軍裝也都會陸續給你送過來。”只聽見傅大慶認真地說道。

“好,能送來就好,我們現在就等着這些物質呢!我們先進城再說,這裡不是聊這些事的地方。”聽見後面陸續會有大量的物資送來,林標心裡也很高興,臉上都笑成了一朵花了。

城內的指揮部,

“傅書記,這次爲什麼武器都是清一色的美式武器?”指揮部裡,坐在桌子旁的林標,疑惑地問着傅大慶。

“這個其實也一個美籍華僑有關係,這些武器都是他找關係買到的,他是美籍華人,自然買的武器都是美式的。

你問到這了,我就得說說這位華僑的慷慨了。本來照理說,這次南僑總會雖然答應給我們提供援助,但是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而且光武器這一項,南僑總會就很難買到武器。

多虧了這個美籍華僑在中間搭線,纔買到這麼多的武器彈藥,包括哪些輪船也都是他的渠道。這次雖然槍支一共只有7000支,但是彈藥都特別多,其中有一半都是他一個人贈送的,基本夠你們現在五萬人打幾場不小的反圍剿戰鬥了。

由於彈藥太多,我們從緬甸過來回憶起懷疑,只能通過水路,藉着去國內做生意的名頭,給你們走私。因爲是英美的輪船,泰國人和法國人也不會嚴查,要不是有他幫忙,我們這次根本無法給你們提供這麼多物資。”傅大慶感慨道。

“這人是誰?”林標也很疑惑了。

“這人叫李四海,抗戰前國內的四海洋行就是他的產業之一,不過由於抗戰爆發,他就離開了國內,產業也都基本搬到了美國和南洋。”傅大慶解釋道。

“原來是他,我聽過這人,我們當初就從他手裡走私過機器這些東西。”對於李四海,林標也聽過,不過了解的不多。

要是李澤輝在這裡就不一樣了,他是李衛國同鄉,知道李四海的身份,不過知情的人一個手都能數過來,他們也不會把這件事給說出來,沒什麼好處。林標雖然也是李衛國的嫡系,但是也不夠資格知道這層關係,在整個中共眼裡,就知道李四海是一個美籍華人,其他的都不會知道。

“不說他了,這次跟我一起來的這些人都是南僑總會派來的南洋華人,他們大部分都不會回去,而是加入你的部隊,包括後面來的也都是一樣。

這是我們與南僑總會的達成的協議之一,我們幫他們訓練士兵和軍官,他們給我們提供物資支援。對了有一點要注意,儘量別教授他們我們的理念,主要以南洋華人自強爲主,這是南僑總會的要求。”傅大慶着重說道。

“我明白,這個你回去跟他們說好就行,讓他們別擔心這個!”林標知道南僑總會擔心什麼,沉聲地迴應道。

現在的南洋縱隊發展的挺快,但也開始面臨着一些外部壓力了,這壓力主要來自日本。因爲就在九月份,日軍佔領了法國維希政府的越南,這就意味着日本人終於開始涉足南洋這個資源豐富之地了。

而想起來之前爲什麼李衛國派他來南洋,林標現在回想起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自從日本人踏入越南,他就知道之後的戰鬥,主要敵人也就變成了日本人以及泰國政府軍。

他這裡還好點,李澤輝的第二軍那裡,已經開始面臨着壓力了。在得知印度支那境內有着一支gcd武裝,而且人數還不少的時候,日軍立馬不淡定了。在國內他們的部隊沒少吃中共的虧,現在這裡還有一支隊伍,立即就率領軍隊去圍剿,先把那些游擊隊趕到山裡再說。

。。。。。。

“廢物,都打得什麼仗?近二十萬黨國精銳部隊,這纔不到禮拜,打成這樣子,近二十萬軍隊,被十萬日軍包圍在山西。”

重慶,黃山別墅,老蔣的辦公室裡。此時的老蔣正在大發脾氣,本來他還以爲能守住中條山地區,但是現在看來日本人大有一舉吃掉他這近二十萬大軍的可能。聽到這個消息,老蔣便在辦公室裡大發雷霆,就差沒有點何應欽的名字罵了。

“委員長,請息怒。現在當務之急,是如何扭轉局勢,前線的軍隊都在奮勇殺敵,我們得想辦法讓他們撤到南岸來纔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旁的陳誠連忙勸着老蔣。

“辭修,你說現在怎麼辦?敗局已定,實在無力迴天了!”老蔣此時也無奈地說道。

“委員長,事情還沒有到那個地步。這次中條山的戰鬥,之所以打的這麼慘,主要還是指揮官不熟悉下面的部隊情況。當務之急是立即讓衛立煌回到前線指揮這近20萬軍隊,他掌管這些軍隊已久,下面的部隊情況他也熟知,加上他之前的能力,或許能扭轉局勢。

除此之外,我覺得可以請中共出兵。”陳誠一臉認真地建議道。

“中共會出兵嗎?他們估計樂得看我們笑話,還會出兵幫我們?”對於調回衛立煌,老蔣沒有反對,這個時候衛立煌適合當這個接盤俠,他只是擔憂中共是否出兵。

“請不動,就逼中共出兵。中共不是自詡建立抗日統一戰線,聯合抗日嗎?現在我們國軍有難,就以民族大義在輿論上大肆宣傳,讓中共不得不出兵。

若中共受不了輿論壓力出兵,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八路軍跟日軍互相消耗;若是中共不出兵,我們就可以趁機揭穿其聯合抗日的假面孔,讓其在全國人民面前失去信譽。”說到最後,陳誠狠狠地說道。

“不錯,這方法不錯!辭修,你立馬就去辦!”老蔣顯然很滿意陳誠所提的這個方案,可謂一舉多得。

“是,委員長!”

。。。。。。

“這老蔣,可真不厚道,我們還沒回復,他就打算借社會的力量,比我們出兵,可真不要臉。”看着老蔣發來的電報,主席看了一下遞給了主席,一邊好笑道。

“老蔣這是激將法,不過我們可能真的要出兵了!主席,這是剛剛衛立煌發來的電報,他希望我們可以出兵幫助中條山的中央軍脫離險境。”李衛國白紙剛剛收到的一封電報遞給了主席,一臉凝重的說道。

“什麼?衛立煌回來了?”主席也很疑惑。

“今天直接坐飛機到了洛陽,不過即便他回來也挽救不了中條山的敗局了。何應欽的指揮水平,跟老蔣有的一拼,幾十萬大軍這麼幾天就給打成這樣,衛立煌就是諸葛亮再世也無能爲了,只能想辦法多救點部隊出來。

那畢竟是他帶了好幾年的部隊,肯定捨不得這麼被日本人消滅在中條山地區。”李衛國淡淡地說道。

“既然是衛立煌開口了,還是給他點面子吧,給老彭發個電報,讓他派出部隊,接應中條山潰退下來的中央軍,然後再想辦法送到河南去。這次中條山打得那麼慘,可惜沒多大意思!”主席搖了搖頭嘆息道。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

第112章 夜襲(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2章 boss出現第89章 喜事降臨第97章 入川(三)第14章 升職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2章 大婚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28章 天津(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58章 西征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111章 夜襲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
第112章 夜襲(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2章 boss出現第89章 喜事降臨第97章 入川(三)第14章 升職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2章 大婚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28章 天津(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58章 西征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111章 夜襲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