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

王語嫣並非是隨隨便便離開皇宮的,在出宮之前她向趙禎討了一份旨意,北平府中的衙役和神都城中的禁軍務必要配合她!

這份旨意很不簡單,也就是說王語嫣身爲一國之皇后暫時有了調動都城軍事力量的權利,這在大宋乃至歷朝歷代中很少見到。

後宮不得干政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杜絕後宮掌握兵權的情況。

歷史上除了少數的幾個強權皇后外,所有的皇后都是到了太后級別,並且是主少國疑的狀態下才會擁有臨時兵權的機會,除此之外絕無可能。

趙禎悻悻然的同意了,除非王語嫣瘋了,否則不會出現她爲了王家而造反的程度,她現在是大宋的皇后,母儀天下之人,而未來的皇帝太子也是她嫡出的兒子,這時候造反無異於自尋死路,也把兒子葬送掉。

所以趙禎完全不擔心把兵權交到她的手中,再說皇宮可不比神都城的防禦來的差,一樣是攻守兼備的地方。

至於爲何王語嫣討要兵權…………趙禎心中清楚,這一次她是絕不會再向家族妥協,而是要證明她不是隨隨便就可以利用的人,她的靠山和未來只有一個人,大宋的皇帝趙禎!

…………………………

王語嫣還上了緊身的宮服,這是去年射獵的時候尚衣局特意爲她準備的,同時也披上了一件紅色的貂絨披風,騎上了御馬監中專屬她的御馬後便帶着貼身的宮人出宮了。

和以往不同,這次出宮王語嫣的心情頗爲複雜,畢竟是多年的養育之恩,又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還是自己出生的家族,雖然沒有多少感情,可終究是下不得手。

王語嫣沒有直奔王家,而是前往北平府的府衙,她要尋石介問個清楚,她要看看那地方是否如奏疏中說的那樣是一副人間地獄圖般的場景。

對於中宮皇后的到來,北平府的衙役是頗爲震驚的,他們不知道爲何皇后出現在了這裡,並且點名讓大老爺出來見駕。

不過這些都不是他們該擔心的事情,皇后還在府衙的門口站着呢!

皇后的鳳駕就停在了北平府外,王語嫣從理性上是已經相信了奏疏的內容,但從感性上還是希望再次確認,同時期望這件事自是以訛傳訛。

當然她把鳳駕停留在了北平戶外也是故意爲之,讓神都城的人知道她的到來,同時讓百姓看見她的但當和能力。

石介聽聞皇后的鳳駕以至北平府衙門之外頗爲驚訝,他沒想到自己專奏皇帝的奏疏居然被皇后知道,心中不是恐懼而是憤怒,奏疏這種神聖的東西除非皇帝示意,否則絕不會泄露。

他壓根就沒想到王語嫣是從趙禎那裡獲得了許可,在他眼中皇后是王家的利益相同之人,皇后來了北平府自然是爲了王家說項的!

即便心中不情願,但石介依然遵守臣子本分,迅速更衣後前往正門覲見,同時命人把中門打開以迎接鳳駕。

他知道皇后的出生,也知道她的種種事蹟,在百姓之中風評最高的除了官家之外便是皇后了,這一點很不簡單,有些人家甚至在趙禎的長生牌位邊上加了一塊皇后的長生牌位,這更是世間僅見。

“臣石介參見皇后娘娘!”

站在衙門的中門臺階下,石介便對着臺階上的王語嫣躬身行禮,連皇帝都不用跪拜,皇后就更不用說,只需恭敬的行躬身禮便可。

“免禮平身。”

王語嫣輕輕揮手便一邊說一邊向衙門裡走,在經過石介身邊時開口道:“本宮這次前來所爲何事你也應該知道,別的都不用去揣度,只需要告訴本宮你的奏疏所述所寫可是實情!”

石介微微躬身道:“臣的奏疏中絕無一句虛言!”

王語嫣看向石介,揚了一下脖子:“好,既然如此可敢立下軍令狀!”

“理所當然!”

介,傲骨也!石介人如其名,即便面對高高在上的皇后也不曾畏縮,事實就是如此,甚至比他在奏疏中寫的更加慘不忍睹!

王語嫣盯着石介的眼睛看了看,點頭便向跟隨的內侍揮了揮手,內侍恭敬的舉起一面金牌,同時還有趙禎的手諭道:“北平府之衙役者,神都城之內外守戍衛者,皆聽皇后號令,復旨消撤!”

石介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同時也更加疑惑,這說明官家是信任皇后的,而皇后也不是前來興師問罪的……那她來做什麼?

“石卿家,若如你之所言,本宮必然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陳彤帶人走!”

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但利索的就像一柄快刀,毫無拖泥帶水,王語嫣就這樣帶着北平府的衙役離開,而石介緊隨其後,他要看看皇后到底要做什麼,現在看來好似不是他揣度的那樣。

王語嫣對王家很瞭解,王齊雄當年做的事已經算得上是膽大妄爲了,這次又做出如此醜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過她沒想到,居然會如此殘忍或者說是喪盡天良,王家好歹也是大族,以詩書傳家,這事情在民間已經有所傳聞,一旦着實便徹底完了。

數百年的聲譽,無數人的心血瞬間覆水東流,原本已經沒落的三槐王氏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王安石,可現在作爲分支的王家卻…………自掘墳墓不說,簡直是害人害己!

別人不會去說這是哪一支的問題,只會說三槐王氏爛倒了根子裡!

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徹底根除三槐王氏之中爛掉的部份,以保全剩下的人,只要香火不斷,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短短半年時間便已經出現這種醜聞,若是任由他們發展下去還不知會出現如何景象!

想想王語嫣都覺得不寒而慄,難怪官家如此憤怒,相對來說自己作爲持刀之人也不失爲一個上上之選…………

不光調集了北平府的衙役,連神都城中的禁軍都被徵調了千餘人,這場面讓石介頗爲滿意。

他見過神都城外的王家工廠,規模可不比一座軍營來的小,裡面的工人和護院便有數千,雖然神都城中的數百衙役然也能鎮得住場面,但遠沒有千餘虎狼之兵來的穩妥。

顯然皇后娘娘這是要徹底包圍王家的工廠,一個漏網之魚也不放過。

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
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