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醉翁的壽宴
孔三傳視吳掌櫃爲知音,因此連工錢都沒談,便一口答應下來。
吳銘自然不會虧待他,以孔三傳現在的知名度,去酒樓裡或富人家裡表演,一個時辰也就三四十文。
他直接開到五十文。
孔三傳大喜過望,再次道謝不止。
吳銘同樣喜不自禁,以最低的成本招攬到本世紀最大的咖,賺大發了好嘛!
又向着正店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雖然只是一小步。
光靠孔三傳一個人遠遠不夠,他擅長的是創作和樂器,唱功非他所長,舞蹈就更不行了。
吳銘忽然想起,本世紀還有一位音樂奇才,名叫丁仙現,這個時間節點也和孔大師一樣尚未走紅,仍默默無名混跡於勾欄瓦舍。
若能將此人招攬,有兩位大師級的人物鼎力襄助,何愁大事不成!
當然,吳記川飯的規模還很小,招募樂伎、組建戲班之事不急於一時,如今有孔三傳坐鎮,每天演奏點純音樂,足夠了。
約好時辰地點,吳銘不再多言,叉手告辭而去。
“師父!”
坐在戲房門口等候的謝清歡立刻跳將起來。
“二郎呢?”
“隨劉師師進廂房去了。”
“哦?”吳銘一驚,“該不會真瞧上二郎了吧?”
“哪能啊!”謝清歡苦着臉嘆氣,“師父是沒看見,那劉師師壓根不拿正眼瞧二郎,眼裡只有歐陽小官人。口頭上也只請了小官人進廂房一敘,是二郎聽不懂人家的逐客令,腆着臉要跟去,她不好拒絕罷了,眼下只怕恨也恨死他了。”
只是聽她的描述,吳銘已經開始替李二郎尷尬了,他完全能夠腦補出此時廂房裡微妙的氣氛。
這也正常。
歐陽發別的暫且不論,光是姓氏就足以將李二郎秒得渣都不剩,莫說是最諳趨炎附勢的歌伎,便是尋常人家的女子也知道該怎麼選。
用現代人的話說便是:富貴纔是男人最好的醫美。
謝清歡忽然笑起來:“我看歐陽小官人似乎不太瞧得上她,估摸着她也討不了好!”
這是必然的。
歐陽發並非紈絝子弟,他沉迷古樂鐘律是因爲真心喜歡,且正兒八經地下過功夫,事實上,教他音律的正是素來主張因材施教的胡瑗。
劉師師雖然生得美貌,可唱功着實一般,至少入不了歐陽發的耳,能瞧上她纔怪了。
吳銘卻說:“我倒希望歐陽小官人把她瞧上了,也好讓二郎清醒一點。”
話音剛落,便見歐陽發和李二郎相繼自廂房裡走出,劉師師出來相送,滿口的“盼着小官人下次再來”,一副脈脈含情、依依惜別的模樣。
歐陽發並未迴應,只說:“劉娘子留步。”
李二郎卻忙不迭道:“某一定來!”
師徒倆看在眼裡,相顧無言。
看他平日裡賣力幹活、省吃節用的,沒想到竟是這樣的李二郎。把省下的錢砸在戲子身上,跟白送有什麼差別?
這種事也不好勸,吳銘太瞭解粉絲的心態了,旁人但凡說師師半句不是,非急眼不可。
不過……
吳銘仔細打量劉師師兩眼,按現在的審美看來,這個老姐的長相屬於清純無邪的類型,笑起來尤其人畜無害,騙騙二郎這種未經人事的愣頭青再容易不過了。
四人出了彩雲棚,歐陽發打算去對棚聽聽徐婆惜的功底,雙方就此作別。 “咚咚咚——”
東京城裡迴盪起報晚的鼓聲,低沉雄渾的隆隆聲掠過鱗次櫛比的棚戶瓦檐,轉眼已至戌時。
日已黃昏,巷陌間炊煙漸起,保康門瓦子的喧囂一如白晝,人流涌向飄散着脂粉香和絲竹聲的勾欄酒肆。
時辰不早,三人沿來時路往吳記川飯走去。
回程的路上,李二郎兀自興奮不已。
默默支持師師這麼多年,但被她請進廂房卻是破天荒頭一回,教他如何不激動!
“人家那是請你麼?”謝清歡實在忍不住了,“人家分明請的是歐陽小官人!”
“你不懂。”李二郎大搖其頭,“歐陽小官人今日頭一回來聽曲兒,請他是出於禮儀。我可是看着她從一個無名之輩一步一步掙得今日的成就,請我是出於情誼。”
“你……”
謝清歡一時噎住,想了半晌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只得跺跺腳道:“不可理喻!”
吳銘倒是來了興趣,追問道:“這麼說來,她應該認識你嘍?”
“當然!”李二郎不無自豪,“她以前還管我叫李二哥哩!”
“那爲何現在不這樣叫了?”
“……”
李二郎沉默片刻,很快便自洽了:“叫什麼不重要,只是個稱呼罷了,重要的她還記得昔日的情誼,這便夠了。”
行,你牛逼。
吳銘不再多說。想讓二郎清醒過來,話療不頂用,有且只有一種療法:讓粉絲親眼見證明星塌房,方能徹底斷了幻想。
遠遠的,便看見歐陽修家的僕從在吳記川飯外等候。
吳銘揚聲問:“又來取酒?”
僕從上前叉手唱個喏:“不止取酒,另有要事同吳掌櫃相商。”
吳銘笑起來:“可是商量壽宴之事?”
僕從驚訝道:“吳掌櫃如何知曉?”
“適才碰見歐陽小官人,他提過此事。”
真是知父莫若子,歐陽發一說一個準。
慶生這事直至隋唐時期纔在民間流行開來,到了本朝,風俗日益奢侈,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平民百姓,競相講排場、比闊氣,司馬光還爲此寫了篇《訓儉示康》來告誡自己的兒子司馬康。
士大夫之間的酬賓會友往往要提前數天乃至數十天籌備,只恐招待不週,落人笑話。
歐陽修交遊廣泛,亦不能免俗。
僕從正式發出邀請:“我家老爺廿一日的壽辰,決定提前一日也即是下個旬休日擺宴,想請吳掌櫃掌竈供膳,不知吳掌櫃意下如何?”
沒什麼可猶豫的,吳銘一口應下。
至於酬勞、菜式等,僕從表示:“老爺會親自登門同吳掌櫃商談。”
等李二郎打開店門,吳銘進後廚爲醉翁裝盛酒水。
推開兩界門,掃一眼門背後,果然有新消息彈出:
【您有新的上門做菜訂單,請確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