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索額聯合其他御醫替弘緒診治時,竟發現弘緒出現了肝脾腫大,肺腑衰竭之徵。此時的年月荷也在病牀上,病情卻有所好轉,只是臉上和身上仍然有稀鬆的紅疹子,卻遠遠要比弘緒輕得多。而宮中其它被傳染的奴才卻因爲救治不及時,病情也越發厲害,已經與弘緒無任何差別,被隔離在外。更讓胤禛頭疼的是,不僅景仁宮的人被傳染此病,連太醫院的人也有被傳染,其餘被傳染的數十人都是接觸過景仁宮衣物用品的奴婢。
胤禛召集了整個太醫院的人商討對策,卻沒有一個人敢保證能驅除此病症。整個太醫院的人鴉雀無聲,急得胤禛一把將几上的茶盞掃落,“平日裡朕供你們俸祿,一到關鍵時刻怎一個個都無對策,難道是要這病症傳遍整個皇宮,再傳至宮外,禍及天下百姓嗎?”
遠近御醫一個個默不做聲,侍候在胤禛身側的蘇培盛小心翼翼道,“皇上,奴才倒知道有個人能治癒此怪病,只是……”
胤禛一臉陰沉,冷冷道,“不管是誰,只要能控制此疾病傳染,將宮中染病之人治癒,朕一定重重有賞。”
蘇培盛的眉頭緊緊相蹙,佝僂着腰又道,“先皇上位時,後宮也曾染過一場與現今相同的疾病。奴才清晰地記得,那時是一名叫黃仁世的七品御醫將此疾病根治。只是那黃仁世前些日子在太醫院不幸暴斃。”
聞言,胤禛的眉頭蹙得更緊,“黃仁世朕倒是記得,他也曾治癒過太后,朕有意要提拔他,卻遭他拒絕。他既已不在人世,可有留下治癒此病症的記錄?”
索額立即回稟道,“臣這就命人去醫書庫查詢,看黃太醫是否有留下記錄。”
胤禛無力地扶着額頭,擺擺手極其心煩意亂,道,“快去。”
長chungong的元新聽聞太醫院的人在翻看先師黃仁世所留下的筆錄,卻嗤之以鼻,“這羣小人早知今日,何必要害死我師傅。如今我師傅已不在人世,這場病症是不會有所控制的,活該。
”
再有二十餘日,寄思即將臨盆,元新每日早晚都會給她診平安脈,太醫院若有什麼新鮮事,元新必會在寄思面前說道一二。寄思也習慣了與元新如此無話不談的相處方式,擡了手在他頭上輕輕一敲,“小小年紀不學會好,竟然學會了詛咒他人,難道你希望這疾病傳遍後宮不成?”
元新見她脈相正常,不由滿面歡喜,“奴才不是希望這疾病傳遍皇宮,奴才說活該之人是那些太醫院的,叫他們當初害死我師傅,活該被皇上責罵。要是這疾病真傳遍了後宮,主子若也受到牽連,奴才定是會治好主子的。”
寄思挑眉道,“這麼說你有法子控制這疾病?”
元新收好醫奩箱,無意道,“師傅曾在奴才面前提及過,奴才不敢百分百保證治好此病,但也有七八分的底氣。”
寄思想了想,又道,“既是如此,你何不前去皇上面前主動請纓。”
聞言,元新卻像個孩子似的撅嘴,道,“纔不要。”
寄思細細分析道,“若你真能治好這場疾病,皇上必定會對你加官進爵,到時候你也可在太醫院立足。”
元新看了看寄思,只道,“奴才纔不在意那些個榮華富貴,奴才只要專職做娘娘身邊的藥童,護娘娘周全。再說了,要是奴才鋒芒盡露,太醫院的人不知道會想什麼法子來對付奴才,到時候奴才若跟師傅一樣喪命,這後宮中還有誰能留在娘娘身邊照顧。太醫院的人都是黑心肝,若是有人想害娘娘,奴才可不願意。”
寄思寬慰一笑,給元新賜了座,又道,“我知道你的心思,可是若你能在太醫院立足,一來也能照拂本宮,二來也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豈不是兩全齊美。再說,有本宮在,本宮不會讓太醫院的人動你,自會求皇上給予照拂。”
元新卻執意道,“奴才不要。且讓他們太醫院的人瞎折騰吧,等他們實在是沒折了,這疾病實在是控制不住了,奴才再去請纓也不遲。”
寄思拿元新沒
有法子,只好作罷,“本宮說不過你。不過本宮十分好奇,你怎會對本宮如此傾注心思,處處替本宮着想,你當真是川陝人士?”她又開始懷疑起元新和身世,按着他的年齡和容貌與她逝去的弟弟寄念十分相象,而且這幾個月相處下來她深切地感觸到元新是在用生命保住她。在這宮中,連胤禛都不曾這般細心待她,元新又是爲何如此,既不圖名利也不圖錢財,真是讓她費解。
元新的眸子裡立即閃過一絲憂慮,“難道娘娘懷疑奴才會加害於您嗎?”
寄思果斷搖頭,“本宮並不是這個意思,本宮只是越發覺得你很像我死去的弟弟。他也是你這般年紀,也是從小學醫,本宮甚至以爲……”
元新的神色忽然沉下去,面上再沒有笑容,反而異常凝重,起了身擰起藥奩箱子,只道,“奴才當真是川陝人。娘娘即將臨盆,身子多有不便,奴才就不打攪了。這個午後閒暇時光,娘娘最後小睡一覺,奴才告退。”
年月荷已被這斑疹折磨了十來日,雖然眼見她有所好轉,可是弘緒的病情卻越發嚴重。這幾日,別說是讓她抱一下弘緒以給予母親的關愛,就連看他一眼她也懶的,一直責怪是弘緒將疾病傳染給她,害她周身奇癢無比,想去抓撈太醫又吩咐不能抓撈,否則會留下疤痕,甚至會加重病情。她可不想破了相,還打算留着這副妖嬈模樣繼續迷惑皇帝。
弘緒的哭聲已經不再如出生當日響亮有力,沙啞得低弱蚊聲,卻哭得撕心裂肺,連整個小臉都漲得發黑發紫,這模樣叫金蘇叫了心疼極了。
年月荷十分厭煩地駐足搖籃前,隔着弘緒足有三四尺的距離,掩鼻打量他,“估計這孩子是救不活了,早知道如此就不該讓他留在皇宮,真是讓本宮頭疼,本以爲還能因此得寵,在後宮中立足,沒曾想是這個結果。那日太后來,說是要以大體爲重,言語之意似是這孩子若救不活,就別再禍害後宮了。幸虧還是個男嬰,若是個女嬰,皇上和太后怕早已放棄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