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太皇太后薨4

十二月十五日,太皇太后清醒的時刻愈發短促,每日不過兩三個時辰。她終究決意再見見衆人,只是礙於精神不濟,每次最多見五六人。再多,康熙便不許了,生怕累着她。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平日裡不輕易進宮的皇室宗親,還有康熙特意召來的太皇太后母族親眷,他們早已提前進京等候。接連五日,慈寧宮往來探望者不絕,給這滿室的悲慼添了幾分人氣;可衆人見太皇太后病得形容枯槁,那份短暫的熱鬧又很快被更深的無奈與酸楚取代。

之後便輪到了諸位皇嗣。又過了三日,太皇太后對皇嗣們並未多言囑託,只是待他們退出慈寧宮時,人人都得了她的賞賜,就連尚在襁褓中的十三格格也不例外。轉眼便到了二十四日。

慈寧宮內,蘇麻喇姑、皇太后、太子、康熙,還有康熙的親姑姑—太皇太后的二女兒固倫淑慧公主,都緊緊守在太皇太后的牀榻邊,寸步不離。他們生怕太皇太后醒來時見不到自己,心中滿是焦灼。此時太皇太后每日清醒的時間已不足三刻,情形愈發危急。好在該交代的事都已說清,該見的人也都見了,眼下便只剩他們幾人在此靜靜守候。

時辰一點點挪到亥時,太皇太后迷迷糊糊睜開眼,望見牀邊守着的幾人,聲音沙啞得像被砂紙磨過:“水……”

衆人被聲音驚醒,蘇麻喇姑更是雙眼通紅,忙轉身去側殿取了水來,由康熙用小勺一點點喂到太皇太后脣邊。喝了幾口後,她的精神似好了些,眼神也添了幾分清亮,可圍在牀邊的人,臉色卻愈發沉鬱悲慼。他們都懂,這不過是太皇太后的迴光返照罷了。

太皇太后望着康熙幾人因連日守在牀前而瘦削下去的面頰,又吩咐蘇麻喇姑去煮幾碗面來,命幾人吃下去。她看着衆人噙着淚吃麪的模樣,淺淺笑了笑,恍惚間憶起往昔。想到自己薨逝後,需重啓太宗與姑母的皇陵石門,心中陡然生出幾分抗拒,這一生因太宗與姑母受的委屈早已刻入骨髓,實在不願死後再被他們攪擾安寧。

目光落在康熙身上,見他埋頭對着碗,麪條卻沒見少多少,太皇太后猶豫片刻,終是緩緩開口,聲音輕得像一縷風:“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爲我輕動……況且我心牽念福臨與你,實在不忍遠去……玄燁,你便在孝陵近旁擇塊吉地安葬我,我便再無遺憾了。”

康熙聞言,猛地擡頭,手中的碗“哐當”一聲墜落在地,淚水瞬間決堤。他踉蹌着跪行到太皇太后牀前,將頭深深埋進她被錦被覆蓋的膝頭,悲痛如潮水般將他淹沒,哽咽着泣道:“皇瑪嬤,不要離開孫兒……”

其餘人見狀,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一聲聲哭勸着,不願讓太皇太后走。

太皇太后臉上的笑意早已淡去,眼眶也泛起紅意。她輕輕撫摸着康熙的頭,聲音喑啞得幾乎聽不清:“玄燁,我也念着你們,也想多陪些日子,可生死由天,由不得人……別擔心,我會在長生天保佑你們的……玄燁,大清的江山,就交給你了。”

說罷,太皇太后只覺渾身一輕,又強撐着說了幾句寬慰的話。康熙終究是含淚應下了她的囑託。或許是情緒激盪耗盡了力氣,太皇太后很快便沒了精神,昏昏沉沉地闔上眼,再也沒有睜開。

二十五日子時七刻,窗外大雪漫天飛舞,慈寧宮內的暖意終究沒能留住她。太皇太后鼻尖那縷微弱的氣息,終於悄然散盡。確認她已然薨逝的那一刻,康熙等人再也繃不住,哭聲驟然撕裂了殿內的沉寂,悲慟欲絕。

“當……”喪鐘準時敲響,綿長的鐘鳴穿透風雪,響徹京城的每一寸街巷。聽聞鐘聲的人無不神色驟變,紛紛向着慈寧宮的方向跪拜下去,天地間只剩下風雪的呼嘯與無盡的哀慼。

永和宮內,董佳佳等人剛要安歇,忽聞喪鐘轟鳴,忙讓白霜喚醒衆人,速速換上縞素,靜候康熙傳召哭靈。

天剛矇矇亮,康熙的旨意便到了,命衆人前往坤寧宮哭靈。慈寧宮地方有限,後宮之中,唯有皇貴妃、貴妃及茉雅琪等皇嗣得以入內哭靈;董佳佳等人則需在坤寧宮,與外命婦一同舉哀。

慈寧宮內,皇太后跪於棺槨下首,右下手邊是康熙,他的跪墊比皇太后稍退半個身位;其餘人等又比康熙再退一個身位。康熙右下方,太子領着諸位皇子跪列哭靈;左下方,恭親王率宗室親族垂首跪伏,與太子等人相隔三個身位。

皇太后左下手邊是固倫淑慧公主,她的位置比康熙還要再低半個身位,身後跟着一衆宗室福晉;淑慧公主右手邊,皇貴妃正領着貴妃與格格們跪泣。因康熙與皇太后在場,殿內衆人無不斂容屏息,個個擺出痛徹心扉的模樣。

坤寧宮這邊,上首供奉着太皇太后的牌位,下方衆人按序跪立。牌位右側,妃位之首的董佳佳領着後宮其餘嬪妃;左側則是固倫淑慧公主的兒媳,蒙古郡王福晉,吉雅日後的婆母,身後跟着其他外命婦,一同舉哀。

坤寧宮內,董佳佳因是妃位之首,排位比較靠前,正好藉着身前的供桌遮擋,哭累了便換成乾嚎,悄悄歇口氣。與她並排的幾位妃嬪和福晉們顯然也心照不宣,彼此默契十足,誰也不會去揭破旁人,更不會背後捅刀子。這般光景,倒比給前兩位皇后哭靈時輕鬆了不少。

太皇太后的喪儀上,無人敢有半分逾矩。就連後宮中唯一身懷六甲的德妃,也始終斂聲屏氣,半點動靜不敢鬧出。只是董佳佳瞥見她因連日哭靈而愈發蒼白的臉色,心中不禁暗生感慨,不愧是將來要成爲太后的人,這份忍耐力着實過人,連她也得佩服幾分。

只是方纔見德妃似有些支撐不住,董佳佳本想上前搭把手,賣個人情,怎奈兩人之間還隔着惠妃與宜妃,隔着好幾步的距離,終究是沒法子,只能作罷。

德妃的窘迫,身旁的宜妃與榮妃並非不知。只是彼此關係本就疏遠,心存各自的盤算,也就沒人肯伸手相扶。

哭靈到了後三日,董佳佳見德妃已是搖搖欲墜,實在看不下去,便尋了榮妃低聲說了幾句,讓她照看一二,免得德妃真出了什麼差池,惹得皇上心煩,到頭來牽連她們一同受責。榮妃沉吟片刻,終究是應了。靠着這點照拂,德妃才總算有驚無險地撐過了七日哭靈。

太皇太后的喪禮並未就此了結。康熙執意要依漢禮守孝,欲爲太皇太后服孝二十七個月,大臣們接連上奏勸諫,再三力爭下,康熙才終於鬆口,以一日代一月,服孝二十七日才就此作罷。

轉眼到了康熙二十七年。德妃這胎終究沒能熬到足月,於正月九日誕下二十三阿哥。經太醫診斷,阿哥的身子還算康健,畢竟德妃哭靈時已是孕晚期,這胎好歹養到了九個多月。

只是二十三阿哥的降生,並未驅散後宮的沉鬱。他的洗三禮與滿月禮都沒能大辦,只得了康熙賜名“胤禎”,便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是三月中旬。太皇太后剛過世不久,蒙古那邊便起了事端,康熙心思全撲在朝政上,極少踏足後宮,使得後宮愈發冷清寂寥。漠北喀爾喀內部生亂,札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兩派爆發衝突,原本的統一局面已然分裂。

隨着時間推移,戰事陷入膠着。到了四月中旬,準噶爾汗國的噶爾丹趁機東侵,讓漠北戰局陡生變數。準噶爾部顯然早有準備,僅用半個月便擊潰了喀爾喀三部。走投無路的喀爾喀部只得南下漠南,向清廷求援。

經大臣們會商,康熙定下決策,清廷先收容喀爾喀難民,同時命理藩院出面調停各部矛盾,這步棋,已然爲後續的直接干預埋下了伏筆。

第四十二章 再遷宮第七十七章 八格格夭折第七章 草草收場第六章 提遷宮第七十四章 接連有孕第二十二章 皇后病癒第六十二章 德嬪遷宮2第六十章 喜訊連連第二十八章 皇后薨1第五十九章 妃位待遇2第十五章 小產第四章 請安2第八十章 小赫舍里氏第七十一章 大封六宮2第九十四章 太皇太后薨1第七十四章 接連有孕第五十五章 烏雅氏封嬪2第四十三章 冊封禮第九十八章 永和宮閒聊第六十三章 戴佳氏生產第二十九章 皇后薨2第八章 康熙敲打第六章 提遷宮第二章 害怕第五十九章 妃位待遇2第四十五章 皇后昏厥第七十六章 皇貴妃難產第五十章 接連懷孕第五十四章 烏雅氏封嬪1第三十九章 請安2第九十六章 太皇太后薨3第七十三章 極好第四十五章 皇后昏厥第七章 草草收場第七十七章 八格格夭折第三十七章 晉封主位第五十九章 妃位待遇2第三十九章 請安2第二十七章 接連夭折第二十三章 請安第九十四章 太皇太后薨1第四十七章 來龍去脈第十八章 終於遷宮第三十八章 請安1第六十五章 種痘第三十章 哭靈第三十七章 晉封主位第五十八章 妃位待遇1第九十五章 太皇太后薨2第三十章 哭靈第十一章 出月子第四十八章 皇后親眷第二十三章 請安第四十四章 謀算第四十一章 姐妹2第八十五章 胤祚夭折第五十六章 戴佳氏出場第十三章 太皇太后第六十五章 種痘第六十九章 索卓羅氏小產第六十二章 德嬪遷宮2第五十一章 天花第十六章 大格格夭折1第九十六章 太皇太后薨3第七十章 大封六宮1第七十五章 撫養胤祐第三十二章 接連生產第四十三章 冊封禮第二章 害怕第九十章 額駙第二十四章 進宮撫養第四十八章 皇后親眷第八十三章 南巡2第六章 提遷宮第三十六章 七嬪齊聚第三十四章 承乾宮鬧劇番外:赫舍裡.愛蘭珠第二十二章 皇后病癒第四十六章 皇后清醒第九十五章 太皇太后薨2第六十八章 封后之爭番外:赫舍裡.愛蘭珠番外:赫舍裡.愛蘭珠第三十一章 立太子第八十四章 風波又起第二十二章 皇后病癒第六十三章 戴佳氏生產第二十四章 進宮撫養第四十章 姐妹1第九十四章 太皇太后薨1第八十五章 胤祚夭折第八十五章 胤祚夭折第八十三章 南巡2第八十章 小赫舍里氏番外2:鈕祜祿.布爾和第七章 草草收場第七十八章 撫養胤禛第四十四章 謀算第四十六章 皇后清醒第六十四章 鈕祜祿氏入宮
第四十二章 再遷宮第七十七章 八格格夭折第七章 草草收場第六章 提遷宮第七十四章 接連有孕第二十二章 皇后病癒第六十二章 德嬪遷宮2第六十章 喜訊連連第二十八章 皇后薨1第五十九章 妃位待遇2第十五章 小產第四章 請安2第八十章 小赫舍里氏第七十一章 大封六宮2第九十四章 太皇太后薨1第七十四章 接連有孕第五十五章 烏雅氏封嬪2第四十三章 冊封禮第九十八章 永和宮閒聊第六十三章 戴佳氏生產第二十九章 皇后薨2第八章 康熙敲打第六章 提遷宮第二章 害怕第五十九章 妃位待遇2第四十五章 皇后昏厥第七十六章 皇貴妃難產第五十章 接連懷孕第五十四章 烏雅氏封嬪1第三十九章 請安2第九十六章 太皇太后薨3第七十三章 極好第四十五章 皇后昏厥第七章 草草收場第七十七章 八格格夭折第三十七章 晉封主位第五十九章 妃位待遇2第三十九章 請安2第二十七章 接連夭折第二十三章 請安第九十四章 太皇太后薨1第四十七章 來龍去脈第十八章 終於遷宮第三十八章 請安1第六十五章 種痘第三十章 哭靈第三十七章 晉封主位第五十八章 妃位待遇1第九十五章 太皇太后薨2第三十章 哭靈第十一章 出月子第四十八章 皇后親眷第二十三章 請安第四十四章 謀算第四十一章 姐妹2第八十五章 胤祚夭折第五十六章 戴佳氏出場第十三章 太皇太后第六十五章 種痘第六十九章 索卓羅氏小產第六十二章 德嬪遷宮2第五十一章 天花第十六章 大格格夭折1第九十六章 太皇太后薨3第七十章 大封六宮1第七十五章 撫養胤祐第三十二章 接連生產第四十三章 冊封禮第二章 害怕第九十章 額駙第二十四章 進宮撫養第四十八章 皇后親眷第八十三章 南巡2第六章 提遷宮第三十六章 七嬪齊聚第三十四章 承乾宮鬧劇番外:赫舍裡.愛蘭珠第二十二章 皇后病癒第四十六章 皇后清醒第九十五章 太皇太后薨2第六十八章 封后之爭番外:赫舍裡.愛蘭珠番外:赫舍裡.愛蘭珠第三十一章 立太子第八十四章 風波又起第二十二章 皇后病癒第六十三章 戴佳氏生產第二十四章 進宮撫養第四十章 姐妹1第九十四章 太皇太后薨1第八十五章 胤祚夭折第八十五章 胤祚夭折第八十三章 南巡2第八十章 小赫舍里氏番外2:鈕祜祿.布爾和第七章 草草收場第七十八章 撫養胤禛第四十四章 謀算第四十六章 皇后清醒第六十四章 鈕祜祿氏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