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全都瘋了

殷浩見勢頭不對。馬上轉移話題,拿起了那個蝠形圓盾問:“這盾牌怎麼不圓,上下缺角,背面還有三個把手……”

“這是格鬥盾”,朱燾截斷殷浩的話說:“中間的把手可以摺疊,列陣時那把手摺起來,剩下兩個把手套在臂上,輕便靈巧。若是單兵格鬥,則用中間的把手,四指握盾,拇指放在把手邊。以盾上的缺口套住對方兵器,以拇指旋轉盾牌,可令對方兵器脫手,那邊的短劍就是格鬥劍——比斬馬劍短小精悍,利於刺擊。”

“這兒”,殷浩撿起那柄弧形刀,正要問話,朱燾一聲驚呼:“這是鷹刀,是最好的騎兵刀,剩下的都是普通儀仗刀。這上面陰鑄一隻雄鷹的,乃三山最上品的刀。在三山,非顯爵不得佩此鷹刀,據說燕王一百餘匹駿馬欲換此刀而不可得……”

朱燾指指點點,毫不費力地把大多數兵器用途解釋完,司馬昱與殷浩明白三山不是用殘次品進貢,這就夠了。他們可不像朱燾那般,癡迷於這些奇淫巧技的器物,剩下的那些東西做啥用,他們已無心瞭解。

“好吧,就賜玄子兩口鷹刀、上等寶劍兩口、大食甲10付——反正這具裝我們也穿不上,讓玄子試試吧……再賜他鋼盾(鳶形盾)50付,皮盾100付,一等寶劍20柄,讓他揀選500戶織作蜀錦的工匠,立刻遞解上京。”司馬昱發話了。

朱燾垂涎欲滴地看着那蛇形劍,嚅喏:“殿下,可否把這柄蛇劍賜於小臣。”

三山進貢的蛇劍是一對陰陽劍。陽劍蛇鱗紋凸出,陰劍蛇鱗紋凹入。劍身彎彎曲曲,黑色的表面嵌鑲着金色(陽劍)或銀色蛇鱗。劍尖的三角蛇頭吐着信子,甚是醜惡。按朱燾的說法,它是進獻給後宮玩耍的東西,司馬昱很不喜歡。他手一揮,正準備允諾,脫口而出的卻是:“此劍如此醜陋,處仁(朱燾的字)怎想要它回去?”

“此劍是大煞之物”,朱燾語出驚人地說:“據說,佩戴此劍者,雖妖蠱巫毒亦不敢傷之。南洋島上瘴氣巫蠱之物橫行,妖人魔獸大蟒常夜入民居奪人性命,而身佩此劍卻可使諸妖睥睨,神鬼莫驚。”

朱燾說的這是廢話,晉代人們對動物瞭解不多,那些不常見的動物就被說成是妖物,或者神物。比如鱷魚就被說成是豬婆龍。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動物種類繁多,常與人爭奪生活空間。蛇形劍如此鋒利,身帶此劍的人當然膽氣較足,遇到侵害敢於搏殺。於是,當地土人便在這種蛇劍身上演繹出多種傳說。朱燾道聽途說,聽三山商人講的玄虛(純粹是推銷術),便以爲那是真事。

“臣之長子身體柔弱,常愛夜驚。臣一直想要尋購一柄蛇劍爲小女壓驚,奈何此物製作不易,在三山亦屬罕見。臣懇請殿下,將這套蛇劍賜於下臣。”朱燾懇求道。

自東漢末年,世家大族的勢力崛起,到了東晉,這股勢力更加強盛。晉東渡後,爲了討好世家大族,當時的第一任丞相甚至在宴席上用吳語說笑話,以討好當地的世族。

這些世族組成了自己的小圈子,他們不像外通婚,唐朝曾有皇帝嫁女,被世族嫌棄門第不高的例子。歷代近親結婚的結果,使許多世族子弟身體柔弱,易夜驚盜汗,等等。朱燾之女就是這樣一個近親婚姻的產物。

這種病症緣自基因缺陷,不是藥物所能根治的。朱燾曾四處求醫問藥,聽說蛇劍的玄奧後,他病急亂投醫,向三山商人索購蛇劍,但這種蛇劍在三山屬於限制軍售的商品,沒人敢隨意外買。此時,愛子心切的他見到蛇劍,已顧不得僭越問題了。

聽完朱燾所說的話,司馬昱已聳然動容。

中國式宮廷鬥爭中,巫蠱之術是常用手法。太子以巫蠱之術咒父皇,妃子咒皇后、奪寵等等,屢見不鮮。遠的不說,晉惠帝時代就有皇后賈南鳳以巫蠱之術作祟的事。

“你……確信?”司馬昱驚奇地問。如果這劍確實辟邪,它的價值就完全不同了。

“確信”,朱燾從司馬昱的眼睛裡看到他的希望落空了,但他還是誠實地回答:“正因爲此劍具備大神通,所以南洋蠻王常以此贈送愛妃、王子,冀望其平安快樂。同時,此物也是王權傳續的象徵。”

“此乃貢物”,果然不出朱燾所料,司馬昱拒絕了他的請求:“遼王只進獻了一對,所以它只能呈送於陛下。不過,以卿與遼王的交情,大可請他再送你一柄……喏,遼王妃正在建康,你可請她代爲呈情。若卿有得,孤恕你無僭越之罪。”

“怕不容易啊”,朱濤嘟囔。

“什麼?”司馬昱高聲詢問。

“臣……臣聽說”,朱燾慌亂地掩飾說:“此劍是防身利器,能一劍斬斷鴨蛋粗的鐵槍,鋒口毫不捲刃,劍身彈性十足能對摺不斷。據說,遼漢出產甚少,故而價值連城,所以又稱‘連城劍’。”

“知道了,退下吧”,司馬昱不耐煩地擺擺手,而後他緩步走到兵部官員面前,握住了那對蛇劍中的陽劍,緩緩地抽劍出鞘。

“嗡嗡嗡”——蛇劍發出陣陣顫音,渾身抖動着,像是一條活過來的黑蛇。司馬昱心裡一驚,失手丟下蛇劍。蛇劍毫無聲息地紮在地上,半截劍身已鑽入土中。

“好妖異的劍”,司馬昱感慨着:“好煞氣,好鋒利……”

※※※

遼東,和龍城。

慕容恪站在城牆上極目遠眺,身邊,幾名漢臣立在左右。

良久,慕容恪嘆了口氣,說:“冉閔勝了,他竟然勝了。”

衆人默不作聲。

慕容恪說的是最近魏國與石趙殘餘的戰事。冉閔戰敗後回到鄴城,親自向此前曾諫言的大臣王泰道歉,但此時,王泰正在締造一種“傳統”——傳統不合作。

宋亡時,大臣們與皇帝因小事起爭執,就採取這種“行政不作爲”的態度,啥事也不敢,就讓國事癱瘓,讓兵臨城下,讓國破家亡。明末始,清流們也採取這種癱瘓國事的“不作爲”態度,將國家推向了滅亡。都源於王泰締造的這種儒生傳統。

王泰在生氣,他怨恨冉閔當初不用他的計策。讀書人嘛,總是這麼倔強地幫助敵人。就是冉閔親自上門,他也一點情面都不給,躺在牀上就是隻說病重不談軍情,這讓冉閔十足下不了臺。

冉閔發了狠,蒐羅鄴城中所有能戰的青壯,再戰石祗,大敗石祗追兵。這讓襄國的統帥劉顯十分懼怕,甚至絕望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劉顯派人秘密的請降於冉閔,並密許以石祗的人頭。

冉閔治理下的魏境這個時候已是百業凋蔽,他也無力再戰,便答應了劉顯的條件,興高采烈的回到了鄴城。之後冉閔假借王泰要投靠關中的苻健爲由,滅了王泰三族……

燕國此時尚不知劉顯的密約,但他們知道,經過這次失敗,襄國已失去翻本的機會。這本來是燕國乘虛而入的好機遇,遺憾的是,現在燕國的大軍正牽制在和龍城。

慕容恪也不指望下面人回答,他繼續眺望着東方,忽然,他突兀地問:“漢王此時在想什麼?”

衆人仍不說話,慕容恪眼光搜尋了一下,把目光停留在陽騖身上。

陽騖歪着頭想了想,石破天驚地說:“聯手冉閔!”

衆人大譁。

冉閔殺胡令一下,舉世皆仇,連同爲漢民的晉朝也在攻擊他,此前袁真就佔取了廬江。高翼好歹也是宇文鐵弗,遼東胡人也把他看作自己人,要不,庫莫奚問什麼大舉投奔。沒想到,此人卻要與舉國皆仇的冉閔爲友。

衆人的喧譁中,陽騖平靜地補充說:“據我們的俘虜說,漢王高翼曾秘下江南,路遇魏王,兩人言談甚歡,彼此惺惺。此刻,冉閔敗績,舉國皆仇,他不會不想到聯繫漢王。

細想起來,漢王與魏王似乎處境相同。魏王四面皆敵,而漢王,契丹攻於後,我得勝之軍如烏雲壓境,這兩人怎會不想着相會利用?”

慕容垂(慕容霸)搖搖頭,否定說:“魏國舊戰兵疲,不成氣候,漢王屢勝我軍,正意氣風發,如何會想着疲弱的魏軍。退一步想,即便是兩人聯手,道路阻塞,魏軍如何呼應漢軍?陽尚書此言太過了吧!”

“糧!”陽騖簡單地說:“我一直想不通,海邊那邈彼荒域,漢王如何能讓它豐衣足食,然而,據稱今年漢地大豐,倉廩十足。據報,漢王使臣已從螺沃登岸,正前往鄴城。臣擔心漢王以糧草支援魏國,若魏王得此喘息之機,燕漢再久戰不下——明年開春便是魏王大舉進攻的日子了。”

“急攻如何?”慕容垂思緒跳躍的很大。他在問:如果燕國現在急攻漢國,是否有餘力再回頭與魏國交手。

“此事休提!”慕容恪狠狠地截斷兩人的爭論。

“狠啊,真乃此生大狠”,慕容恪咬牙切齒地說:“當初我小看了鐵弗高,本以爲海濱之地,種不得糧食牧不得馬,便是任其發展,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如風中之燭,旦夕可滅。故而屢次征討,都沒遣精銳上陣。

可如今呢?如今他做大了,不僅站穩了,而且每與我交戰,便佔走一點便宜,越戰越強,直至把城池修到了我們鼻子底下。早知道如此,當初我們就應該盡遣精銳上陣。阿宜(慕容宜)誤我。再戰,若不作好十足準備,我亦沒把握戰而勝之。”

什麼?燕軍的軍神竟然說沒把握戰勝弱小的漢國,可笑的是,在場的人均臉色鄭重,緩緩頷首。

“雷神!”慕容垂簡單的兩個字揭開了謎底。

“不錯,是雷神!”慕容恪附和:“可我堅決不相信鐵弗高能役使鬼神,我認爲那隻不過是一種兵器,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這‘雷神之怒’到底是什麼武器。慕輿根語焉不詳,敗退下來的士兵們衆說紛紜……搞不清這個,我們無法再戰。”

封奕緩緩地說:“自高翼稱王以來,向我燕國的貢賦從不欠缺。”

“什麼意思?”慕容評呆頭呆腦地問。

慕容恪眼睛一亮,大聲呼喊記室封裕:“封裕,你去漢國跑一趟,就說我燕王打算與漢王會盟與遼水。”

陽騖搖頭:“怕他不來——昔日,皇甫真曾邀他率軍助戰,他不肯輕出,今日我燕國強軍盡在,估計他只會據城而守……”

慕容恪俊秀的臉上全是笑意:“告訴他,我打算把遼東屬國全給他,他如何不來?”

“此計太假”,陽騖評價:“遼東屬國份量太重,漢王不會輕信,天下人也不會輕信。”

慕容恪笑得很開心:“誰說我這是計策,我正打算給他遼東屬國。”

“你瘋了”,慕容評脫口而出。

瘋了,慕容恪瘋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這樣認爲,遼河平原是燕國發祥之地,慕容恪竟然毫不吝惜地準備將它送與潛在的敵手——漢王高翼。這不是發瘋了這是什麼?

“我馬上進宮面見大王,要求大王考慮將遼東屬國賜封於鐵弗高,令其遼王之封號實至名歸。”慕容恪堅決地說,看其神態絕不似作假。

龍興之地啊,怎麼就給別人了呢,別說漢臣們無法理解,連鮮卑貴族也無法忍受。

“你去,你敢要言蠱惑陛下,我就彈劾你居心不軌”,慕容評暴怒了,其餘鮮卑貴族也紛紛責罵。鮮卑人不知禮儀,罵到狠處,紛紛抽刀亂劈,一時之間,城頭刀光飛舞。慕容垂兄弟連心,一閃身站在慕容恪身前,按刀而立。

“封太尉,我去向陛下進言,你來不來”,慕容恪彷彿沒看見鮮卑貴族的憤怒,他平靜地問。

第82章 起錨出航(下)第12章 傳世之寶(上)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128章 熱血四濺(上)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232章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8章 憐香惜玉第172章 突破重圍(上)第246章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262章第210章第18章 勉爲其難(下)第44章 語氣強硬(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215章第252章第270章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269章第217章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200章第265章第80章 神機妙算(下)第189章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85章 (上)第102章 威武之師(上)第263章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266章第238章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18章 勉爲其難(下)第119章 泄露身份(下)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99章第143章 達成心願(下)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182章 (下)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246章第7章 對牛彈琴第100章 戰鬥狀態(上)第201章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56章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59章第4章 君何人也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217章第210章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67章 蝴蝶效應(下)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80章 (下)第254章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90章 匪夷所思(中)第211章第184章 (下)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86章 (下)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257章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217章第183章 (上)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152章 獎賞分明(上)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111章 十里秦淮(下)第253章
第82章 起錨出航(下)第12章 傳世之寶(上)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128章 熱血四濺(上)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232章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8章 憐香惜玉第172章 突破重圍(上)第246章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262章第210章第18章 勉爲其難(下)第44章 語氣強硬(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215章第252章第270章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269章第217章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200章第265章第80章 神機妙算(下)第189章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85章 (上)第102章 威武之師(上)第263章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266章第238章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18章 勉爲其難(下)第119章 泄露身份(下)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99章第143章 達成心願(下)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182章 (下)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246章第7章 對牛彈琴第100章 戰鬥狀態(上)第201章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56章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59章第4章 君何人也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217章第210章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67章 蝴蝶效應(下)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80章 (下)第254章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90章 匪夷所思(中)第211章第184章 (下)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86章 (下)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257章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53章 寡不敵衆(下)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217章第183章 (上)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152章 獎賞分明(上)第158章 打亂部署(上)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111章 十里秦淮(下)第2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