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和新四軍先後佔領兗州、臨沂、菏澤等地後,控制的地盤急劇擴大,不過帶來的問題也很大。很多部隊需要補充彈藥,而日軍方面也因爲撤換了12軍的司令官,加上戰略的調整,山東暫時出現了一個詭異的和平狀態。
即便是戰鬥最爲激烈的聊城,現在也停止了戰鬥,雙方都在趁着這個空檔舔着傷口,整個山東一時間居然沒有超過萬人的戰鬥爆發。但雙方都知道,這個詭異的寧靜不會持續太久,雙方都打成這個樣子了,不分出勝負,肯定不會作罷。
這個時間段,八路軍最忙的無疑是後勤部門。光彈藥補給一事,都快把負責後勤這些人搞瘋了,這哪是輕鬆差事,分別是要人命的差事。67軍這些從山西、豫北而來的部隊倒還沒事,畢竟武器彈藥都統一了口徑,可山東的八路軍和蘇皖北上的新四軍那就是一團糟。
什麼武器都有,什麼口徑都有,好事的後勤人員統計了一下,目前各國有的步機槍口徑,在新四軍和山東八路軍中都能找到。在之前打游擊戰的時候無所謂,反正子彈消耗也不大,但現在這種戰鬥,子彈消耗太快了,於是後勤的噩夢就來了。
八路軍現在的兵工廠早已不生產日式的子彈了,7.92口徑子彈產量也不高,都是爲了部隊中殘存的馬克沁和捷克式準備的。可現在山東軍區和新四軍都需要德式和日式的子彈,就這就讓後勤的人罵街了。
現在換裝也不現實,而且換了裝還得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現在哪有時間去磨合。沒有辦法的後勤部門,只能把山西、豫北等地從原鬼子手中繳獲而來的彈藥拉出來,然後在運送到前線,保證前線有子彈可用。
好在之前從日僞軍那裡繳獲很多,撐過這場戰鬥應該夠了。因爲這事,後勤的人還跑去找彭得淮建議,讓部隊快點換裝,不然他們後勤部門就得累死了。
。。。。。。
王以哲的67軍佔領菏澤等地後,就一直在這裡休整。他的部隊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並不是很大,畢竟也是經歷過不少戰鬥的老部隊,戰鬥力在八路軍中也算排在準一流水準的。
菏澤的戰鬥唯一讓王以哲覺得美中不足的就是讓日軍跑了,沒能全殲這兩個日軍師團,不然他的部隊這次肯定會斬獲大功。不過,即便是日軍跑了,他的功勞依然很大,畢竟把日軍兩個師團打的喪失戰鬥力,也讓八路軍暫時少了兩個師團的敵人。
菏澤的城池被打的很慘,不像曲阜這種地方,八路軍怕破壞那些古蹟,不敢亂開炮。在菏澤可沒有這個顧忌,所以這裡的日軍被打得很慘,除了天上的飛機,地面上八路軍的火炮也把日軍壓着打。
駐守菏澤的日軍,沒有重炮,最好的火炮就是那幾十門75mm野戰炮。可王以哲的部隊不同,他的部隊可是有122mm的重炮,總的火炮數量也比菏澤日軍多,所以戰鬥一開始,日軍就是被壓着打,即便是日軍有一個戰車旅團,也沒能改變日軍的劣勢。
不過王以哲率着部隊在菏澤修整的時候,接到了八路軍前線指揮部的電報,讓他好生招待過路的蘇魯戰區于學忠部。
于學忠可是王以哲的老熟人,兩人都是東北軍出來的,以前的關係也很不錯。之前派人去招攬于學忠部的時候,就有他的一個師長前去,本來以爲能說上話,結果對方還是拒絕了。
這讓他也很無奈。本來他的想法就是讓于學忠能帶領他手上的部隊投靠**,不過他的想法沒能實現。王以哲投靠八路軍這麼久,自然知道目前八路軍的實力,要是開始的時候他只是迫於國民黨的壓力纔跟**合作,現在的他早已是死心塌地跟隨**。
嚴格的紀律,有着忠實的信仰,真心打鬼子,處處以人民的利益着想,這樣的政黨豈是國民黨那種爛到骨子裡的政黨可比。
于學忠部本來直接可以從臨沂南下,進入江蘇地區,但是**以隴海線被日軍封鎖爲由,讓于學忠部從兗州走。開始的時候本來還打算讓他從微山湖西邊南下安徽,不過爲了讓王以哲跟于學忠見一面,‘建議’于學忠從繞到單(shan)縣南下,平白讓他的部隊又多走了幾天的路。
面對**的如此建議,于學忠也不敢說什麼,對方能讓他的部隊安穩離開山東就不錯了,多走幾天路算什麼。
不過他也明白這一次**方面爲何讓他如此做,無非就是讓他的部隊見識一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風采,瓦解他部隊的士氣。對於這種方法,于學忠心裡雖然生氣,但現在的他其實就是菜板上的魚---任人宰割。
對於之前一路經過的城池,特別是兗州等地,戰鬥的痕跡還在,看見八路軍和日軍打成這個樣子,也很吃驚。現在國民黨能跟日軍這麼死戰的部隊並不多,起碼他的蘇魯戰區就看不見,安徽、江西等地也很難看見。
雖然聽說八路軍現在的裝備很不錯,不過他看到的八路軍,裝備並不好,甚至還比他差點。不過當他帶領部隊即將到達單縣的時候,他聽說王以哲會來。
對於這個消息,他並沒有驚訝,在**讓他從兗州過,他就知道會有這個一個見面。看着要走出山東了,還沒看見王以哲,他還有點奇怪,搞半天是在單縣等着他。
其實他不想跟王以哲見面,這樣的話,老蔣那邊肯定會更加猜忌他。不過現在他也沒轍,不從**規劃的道路走,他的部隊還不知道會受到多少刁難。只要他一見老蔣,別看老蔣現在可能不會說什麼,但心裡也會好奇他跟王以哲談了什麼,哪怕是他跟王以哲一句話都不說都沒用。
這一招真的讓他不得不去接,這是一個放在明處的離間計,想到這,于學忠不禁搖了搖頭。
突然他旁邊同樣騎着馬的牟中衍叫住了他,“孝侯兄,你看!”
只見牟中衍,指着前方,吃驚地說道。
聽到牟中衍的話,于學忠這才擡起頭看着前方,不過他很快就驚呆了。不僅他驚呆了,他身後的一種部下都驚呆了,只有隨行的那幾千八路軍不以爲意。
“鼎芳(王以哲的字),你可是把我害慘咯!”于學忠苦笑道。
此時于學忠部的一衆將士也在議論紛紛,一切都因爲他們眼前看見的一切。只能用震撼來說!
王以哲把他的部隊整齊的排列在道路兩邊,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坦克兵,而且還把武器也都分裂兩邊。特別是那一門門火炮和那一輛輛坦克,坦克中有剛剛撥付給王以哲的42式中型坦克,還有繳獲的日軍坦克。
場面真的太壯觀了,士兵的軍容,武器的繁多、優良,讓于學忠部上下的羨慕聲不斷。
“敬禮!”
當於學忠部踏入這些排列整齊的八路軍士兵的中間道路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然後幾千人便統一以軍人的方式表達了敬意。
“我的天,這是鬼子坦克吧?沒想到八路居然也有!”
“傻貨,這什麼八路,這是咱老東北軍的人,當年你還沒參軍,所以你不知道。”
“這是什麼坦克,比鬼子坦克還要大!還有那門火炮,居然炮管那麼粗,我還是第一次見。”
“坦克、重炮這些,以前我們東北軍也有,可是九一八之後全被便宜了鬼子,哎!”
“67軍現在真是富得流油啊,不是八路軍裝備很差嗎?怎麼他們的裝備這麼好?還有他們的步槍,怎麼是清一色的水連珠?”
“聽說八路之前跟蘇聯關係很好,沒想到水連珠賣了這麼多給他們。”
“同志,你也是老東北的吧?”
“沒錯,我是51軍的,當年跟着少帥一起入的關,現在已經十幾年了。”
“我也是,之前是67軍的,不過現在我是一名八路軍士兵。你剛纔說的話,可錯了。這些武器不是老毛子賣的成品,而是我們自己的兵工廠給生產的,我們那兵工廠老大了,聽說上到機槍大炮,下到子彈手榴彈,都能生產。”
“真的假的,有我們奉天兵工廠大?那可是號稱咱們中國的第一兵工廠。”
“哎,奉天兵工廠早就不是第一了。光跟奉天兵工廠一樣的廠子,我們八路就有好幾個,我們用的武器都是它們生產的。
所以,兄弟勸你一句,還是跟着咱八路軍幹吧。我們很快就要打回東北了,而且你們來了也有這麼好的武器,何必給老蔣賣命。你看看你們,你們51軍現在全部兵力,也就跟我們一個師差不多。”
“打回東北?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這個事,我們八路軍的李總司令早就給我們保證了。打完了山東,我們縱隊,也就是67軍,現在我們換了一個稱呼。我們縱隊會調到外蒙,從那裡反攻東北。
十幾年了,隔了十幾年我終於可以回家了。我家就是黑龍江的,這次就是先打黑龍江,我終於可以回去看我的家人了。
我要告訴他們,當年我們雖然放棄了東北,可現在我們打回來了!”
打回東北對於這些當年基本上一槍沒放的老東北來說,那是一生的夢想。當年他們執行少帥的命令,採取不抵抗政策,把大好的土地讓給了日本人,這是他們還活着的老東北軍一生的痛。
他們後面無時無刻不在想打回東北,可等帶來的命令,就是剿匪,剿共,再剿共。後面雖然打日本人了,可隨着大量國土的淪陷,打回東北已經成了一個遙遠的夢想。
可當他們再次聽說要打回東北,他們沉寂許久的心,又變得火熱起來。
當聽到下面人把這些情況彙報上來時,于學忠也不禁苦笑。
“鼎芳,這個計謀是不是你想出來的?”于學忠用着有點責怪的語氣,對王以哲說道。
聽到于學忠話中的責怪,王以哲也沒在意,這種情況有點火氣也很正常,便笑着道,“孝侯兄,這你可錯怪我了。這可不是我出的主意,我只是執行命令而已,具體制定的人,我不會說,我只能給你透露一句,是我上面人讓我這麼做的。”
“鼎芳,你呀!你這是把我往死裡坑啊!”于學忠搖了搖頭道。
“孝侯兄,話可不能這麼說,我這是給你指了一條明路。當初你就不該聽老蔣的命令,把部隊帶出了陝西,不然你也不會像現在這樣。
你看看我的部隊,人多將廣,武器精良,比你的部隊好了不少吧。你看這些坦克,那都是咱們當初東北軍都沒有多少的東西。你知道我們八路軍有多少嗎?光坦克師就有四個,還不包括我這種部隊隸屬的坦克營什麼的。
國民黨現在有嗎?有的也都在緬甸吧?
你不知道吧,老何的下面也有這麼一個坦克師,就在綏遠駐紮着,下次打河北估計他的裝甲師就會動用了。”王以哲緩緩道。
“真的?不是說你們會調到外蒙往東北方向打嗎?”于學忠疑惑道。
“那是我的部隊會調過去,這是我們李總司令親口說的。老何的部隊會留在綏遠,從河北往東北打,我的部隊則是從外蒙往東北打。
而且現在我們八路軍在外蒙已經擊潰了日本關東軍幾個師團,已經在朝着東北的地界出發了,早的話今年,遲的話明年,我們八路軍大軍就會進入東北。
孝侯兄,你難道一點不想打回東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