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大結局

未央宮中暗香浮動,暗沉的燈火交映,將我的影子長長拉扯。燭光搖搖曳曳,似乎搖曳到我心裡,把我的思緒來回揉搓。

朝堂之上,哥哥和弟弟把持朝政。後宮之中,我亦是無人可撼動的皇后。蕭琰縱看不慣,卻也無力一舉將我們拔出。但無論他是否真的決意,方由的事情一出,周氏必然盡喪人心,元氣大傷。

殿內的蠟燭燃盡,燈火掙扎一下,終究熄滅。我摸了摸那尚有餘溫的青銅燈樹,暗暗下定了決心。

當年我種下的因,讓陳玉華無意中推測出方由的真實身份,繼而被李輕菡得知。這一切都是我的罪責,我不能牽連周氏、方氏兩族,便要釜底抽薪,永遠掩埋這個秘密。

清早陽光微暖,我悉心備下了早點,遣金仁去請蕭琰來用早膳。金仁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問我道:“娘娘不是已經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了,爲何還要請皇上過來?”

我親手煮了水,沏了一壺老君眉,道:“爲讓皇上不起疑心,本宮總要做出好奇的樣子。”茶香四溢,白霧嫋嫋,我輕聲問,“昨夜本宮讓你弄的東西,你可弄好了?”

金仁低聲道:“娘娘放心,已準備好了。”

我“嗯”了一聲,道:“一會兒皇上過來,你們可以去清陽宮準備了。”

自鴻熙十三年回到他身邊,我從未這般主動過。蕭琰頗感意外,但還是在下朝之後來到了未央宮。

彼時我隨意挽着一個髮髻,一根羊脂玉簪斜斜簪入,餘一縷青絲自耳後散至胸前。衣裳也是用心挑過的,桃花雲霧煙羅衫配一條碎花翠紗露水百合裙,外罩一件銀色的雲紋縐紗袍,家常的有如富貴人家的普通婦人。

其實我早已不適合這樣的裝扮,年歲愈大心境愈老,終只合華服濃妝妝點。

我見他來了,連忙屈膝問安。他略有遲疑,片刻後上前扶起我,道:“皇后今日怎麼想起來請朕過來用膳?”

我盈盈笑道:“臣妾是皇上的妻子,爲皇上準備早膳不是應該的麼?”

他輕輕打量我兩眼,道:“你這身衣服……朕記得那年清早,你也是穿着這樣的衣服陪朕用膳。”

心底稍微有些感動,他說的那一天是鴻熙三年八月十六。那一天我同他良心相許,真心把他當做丈夫來愛重,故而衣飾家常。如今重拾舊裝,心意卻從從前截然不同。

我低頭自審,自嘲之意悄悄劃過嘴角。但再度擡頭時,卻笑得恬靜:“皇上還記得。”

他淡淡一笑:“當然,朕忘不了。”

我拿了筷子,從籠屜裡夾了一隻水晶蝦餃與他道:“今早的早點都是臣妾親手做的,雖然手藝比不上尚宮局的膳娘,但卻是臣妾一片心意,還請皇上不要嫌棄。”

他咬了一口,稍稍回味後道:“這蝦餃做的不錯,皇后並非時常下廚之人,今日能做出這般味道,想來練了許久吧。”

身邊機靈的宮女聞言忙道:“回皇上,娘娘昨晚熬了一.夜,一道蝦餃做了五六次。”

我連忙呵斥她:“皇上面前不許多嘴。”

“無妨,”他溫和道,又看向我,目光中多了幾分探究之意,“雖然心意難得,但是未免稍顯刻意。皇后,你從來不是這樣虛僞的人,到底在做什麼?”

我聞言連忙起身,斂衣跪下:“皇上恕罪,臣妾只是想謝謝皇上。”

他稍有不解,凝眉問道:“謝朕?”

我神色動容,認真地看着他道:“是,昨日聽說皇上賜了王妃一壺酒,宮中賜酒要麼是賞,要麼就是……然而一直到昨日傍晚,都未聽說王妃有異,臣妾感激皇上留王妃一條命。”

蕭琰聽了這事,不免臉色稍黯,淡淡道:“這也奇了,王妃好端端的沒有觸犯王法,皇后爲何擔心朕會有賜死她的心思?”

我眼波一轉,輕輕說道:“當日李昭容誣衊王妃清譽,皇上爲了皇家顏面寧枉勿縱也是尋常。但是皇上沒有,故而臣妾深深感激。”

“你不必感激,暄化王如今舉足輕重,你們周氏一族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他神色不愈,冷笑地看着我,“皇后不也一直因此而深深自負,認爲朕不敢動你們麼?”

我聞言連忙頓首,懇切說道:“臣妾不敢,這天下還是皇上的,臣妾母族榮光皆是皇上所賜。若是有朝一日皇上要收回,也是應當的。”

他靜默良久,我伏在地上一動不動。末了,他輕輕一嘆:“罷了,你起來說話吧。”

我起身,親手盛了一碗粥端給他,笑道:“皇上嚐嚐這紅棗玫瑰黑米粥,足足在火上煨了三個時辰,才熬成這般香甜軟糯,最是健脾益氣,補血安神。”

他淺嘗,客氣地一笑:“確實不錯,皇后辛苦了。”

我看着他笑得溫婉:“皇上若是喜歡,臣妾可以天天做。”

今日我如此熱情,他不免有些彆扭,便道:“不必了,朕可做不到天天讓皇后感激,肯費心操勞一頓早膳。”

我充耳不聞他的拒絕,仍然溫婉謙卑:“皇上已經讓臣妾很感動了,那天晚上皇上曾說想和臣妾談談,如今臣妾忽然覺得,已經沒有談的必要。”

他聽了這話不覺起了好奇心,疑道:“爲何?”

“因爲臣妾想通了。”我鼻子一酸,水霧瞬間蒙上雙眼,就連近在咫尺的他也看不清。我道:“過去臣妾因爲楚王妃之事耿耿於懷,實在太過任性,白白蹉跎了這麼些年。從昨晚至今臣妾一直在想,既然楚王妃早已自食惡果,臣妾何必再心存芥蒂。自己不能解脫一直自苦,也數次辜負皇上的心意。”

他凝眉喃喃:“你是因爲楚王妃……”

我不覺垂淚,不動聲色打斷他:“不然呢,當年臣妾怨懟皇上口出狂言,恰好被皇上聽到。皇上自那日起便不再踏足未央宮,臣妾徹底變成了名存實亡的皇后。再後來天下分崩,臣妾又因皇上撤離遺忘臣妾而傷心,故而重逢之後,多有怨舉。”

我低着頭,任由眼中的淚水如珠子般滑落,哽咽道:“方纔皇上遲遲不來,臣妾以爲皇上不肯來了。也是那時臣妾才感受到,原來如果皇上真的對臣妾不理不睬,臣妾心底會有多麼失落。”

衣物遮擋的手臂已經密密麻麻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這般做作,自己都覺得噁心。

然而蕭然並不覺得,反而有了幾分不知所措,連忙拿着帕子給我拭淚,道:“皇后,你別哭。”

我仍舊止不住,他一把把我攬入懷中。我搭在他的肩窩處輕輕啜泣,聽他說道:“當年你妹妹之事是朕一時糊塗,後來也後悔萬分唯恐你傷心,是朕不對。至於西撤劍南,其實朕吩咐親兵去接你,可是營帳錯亂一時尋不見你,事態又緊急,朕不得已才帶着母后先走一步。”

我吸了吸鼻子,泣不成聲:“皇上……”

他安撫地拍拍我的背,聲音柔軟而放鬆:“還好,你安然無恙。”

待我止了哭,方纔送他懷中掙脫,低聲道:“臣妾知道皇上這些年一直心有疑慮,懷疑臣妾清白。可是皇上細想,太子他們一直在臣妾身邊,臣妾要照顧孩子,魏侯要統帥兵馬,我們根本無暇相見。”眼睛一酸,我道,“皇上若要再起疑,臣妾真不知該如何自證清白了。”

他以爲我又要哭,連忙說:“朕知道,朕不會再懷疑你了。”說至此處,他似有感慨,再度擁我入懷,“自大婚以來,朕從沒喜歡別人像喜歡你一般。皇后,你是朕唯一的妻子,我們合該生同衾,死同穴。彼此之間坦誠相待,互不辜負。”

如此柔情相待,他自然萬般不捨。我勸他國事要緊,並答允他晚上去陪他,他方纔戀戀不捨地離開。

蕭琰離開不久,金仁便回來了。我在殿中焚了濃郁的沉水香,才把蕭炎身上的龍涎氣味沖淡。我問他道:“清陽宮那邊安排好了麼?”

金仁滿面堆笑:“早已妥當,奴才說皇上今日去未央宮用早膳,清陽宮那些奴才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麼。再說也不過送去些胭脂香料、寢衣被褥,他們象徵性檢查檢查就算了事。”

我睨他一眼:“這些東西,用好了也是殺人利器。今晚你隨本宮過去,多帶些靠得住的人,知道麼?”

他這次到沒有再嬉皮笑臉,反而嚴肅起來:“奴才明白,奴才跟着娘娘豁出去搏命,自然萬事小心謹慎。”

天色剛剛暗沉,我便帶着親手煲的燕窩蓮子羹到了清陽宮。徐晉見到我笑着打了個千兒,道:“娘娘冷落皇上這麼久,今日終於想開了?”

我笑道:“本宮總得想開,爲難自己,沒必要。”

徐晉打開門,指着裡面道:“皇上早吩咐了,皇后娘娘過來不必通報,娘娘進去吧。”

我“嗯”了一聲,自己從金仁手中接過湯羹便踏入了大殿。這個時候蕭琰定是在書房批摺子,我輕車熟路走過去,確見他揉着額角奮筆疾書。

“你來了。”

我也不客氣,笑道:“皇上還在批摺子?”

蕭琰擡頭看着我疲倦一笑:“是啊,江南又有水患,朕不得不多看幾眼。明日早朝還要和諸卿商議治水人選,估計又要頭痛幾日了。”他盯着我,“你可想到合適人選?”

我只顧着盛出羹湯遞給他,隨口笑道:“臣妾覺得皇上最合適。”

他接過那羹湯,一飲而盡,道:“朕可不能去,朕走了就嘗不到皇后的手藝了,除非……皇后陪朕一起去。”

我輕笑道:“皇上若真去江南,臣妾肯定相陪。聽聞江南女子個個溫婉如水,臣妾若不跟去,保不準來日江南水患就要患及後宮了。”

他聞言竟然有了幾分失神,嘴角的笑意也偃了下去。我稍微不安,問道:“皇上怎麼了?”

他回過神來,放下碗道:“沒什麼,許久不見你這麼刁鑽,一時有些感慨。”他走過來伸手輕點我的鼻尖,“朕記得你剛剛入宮時伶牙俐齒,處處得理不饒人,連朕的皇叔都吃過虧,宮裡宮外都在議論你兇悍。”

如此熟稔的舉動,見證了最初心心相印。我心底亦不免感慨:“皇上如今還覺得臣妾兇悍麼?”

他當即嗤笑:“還不兇,區區小事計較了七八年,你滿京城打聽打聽,誰家媳婦這樣潑辣。”

我撲哧一笑,他心情大好,道:“罷了,朕也不批摺子了,咱們進去敘敘話。”他回視宮中的宮人,“你們都下去吧。”

他攬着我走入內室,打量着佈置一新的寢殿道:“聽說你今日一早就讓人帶了你宮中的東西來,怎麼皇后是打算長住了?”

我取了銀匙,往香爐中添了一些香料:“臣妾只是記得從前清陽宮十分清簡,後宮中除了臣妾又沒人可以留宿,所以一直無人替皇上悉心佈置。如今這樣佈置,皇上可喜歡?”

他摸了摸博古架上的青銅圓觚,道:“父皇在世時崇尚簡樸,朕一直以父皇爲楷模,故而這裡的佈置分毫未動。”

我手不覺一抖,心也猛然一抽:“先帝……”

他回頭看我:“怎麼了?”

我忙搖頭一笑:“沒什麼,只是想到先帝就想起王妃,想起王妃就想起昭容,她的栽贓當真好笑。”

蕭琰眉頭微皺,遲疑了片刻問我道:“皇后,那個採燕真的不是順和妃麼?”

我裝作毫不在意,閒閒道:“怎麼會是呢,順和妃已經爲先帝陪葬。母后當年主持後宮,她素來嚴謹,豈會容這樣的事情發生?”

蕭琰眉心一鬆,兀自點頭:“是啊,母后一貫嚴謹……”他走到我身邊握着我的手,認真地看着我道:“朕也相信你,你不會騙朕。”

他忽然打橫抱起我,輕輕將我放在龍榻上,然後整個人壓了下來。我遲鈍地迎合着他,動作拙劣不堪。他見狀不覺失笑,似乎在笑我就不經人事,繼而脣舌覆在我的耳後,輕輕叫我的名字:“阿暄……”

衣衫褪去一半,我漸漸迷濛,連忙打散自己的頭髮,拔出一根尖銳的銀簪,摸索着刺入自己的後腰。

那本是我最脆弱的地方,尖銳的疼痛一下子讓給我全身緊繃,清醒過來。蕭琰尚且迷離,連忙安撫我道:“別怕,朕輕一點,不會傷到你。”

他越來越重地壓在我的身上,我卻越來越警醒。他失力,抱着我喃喃道:“阿暄你有沒有覺得頭暈,朕都快看不見你了。”

我知道時機已到,用力推開他,自己站起身披上外衣冷冷道。

他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不解地攤在榻上看着我:“你怎麼了?”

我搖頭失笑:“臣妾何曾怎麼了,這話皇上該自問?”他不解,我又添了一匙香料,笑得幽魅,“皇上恐怕不知道吧,這香是上好的迷魂香,聞多了可以讓人失去意識。”

他盡他所能,最大限度地做出一個驚愕的表情。我看着他的樣子,止不住地冷笑:“其實臣妾真的不願意這樣做,可是到了眼下,臣妾也沒有辦法。你賞給王妃的那壺酒,足以毀了周氏和方氏兩族,毀了臣妾和臣妾的太子,臣妾豈能坐視不理?”

他掙扎着,想要起身,卻終究無力跌倒。他氣喘吁吁道:“你在怕什麼,王妃若是清清白白,你又怕什麼。還是說,那個採燕真的是朕父皇的妃子?”他驟然明白,雙目圓睜,嘶吼道:“你好大的膽子!”

然而這聲嘶吼,如同奶貓咆哮,根本沒有任何威懾。

我捋了捋被他弄亂的頭髮,覷着他曼聲道:“臣妾如今在做更大膽的事,王妃的事不過區區,不值一提吧。”

他不敢置信地搖頭,嘴脣也開始哆嗦:“你要殺了朕麼?你是朕的皇后,朕的妻子,你怎可弒君?”

若不是顧忌殿外的人,我真想放肆大笑。而此刻,我不得不強忍笑意對他說:“弒君又算得了什麼?皇上知道自己的父皇是怎麼死的麼?”

他瞬間變得驚恐起來:“父皇不是猝死麼?”

我抿嘴一笑:“聽說先帝自幼習武身體不錯,怎麼好端端的會猝死。”我靠近他兩步,聲音冷如寒冰,“十八年前先帝不甚跌倒,頭撞在青銅方鼎上,一下子暈厥。血流了滿地,而皇上的母后就站在一旁看着,活活等着先帝的血流乾方纔叫人進殿處理。而這一幕恰好被順和妃看見了。”

他緊緊攥着身下明黃的綢緞,倔強地搖着頭,抵制着我的越發咄咄的聲音。我逼問他道:“這麼多年,皇上就沒有一點疑心麼?先帝勤政愛民,怎麼會拉自己的嬪妃陪葬?不,那不是陪葬,是滅口!”

他猛然劇烈地咳嗽,一邊強忍着一邊問我:“那麼那個妖女,她是怎麼活下來的?怎麼又成了你的婢女?”

我扶額,漫不經心道:“這就說來話長了,皇上恐怕沒那麼多時間聽臣妾講完。只是當年臣妾聽說這件事時,做夢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臣妾會與太后站在同樣的位置,做同樣的事。”

他開始有些失去意識,越來越睜不開雙眼,但仍是咬緊牙關問我:“採燕的事是真的,那麼你和魏瑾……你在暄化遲遲不肯離開,是不是因爲他?後來你回到朕身邊,又是不是爲了救他?在宮中這些年,你對朕視而不見,是不是還是因爲他,因爲你心裡裝着他?”

我不肯說話,他哀慼一笑,悲涼到骨子裡,深深自嘲道:“原來那年你回到朕身邊,真的只是爲了利用朕,利用朕手中的益州軍。”

我也萬分疲倦,他恨我利用他,我何嘗又是情願的。他掙扎着,撐起半邊身子看着我苦笑連連:“不,其實朕知道,一直都知道,只是不願意相信……”

這般的傷感的話,不該由他說。我聽不下去便打斷道:“皇上何必惺惺作態,自己不覺得噁心麼?大婚那一年,你待我那樣好,我也是付諸全部真心。可是後來你數度猜疑我,冷落我,如何還能要求我始終如一?”

他一怔,嘴脣一動卻沒有發出聲音,只是下意識輕輕搖頭否認。我嗤笑一聲,慢慢說道:“我從小看着父親娶了一房又一房的姬妾,從不奢望自己將來的夫君能只要我一個人。後來入宮,我更是知道今後會有無數女人來跟我分享一個丈夫。我也有過失落,有過傷心,可是那時我還在想,只要你能始終如一的珍惜我,我可以爲了你做一個賢良大度的皇后。我容忍你同樣喜歡的宣惠貴妃三番五次在後宮興風作浪,替你安撫失落傷心的敏肅皇貴妃和溫恪貴妃,我已盡我所能善待她們,我以爲你會理解我,明白我。”

他吃力道:“朕都知道……”

我此刻卻也笑不出來,積壓了十幾年的委屈頃刻爆發:“你不知道,你若是真的明白,就不會因爲宣惠貴妃的死而遷怒我,就不會在冷落我之後專寵溫恪貴妃。那段冰冷的歲月,讓我徹底覺悟。我的夫君根本不會保護我,他分不清真心假意,看不明是非黑白。我若想要在這詭譎的後宮生存下去,只能靠我自己的手段。”

他從未見過如此的歇斯底里,茫然地看着有些瘋狂的我,輕輕道:“許是朕沒能好好保護你,可是從始至終,朕從沒有想害你。甚至無論你做過什麼,朕都可以包容,你還是朕唯一的皇后……”

我拿起博古架上那樽青銅酒觚,慢慢靠近他:“是麼?那如今臣妾弒君,皇上還能容忍麼?”

他恐懼地後退,卻根本動不了,嘴裡模糊不清地說道:“你還記得嗎……那一年的那個清晨……朕承諾過你……待到他日年老……朕也不會負你……阿暄……那酒……”

他的眼角攢出一滴淚,無聲無息地順着臉頰滑落。而我運了全身力氣,衝着他後腦砸下。他始終不明白,我和從前已經不一樣了。如今誰負我我都不在乎,但我負誰都不能辜負我自己。

他終於沉寂無聲,我失力,手中的酒觚也咣噹落地。陰影處轉出一個人,跪下不敢擡頭看我,口中說道:“微臣參見……”

我低聲冷喝:“囉嗦什麼!”

他嚇得一抖,連忙過來摸了摸蕭琰的脖子,片刻後道:“皇上還未死,娘娘要不要?”他比了一個出擊的手勢。

我渾身失力,指着那青銅酒觚對御醫道:“你來吧。”

他嚇得撲通跪倒:“哎呦,娘娘饒命啊,微臣可不敢!”

我情知不能逼他太急,省的他臨時鬧出亂子。所以仍舊自己拾起那青銅器,緩緩靠近蕭琰。

他還沒死,只是在沉睡。然而我這一擊下去,他就徹底沒了活路。

我神思這一轉寰,倒讓那御醫以爲我不敢再下手,慌忙獻策道:“娘娘若不想再動手,微臣還有別的辦法。”

我眯着眼睛問道:“什麼辦法?”

他摸了摸隨身攜帶的藥箱,道:“鍼灸,只要鍼灸得當,可以讓人一直昏睡下去。什麼時候娘娘緩過來,隨時可以再……”

他不敢說弒君兩個字,我也不在意,只是閉目輕輕思忖。縱然我已讓金仁着意控制清陽宮,可是昨日蕭琰賜方由一壺酒,今日蕭琰就出了事,還是召我侍寢時出的事,總是讓人懷疑。人心不穩,於國於家都無益處。不若暫緩,只讓蕭琰一直昏迷下去,我方能擺脫弒君悖逆的罪名,周氏一族也不會被人猜忌。

太子,還有太子。我不能讓他的母親有弒君之嫌,畢竟他還是純粹的,不該因我被人玷污。

待睜開眼,我已拿定主意:“既然如此,還不快動手?”

御醫連忙答應:“是是是。”

處理妥當後,我將青銅酒觚歸位,御醫又把蕭琰拖到了地上。他用沉水香代替迷魂香,徑自從後門離去。門窗開闔間秋風捲入,帶走了迷魂香的氣息。等龍涎香氣重新充盈寢殿後,我猛地推到擺在內殿的博古架,上面擺着的各色瓷器、青銅物件統統嘩啦摔在地上。

“來人!快來人!”

這樣大的動靜,再加上我的竭力的呼喊,門口的宮人在頃刻間呼啦啦全涌了進來。

徐晉跑在最前面,看到了衣衫不整昏迷不醒的蕭琰,連忙撲過去大喊:“皇上,皇上您醒醒,這是怎麼了呀!”

我假作慌亂,拿帕子顏面痛哭:“皇上方纔跌倒,不甚磕到後腦,徐晉,趕快去召所有御醫會診!”

奚宮局當值的御醫很快都涌了過來,他們商討了半天方回我:“回皇后娘娘,皇上頭部遭受重創,一時恐難恢復。微臣等這就去開藥,等皇上醒來才能確認到底病勢如何。”

我咬着帕子發狠:“既然如此,那便快去,遲一刻本宮要你們的命!”

他們慌忙逃竄出殿,徐晉愁眉苦臉進來稟報道:“娘娘,後宮裡的嬪妃聽到消息,也都急匆匆地趕來了。”

我拭去眼角的淚光:“都來了?”

徐晉低聲:“都來了。”

我忖了忖,道:“叫賢妃進來。”

徐晉不敢違逆:“是。”

賢妃急急奔入殿中,滿面的擔憂之色,也顧不上行禮:“皇后娘娘,臣妾聽說皇上重傷,不知現在如何了?”

我深深一嘆:“皇上尚在昏迷,你們衆人都不宜打擾,清陽宮這裡一切交給本宮。”

賢妃聞言稍有遲疑,彷彿有些信不過我。我挑眉問道:“怎麼,賢妃還有話說?”

賢妃眼睛一瞥內殿:“臣妾只是想見見皇上罷了。”

我輕輕一笑:“那你隨本宮來吧。”

她仔細看過蕭琰,卻也沒有發現哪裡有異,最後只得拭淚道:“皇上怎麼好端端的變成了這樣,看着就叫人心疼。”

“失足摔倒誰也無法預料,”我凝聲注視她,“你如今已經是賢妃了,日後本宮封你爲貴妃如何?”

她陡然大喜,忘卻了我只是皇后,無權加封如此位份給她,只一味歡欣:“娘娘!”

其實她也並不真心在意蕭琰,她在意的只有她自己。這樣的人最易對付,我曼聲道:“你既要做貴妃,就牢牢看住宮裡的人。皇上猝然昏迷,宮中勢必有人藉機興風作浪,本宮不希望看到有任何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鬧事,明白麼?”

她馬上變得信誓旦旦:“臣妾明白,自從新人入宮,馬修媛和花充容恩寵微薄,漸漸和臣妾一樣只求平安到老,不會亂說話。李昭容的同黨褚良媛和賀才人也早都發落去冷宮,剩下的人入宮不久,位份又低不敢造次。”

我頷首,又道:“那就好,不過那個胡容華一向得寵,皇上驟然出事,她恐怕不會甘心吧。”

她眼睛微眯:“娘娘放心,臣妾會料理。”

如此,後宮到底穩住了。徐晉雖然有所懷疑,但是蕭琰的確因撞上而昏迷。事發時我同蕭琰皆是衣冠不整,鬢髮散亂,想想便知我們在做什麼。這種時候意亂情迷,一時不慎跌倒也是有的。

蕭琰昏迷,江南水患還是要治理。朝堂中被哥哥一手控制,世昌伯方家的長房嫡子恰好精通水利,便在我和哥哥的授意下即刻南下,賑災治患。其他要事送入後宮,我皆悉心閱過,同哥哥商議着辦。這樣一來,蕭琰的重病並未影響朝局,我方鬆了口氣。

也有不安分的指控我謀害皇帝,可是又有人站出來說皇后素來賢良,必不會做這種事。其實大多數人都記得,當年郭氏以狐媚惑主而醜名遠播,我恰恰以賢德之名遠播海內。

大抵無人真的相信,十幾年賢惠如我,會意欲弒君。

六日後,我準備了一包藥粉交給哥哥,同他說道:“這藥粉可以讓人面部生癢,生出痘疹。你拿回去給王妃,讓她塗在臉上,對外稱痘疹嚴重不得不以絲巾覆面。”

哥哥掂了掂那藥,嘆道:“你便是因爲這個纔要害皇上的吧。”

我連忙正色:“哥哥胡說什麼,本宮怎麼會弒君。”

哥哥神情莫測,幽幽道:“其實起初我也以爲躲不過去了,存了同由兒同生共死的心。可是呢,由兒直到今日都平安無事,根本沒有任何異樣。暄兒,那或許根本就是一壺普通的酒,是我們多疑了。”

我的心臟在那剎那幾乎停止跳動,唯餘腦海中一片茫然:“什麼?”

哥哥輕輕一嘆:“那酒是近襄侯夫人進獻的,你該去問問她。”

蕭琳如約前來,看着我的眼神包含着幾重怒火。我屏退左右,輕聲問她:“七日之期已到,夫人沒能置本宮和周氏一族於死地,怕是恨得咬牙切齒吧。”

她睚呲欲裂,恨聲發自肺腑:“我真沒想到,你竟然敢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

我冷冷否決:“你可別胡說,誣衊本宮可是不小的罪名,你擔不起。”

她驀然仰天大笑,似是停不下來。末了,卻淚水肆意,泣不成聲:“事到如今你還會放過我麼,皇后,你要殺便殺吧,再皇上賜酒的那一霎那,我就知道了我的結局。”

她自嘲:“你今日叫我來,無非是好奇爲何王妃服下羌人的藥酒卻已經安然無恙。呵呵,那是因爲那根本不是我歷經千辛萬苦尋來的藥酒。你一直害怕王妃的真正身份浮出水面會給你們一家帶來滅頂之災,其實皇上也怕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他也救不了你。所以那一壺酒,只是最普通的竹葉青。”

我心底一酸:“這麼說來,他心裡是清楚的。”

蕭琳驀地猙獰起來,扣住我的雙肩道:“怎麼不清楚!你以爲你一直矢口否認拒不承認,他就什麼都查不到了麼?王妃身上有那麼多的巧合,只要稍稍細想不用任何證據也能猜出她是誰。暄化王是你家中嫡子,他和丫鬟能有什麼深厚感情。而當年他鐘情方由,滿京城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我無言以對,她苦笑着放開我,哀慼道:“其實就連你和侯爺那些事,他也都一清二楚。當年你被劫持下落不明,皇上同我說過,不是郭氏便是侯爺。可是郭氏人在川蜀,身邊能調遣的人實在太少,要在摸清楚千里之外你的行程,住處,策劃好時機再動手,是何等艱難之事。那麼除了郭氏,還能有誰?”她譏諷地看着我,“而你出現的時機,不能更太恰當。侯爺剛剛生死攸關,你便跳出來調兵遣將。皇上又不是傻,焉能看不出你的心思。”

我靜靜道:“這些我都知道,可是他沒有證據,也不能把我怎樣。”我橫掃她一眼,“況且那種時候,哪怕他疑心要殺我,我也顧不得了。”

蕭琳冷笑:“皇帝殺人,不需理由。他真的想要你的命,辦法比你害死他還多。”

我已記不起蕭琳是何時離開的,離開前她又同我說了什麼。清陽宮一如既往,龍涎香的氣味細細密密,將我整個人包裹起來。但是作爲主人的蕭琰,卻只能永遠躺在牀榻,用輕微地呼吸證明他還活着。

那夜,我鄙夷他的每一句剖白,但是現在卻深刻明白。他說縱然負了我,卻也不會害我。無論我做過什麼,他也都可以包容。

當日李昭容擺下的鴻門宴,他聽完了種種辯解和質問,最後下的命令卻只是徹查暄化王妃的身份。我只以爲他是袒護皇家聲譽,然而李昭容私通的事仍舊悄然從宮中泄露出去,在京城中悄悄的蔓延着。

他確實如他所說,給了他所能給我的一切。哥哥封王,弟弟襲爵,我縱然了無恩寵,地位卻比從前任何一個時候都要穩固。我要的安心,其實他全部給了。

這麼些年一日一夜,我在背後算計他,他也在背後懷疑着我。但是拋開所有,他心底始終對我還有些許真心。

倒是我,比之他的優柔寡斷,更加的狠毒決絕。

其實我也明白,若無真心,他怕是連敷衍都懶得敷衍我,更不必說爲一頓親手準備的早膳而感動。我早已不再年輕,不似當年可以利用美色,輕易俘獲君心。現在回頭想來,我依仗的還是他的縱容。

而我驟然向他低頭,他必定也是真心高興,滿心以爲可以回到過去,回到當初那段單純而乾淨的時光中去。可惜最後等着他的,卻是我致死的迷魂香和冰冷的青銅酒觚。

我一直怨他不瞭解我,如今看來,其實我也並不瞭解他。腦中在剎那閃過一個念頭,若早知那酒並不會傷到方由,我必然不會冒險弒君。他也便還能站起來,在各種皇后必須出席的場合,同我輕輕對望。

這些年他負過我,我也負過他。糾葛不清這麼多年,其實早已難分誰更對不起誰。我厭惡他,他何嘗不怨恨我。當初青蔥時的誓言,到底隨着越來越冷的秋風,慢慢地徹底消散,化爲雲煙。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90章 養女第160章 腰脊傷第84章 探春第48章 灰心第59章 小產(一)第62章 徹查第114章 悠月第29章 蛛絲第25章 頹然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93章 傷懷第128章 荷華第29章 蛛絲第90章 養女第138章 銀杏葉(一)第89章 憶往第2章 封后第40章 雀寵(一)第62章 徹查第23章 方由第33章 北疆第30章 國恨第19章 暖冬第130章 揮刀第22章 新歲第142章 是非地(一)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60章 小產(二)第129章 撞破第163章 紅顏亂第90章 養女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132章 賜婚(二)第151章 天下勢第107章 制衡第64章 大雪第124章 相見第145章 湖遠(一)第12章 爭寵第85章 二子第107章 制衡第153章 鋒芒露第12章 爭寵第158章 公主嫁第108章 失信第14章 喜聞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12章 虛情第99章 是南小家女(第二更)第113章 雙喜(二)第162章 龍顏怒第85章 二子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27章 殺機(一)第26章 滿月第26章 滿月第10章 喜歡第3章 大婚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56章 大赦第69章 毀容第73章 瑰嬪第8章 仲秋第15章 身世第13章 眷顧第104章 泄密第28章 殺機(二)第66章 謠言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113章 雙喜(二)第106章 絕情第82章 衝撞(一)第35章 上位第61章 香殺第97章 暗殺(一)第81章 暗通第105章 化險第101章 敏感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101章 敏感第146章 湖遠(二)第3章 大婚第101章 敏感第59章 小產(一)第50章 供詞第88章 落英(三)第120章 夜心第16章 秋芳第153章 鋒芒露第94章 惡極第56章 大赦第85章 二子第152章 郭妃殤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38章 靜養第13章 眷顧第107章 制衡第33章 北疆
第90章 養女第160章 腰脊傷第84章 探春第48章 灰心第59章 小產(一)第62章 徹查第114章 悠月第29章 蛛絲第25章 頹然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93章 傷懷第128章 荷華第29章 蛛絲第90章 養女第138章 銀杏葉(一)第89章 憶往第2章 封后第40章 雀寵(一)第62章 徹查第23章 方由第33章 北疆第30章 國恨第19章 暖冬第130章 揮刀第22章 新歲第142章 是非地(一)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60章 小產(二)第129章 撞破第163章 紅顏亂第90章 養女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132章 賜婚(二)第151章 天下勢第107章 制衡第64章 大雪第124章 相見第145章 湖遠(一)第12章 爭寵第85章 二子第107章 制衡第153章 鋒芒露第12章 爭寵第158章 公主嫁第108章 失信第14章 喜聞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12章 虛情第99章 是南小家女(第二更)第113章 雙喜(二)第162章 龍顏怒第85章 二子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27章 殺機(一)第26章 滿月第26章 滿月第10章 喜歡第3章 大婚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56章 大赦第69章 毀容第73章 瑰嬪第8章 仲秋第15章 身世第13章 眷顧第104章 泄密第28章 殺機(二)第66章 謠言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113章 雙喜(二)第106章 絕情第82章 衝撞(一)第35章 上位第61章 香殺第97章 暗殺(一)第81章 暗通第105章 化險第101章 敏感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101章 敏感第146章 湖遠(二)第3章 大婚第101章 敏感第59章 小產(一)第50章 供詞第88章 落英(三)第120章 夜心第16章 秋芳第153章 鋒芒露第94章 惡極第56章 大赦第85章 二子第152章 郭妃殤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38章 靜養第13章 眷顧第107章 制衡第33章 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