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自刎

第287章 自刎

數以萬計的荊州軍將士,被洪水分割於一座座“孤島”上,從昨天到現在,粒米未進,又遭雨淋,當真是又飢又寒又乏。

新營地倒是有避雨之帳,有果腹之糧,奈何如今山洪甚疾,即便是輕舟小船,動輒也有傾覆之危,更勿提靠人力橫渡洪水。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雨停水退,然而這卻與等死無異。

因此當劉景水軍艦隊出現的那一刻,荊州軍中不管是打算死戰到底的,還是準備俯首繫頸的,全都鬆了一口氣,沒有希望的等待,纔是最折磨人的。

古往今來,每個上位者都希望麾下“三軍之士,視死如歸”,但這卻並不現實,有生的機會,沒有幾人能夠做到從容赴死。

劉景水軍數百大艦直逼而來,荊州軍將士大多都老老實實跪地請降,只有極少數荊州軍將領,利用個人威望乃至殺戮手段,強逼麾下士卒跟隨他負隅頑抗。

對此,劉景水軍二話不說,大艦四面圍攻,弓弩如雨,當殺得敵人膽寒後,最後發動登陸作戰。荊州軍士卒本就是迫於無奈,缺乏鬥志,頃刻間即瓦解。

劉景雖然不聽劉宗等人的勸告,執意乘船前來,不過蒯越的前車之鑑纔過去幾天?他豈能不多加小心?因此他一直安安靜靜待在中軍,不曾靠近前線戰場。

劉景不斷接到前線傳回的消息,某某別部司馬率衆請降、某某校尉率衆請降……

這數萬荊州軍乃是劉表花費十年心血,匯聚一州才俊建立起來的精銳之師。而荊州又是劉備“起家之地”,裡面不乏蜀漢有名有姓的人物,特別是劉景還聽到了別部司馬魏延之名。

只是如今局勢還不甚明朗,劉景暫時無意接見他們,但接下來這個人,他就不能不見了。

賴恭被劉祝親自護送至劉景的座艦,劉祝以前曾數次前往襄陽,與賴恭有過幾面之緣,素知賴恭與劉景關係特殊,所以未敢以繩綁縛,可爲了劉景的安全起見,劉祝還是將他從裡到外搜了一遍身。

“賴君……”劉景聞訊後第一時間來到甲板上,迎接賴恭。

賴恭雙目一瞬不瞬地看着劉景,良久,才嘆道:“唉!仲達,我從未想過,你我再相聚之時,竟會是眼下這樣的境況。”

劉景微笑道:“不瞞賴君,此情此景,皆在我意料之內。”

見劉景逞口舌之利,賴恭忍不住反駁道:“我軍之敗,敗於天災,非戰之罪也。若沒有這場洪水,勝負猶未可知。”本來賴恭最後想說劉景必敗無疑,可話到嘴邊,終究還是變換了說辭。

他倒不是怕觸怒劉景,他對劉景素有恩惠,兩人更有半師之誼,他就算說得再過分,劉景也拿他沒奈何。只是他雖是劉表之臣,和劉景的關係也非同一般,沒必要爲一方,爲難另一方。

劉景搖頭道:“賴君這話不對,北軍非止敗於天災,不然爲何面對這場洪水,我軍毫髮未傷,甚至因勢利導,大獲全勝?”

劉景的這番話頓時令賴恭沉默下來,他剛纔已經從劉祝那裡聽說,劉景水軍兩戰兩捷,打得荊州水軍幾乎全軍覆沒,蔡瑁僅率數十船倉皇而逃。

同樣的情況,爲何劉景水軍不受洪水影響?毫無疑問,劉景方提前就做好了萬全準備,而荊州軍卻渾然不知,此戰勝負,早在洪水暴發前就已經註定了。

“賴君,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請隨我入船室暫歇。”劉景一邊說,一邊拉住賴恭的手臂,將他領入樓船的爵室中,並細心的讓人取來胡餅、小食、美酒。

賴恭心頭不由一暖,他現在確實是餓得前胸貼後背,當即也不與劉景客氣,拿起胡餅、小食吃起來,期間美酒亦是飲個不停,以便驅除身體內的溼寒之氣。

與此同時,王彊率領麾下艦隊,將一座聚集着上千名荊州軍將士的山崗團團圍住,風雨中,王彊讓麾下士卒衝着山崗齊聲大吼道:“劉君有令,降者不殺。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荊州軍將士聞言,頓時陷入騷動,目光齊刷刷望向一棵大樹下。

蒯越本就身受重傷,昨夜又被洪水狠狠折騰一番,身體立刻就垮了,天色剛亮便昏迷了過去,到目前爲止已有數個時辰,門客親信們都怕他就此一睡不醒。

然而伴隨着劉景軍的呼喊聲,蒯越竟奇蹟般轉醒,門客親信們皆欣喜若狂,“主人……”

蒯越微微扯了扯嘴角,他也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再次醒來,不過他的身體他最瞭解,不出意外的話,今天就是他的死期。

蒯越聽門客親信大致說了一下目前的情況,嘆道:“我受到將軍信任,得以統帥三軍,由於輕敵冒進,思慮不周,加上天降災禍,導致全軍覆沒。我上負將軍之託,下負將士之望,今創甚將死,皆咎由自取,諸君請取我頭歸降。”

“主人何出此言?”門客親信們全都伏地道,“主人死,我等亦不獨活,願隨主人同死。”

蒯越沉默良久,才微微點了點頭,他被門客親信攙扶起身,對四周圍過來的士卒道:“此戰之罪,在我一人,與諸君無關。我深受將軍之恩,當自刎以謝罪,我死之後,諸君儘可歸降。”

說罷,蒯越接過門客親信抵來的長劍,橫於頸上,心裡不禁一嘆,他爲人素有大志,深中足智,謀略過人,然而他和他的先人蒯通一樣,未能遇到明主。

昔日韓信不納蒯通三分天下之計,最後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而劉表固然對他賢之、用之,卻不能盡信之。當初如果劉表聽從他養精蓄銳,暫緩南下的意見,何至於有今日?

蒯越最後長出一口氣,手上長劍用力一抹,鮮血霎時飆出,八尺之軀,轟然而倒。

門客親信將其擡回長榻之上,而後相視一眼,皆自刎而死。

圍在四周的荊州軍士卒見此,無不嘆息。

(本章完)

第250章 說服第471章 官爵第33章 示衆第534章 歸心第316章 禁酒第71章 洗手第126章 六禮第150章 開戰第388章 突破391.第391章 大敗第499章 縊殺第414章 託孤第235章 軍市第240章 說和第240章 說和第420章 評價第297章 除孝第433章 堅韌第289章 倒戈第424章 入陣第307章 談判第385章 夷陵第50章 寶珠第377章 再孕第37章 邀請第39章 自負第517章 古樟第339章 出戰第539章 所求第457章 飛矢第445章 薦才第481章 團圓第404章 赴死第447章 高義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31章 獻計第517章 古樟第14章 市井第276章 張津第496章 鐵壁第125章 新野第375章 返回第65章 後續第368章 江東第171章 結束第87章 請醫第212章 寫信第424章 入陣第310章 親近第26章 市樓第382章 西進第74章 變化第42章 點評第18章 劉蟠第540章 國士第425章 中箭第380章 津鄉第427章 身當第371章 慰問第434章 伏擊第372章 召見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16章 再見第212章 寫信第321章 瀏陽第196章 招攬第278章 射中第235章 軍市第124章 宴會第72章 偷長第445章 薦才第119章 內憂第444章 東曹掾第160章 搶權第6章 葛生第262章 水戰(上)第354章 屯田第356章 請婚第216章 取名第236章 看清第414章 託孤第434章 伏擊第372章 召見第308章 遺願第433章 堅韌第260章第452章 自白第278章 射中第136章 婚宴第12章 質書救鄰第257章 爭執第494章 戰臨第126章 六禮第409章 詐降第191章 計議第34章 志向第188章 三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85章 夷陵第70章 攤牌
第250章 說服第471章 官爵第33章 示衆第534章 歸心第316章 禁酒第71章 洗手第126章 六禮第150章 開戰第388章 突破391.第391章 大敗第499章 縊殺第414章 託孤第235章 軍市第240章 說和第240章 說和第420章 評價第297章 除孝第433章 堅韌第289章 倒戈第424章 入陣第307章 談判第385章 夷陵第50章 寶珠第377章 再孕第37章 邀請第39章 自負第517章 古樟第339章 出戰第539章 所求第457章 飛矢第445章 薦才第481章 團圓第404章 赴死第447章 高義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31章 獻計第517章 古樟第14章 市井第276章 張津第496章 鐵壁第125章 新野第375章 返回第65章 後續第368章 江東第171章 結束第87章 請醫第212章 寫信第424章 入陣第310章 親近第26章 市樓第382章 西進第74章 變化第42章 點評第18章 劉蟠第540章 國士第425章 中箭第380章 津鄉第427章 身當第371章 慰問第434章 伏擊第372章 召見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16章 再見第212章 寫信第321章 瀏陽第196章 招攬第278章 射中第235章 軍市第124章 宴會第72章 偷長第445章 薦才第119章 內憂第444章 東曹掾第160章 搶權第6章 葛生第262章 水戰(上)第354章 屯田第356章 請婚第216章 取名第236章 看清第414章 託孤第434章 伏擊第372章 召見第308章 遺願第433章 堅韌第260章第452章 自白第278章 射中第136章 婚宴第12章 質書救鄰第257章 爭執第494章 戰臨第126章 六禮第409章 詐降第191章 計議第34章 志向第188章 三年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385章 夷陵第70章 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