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囚徒

第85章 囚徒

龐統初次聽聞諸葛亮談及劉仲達之名,他還是一個明不見經傳的人,然而時至今日,襄陽南北士人,誰不聞劉仲達大名?

劉仲達字寫得好,詩作得好固然令人欽佩,但真正使龐統服氣的是劉仲達準確預言到了天子東歸,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而且此人和他同齡,今年才十七歲,除了歎服,龐統無言以對。

諸葛亮一路而來,激盪的心情已經慢慢平復下來,除了預言天子東歸,劉景當日酒宴上還曾點評天下諸侯,言語中多有貶斥之意,幾視天下英雄如無物。

也不知在他心裡,有誰能配得上一聲讚許。

驀然間,諸葛亮心中閃過劉備、曹操兩個名字,這是劉景當日唯二沒有談到的關東諸侯。

難道會是他們嗎?

龐德公忍不住感慨道:“此子之才識,實乃天下罕有。只是據孔明所言,此子之前曾遊學襄陽二載,拜在宋仲子門下,爲何一直默默無聞,名聲不彰?”

龐統亦頷首說道:“之前確實從未聽聞劉仲達之名。”

這也是令諸葛亮感到疑惑的地方,劉景歸鄉不過兩個月,已是名冠長沙,以其才能,何以在襄陽兩年間始終不爲人知?這其中莫非隱藏着什麼秘密不成?

…………

長沙地處偏遠,消息相對閉塞,十一月都快過去一旬了,才得悉天子東歸的確切消息。

有識之士聞之莫不歡欣鼓舞,議論滔滔,整日期盼關東諸侯能夠儘快迎大駕於弘農,覆宗廟於洛陽,重振漢家威儀。

劉景因爲預言成真,在杜襲、桓階、桓彝、劉蟠等人心中引發了巨大波瀾。即使是關係較爲一般的桓階,連日來亦屢次相邀,兩人常於吏舍炳燭暢談至深夜。

十一月十二日,劉景休沐,受杜襲之邀,去其家做客。

長沙入冬以來,常有雨雪天氣,今日便是如此,劉景衣帽穿戴嚴實,乘馬出郡府,經由北郭門,跨越瀏水,行出十數裡,便順利抵達杜襲的居所。

杜襲乃是舉家遷居長沙,太守張羨素聞其名,不僅撥給田地,賜予耕牛,更爲杜襲及家人修建屋宇,如今其一家過得談不上多麼富足,卻也衣食無憂。

杜襲迎之於門前,見劉景乘馬而來,笑問道:“仲達,今日雨雪交加,爲何還要騎馬?”

劉景利落的跳下赤驥之背,手撫馬頸,笑回道:“這是亂世保命之技,我馬術本就不精,不能不嚴加苦練啊。”

杜襲笑道:“我看這不是保命之技,而是平天下之技。”

劉景將馬繮交予杜氏家僕,隨杜襲走進室中,搖頭笑道:“我今不過一市之長,轄不過數百步,何言平天下?大兄這話私下說說無妨,若是被外人聽到,豈不惹人恥笑?”

杜襲正色道:“仲達雖然僅止百石小吏,然而你之才志,我心中一清二楚,不必過於謙虛。”話語稍頓,杜襲又道:“仲達,你繼續留在長沙,一身才華難以施展,今天子東歸,社稷復興在望,正是英雄有用武之時,不若等到時局穩定之際,隨我一起北上,效力於天子階下,匡扶漢室,一展抱負,豈不快哉?”

說罷,杜襲雙目緊緊盯着劉景。

劉景沉默良久,開口道:“如今天子尚未脫離險境,時刻受到涼州諸將威脅,關東諸侯互相傾軋,爭權奪利,未有援手者,局勢一時難見明朗,現在談論北上還爲時過早。”劉景縱然說得委婉,可話中意思已經表露無疑,他不願離開長沙。

杜襲心裡暗歎,他對此並無意外,與劉景相識以來,其從未展現過離開長沙之意。繼而笑道:“光顧着談話了,仲達,酒已熱好,快飲幾杯驅驅寒。”

劉景頷首,身上確實有幾分寒意,取勺從酒甕中盛了一杯酒,一飲而盡,胸膛一片溫暖。

衆所周知,當今之酒度數極低,味道寡淡,而劉景所飲之酒度數頗高,口味清香純正,醇甜柔和,甚是爽口,只要喝過這種酒,再飲前者,便如飲水一般。

此酒正是他依據後世之法研製出的高度酒,當然,這個高度是相對的,大約也就十幾二十度左右,即使如此,亦遠勝漢酒,一經面世,廣受好評。

劉景與杜襲邊飲邊聊,因酒的度數偏高,無法像以前那樣歡飲竟日,日中一過,劉景便已有了幾分醉意,當即停下酒杯,不敢再胡飲,起身和杜襲告辭。

劉景乘赤驥沿着湘水東岸南行,任由雨雪拍打臉頰,因醉酒而混沌的頭腦不由爲之一清。

隨着臨湘在望,前方出現一支數百人的隊伍,裡面除了數十名吏士,其餘都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身負枷鎖的囚犯。

如此規模的徒刑隊伍,堪稱罕見,不止劉景,臨湘百姓亦大感好奇,不顧雨雪天氣,紛紛趕來圍觀,裡裡外外圍了好幾層,足有數百人之多。

劉景牽着馬剛一靠近人羣,立刻就被人認了出來,如此近距離接觸“德行劉君”,可謂萬分難得,不過百姓們或尊敬其人,或畏懼其威,不敢稍有放肆。

劉景倒也沒有太端架子,和聲問左右道:“你們可知道,他們是何來歷?”

有人瞭解情況,回道:“劉君,他們都是衝入荊州劫掠的涼州匪兵,被劉荊州派兵擊敗俘獲,此輩不願投降,將被徒往耒陽鐵官處。”

另有人道:“久聞劉荊州乃是雍容君子,性情仁慈,果然一點不假,若是換成我,全部殺死了事,哪容他們苟活於世。”

劉景頓時瞭然,原來都是涼州兵,難怪他見囚犯們多有高原紅、羅圈腿現象,更有一些人相貌不類漢人,身體雖然虛弱至極,氣勢卻強悍無匹。

再聯想到“丈人”鄧攸的來信,哪還不知,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後將軍楊定的部曲。

楊定字整修,他與胡軫胡文才一樣,皆爲涼州大人,大人即豪強,因爲在西州享有盛名,他們在董卓麾下地位頗高,不過論親厚不及李傕、郭汜等部曲。

他本當拱衛天子車駕,卻與段煨有怨,遂離開天子隊伍,南下南陽抄掠,爲劉表派兵擊殺。

(本章完)

第356章 請婚第277章 急報第141章 酃縣第162章 免役第359章 八月第401章 城塌第174章 滅族第159章 退讓第493章 猝遇第495章 鐵樓第68章 俠客行第368章 江東第71章 洗手第61章 鞭笞第115章 納彩第456章 房陵第470章 策論第224章 潰敗第35章 馬周第282章 建言第179章 到來第108章 名望第411章 不義第257章 爭執第111章 歸來第524章 馬尾第367章 跛馬第218章 樓船第259章 送禮第256章 說客第64章 擒獲第461章 守節第367章 跛馬第386章 面曹第464章 上書第127章 襦鎧第73章 送別第383章 李嚴第467章 射策(中)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10章 親近第273章 攻城(上)第419章 猛將第214章 定計第535章 人望第490章 盡出第345章 騎兵第210章第162章 免役第137章 洞房第461章 守節第363章 攬才第383章 李嚴第519章 抵達第427章 身當第374章 圍攻第52章 歸家第219章 開戰第542章 出兵第160章 搶權第508章 南昌第517章 古樟第167章 收穫第372章 召見第269章 地突第285章 敗逃第378章 策反第423章 戰死第445章 薦才第166章 崩潰第400章 大雨第137章 洞房第53章 道歉第221章 矢石第328章 許都第323章 爲壽第422章 出陣第196章 招攬第499章 縊殺第161章 良法第13章 張羨第352章 尊卑第220章 拍擊第225章 勇悍第507章 占卜第392章 落幕第262章 水戰(上)第103章 營壘第416章 暢談第200章 兵臨第93章 墓祭第531章 放歸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53章 龔氏第362章 臨衝第544章 葛周第373章 盟約第355章 立春第247章 病逝第397章 攻城(1)
第356章 請婚第277章 急報第141章 酃縣第162章 免役第359章 八月第401章 城塌第174章 滅族第159章 退讓第493章 猝遇第495章 鐵樓第68章 俠客行第368章 江東第71章 洗手第61章 鞭笞第115章 納彩第456章 房陵第470章 策論第224章 潰敗第35章 馬周第282章 建言第179章 到來第108章 名望第411章 不義第257章 爭執第111章 歸來第524章 馬尾第367章 跛馬第218章 樓船第259章 送禮第256章 說客第64章 擒獲第461章 守節第367章 跛馬第386章 面曹第464章 上書第127章 襦鎧第73章 送別第383章 李嚴第467章 射策(中)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310章 親近第273章 攻城(上)第419章 猛將第214章 定計第535章 人望第490章 盡出第345章 騎兵第210章第162章 免役第137章 洞房第461章 守節第363章 攬才第383章 李嚴第519章 抵達第427章 身當第374章 圍攻第52章 歸家第219章 開戰第542章 出兵第160章 搶權第508章 南昌第517章 古樟第167章 收穫第372章 召見第269章 地突第285章 敗逃第378章 策反第423章 戰死第445章 薦才第166章 崩潰第400章 大雨第137章 洞房第53章 道歉第221章 矢石第328章 許都第323章 爲壽第422章 出陣第196章 招攬第499章 縊殺第161章 良法第13章 張羨第352章 尊卑第220章 拍擊第225章 勇悍第507章 占卜第392章 落幕第262章 水戰(上)第103章 營壘第416章 暢談第200章 兵臨第93章 墓祭第531章 放歸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53章 龔氏第362章 臨衝第544章 葛周第373章 盟約第355章 立春第247章 病逝第397章 攻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