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慈幼

第182章 慈幼

鄧瑗爲人既溫柔又善良,對小民素有憐憫之心,因此聽到劉景有意建立一家撫幼之所,在感到意外的同時,亦滿心歡喜之情。

“若是能令境內無啼飢之童,該是多麼令人稱頌的功績啊!”鄧瑗一臉崇拜的看着自己的夫君,說道:“劉郎的這個想法甚好,我爲什麼就沒有想到?”

“當然是時代的侷限性了。”劉景心裡一笑,很是享受妻子崇拜的眼神,又道:“這個撫幼之所,我準備取名‘慈幼居’,少君以爲如何?”

“‘慈幼居’?慈幼者,愛護幼小也……”鄧瑗聽罷沉吟一聲,眼眸晶亮地說道:“《周禮》有云: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是爲保息六政。慈幼之名,劉郎便是取自於此吧?”

“沒錯。”劉景頷首道,繼而感慨道:“保息六政,說來簡單,行則萬難,即使再過一千年、兩千年,也未必能夠實現。”這是《周禮》提到的理想的社會狀態,只有進入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纔有機會實現。

鄧瑗不由一陣默然,夫君在談話時,總是有這種莫名的感慨,她都已經漸漸習慣了。

劉景收整心情,而後道:“我準備在慈幼居中置數十乳母,以餵養諸多嬰孩。只是……慈幼居內皆爲婦孺,男子出入其中,怕是多有不便。”

鄧瑗聽得連連點頭,乳母們都是有家室的人,男子出入其中,萬一要是傳出點什麼風言風語……明明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善事,最終若是反變成壞事,那就太遺憾了。

劉景神情變得無比鄭重,一字一句道:“所以,少君,我希望你能替我執掌慈幼居。”

這是在一開始有了慈幼居的想法時,就已經決定的事情。鄧瑗是自己的妻子,讓她出面,執掌慈幼居,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啊?”鄧瑗萬萬沒有想到夫君竟然有意讓她執掌慈幼居,花瓣一般嬌嫩的小嘴微微張開,驚訝地問道:“我可以嗎?”

“當然。”劉景毫不猶豫地點頭道,“少君,你可是我的夫人,有誰會比你更適合執掌慈幼居呢?”

“好。”鄧瑗內心驕傲而又自信,當即就點頭同意了,信心滿滿地道:“我一定會用心經營慈幼居,讓劉郎獲得美名。”

劉景笑着稱好,隨後又與鄧瑗商量起該將慈幼居建在何處。城內和郊外,各有各的好處。

首先說城內,城內人口衆多,方便招聘乳母,而且就在縣寺眼皮子底下,萬一出了什麼事,縣寺能夠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缺點是城內地方有限,慈幼居一旦開設,就不單單是近百嬰兒的問題了,或許用不了多久,整個酃縣的孤兒都會涌入進來。

這一點,郊外優勢明顯,隨隨便便就能劃出幾百畝土地,修個幾百間屋舍,多少人都裝得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足夠清靜,可以隔絕四方紛擾。

而郊外的缺點則是乳母不好招聘,再有就是距離縣寺太遠了,安全方面也不夠有保障。

劉景經過綜合考慮後,還是決定建在郊外,不過地址他選擇了湘水西岸,臨蒸鄉境內。

他心裡已經決定,最遲秋收,便將縣治搬往臨蒸鄉,因此慈幼居肯定不能建在酃縣城郊。

這幾個月,鄧瑗怕是要受一些奔波之苦。

鄧瑗倒並不介意,反而暗暗竊喜,她爲人喜好郊遊,昔日在家時,每年從正月初七“人日”開始,一直到九月九“重陽”,但凡佳節,且天氣晴好,都要帶着奴婢外出遊玩。因此她寧願每天外出,也不願被困在舍中。

既然鄧瑗沒有意見,劉景馬上着手準備設立慈幼居一事。

作爲一縣之君,且恩威已立,劉景的意志,就是全縣的意志,在獲得縣寺上下一致稱頌後,一切都有條不紊的推進。

土地劃出來後,縣寺立刻徵發百姓,爲慈幼居修建屋舍。這時候,沒人敢觸劉景黴頭,提什麼“五月蓋房,令人頭禿。”

百姓雖然有些忌諱,但也沒有抱怨什麼,今年劉景以囚徒修繕堤壩,並沒有徵調百姓,因此大家都很領他的恩情。

再說,劉景開設慈幼居,乃是世間難得的善政,受惠的也是酃縣,此事註定要傳遍長沙、荊州,爲世人稱頌,他們能夠出一份力,心裡同樣也很愉快。

在全縣齊心協力下,沒過多久,慈幼居就大體蓋好了。

劉景爲了展現自己對慈幼居的重視,還特意舉行了一個掛牌儀式。當日,他攜帶妻子鄧瑗,連同縣寺衆吏,齊至慈幼居。

不單臨蒸鄉本地人都趕來看熱鬧,酃縣各地百姓聞訊,亦爭相渡過湘水,前來圍觀,現場無慮數千之衆,觀者如堵,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鄧瑗還是第一次隨同劉景,出現在大衆面前,因此略顯緊張,尤其是,她感到現場所有人,彷彿都將目光聚焦到她的身上。

這並非是鄧瑗的錯覺,她確實已經成爲大衆關注的焦點。

由於她即將執掌慈幼居,認爲穿戴不宜奢侈,免得引發爭議,因此她今天只戴了一支藍田玉簪,衣袍也換成了相對素雅的顏色。

然而即便衣飾已經如此“低調”,可她本身就有絕世之貌,就是麻衣椎髻,也難掩美麗。

何況,她身高足有七尺三寸,毫不誇張的說,這個身高已經超過了現場大部分男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乃是縣君劉景的夫人,如此種種,她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劉景亦感到身旁妻子略顯緊繃的身體,扭頭衝她微微一笑,溫語道:“少君,不必緊張。”

“嗯。”鄧瑗輕輕道。

既然是掛牌儀式,劉景自然做了牌匾,在全場數千人的矚目下,他親手揭開了覆蓋上面的紅布,露出“慈幼居”三字,其字體端莊厚重,如同宮宇殿堂。

當牌匾被掛在慈幼居的門樑之上,嚴肅忍不住感嘆道:“世間善政,莫若撫育孤幼,明廷設立慈幼居,天下無以過之。”

(本章完)

第225章 勇悍第331章 倚仗第465章 出使第512章 伏兵第344章 中箭第173章 南下第389章 戰死第242章 三爵第453章 攔路第213章 女誡第131章 嫁妝第196章 招攬第497章 來投第524章 馬尾第271章 火攻第325章 泉陵第76章 新左史第483章 定議第384章 招攬第426章 拔箭第187章 袍鎧第111章 歸來第379章 屈服第402章 噩夢第384章 招攬第167章 收穫第416章 暢談第53章 道歉第543章 刺孫第364章 使者第165章 猛將第452章 自白第352章 尊卑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82章 慈幼第243章 學官第537章 茂才第483章 定議第529章 詔書第96章 建安第446章 入城第199章 撤離第397章 攻城(1)第251章 入主第501章 彭虎第49章 醫聖第296章 捷報第523章 南下第420章 評價第371章 慰問第132章 同席第244章 生子第77章 赤驥第123章 赴宴第186章 八月第239章 嚴法第312章 心意第108章 名望第189章 噩耗第185章 許願第122章 贈文第92章 先賢第181章 棄嬰第540章 國士第242章 三爵第192章 開戰第136章 婚宴第303章 復仇第493章 猝遇第31章 蔡升第357章 鄧芝第212章 寫信第485章 誓師第261章第44章 單程第172章 出兵第352章 尊卑第171章 結束第359章 八月第87章 請醫第109章 難題第18章 劉蟠第102章 劉修第495章 鐵樓第204章 曲轅第512章 伏兵第520章 厚禮第19章 桓階第507章 占卜第230章 敗走第163章 解土第511章 開戰第364章 使者第117章 清茶第252章 週歲第458章 斬羽第339章 出戰第356章 請婚第292章 救治第386章 面曹
第225章 勇悍第331章 倚仗第465章 出使第512章 伏兵第344章 中箭第173章 南下第389章 戰死第242章 三爵第453章 攔路第213章 女誡第131章 嫁妝第196章 招攬第497章 來投第524章 馬尾第271章 火攻第325章 泉陵第76章 新左史第483章 定議第384章 招攬第426章 拔箭第187章 袍鎧第111章 歸來第379章 屈服第402章 噩夢第384章 招攬第167章 收穫第416章 暢談第53章 道歉第543章 刺孫第364章 使者第165章 猛將第452章 自白第352章 尊卑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82章 慈幼第243章 學官第537章 茂才第483章 定議第529章 詔書第96章 建安第446章 入城第199章 撤離第397章 攻城(1)第251章 入主第501章 彭虎第49章 醫聖第296章 捷報第523章 南下第420章 評價第371章 慰問第132章 同席第244章 生子第77章 赤驥第123章 赴宴第186章 八月第239章 嚴法第312章 心意第108章 名望第189章 噩耗第185章 許願第122章 贈文第92章 先賢第181章 棄嬰第540章 國士第242章 三爵第192章 開戰第136章 婚宴第303章 復仇第493章 猝遇第31章 蔡升第357章 鄧芝第212章 寫信第485章 誓師第261章第44章 單程第172章 出兵第352章 尊卑第171章 結束第359章 八月第87章 請醫第109章 難題第18章 劉蟠第102章 劉修第495章 鐵樓第204章 曲轅第512章 伏兵第520章 厚禮第19章 桓階第507章 占卜第230章 敗走第163章 解土第511章 開戰第364章 使者第117章 清茶第252章 週歲第458章 斬羽第339章 出戰第356章 請婚第292章 救治第386章 面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