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子和破圍

曹純大喝一聲,曹軍精騎盡數應和。

一直藏着不動的曹軍主力開始疾馳了起來。

只是這支兵力最多,戰力最強的精騎主力,卻並沒有投入到戰線上的任何一處戰場之中,而是朝着涪水河灘疾馳而去。

周賓先驚後喜,又夾雜着濃濃的疑惑和不解,顧左右問曰:“曹子和莫非瘋了不成?緣何自投死地?”

在周賓看來,河灘淤泥積壓,戰馬一旦入內,馬蹄便會深陷其中,失去了速度,那立刻就成了周賓所部的活靶子。

可不就是自投死地嗎?

但周賓也覺得疑惑,曹純可是曹軍名將,素來被大將軍青睞倚重,怎麼可能是如此愚蠢之人?

只是形勢危機,周賓顧不得許多,況且他手頭的預備隊也悉數用盡,先前曹崢分兵繞行,已經帶走了他麾下一千人,如今房宏勢危,萬瀚那數百人的援兵已經是周賓手頭最後的機動力量了。眼下還能調動的,就只有周賓身邊保護其安危的百人親兵了。

不過雖然局勢緊張,但並不代表周賓所部崩潰在即。

房宏這裡是危險,可萬瀚已經過去增援,曹軍必然沒法形成突破。

至於曹軍後面的主力似乎是新銳,可一旦他們投入到戰鬥之中,那其實也意味着周賓其他部衆得到了解放。周賓屆時也就可以自由的抽調穩定戰線的兵力增員危險戰線了。

因此,若是曹純當真是自投死地,那還真就是幫了周賓大忙了。

屆時曹軍不但別想衝破他的陣線,周賓甚至有了反過來重創對方的想法。

很快,得到萬瀚增援之後,房宏當即就穩住了陣腳,隨後集中弓弩手開始了反擊,使得曹軍精騎沒法再自由的抵進攻擊。

石寶倒也不強求,在看見了萬瀚來援之後,他就開始緩緩退兵。只是舉動做的十分隱秘,再加上騎軍的機動優勢,成功的瞞騙過了周軍軍官們的眼睛。

“不好!”

周賓突然臉色大變,剛剛因爲陣線重新穩固下來而鬆了口氣的臉上寫滿了震驚,口中更是驚呼道:“怎會如此!?”

原來,曹純衝入河灘地區後,竟然完全沒有馬失前蹄的跡象,麾下騎軍更是緊跟在其身後,沿着河灘一路南下,成功的繞過了周賓的戰線,出現在了李整以及圍攻李整所部賀齊山越軍的西北方向。

周賓只覺得腦門一炸,嗡嗡作響。

先前他可還在賀齊那擔保一定能阻擋住曹軍援兵,可現在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竟然放了千餘曹軍南下。

可如今陣中已經無兵可調,即便是他不要命了也堵不住曹軍精騎南下。

周賓一時之間羞憤難忍,恨不能當場自盡。

只是局勢雖然惡劣,但他若是真自刎了,那周軍軍陣說不好當場就要崩潰。屆時曹氏精騎再在後面一驅趕,以潰兵爲洪水,恐怕還得連累到賀齊將軍麾下諸部士卒。

周賓一咬舌尖,強自鎮定了下來,不但沒有貿然行事,反而還將自己的將旗前趨,進入了戰陣之中,以防範曹軍精騎對自己展開斬首。

同時,周賓還令信使火速南下,將這一惡劣情況告知賀齊,自己則聽憑賀齊發落。

**

與此同時,涪城北郊的血戰已至白熱。

賀齊親立戰車之上,看着山越軍如潮水般衝擊李整軍陣。

洪進部的鐵甲銳士,渾身上下插滿了敵軍的箭矢,卻仍咆哮衝鋒。

李整所部的軍官有人連腸子都流出來了,卻僅僅只是塞了回去,用布帛隨意捆住,便又繼續廝殺。

雙方已經戰至焦灼,兩軍皆是全力以赴,一方死守待援,另一方是打定了主意要吃掉對方。

李整的帥旗已傾斜欲倒,卻仍死死釘在陣心。

李整本人更是滿臉血污,左臂耷拉,在胳膊處有一道深及白骨的傷口,顯然是被力士以利斧鑿擊而出的傷勢。

不過他此時卻是顧不得這些,連連發號施令,調度部隊。

陣中的精騎已經連番衝突,化解了好幾次危機,但付出的代價也極爲慘痛,只剩下了七、八十人,幾乎人人帶傷。況且人能咬牙堅持,可戰馬卻不行,好些馬匹的馬力已經幾近耗盡,恐怕再下一次突擊時很可能就要一頭栽倒了。

李整臉色慘白,麾下部曲的圓陣已經比最初縮小了一半以上,士卒死傷更是超過了兩千人,別說輕傷不下火線了,許多重傷員都咬牙參戰,只有那些真的動彈不了的才被安置在陣中。

李整知道自家部曲已經竭盡所能了,可無奈寡不敵衆。

對方以一倍多的兵力輪番猛攻,不惜人命,且在這平原之上,又無險可守,雙方几乎是用人命在進行交換。

李整所部縱然是守方,卻也吃了大虧。以李整預計,若是援兵不能在一刻鐘內趕到,恐怕自家戰陣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李整這邊瀕臨絕望,賀齊這邊卻是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賀齊的策略相當成功,三面圍攻,且以生力軍佈置在最爲安全的位置,可全力發動猛攻。

僅僅只是半個時辰的功夫,已經將李整所部的曹軍逼入絕境。

雖然賀齊山越軍所部也傷亡慘重,戰死戰傷已經超過了三千人,可這卻是極爲值得的。

只要能聚殲李整於涪城下,這就是一場極爲關鍵的勝利。不但能使涪城守軍失去支柱,更是減少了守軍一半以上的防禦力量。而李整所部被吃掉之後,曹純、曹休等援軍即便不撤,也失去了救援涪城的機會。屆時左幕軍甚至可以從容在曹純援軍的眼皮子底下攻拔涪城。

就在賀齊暢享勝利的時刻,一個噩耗卻是傳了過來。

“報!周將軍急訊!”

傳令兵跌跌撞撞衝來,臉色一片慘白,惶恐不安的稟報道:“曹純繞行灘塗,成功繞過周將軍防線,此時已至我軍西北處三裡外,正向我軍側翼迂迴。”

“什麼!?”

賀齊心神巨震。

這三裡地對於步兵來說還算是一段距離,可對於騎兵來說,恐怕連一盞茶的功夫都不要,就能馳過。

大好局面,轉瞬即逝。

如今賀齊的山越軍反而變得被動了起來。

曹純出現的位置太過危險,那可是直接威脅到韓宴、苑御、洪進三部人馬的腹背部位。一旦曹軍精騎突然出現在他們的背後,然後衝鋒向正在展開戰線,猛攻李整陣地的三部人馬,那場景賀齊簡直不敢想象。“速將此事告知韓宴、苑御、洪進三位將軍,讓他們收拾兵馬,各自據守原地,不可亂動。”

賀齊佩劍“錚”地出鞘:“傳我將領,令洪明所部後撤,脫離戰線,再傳中軍轉向西北,前往洪進將軍處與之匯合。”

賀齊不是沒想過不管曹純,全力破敵。

可看着對面李整部士卒捨身往死,浴血奮戰的模樣,賀齊心知不可能在曹純救援之前拿下對方了,故而只能轉爲自保起來。

只要自己帶着中軍和洪明部匯合洪進,那麼曹純就沒法利用騎兵優勢進行戰術激動,將己方各個擊破了。

此時,西面的韓宴部已經攻至李整中軍所在之處,逼的李整放出了休息不足的騎軍,從南面繞後側擊對方,以鉗制對方的攻勢。

李整本人則帶着親衛在將旗之下浴血奮戰,光是李整本人就已經手刃十餘人了,身上鐵甲之上更是插着七八支斷箭,手中的長刀都已經換到第三把了。

眼看着前沿一個山越勇士勇悍非常,手中巨斧左右翻飛,砸翻了兩個李軍士卒後,又一斧頭劈碎了一個伍長的腦袋,將李軍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防線再度重錘了一下。

李整嚥了口唾沫,喊了一聲隨我來,直接帶着所剩無幾的親兵迎了上去。這已經是李軍最後一道防線了,要是破了,即便想要死守將旗也是不可能的。

李整衝了過來,那悍勇的山越勇士也注意到了這個身披鐵甲的將官,立刻就意識到這是一條大魚,當即也迎了上來。

三步——

李整刀鋒斜指地面,腳步沉穩。山越勇士則如野獸般弓身,驟然暴起!

兩步——

斧刃破空劈來,李整不閃不避,刀鋒猛然上撩!

“鐺——!”

金鐵交鳴,火星迸濺。斧刃擦着李整的鐵甲劃過,刮出一道刺耳尖嘯,而他的刀鋒卻精準斬入對方肩胛!

一步——

山越勇士痛吼,卻兇性更盛,竟不顧肩上深可見骨的傷口,反手一斧橫掃!

李整瞳孔驟縮,來不及收刀,索性沉肩硬接!

“噗!”

斧背重重砸在鐵甲,發出刺耳的尖鳴之聲。

但李整的刀,也在同一刻捅穿了對方咽喉!

“嗬……嗬……”

山越勇士瞪大雙眼,斧頭脫手,踉蹌後退兩步,轟然倒地。

李整咬牙按住左手,剛纔這一擊幸虧對方來不及調整斧刃,否則恐怕也只會是同歸於盡的結果了。不過即便如此,那山越勇士最後一斧,也幾乎拍斷了李整的胳膊,讓他的左手完全使不上力氣了。

鮮血順着甲縫滴落,李整喘着粗氣,掃視戰場。

四周親兵已所剩無幾,但陣斬了這山越勇士之後,山越軍的勢頭頓時爲之一挫,防線再一次艱難的守住了。

當看見山越軍潮水般的退去,隨後新一波山越軍開始向前展開新的攻勢時,李整嘴角苦笑,看來自己是要命喪此地了。

就在李整絕望待死之時,遠處突然響起了熟悉的號角聲音,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山越軍急促的鳴金聲。

剛剛纔展開,正準備發動的山越軍雖然疑惑不解,但經歷過嚴酷訓練之後的他們,還是遵從軍令,退了下去。

李整有些驚訝的看着山越軍往後退去,有些恍如夢中。

緊接着,他猛的反應過來。

援軍已至!

李整顧不得身上的傷勢,趕忙趁着這個時間抓緊調整部署,填補戰線。很快,一盞茶的時間過後,曹純的騎兵已經出現在了李整的視線範圍內。

李整當即眼眶通紅,心情激盪。

曹純出現之後,山越軍各部已經抱成兩團,開始交替後撤,朝着周賓所部靠攏。如今戰機已失,有了曹純的策應,賀齊是不可能再有機會吃掉李整所部了。

現在危險的反而是左幕軍,雖然左幕軍的兵力依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可曹純所部卻是精騎,而左幕軍這邊卻是大戰過後的疲憊之軍。

雖然曹純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但如果左幕軍在撤軍的過程中露出什麼破綻,相信他絕對不介意撲上來狠狠的咬上一口。

在曹純所部的“護送”之下,賀齊各部交替撤軍,最終成功的匯合了周賓所部。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曹休竟然也帶着五千步兵以及一千騎兵趕到了戰場。

賀齊當即展開陣型,與周賓守望相助,結成大陣。

曹軍尋找不到戰機,又憂心涪城的安危,再加上天色漸晚,時間已至黃昏,只能無奈調轉兵鋒,轉而南下涪城。

周瑜在南面的攻勢也相當迅猛,只是李整留下了兩千部曲輔助閻圃,再加上閻圃本人雖然軍事才能一般,卻在漢中軍軍中頗有威望,是漢中有名的賢士。

故此,漢中郡兵也是浴血奮戰,咬牙堅持,一直拖到了天色將黑。

最終,雙方握手言和,各自退兵。

雙方罷兵之後,曹休護衛着李整所部南下,而曹純則繼續監視着左幕軍撤軍,直到雙方徹底脫離。

此戰,雙方傷亡數千人,皆是精銳老卒,敢戰之士,不可謂不是一場血戰。

不論是以傷亡數字,還是戰後結果來看,曹軍都毫無疑問的取得了一場勝仗。

曹軍這裡傷亡了四千餘人,光是李整所部佔據了三千,其中也包括了守城時傷亡的數百人。

李整在涪城中的六千部曲幾乎折損了一半,好在因爲曹純的及時援救,沒有全軍覆沒,還將傷員也帶回了城中。假以時日,還是能恢復不少元氣。

此外,曹純的騎軍也傷亡兩百餘人,大部分都是負責衝陣的石寶麾下。再加上閻圃守城時的近千傷亡,合計四千餘人。

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19章 贈禮曲轅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8章 委以重任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638章 山雨欲來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27章 代工耕犁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5章 舉薦太史
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550章 公孫來意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561章 各有斬獲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19章 贈禮曲轅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27章 伯言望蜀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19章 贈禮曲轅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631章 地利之優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14章 召見周瑜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152章 荀攸訪蒯越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42章 兩路納徵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92章 收攬蒯越第616章 左右爲難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621章 略佔上風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534章 上庸易幟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8章 委以重任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575章 再克朱提第638章 山雨欲來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457章 興霸探營(祝大大們蛇年快樂!新年快樂!)第374章 賞罰分明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170章 邀請三賢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27章 代工耕犁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586章 大敗米賊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25章 曹操和呂布的威脅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45章 舉薦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