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定局

義州庶尹李大人的臉色更白了,這下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歸根究底還是因爲這番話是針對方生和耿仲明說的,只不過聽在其他人耳朵裡就是另一個味道罷了。

“耿仲明,大明待你不薄,你如今已經是叛逆,竟然還假冒大明來使,可曾知罪。”義州庶尹憤憤的道。

李大人最終拿出了撒手鐗,自以爲這些大明人跟着方生和耿仲明走緣由頂着大明來使的名頭,只是這話憑空的落盡水裡,連一點漣漪都不曾帶起。

此時的大明難民只是缺個主心骨而已,他們早就忍不住了,從女真人要殺光所有平安道大明百姓起,方生帶着足夠多的人進城,又佩戴兵器鳥銃,耿仲明是毛帥老部下,自然可信度比朝廷都要來的高,也要比朝鮮人的可信度高得多。

他們只是遼東逃難過來的百姓,當初誰殺死的毛帥,誰讓他們無家可歸,自然是女真人,不過朝廷誤殺了毛帥這也是事實!

那個袁崇煥可是親手殺了毛帥的,使得東江鎮有名無實,最後落了什麼好處?笑到最後的卻是女真韃子。

方生在上輩子就是個倒袁派,到了明末也沒變,好在袁崇煥的名頭在這個年代並沒好哪去,在遼東人口中更是個十足的奸細,秦檜般的人物。

給他袁崇煥翻供的是女真人,可不是大明。

“開城門!開城門!”城門下的大明人聲音越來越大,局勢一觸即發,甚至裡面還夾雜着一些佩戴火銃的人三三兩兩聚在一塊,明顯不懷好意。

這些人都是方生從船上調下來的,城外還留了五百,最多一個時辰就能到,那時候義州庶尹想不開城門都不行。

義州城裡不是沒有鳥銃兵,只不過上次被金國調走,至今都沒遣散回來,而城裡總共只能湊齊八九百人,還要分開把手各門,附近駐軍只有安州的兩千人,幾乎全都老幼,根本不指望。

義州庶尹絕望了,現在似乎除了放他們出城,再沒有其他法子了,可是這出城的是整整七萬人,恐怕這一開城門,整個義州城裡的大明人都要跑。

頂戴、烏紗?這些義州庶尹李大人都不指望了,現在最希望自己這顆腦袋能保得住!

“大人,開城門吧。”城門官小聲的稟告了一句,這個時候再不開,鬧起事來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義州庶尹半個身子都攤了,只得無力的揮揮手道:“開門,放他們出城。”

城門官興高采烈去讓守門的朝鮮人打開了城門,所有人都送了口氣,朝鮮人,方生,耿仲明,大明難民。

只有一個人可能小命不保,這個人自然是命令打開城門的李庶尹。

嶽託了也鬆了一口氣,半路上接到朝鮮國王的請罪書,言語很謙恭,這足以證明大金國的後方目前還是安全的。

這次的事情只是突發事件,即使嶽託都不相信區區大明難民能讓堂堂大金國的一個額真一百人死的不明不白,事情斷然不會那般簡單。

但這個時候不是算賬的時機,朝鮮可以回頭再教訓,現在只需要去義州殺掉一批漢人後殺雞儆猴,大金國才能安安穩穩對明國進行攻打。

順帶也可以把義州上上下下的官員梳理個便,只留下聽話的,更體現出大金國對屬國的寬容。

嶽託滿意的點頭認同自己的想法,可這需要八天後到達義州才能實施,而前鋒人馬五天後就能到義州,而不是整個平安道都在傳言的兩天。

五天時間,足夠方生跑路了,類似於逃難的那種。

耿仲明提議他帶着船隊先去目的地,安排好一切後在沿海接方生等人,這個想法毫不猶豫被方生給否決了,短時間內的合作愉快不代表耿仲明值得信任,在歷史上,耿仲明明年就會帶着大量的工匠投奔後金,方生可不想順帶給女真人送上幾艘船。

最後的商議是由李焦領着船隊一路向南,只不過耿仲明的提議被否決,劉四和李焦幾乎惟方生命是從,所以還是方生的一言堂。

因爲對朝鮮地形李焦並不熟悉,方生硬是從耿仲明手上摳了幾個嚮導,這些人每一個都是百戰老兵,從東江島一直跟隨耿仲明,對朝鮮附近的海域自然摸得一清二楚。

耿仲明板着臉色,又不敢不給,誰讓實力不如人,現如今流民隊伍已經達到了十萬人,這些人衣食住行都是問題,偏偏這些都不是耿仲明給的,而老辦法搶劫顯然不靠譜,兩三萬人在平安道開搶自然好搶,偏偏整個平安道六成都是大明人,方生可不會允許去搶自己以後的人口來源,剩下朝鮮人這幫窮鬼,連自己都喂不飽,搶也搶不到東西,方生不禁止耿仲明也沒興趣。

耿仲明苦惱了,沒糧食他控制不了這些流民,於是最後這些人都被方生爭取去了,方生的法子簡單的很,那就是敲詐朝鮮官府。

浩浩蕩蕩十萬人裡青壯雖然只佔着少數,三萬人出頭,這個青壯是方生的算法,按耿仲明和歷代大明的算法,六萬人都足夠有,方生的概念裡,十五歲到三十五歲才能算是青壯,可即使這般苛刻,能夠從建州跑到平安道的青壯還是打足有三萬人,不是青壯根本翻不了那麼多大山,又怎麼能跑到朝鮮來。

三萬人隨便拉到定州,安州前排好隊,那都是人頭聳動,滿萬尚且數不清,更別說是實打實的三萬人,一路上安州,定州全都老老實實交了糧食。

當然沒交全部,這些朝鮮人還不傻,如今方生這幫人是打不得也安撫不得,附近幾個州勉強也能湊三四萬人,打得過萬事大吉,打敗了呢?恐怕女真人不介意讓朝鮮這個屬國徹底變成草場,這樣比一個屬國安全的多。

而且這些鬧事的可都是大明人,大明會不會把火氣撒在朝鮮身上?這鬼都知道,大明是個愛好臉面的龐然JU物,既然打不過金國,那趁機責難一翻曾經的屬國就是理所當然了。

方生成了刺蝟,女真人還沒到朝鮮之前,所有人暫時都拿他沒辦法,大明手伸不了那麼長,也不會在意這麼個小人物,朝鮮人怕自己下了狠手被大明藉機責難,也不敢一巴掌拍下去,剩下的只剩女真人了,偏偏現下女真人還沒來,看樣子女真人即使來了,這夥鬧事的流民早已經走了老遠了。

爲此方生日後沒少在半夜裡笑醒。

至於嶽託,他確實快到了,進了平安道他就多多少少聽了這次事情的起由,耿仲明的名字他當然很熟悉,相比較朝鮮,後金正和大明交戰,從草原一路販貨的晉地商戶到來的消息雜七八雜八,但也很全面,這些大金國的友好朋友讓嶽託知道一直是大金國肉中刺,眼中釘的遼東三礦徒如今只有一個尚可喜還在蹦躂,剩下兩個正在大明境內鬧事。

嶽託臨行前還有向努爾哈赤建議過聯繫孔有德和耿仲明以作內應,甚至是招降以來大用,如今看來只有罷休了。

“給朝鮮國王發去文書,嚴厲一些,讓他攔住逃走的耿仲明。”嶽託扔下一句話,自然有手下的漢人書吏應聲去辦,沒過一個時辰,信使快馬加鞭向朝鮮王都漢城方向去。

嶽託要朝鮮國王攔住耿仲明沒那麼多理由,單單一個女真額真就夠了,死了一百正紅旗,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嶽託就要藉着這一百人敲打朝鮮屬國,於是耿仲明就是必須拿來祭旗,順帶還有平安道剩下的大明人,那些腦袋足夠串成無數串葫蘆。

嶽託殘忍的笑了笑,大金國諸位貝勒裡見識到漢人的重要性除了皇太極,他嶽託也要算一號,從隨軍帶着漢人書吏可以看得出來,但這不代表嶽託會把一般大明人的性命放在眼裡。

他們看重漢人的原因僅僅是漢人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草場,更多的人丁,攻打大明更快捷方便一些,不用費那麼多事。

說到底這些女真人都未褪去野性。

朝鮮國王李倧接到嶽託的手令已經在五天後,後金的信使一路上走的並不舒坦,沿途的朝鮮的官府表面上恭恭敬敬,速度也沒耽擱,就是忘了派出領路的嚮導,要麼就是嚮導帶錯了地方,所以從平安道到漢城不遠的距離,嶽託的信使足足走了五天。

緊接着朝鮮官方草草的發了一份敷衍的例行文書,雖然口氣還是恭敬,卻完完全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對嶽託等人也來個不聞不問。

朝鮮本來還緊張搗亂的大明人,如今看見大明人只往南邊的海邊走,朝鮮上下立馬不擔心了,既然威脅不到自己,那也不用把這些人送到女真人的狼口裡了,畢竟大明還是朝鮮兩百多年的上國,情分還在,而女真人不過是蠻夷而已。

孰輕孰重,朝鮮君臣心裡分得清。

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十章 板甲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十一章 義州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
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四十三章 萊蕪城(中)第十三章 成效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五十二章 安東徐振芳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戰流寇(四)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缺錢第十八章 濟州島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復臺灣(七)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金的對策(二)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九十一章 出使第六十三章 計劃實行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十章 板甲第七十六章 孫元化的謀劃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流寇(二)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狩獵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班牙人,動手(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封降書和真假二字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二十七章 登州衛第一百六十六章 收復臺灣(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七十八章 內亂(上)修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四十七章 登州衛被襲(中下)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的思量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二百單七章 出發(七) 和太監的第一次相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州之戰(二)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九十章 海戰(上)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十一章 義州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零六章 捕盜廳第二百單五章 出發(五) 清剿地方第四十六章 登州衛被襲(中上)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四十二章 萊蕪城(上)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三章 騷動(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一輪攻防(一)第九十三章 大明局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復州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四十四章 萊蕪城(下)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六十六章 流水線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復(十二)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四十一章 不得不拐帶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九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班牙人,動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