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

“軍長,真的是你們?沒想到誤打誤撞真的跟你們碰到了!”眼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因爲電臺被炸,在附近到處轉的左路縱隊司令員傅秋濤。

本來看見有一股國民黨軍隊在進攻不明武裝,他就覺得裡面肯定是新四軍,不過他發現敵軍人數並不多的時候,就以爲這是一支小部隊被包圍了,沒想到碰到葉挺了。

“傅司令,怎麼是你們?我還以爲是項副軍長他們呢!對了,這兩天一直給你們發電報,你們怎麼不回?”看到是傅秋濤,葉挺也很驚訝,心裡也很疑惑傅秋濤的部隊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額,軍長,我也想回,可我們的電臺在之前的戰鬥被國民黨軍隊的炮給炸了。這些天的部隊就像瞎子一樣,在這附近的山裡到處鑽,後面想到大部隊打算東進,所以我們就繞了過來。

剛好看到有一支國民黨軍隊,還發現了他們的指揮部,就打算消滅這支軍隊,解救被包圍的部隊。我一直以爲是一隻小部隊,沒想到是軍長你。

對了軍長,項副軍長他們呢?怎麼沒見人?”傅秋濤也很疑惑,怎麼半天沒有看見項英、袁國平等人,即便幾人的關係不好,但也應該能看見人呀。

咳咳

“老傅,我們跟項副軍長他門分開行動了,早在三天前就分開了。現在項副軍長他們率着中路縱隊已經返回了雲嶺,不過聽剛纔國民黨那個師長所說,應該被圍在了石井坑地區。”聽到傅秋濤問這個問題,許繼慎咳嗽了幾聲,這才慢慢給解釋道。

聽到許繼慎的話,傅秋濤也明白怎麼回事了,看樣子二人真的鬧掰了,不然也不會在這個關頭分道揚鑣,於是便故意不提這事並說道,“老許,你說項副軍長他們被圍在了石井坑地區?”

“剛纔俘虜的那個國民黨師長說的,應該是真的。”許繼慎點頭道。

“不會吧,我這幹蠢事了!”確認了答案之後,傅秋濤拍了自己的手,着急地說道。

“什麼意思?”看着傅秋濤一臉懊悔的樣子,葉挺也有點奇怪。

“之前我的部隊也被國民黨軍隊追着到處跑,之前軍部定的計劃不是迂迴到蘇南嗎?我就讓人把追我的那支國民黨軍隊給引到西邊了,正好是石井坑地區的方向。”傅秋濤此時很後悔,當初爲啥不往北引呢。

“什麼?你把追你的那支國民黨軍隊引到項副軍長他們去了?”聽到這個消息,葉挺恨鐵不成鋼的看着傅秋濤,雖然知道這事責任不在他,但是還是有點生氣。

“軍長,現在怎麼辦?我們必須想辦法把項副軍長他們救出來呀!”傅秋濤着急的說道。

“那還等什麼,讓部隊快點打掃戰場,我們先離開這再說。”葉挺趕忙地說道。

而就在這時一個士兵跑了進來,“報告首長,我們側翼發現國民黨大量軍隊,正朝着我們而來。”

“什麼?這些國民黨軍隊還真的陰魂不散,命令部隊速度撤離這裡,別讓這些國民黨軍隊給追上了!”葉挺顯然也沒想到國民黨來的這麼快。

很快,兩支新四軍合在一起後,就迅速的脫離了這個地方,也算正式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而且兩支軍隊合在一起,人數有六千多人,也算是實力不弱,也正是因爲人多,葉挺也有了回去把項英部隊解救出來的想法。

不過顯然他的想法是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上官雲相得知52師師長被新四軍俘獲了之後,就讓79師整合52師殘部,並再調了一個師過來,繼續追追擊這字‘小部隊’。而且,上官雲相還從顧祝同那裡再次要了兩個師過來,應對這支逃出了包圍圈的新四軍部隊。

而在石井坑方面,五個師的國民黨軍隊正在抓緊進攻被包圍的新四軍主力部隊。葉挺的部隊雖然數次想要過去解救項英部,但都被國民黨軍隊給擋住了,爲了不讓突圍的出來的部隊再次被包圍,他只能帶着部隊往其他地方活動。

而石井坑那邊,項英無奈之下,命令部隊分散突圍,能跑出一個算一個,包括他自己都帶着親衛,包括副官處的劉厚總,一共數十人衝出了包圍圈,最後跟同樣突圍而出的周子昆匯合在一起,逃到了赤坑山,最後在當地地下黨的幫忙下藏在了蜜蜂洞。

而袁國平就沒有那麼好運了,經過幾天的戰鬥,雖然中路縱隊由其千來人變成了5000餘人,但是這麼多人分散突圍的目標也很大,不可能每支部隊都能逃出去。

這5000多人裡面,除了零星突圍出的幾百人,加上在突圍過程中犧牲或者被俘的近千人,剩下的三千多人最後只能退回了石井坑的山上,並由同樣因爲受傷而被迫撤回的袁國平指揮與國民黨軍隊繼續頑抗。

不過最後由於傷勢太重,加上陣地實在無法守住了,爲了不做國民黨軍隊的俘虜,袁國平最後開槍自殺了。而在他自殺之後,剩下的新四軍部隊,除了少部分戰鬥在最後一刻的,很多人都被迫投降了。

而到目前爲止,出發前的新四軍有17000多人,葉挺這邊有6000來人突圍而出,項英這邊零星突圍出的也有近千人(此時項英並未死)。除了之外,在之前戰鬥總一共有將近5000人被俘,5000多人犧牲。

新四軍軍部的三個縱隊裡面,由於許繼慎和傅秋濤兩支縱隊率先突圍,高級幹部傷亡不大,被俘的人也很少。中路縱隊因爲有着軍部存在,加上後面項英的不負責,最後關頭自己帶領少部分突圍(歷史上皖南事變中曾兩次脫離部隊),造成以袁國平爲首的高級軍官死傷慘重。

而正因爲俘獲了大量的新四軍,上官雲相才知道葉挺一直不在軍部,而是早就帶着另外一支縱隊突圍了,這讓他心裡無比的懊惱。除了發現袁國平以及幾個高級軍官的屍體,項英、周子昆二人也不見了,他的心情更不好了。

雖然心情不好,不過總算是消滅了新四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也是大功一件,因此便立即把這件事彙報了上去。

就在上官雲相把這件事情報上去的時候,老蔣正在他的住處大發雷霆呢,原因還不止一個。

首先是綏西的傅作義,在思考再三之後,最終同意了八路軍的提議,讓部隊放下了武器,暫時交由八路軍看管。而八路軍則是順勢接管了整個綏西,這也意味着中共後方的根據地,除了新疆那個暫時親蘇的盛世才,已經沒有了大的威脅。

即便是榆林的國民黨高雙成部軍隊,現在也跟中共關係很好,八路軍都可以借道,加上其隊伍中有着大量中共黨員的存在,所以中共倒也不擔心他。最主要的是傅作義的軍事能力讓李衛國有點忌憚,這才主動對付他的原因。

綏遠的事,只是其中一個,還有就是韓德勤、沈鴻烈、李仙洲、湯恩伯四人的部隊被襲。

其中沈鴻烈和韓德勤最慘,沈鴻烈則是被俘獲,麾下的部隊被全殲(其實也沒多少人,不過萬,山東的國民黨軍隊最大的勢力是于學忠,但是中共與之關係好,也就沒有刁難);至於韓德勤,雖然部隊沒有被全殲,但是其嫡系部隊89軍加上其他幾支部隊被消滅大部,超過一萬餘名士兵被俘。

湯恩伯以及李仙洲二人由於軍隊較多,損失也有數千,但不至於傷筋動骨。

本來國民黨軍隊只動了皖南的新四軍一部,而八路軍反擊如此凌厲,突然進攻他的五支部隊,而且都損失慘重。正是因爲如此,老蔣纔會很生氣,他的辦公室東西都摔壞好幾件了,甚至還說,要調集大軍跟中共全面開展,幸好被李宗仁、陳誠、何應欽等勸住了,這才作罷。

就在這時,一個副官拿着一封電報來到了老蔣的辦公室。

“說吧,又有什麼壞消息!”此時的老蔣已經麻木了,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讓他頭疼不已。

“報告委員長,第三戰區顧祝同將軍來報。在經過數天的戰鬥,上官雲相將軍率領近十萬黨國軍隊終於將皖南新四軍大部消滅。

共擊斃新四軍9000餘人(誇大的數字),俘獲5000餘人,現在上官將軍正在指揮軍隊清剿參與新四軍。”他雖然老蔣的臉色不好看,但是拿着電報來的那個副官,還是認真地把電報的大概內容唸了一下。

“真的?抓到葉挺、項英等人了嗎?”聽到這個捷報,老蔣心情一下就好起來了,臉上也出現了一絲笑容,便立馬追問道。

“顧長官在電報裡說,匪首葉挺率領一部分新四軍突圍而出,項英以及周子昆暫時沒有消息,只有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的屍體被找到,是自盡身亡。

上官將軍正在指揮軍隊搜尋葉挺、項英等人。”這個副官,回答完問題後,就把電報遞給了老蔣,並離開了屋子。

“葉挺突圍了?”接過電報的老蔣,看了一下,之前高興的臉上瞬間又有點不好看了。雖然他最想消滅的是新四軍部隊,但也想活捉葉挺以及項英,哪怕是死人也行,二人現在卻沒有消息,他顯然有點失望。

“委員長,從電報裡看,項英應該就在附近,茂林附近都是我們的軍隊,他即便突圍出去了,也跑不了太遠,讓周圍的部隊加大搜查力度就行。

不過葉挺這個有點麻煩了,他身邊應該還有着幾千人,現在估計也不在附近,想要找到他的行蹤估計有點難。”一旁的何應欽,看了看電報,認真地說道。

“葉挺那邊一定給我找到,而且最好是活的,至於項英死的活的都無所謂。雖然沒抓到兩個最重要的匪首,但擊斃9000多叛軍(老蔣已經說了新四軍是叛軍),俘獲了5000多人,也算是個勝利。”

老蔣帶着笑意說道。

他這個笑容很明顯不是發自內心,但之前他聽到的都是壞消息,也就這個消息還算個好消息,所以只能請做歡笑,來自我安慰。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上官雲相的部隊根本沒有擊斃9000多人,而是5000人左右。因爲俘獲的新四軍的人數造不了假,他只能在擊斃上做點文章,反正也沒人查,這樣他就可以多點功勞,來彌補沒有抓到項英以及葉挺的失誤。

“委員長,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不知道你看見沒?顧祝同在電報上還說了52師師長劉秉哲在戰鬥中被葉挺部給俘獲了,現在下落不明。”就在老蔣在那有點高興地說着話時,何應欽卻是看到電報末尾處還寫了這個不好的事,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說了出來。

“什麼?給我看看!”老蔣剛纔也沒細看,就去看數字去了,也就不知道後面還說了什麼,便從何應欽手中接過了電報,仔細看着,越看臉色越難看。

“廢物,這麼多軍隊打一萬多新四軍,還被俘一個師長,一羣廢物!”在看到了劉秉哲被俘的那句話後,老蔣再次生氣地說道,手上拿着電報,重重的拍在了桌上,桌上的淺綠色檯燈,都因此震動了一下。

“委員長,息怒!”

“委員長,軍統戴局長求見!”就在衆人在那勸着老蔣的時候,只見一個人進來說道。

“讓他進來!”老蔣臉色鐵青的說道,今天的他也不知道發了幾次火了,雖然知道戴笠的到來可能不是好事,但還是讓其進來了。

“有什麼事說吧!”在戴笠進來後,老蔣沉聲說道。

“校長,剛剛傳來電報,第一戰區司令官衛立煌沒有按照中央的命令,準備對中共作戰,並與中共方面有所勾結。”戴笠面無表情地說道。

“什麼?他衛立煌是想造反嗎?來人,把他給我抓起來,帶回重慶。”正在氣頭上的老蔣嚴厲地說道。

“委員長息怒。衛司令坐鎮河南這才確保日軍無法南下,此事到底如何我們也不知道,還希望委員長三思而後行。”此時老蔣正在氣頭上,李宗仁也怕對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連忙勸道。

“李長官這是認爲我們軍統故意誣陷衛立煌嗎?”戴笠在一旁冷冷地說道。

“戴局長你。。。”就在李宗仁想反駁的時候,老蔣開口制止了他。

“都別爭了,先把衛立煌給我調回來,然後再查查到底是否是真的有通共嫌疑。”老蔣不容質疑的說道。

“是!”

戴笠恭敬地說道。

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328章 天津(三)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12章 夜襲(二)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98章 援助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97章 入川(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114章 歸程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87章 陝北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9章 在襄陽(二)第339章 天津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97章 入川(三)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99章 援助(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
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328章 天津(三)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12章 夜襲(二)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98章 援助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97章 入川(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114章 歸程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87章 陝北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9章 在襄陽(二)第339章 天津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97章 入川(三)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99章 援助(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