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

八路軍和新四軍先後佔領兗州、臨沂、菏澤等地後,控制的地盤急劇擴大,不過帶來的問題也很大。很多部隊需要補充彈藥,而日軍方面也因爲撤換了12軍的司令官,加上戰略的調整,山東暫時出現了一個詭異的和平狀態。

即便是戰鬥最爲激烈的聊城,現在也停止了戰鬥,雙方都在趁着這個空檔舔着傷口,整個山東一時間居然沒有超過萬人的戰鬥爆發。但雙方都知道,這個詭異的寧靜不會持續太久,雙方都打成這個樣子了,不分出勝負,肯定不會作罷。

這個時間段,八路軍最忙的無疑是後勤部門。光彈藥補給一事,都快把負責後勤這些人搞瘋了,這哪是輕鬆差事,分別是要人命的差事。67軍這些從山西、豫北而來的部隊倒還沒事,畢竟武器彈藥都統一了口徑,可山東的八路軍和蘇皖北上的新四軍那就是一團糟。

什麼武器都有,什麼口徑都有,好事的後勤人員統計了一下,目前各國有的步機槍口徑,在新四軍和山東八路軍中都能找到。在之前打游擊戰的時候無所謂,反正子彈消耗也不大,但現在這種戰鬥,子彈消耗太快了,於是後勤的噩夢就來了。

八路軍現在的兵工廠早已不生產日式的子彈了,7.92口徑子彈產量也不高,都是爲了部隊中殘存的馬克沁和捷克式準備的。可現在山東軍區和新四軍都需要德式和日式的子彈,就這就讓後勤的人罵街了。

現在換裝也不現實,而且換了裝還得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現在哪有時間去磨合。沒有辦法的後勤部門,只能把山西、豫北等地從原鬼子手中繳獲而來的彈藥拉出來,然後在運送到前線,保證前線有子彈可用。

好在之前從日僞軍那裡繳獲很多,撐過這場戰鬥應該夠了。因爲這事,後勤的人還跑去找彭得淮建議,讓部隊快點換裝,不然他們後勤部門就得累死了。

。。。。。。

王以哲的67軍佔領菏澤等地後,就一直在這裡休整。他的部隊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並不是很大,畢竟也是經歷過不少戰鬥的老部隊,戰鬥力在八路軍中也算排在準一流水準的。

菏澤的戰鬥唯一讓王以哲覺得美中不足的就是讓日軍跑了,沒能全殲這兩個日軍師團,不然他的部隊這次肯定會斬獲大功。不過,即便是日軍跑了,他的功勞依然很大,畢竟把日軍兩個師團打的喪失戰鬥力,也讓八路軍暫時少了兩個師團的敵人。

菏澤的城池被打的很慘,不像曲阜這種地方,八路軍怕破壞那些古蹟,不敢亂開炮。在菏澤可沒有這個顧忌,所以這裡的日軍被打得很慘,除了天上的飛機,地面上八路軍的火炮也把日軍壓着打。

駐守菏澤的日軍,沒有重炮,最好的火炮就是那幾十門75mm野戰炮。可王以哲的部隊不同,他的部隊可是有122mm的重炮,總的火炮數量也比菏澤日軍多,所以戰鬥一開始,日軍就是被壓着打,即便是日軍有一個戰車旅團,也沒能改變日軍的劣勢。

不過王以哲率着部隊在菏澤修整的時候,接到了八路軍前線指揮部的電報,讓他好生招待過路的蘇魯戰區于學忠部。

于學忠可是王以哲的老熟人,兩人都是東北軍出來的,以前的關係也很不錯。之前派人去招攬于學忠部的時候,就有他的一個師長前去,本來以爲能說上話,結果對方還是拒絕了。

這讓他也很無奈。本來他的想法就是讓于學忠能帶領他手上的部隊投靠**,不過他的想法沒能實現。王以哲投靠八路軍這麼久,自然知道目前八路軍的實力,要是開始的時候他只是迫於國民黨的壓力纔跟**合作,現在的他早已是死心塌地跟隨**。

嚴格的紀律,有着忠實的信仰,真心打鬼子,處處以人民的利益着想,這樣的政黨豈是國民黨那種爛到骨子裡的政黨可比。

于學忠部本來直接可以從臨沂南下,進入江蘇地區,但是**以隴海線被日軍封鎖爲由,讓于學忠部從兗州走。開始的時候本來還打算讓他從微山湖西邊南下安徽,不過爲了讓王以哲跟于學忠見一面,‘建議’于學忠從繞到單(shan)縣南下,平白讓他的部隊又多走了幾天的路。

面對**的如此建議,于學忠也不敢說什麼,對方能讓他的部隊安穩離開山東就不錯了,多走幾天路算什麼。

不過他也明白這一次**方面爲何讓他如此做,無非就是讓他的部隊見識一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風采,瓦解他部隊的士氣。對於這種方法,于學忠心裡雖然生氣,但現在的他其實就是菜板上的魚---任人宰割。

對於之前一路經過的城池,特別是兗州等地,戰鬥的痕跡還在,看見八路軍和日軍打成這個樣子,也很吃驚。現在國民黨能跟日軍這麼死戰的部隊並不多,起碼他的蘇魯戰區就看不見,安徽、江西等地也很難看見。

雖然聽說八路軍現在的裝備很不錯,不過他看到的八路軍,裝備並不好,甚至還比他差點。不過當他帶領部隊即將到達單縣的時候,他聽說王以哲會來。

對於這個消息,他並沒有驚訝,在**讓他從兗州過,他就知道會有這個一個見面。看着要走出山東了,還沒看見王以哲,他還有點奇怪,搞半天是在單縣等着他。

其實他不想跟王以哲見面,這樣的話,老蔣那邊肯定會更加猜忌他。不過現在他也沒轍,不從**規劃的道路走,他的部隊還不知道會受到多少刁難。只要他一見老蔣,別看老蔣現在可能不會說什麼,但心裡也會好奇他跟王以哲談了什麼,哪怕是他跟王以哲一句話都不說都沒用。

這一招真的讓他不得不去接,這是一個放在明處的離間計,想到這,于學忠不禁搖了搖頭。

突然他旁邊同樣騎着馬的牟中衍叫住了他,“孝侯兄,你看!”

只見牟中衍,指着前方,吃驚地說道。

聽到牟中衍的話,于學忠這才擡起頭看着前方,不過他很快就驚呆了。不僅他驚呆了,他身後的一種部下都驚呆了,只有隨行的那幾千八路軍不以爲意。

“鼎芳(王以哲的字),你可是把我害慘咯!”于學忠苦笑道。

此時于學忠部的一衆將士也在議論紛紛,一切都因爲他們眼前看見的一切。只能用震撼來說!

王以哲把他的部隊整齊的排列在道路兩邊,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坦克兵,而且還把武器也都分裂兩邊。特別是那一門門火炮和那一輛輛坦克,坦克中有剛剛撥付給王以哲的42式中型坦克,還有繳獲的日軍坦克。

場面真的太壯觀了,士兵的軍容,武器的繁多、優良,讓于學忠部上下的羨慕聲不斷。

“敬禮!”

當於學忠部踏入這些排列整齊的八路軍士兵的中間道路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然後幾千人便統一以軍人的方式表達了敬意。

“我的天,這是鬼子坦克吧?沒想到八路居然也有!”

“傻貨,這什麼八路,這是咱老東北軍的人,當年你還沒參軍,所以你不知道。”

“這是什麼坦克,比鬼子坦克還要大!還有那門火炮,居然炮管那麼粗,我還是第一次見。”

“坦克、重炮這些,以前我們東北軍也有,可是九一八之後全被便宜了鬼子,哎!”

“67軍現在真是富得流油啊,不是八路軍裝備很差嗎?怎麼他們的裝備這麼好?還有他們的步槍,怎麼是清一色的水連珠?”

“聽說八路之前跟蘇聯關係很好,沒想到水連珠賣了這麼多給他們。”

“同志,你也是老東北的吧?”

“沒錯,我是51軍的,當年跟着少帥一起入的關,現在已經十幾年了。”

“我也是,之前是67軍的,不過現在我是一名八路軍士兵。你剛纔說的話,可錯了。這些武器不是老毛子賣的成品,而是我們自己的兵工廠給生產的,我們那兵工廠老大了,聽說上到機槍大炮,下到子彈手榴彈,都能生產。”

“真的假的,有我們奉天兵工廠大?那可是號稱咱們中國的第一兵工廠。”

“哎,奉天兵工廠早就不是第一了。光跟奉天兵工廠一樣的廠子,我們八路就有好幾個,我們用的武器都是它們生產的。

所以,兄弟勸你一句,還是跟着咱八路軍幹吧。我們很快就要打回東北了,而且你們來了也有這麼好的武器,何必給老蔣賣命。你看看你們,你們51軍現在全部兵力,也就跟我們一個師差不多。”

“打回東北?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這個事,我們八路軍的李總司令早就給我們保證了。打完了山東,我們縱隊,也就是67軍,現在我們換了一個稱呼。我們縱隊會調到外蒙,從那裡反攻東北。

十幾年了,隔了十幾年我終於可以回家了。我家就是黑龍江的,這次就是先打黑龍江,我終於可以回去看我的家人了。

我要告訴他們,當年我們雖然放棄了東北,可現在我們打回來了!”

打回東北對於這些當年基本上一槍沒放的老東北來說,那是一生的夢想。當年他們執行少帥的命令,採取不抵抗政策,把大好的土地讓給了日本人,這是他們還活着的老東北軍一生的痛。

他們後面無時無刻不在想打回東北,可等帶來的命令,就是剿匪,剿共,再剿共。後面雖然打日本人了,可隨着大量國土的淪陷,打回東北已經成了一個遙遠的夢想。

可當他們再次聽說要打回東北,他們沉寂許久的心,又變得火熱起來。

當聽到下面人把這些情況彙報上來時,于學忠也不禁苦笑。

“鼎芳,這個計謀是不是你想出來的?”于學忠用着有點責怪的語氣,對王以哲說道。

聽到于學忠話中的責怪,王以哲也沒在意,這種情況有點火氣也很正常,便笑着道,“孝侯兄,這你可錯怪我了。這可不是我出的主意,我只是執行命令而已,具體制定的人,我不會說,我只能給你透露一句,是我上面人讓我這麼做的。”

“鼎芳,你呀!你這是把我往死裡坑啊!”于學忠搖了搖頭道。

“孝侯兄,話可不能這麼說,我這是給你指了一條明路。當初你就不該聽老蔣的命令,把部隊帶出了陝西,不然你也不會像現在這樣。

你看看我的部隊,人多將廣,武器精良,比你的部隊好了不少吧。你看這些坦克,那都是咱們當初東北軍都沒有多少的東西。你知道我們八路軍有多少嗎?光坦克師就有四個,還不包括我這種部隊隸屬的坦克營什麼的。

國民黨現在有嗎?有的也都在緬甸吧?

你不知道吧,老何的下面也有這麼一個坦克師,就在綏遠駐紮着,下次打河北估計他的裝甲師就會動用了。”王以哲緩緩道。

“真的?不是說你們會調到外蒙往東北方向打嗎?”于學忠疑惑道。

“那是我的部隊會調過去,這是我們李總司令親口說的。老何的部隊會留在綏遠,從河北往東北打,我的部隊則是從外蒙往東北打。

而且現在我們八路軍在外蒙已經擊潰了日本關東軍幾個師團,已經在朝着東北的地界出發了,早的話今年,遲的話明年,我們八路軍大軍就會進入東北。

孝侯兄,你難道一點不想打回東北嗎?”

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95章 東征(五)第162章 西征(五)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182章 長征(三)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94章 東征(四)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161章 西征(四)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339章 天津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34章 交易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81章 長征(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158章 西征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5章 五大召開
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95章 東征(五)第162章 西征(五)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182章 長征(三)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194章 東征(四)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161章 西征(四)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339章 天津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34章 交易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181章 長征(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158章 西征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45章 五大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