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攤

在巷子裡結結實實守了一天,宋妙算是大概搞清楚了其中的情況。

原來這巷子與朱雀巷僅有一巷之隔,那高低兩堵牆,左邊低的是太學同國子學,右邊高的就是宋家食肆後頭的南麓書院。

太學與國子學同歸國子監管轄,加起來足有上千學生,但並不要求學生住宿,也不會強行鎖門,此刻從那扇小門裡出來的就是太學生。

南麓書院卻不一樣,學生必須住宿,也不能隨意進出。

太學和南麓書院都設有膳房,但都是大鍋飯,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個菜色,再好吃也吃膩了,更何況廚子手藝都不算出挑——出挑的誰會來這裡。

學生雖然自古就是天底下最容易敷衍的食客,可要是有得選,誰不想吃點新鮮口味?

太學的學生還罷,找時間出來覓食就好,只可憐了南麓書院的學生,一季只有三天假,想出來還要拿批條。

管得這麼嚴格,學子們除卻在心裡罵幾句山長老匹夫,自然也要江河堵塞,自尋出路——於是就在隱秘處挖了幾個狗洞,從裡頭鑽出來,或去買吃的,或去偷偷玩樂。

不過對宋妙而言,太學加上南麓書院足有一二千人,哪怕只有十之二三出來買吃的,也能撐得起這一條巷子的生意了。

她在朱雀門附近逛了半天,再沒找到比那條巷子更合適的位置,考慮到家裡有的食材,盤算一番,便初步敲定好這一陣子應該賣什麼,也不做耽擱,很快就四處採買起來。

忙碌一夜,次日一早,趕在天亮之前,宋妙就推着車往巷子外走去。

她氣力小,走走停停,等到了那巷子裡已經是接近辰時。

這日依舊天氣不好,風雪交加的。

宋妙尋了個合適的空地,便把攤子支了起來。

她左右兩邊一個是賣面的,一個是賣小花糕的,都忙着做生意,暫時沒空搭理她。

宋妙也不着急,就着車上的爐子暖手。

剛暖了沒一會,她就見有個書生模樣的人走了過來,那人不着急買東西,而是認真打量她掛在推車前方的招牌。

***

時下把沒餡的叫炊餅,有餡的叫饅頭。

程子堅是出來買羊肉饅頭的。

作爲太學的外舍生,由於每月的私試在即,他已經連着許多天伏案苦學了。

爲了省下排隊的時間,他最近都是一次買上一二十個炊餅,餓的時候啃一個。

膳房做炊餅用的都是便宜麪粉,也不知道放了幾年,剛出鍋的時候還能吃吃,可只要一冷,嚼的時候那股子黴味就老是往鼻子裡竄。

忍了幾天,他實在受不了了。

想着後門那條食巷離得最近,其中好像有一家賣饅頭的,樣式挺多,那肉雖然給得省,總歸比太學自己的膳房大方,還多少有點滋味。

不過愛吃那家羊肉饅頭的人挺多,去得晚了還搶不到,他要的多,不好叫同窗幫着帶,乾脆自己買算了。

一早出了後門,他目的明確,很快就買好了饅頭,算了算數量,只覺囤了這許多,哪怕半夜餓了都不慌,心中十分滿意,提着個食盒正要打道回府,然而沒走幾步,就見到路邊一輛推車上的招牌。

是個木牌,牌子還挺大,上書“宋記豆蓉糯米飯”一豎黑字,字下面又用硃砂寫着“軟糯”、“鹹香”、“飽腹”、“便攜”等等小字,邊上還特地說明“糯米脹肚”“切勿貪食”——這一道說明專用紅圈重重疊疊圈了三個圓,一圈比一圈大,煞有其事的模樣。

黑字是館閣體,紅字卻是隸書。

好漂亮一筆字,寫的都有模有樣,尤其那隸書,筆畫間十分有靈氣。

程子堅不由自主就站住了,等欣賞了一陣那字,方纔擡頭,正要問話,見得大鍋後的攤主相貌,卻是不由得一愣。

好個標誌的小娘子,一身洗得十分乾淨的素服,又用布包着頭,看着很是清爽。

雖然瘦得下巴尖尖,但一張臉白白淨淨,五官生得極漂亮,實在叫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程子堅本來就有點猶豫的步伐一下子就頓住了,這纔打眼去看那攤子模樣,見支着的推車上不過擺了一個大蒸籠,一口鍋,另有些碗盞,便問道:“你這……綠豆蓉糯米飯長什麼樣子?多大一份的?”

宋妙見有客人過來,忙往蒸籠處靠了靠,指着前頭擺的兩個碗道:“按碗算,大碗一份八文,小碗五文。”

又道:“也可單加鹹鴨蛋,一文半個。”

她一邊說着,一邊把面前的大蒸籠蓋揭挪開去。

“譁”的一下,白茫茫、熱騰騰的蒸汽和着一股香味就從蒸鍋裡冒了出來。

那香味像糉子,又不同於糉子,是糯米制品獨有的味道,聞着很舒服。

白汽撲面,程子堅下意識閉上眼睛後退了一步,卻又不禁深深吸了兩口氣。

好香。

等他重新睜開眼睛,就見到面前滿滿一大蒸籠的糯米飯,米粒鬆軟晶瑩,一粒挨着一粒,當中點綴了不少佐料。

白霧蒸騰着,看不太清楚其中到底添了有什麼,但被香味勾引着,他還是不由自主地嚥了口口水。

京城乃是中原之地,多愛麪食,程子堅卻是打江南西路進京求學的,自小吃米比吃麪更多,他聞着這味道,腦子裡已經想起進京前長姐給自己做的糉子。

糯米飽腹,吃這個豈不比吃那羊肉饅頭更省事?

況且羊肉冷了,凍出白油來便要發羶——早知如此,就不買這麼多羊肉饅頭了。

他算了算價錢,又看了看那攤主先前指着的小碗和大碗,當即便道:“給我……給我來兩碗小……兩碗大的吧!”

宋妙應了,手中取了張幹荷葉放在碗底墊着,一面用勺子給他盛糯米飯,一面指着一旁兩排大竹筒,問道:“公子有什麼不吃的嗎?”

程子堅定睛去看,竹筒裡裝着東西他大多認得,白蘿蔔丁、酸豇豆丁,半個半個切開的流油鹹蛋、茱萸碎……

但也有他不認得的。

“這幾個是什麼?”他指了幾個竹筒,好奇問道。

宋妙便一樣一樣給他解釋:“黃的是綠豆蓉,去了皮,蒸熟過篩,裡面沒有加調味,吃起來只有綠豆清香。”

“這個是酥炸脆面,調了雞蛋麪糊炸的,帶一點鹹香……”

“這是從蜀地做法的蘿蔔乾碎,用來調味的。”

聽到這裡,程子堅果斷道:“我都要,一碗加半個鹹鴨蛋!”

他一說完,就見那攤主一層糯米飯、一層薄薄綠豆蓉、一層各色佐料反覆堆疊,足足疊了三回,又把半個鹹蛋挖出來壓進中間,足叫那有人拳頭大的碗都鼓成了小山模樣,方纔停手,又朝上頭淋了兩小勺料汁。

等她盛好了兩碗,用荷葉疊包好,還擡起頭,笑盈盈問他:“糯米容易積食,最好趁熱吃,我家也有消氣理中的陳皮綠豆湯飲子,三文一竹筒,公子要不要嘗一嘗?”

第46章 您猜第68章 布料第136章 挖通第135章 說笑第133章 故意第139章 道歉第九章 幫忙第136章 挖通第一章 要債第111章 桌椅第39章 毛病第二十五章 柚子第151章 葫蘆第十四章 催促第108章 書信第99章 祭祀第115章 把握第118章 講究第156章 遊學第47章 提籃第51章 厚禮第130章 安排第67章 驚叫第十四章 催促第106章 盤算第38章 主意第104章 毛病第107章 土產第91章 開口第62章 站住第114章 唾沫第58章 霹靂第146章 接手第117章 交換第140章 骨頭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52章 離開第一章 要債第114章 唾沫第96章 額頭第123章 黑痣第72章 幫忙第56章 出門第75章 順手第106章 盤算第35章 羨慕第151章 葫蘆第50章 熟人第61章 刀落第57章 請教第143章 如何第116章 斗笠第145章 作本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54章 生意第57章 請教第92章 借力第113章 冤枉第109章 木工第70章 聽勸第157章 便宜第115章 把握第88章 奇怪第105章 乾淨第110章 支援第154章 生意第34章 耽擱第42章 芋頭第57章 請教第35章 羨慕第59章 懂事第100章 上門第132章 不古第63章 蜂蜜第101章 假道第126章 葫蘆第75章 順手第78章 犯傻第十七章 幫忙第144章 俗套第130章 安排第98章 節禮第46章 您猜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二十章 翻倍第45章 妥了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51章 厚禮第133章 故意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18章 講究第86章 繡工第十五章 大黃第84章 成績第66章 叫門第61章 刀落第72章 幫忙第108章 書信第65章 拜帖第120章 改姓
第46章 您猜第68章 布料第136章 挖通第135章 說笑第133章 故意第139章 道歉第九章 幫忙第136章 挖通第一章 要債第111章 桌椅第39章 毛病第二十五章 柚子第151章 葫蘆第十四章 催促第108章 書信第99章 祭祀第115章 把握第118章 講究第156章 遊學第47章 提籃第51章 厚禮第130章 安排第67章 驚叫第十四章 催促第106章 盤算第38章 主意第104章 毛病第107章 土產第91章 開口第62章 站住第114章 唾沫第58章 霹靂第146章 接手第117章 交換第140章 骨頭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52章 離開第一章 要債第114章 唾沫第96章 額頭第123章 黑痣第72章 幫忙第56章 出門第75章 順手第106章 盤算第35章 羨慕第151章 葫蘆第50章 熟人第61章 刀落第57章 請教第143章 如何第116章 斗笠第145章 作本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54章 生意第57章 請教第92章 借力第113章 冤枉第109章 木工第70章 聽勸第157章 便宜第115章 把握第88章 奇怪第105章 乾淨第110章 支援第154章 生意第34章 耽擱第42章 芋頭第57章 請教第35章 羨慕第59章 懂事第100章 上門第132章 不古第63章 蜂蜜第101章 假道第126章 葫蘆第75章 順手第78章 犯傻第十七章 幫忙第144章 俗套第130章 安排第98章 節禮第46章 您猜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二十章 翻倍第45章 妥了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51章 厚禮第133章 故意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18章 講究第86章 繡工第十五章 大黃第84章 成績第66章 叫門第61章 刀落第72章 幫忙第108章 書信第65章 拜帖第120章 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