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新退開半步,微微屈身,“是奴才失禮了。奴才的家鄉也長滿了潤楠木,看着看着,不由就想家了。”
寄思輕巧地笑道,“巧了,本宮的家鄉也長滿了潤楠木,院落外頭好大一片。也許當年本宮與家人栽下的小樹苗也都長成綠蔭了吧。只是本宮的家人早已不在人間。皇上體諒本宮思鄉心切,所以特地在長chungong栽滿了潤楠木。”
元新的語氣裡似有嘲諷,“皇上倒是對娘娘一片癡情。”
寄思猛然擡頭,好笑道,“聽你這口氣,似乎對皇上有意見?”元新垂着頭,臉上掛着強裝的笑意,“後宮三千,佳麗無數,他再寵愛娘娘也無法給予娘娘唯一的愛,比不了這民間至親至信的親情。若是娘娘的親人還在,必定比皇上愛你千倍萬倍。”
“可是我娘和我弟弟,都不在了……”這語聲裡透着落寞,她望了望那翠綠青蔥的潤楠木,不由疑惑,“潤楠木不是北方植物嗎,怎在你家鄉川陝也能成活?”
元新不由解釋,“可能娘娘不曾去過川陝地帶,那裡也有許多潤楠木生長。”
“川陝那邊的人在飲食上偏愛辣子,喜味重的食物,本宮怎見你不怎麼吃辣子?”
“奴才只是個小藥童,在宮裡做事,飲食上怎能任自己的喜好。”
寄思想了想,又道,“晚膳時,本宮讓初問去御膳房點一道味重的菜,給你拿些辣子回來。這段日子讓你吃住都在長chungong,倒是本宮疏忽了你是陝人,回頭本宮會吩咐初問,日後照顧照顧你的生活習性。”
“多謝娘娘。”
寄思嘆一口氣,目光從他身上落向遙遠的天邊,憂鬱的目光中似隱有巨大的心事,“第一眼見你時,本宮還以爲是見到了本宮的弟弟。你與他的確有緣,相貌有七八分相似。母親給我們倆姐弟取的名字,都出自一首詞,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所以本宮叫寄思,弟弟叫寄念。爹爹自寄念出世不久,去京城趕考,就再未返鄉,後來母親也鬱鬱而終,只留下我與弟弟。可是我不佩做姐姐,竟讓寄念在一場大火中喪
了命。
說到此處,元新的眼裡不由模糊有淚,聽這個故事並不十分煽情,卻好似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般。他不敢讓寄思瞧見眼裡的淚,急忙埋在肩頭拭去,“不是娘娘的錯,相信娘娘的親人也不願見娘娘如此自責。”
寄思自嘲地笑了,“說到底,若是寄念還活着,本宮也不會跟着皇上回雍王府,也不會成爲現在的辰嬪。”
夜裡,長chungong的人聚在一起用晚膳。這裡的規矩是但凡皇上不來的時候,沒有主與僕,大夥一起用膳,一起談笑,比起其餘宮的氣氛輕鬆了許多。小點子與元新剛來不久,很快便融入了這樣的生活,並樂在其中。只是用膳時,初問特地按照主子的吩咐,給元新要來的辣子,元新似乎並不高興,反而在就下第一口辣子時嗆得咳嗽不停。
寄思見他並不是那麼熱衷辣子,不由關切道,“是不是太辣了?”
初問唸叨道,“元太醫是川陝人士,怎會被辣到呢,這只是微辣的呢,奴婢還沒拿最辣的回來。”
元新就下一口湯,滿臉被嗆得通紅,“是奴才失禮了,可能是太久沒有吃辣,有些適應不過來吧。”
夜裡,大夥侍候寄思準備就寢時,小點子從門外跑來,手裡拿着一個木盒子,說是有人要送給她的。
初問立即喝斥,“誰會送娘娘什麼東西,你去哪裡拿的,可疑之人的物品不能隨便帶到宮裡來,說不定會對主子不利。”寄思見初問的口氣如此凌厲,立即瞪她一眼,“小點子還小,哪裡懂得這些,不要兇他。”
旋即望向小點子,輕聲問道,“這是誰給你的寶奩,看樣子做工精細,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物品。”
小點子糊塗地摸了摸後腦勺,只道,“奴才不知。方纔有個太監說這是皇上捎給娘娘的,要奴才一定要交給娘娘。”
寄思又問,“看清那人了嗎?是蘇公公派來的人嗎?”
小點子搖了搖頭,“不知道,天太黑了,奴才沒看清,反正是個太監,可能是蘇公公身邊的人吧,好像是小陸子,又好像不是。”初問一把接過那盒
子去,要例行檢查,寄思卻道,“既然是小陸子拿來的,肯定是皇上送的,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拿來本宮瞧瞧。”
初問只好將寶奩遞給寄思,那寶奩上雕刻着仕女懷抱琵琶的圖紋,看上去做工精細。寄思輕輕打開,剛掀了蓋子,誰料裡頭忽地蹭出一個蛇頭來,緊接着一條青蛇迅速爬落在寄思身上,她避之不及。元新眼疾手快地將那青蛇捉住,端詳一番後終於鬆了一口氣,“娘娘,幸好這蛇沒有毒。”
寄思受到驚嚇,她一怕水,二怕蛇,這兩樣東西都是她心裡的結,驚魂未定地坐回椅中,只覺着小腹處隱隱作痛,“看來是有人故意要讓本宮受驚。”
初問立即喝斥小點子道,“平日裡都教導你做事要小心翼翼,別人送來東西,你怎不看清楚是誰,到底是不是小陸子。”
寄思若有所思,“肯定不是小陸子,還好這蛇沒毒。估計那人只是想讓本宮受到驚嚇,並不打算取本宮性命,他也不敢取本宮性命。你也快別責備小點子了,他只是個七歲的孩子,能懂什麼陰謀算計,日後別再隨意拿別人東西就是了。”
初問將小點子按跪在地,“還不快謝過主子。”
“好了,好了,別再責備他。本宮有些不適,扶我去歇着吧。明兒還是去問問小陸子,究竟有沒有送過東西來。”
那條被元新瞬間打死的青蛇躺在地毯上,寄思瞥了一眼,不由避開它,“快把這蛇扔出去。”
翌日,果然如寄思所料,小陸子根本沒有拿過什麼東西來。這事讓小陸子稟報給了蘇公公,蘇培盛又稟報給胤禛,不由驚得胤禛放下手中的政事未處理就急急朝長chungong趕來,得知她並無大礙後這才鬆了一口氣,“誰這麼大膽,敢拿這種東西來嚇唬辰嬪,是誰接手那裝有青蛇的寶奩的?”
初問立即讓小點子跪了地,並替他回稟道,“回皇上話,是小點子將這個寶奩拿來給娘娘的。都怪平日裡奴婢沒有教導好,讓人借小點子之手驚嚇了娘娘,日後奴婢一定對長chungong的奴才仔細叮囑,絕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