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

契丹人崇拜強者,這是融入他們骨子裡的草原特性,勝者爲王,敗者爲寇,既然是兩國皇帝戰場廝殺,必會有輸有贏,其實相比大宋,遼朝的承受能力更加強大。

當大宋把耶律宗真完整的屍首恭恭敬敬的送回遼朝的時候,遼人便擦乾了眼淚,繼續明天的生活,周湛不敢想象如果是兩者顛倒過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大宋能否承受得起天子駕崩的悲痛與絕望。

現在的遼朝,幼帝繼位,太后監國,本該是朝廷動盪的局面,但遼朝的天子與太后依然按照祖宗之法行獵與野,並且皇帝與太后依然是母慈子孝,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一點連周湛這個外臣都能看得出來。

在他們身上,宋小乙和周湛沒有看到絕望,亦沒有悲傷,也許要歸功於他們強大的心理承受,或是草原的本性,契丹人崇拜狼這種兇狠的動物。

對於這個圖騰,宋小乙知之甚深,它們臥薪嚐膽,不會在自己弱小時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但一旦時機成熟,它便會躍然而起,而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而官家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更讓官家不安的是衆狼一心,官家曾經說過:“狼通常獨自活動,但狼卻是最團結的野獸,你不會發現有哪隻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同樣,狼之所以能成功獵殺比自己大更兇的動物,秘訣之一是它一旦與大傢伙比試,一聲呼嘯,羣狼便從四面八方而來,團結協作把對手製服”——所以人們纔會說惡虎難鬥羣狼就是這個道理。

並且契丹人最像狼的地方便是有自知之明,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所以狼只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知道什麼時候該進攻,更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後退。

紀律嚴明也是契丹人的特性,可以說契丹的軍隊和狼羣的社會秩序非常想象,每個成員都明白自己的作用和地位。狼羣進食時,很容易地能夠看到類似屈膝行禮、鞠躬、哀叫和擁抱的聲音和動作——一切都依每個成員的地位而定。

當然最可怕的一點是表裡如一,狼知道自己的胃口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乾乾淨淨地吃掉獵物。

從剛剛太后蕭撻裡對兒子的教育中不難看出,現在的遼朝是在一隻母狼的帶領下前進,狼崽子即便再小也有成長起來的一天,前提是母狼能把他照顧好。

雖然於禮不符,但宋小乙是多麼的希望窺伺皇位的耶律重元能在這個時候消滅掉蕭撻裡這隻母狼以及年幼的狼崽子,他的成長將會成爲大宋新的威脅。

馬車在前進,周湛不斷的對好奇的遼皇講着大宋的風聞,東京城如何熱鬧,大宋的商業如何的發達,大食的商人是什麼樣子,大宋的海船如何跨越萬里到達大食國,等等這些都讓年幼的皇帝大爲驚訝。

但他很快便恢復之前的模樣,驚訝的眼神從他的眼中一閃即逝,這位小皇帝還真是能克己。

遼朝的行獵其實很簡單,就是比拼勇士的實力,並且向上天以及先祖展示自己的力量與獻祭,這個過程雖然是簡單粗暴的,但結果卻是莊嚴神聖的,即便是年幼的皇帝都還上了射獵的胡服。

所有的文武官員也都是這樣,蕃人,漢人,皇族,朝臣無一例外的穿上胡服,跨上駿馬騎射,這讓周湛想到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也讓他很快明白爲什麼草原民族會快速的崛起,這種兇悍以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民族還真是難以對付,自從官家把所有草原上發跡的民族統一叫做草原民族後,周湛便恍然大悟,這話很有道理,好似這些民族都是這樣。

從匈奴到突厥,那一個不是這樣?即便戰勝了他們又能如何,草原上總有其他的民族不斷涌現,與中原王朝成爲死敵,彷彿放牧的和種地的天生就是仇家一樣。

現在的周湛突然覺得官家遷都析津府這個決定非常的明智,這是對遼朝施壓,並且對草原施加控制的最好辦法,想到這裡的周湛不禁微微點頭,而一旁的宋小乙卻莫名其妙,他上哪知道周湛現在的想法?

“宋掌櫃,你可知道朕請你來所謂何事?”

年幼的皇帝突然開口,顯然這麼做是爲了給宋小乙下馬威,宋小乙微微一驚隨即釋然,這是在給自己下馬威呢!遼皇的這種突然發問的小手段卻是讓自己驚了一下,但卻略顯浮躁了。

“回陛下,草民不知……”

珠簾之後的太后卻開口接過皇帝的話道:“草民?不見得吧?應該自稱外臣纔是,皇兄對我大遼還真是“照顧有加”但也不能欺人太甚!”

周湛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而宋小乙卻是微微閉眼,顯然黑手的面具已經被蕭撻裡挑破,如今的自己就如赤裸跳跳般坐在車廂之中。

果然如宋小乙分析的那樣,蕭撻裡怎麼會不知道自己大遼都城中的宋人密諜,即便是僞裝的再好,畢竟中間隔着種族之別,漢人與契丹人可是大大的不同。

看來所謂的城門戒嚴例行祖制都是藉口,否則也不會扣下大宋的使團,在行獵的隊伍中,宋小乙可沒瞧見別國的使團前來,應該是針對大宋的一次行動。

此刻的宋小乙渾身冰涼,自己手中的黑手將會再次如霍老七那般在上京城覆滅了,但蕭撻裡卻突然開口道:“你們大宋派往上京城的黑手本宮不知有多少,但只要知道你們的存在便夠了,暴露在人前的密諜已經對我大遼沒有威脅,士師監察司已經向本宮奏明瞭,本宮不會大動干戈,畢竟是皇兄派來的人,但在你們消失之前,本宮要讓你們看一場好戲……”

車廂突然被敲響,身穿胡服的宮人謙卑的遞上一張字條,隨後便消失在車外,蕭撻裡看了看字條上內容微微皺眉,字條從她的手中滑落,耶律洪基撿起來看了一眼,字條上並沒有多餘的話,只有一句:“大宋皇帝口傳,遼朝若是再把大宋看成最大的威脅,那就等着滅國吧!”

字條的最後是賀正旦使耶律賈的秘印,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
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