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忠孝倫常

方生到了船塢的時候,孫和鬥正眯着眼睛喝着茶,也不出去迎接,只是站起身子微微行禮,悶聲不說話,至於其他孫氏兄弟也強裝鎮定,勉強把心裡忐忑給壓了下去。

方生呵呵笑了笑道:“你孫和鬥好大的架子,竟然還要我來找你。”方生這話說的不輕不重,不急不緩,臉上也在笑,只是看着連孫和鬥都是微微一緊。

他這番冒險確實是存了給方生一個下馬威的意思,誰讓自家老父正握在對方的手上,不過方生倒是渾然不在意,只要他孫元化還在他手上,不愁孫家三兄弟不賣力,這大明,可是以孝爲天的!

忠孝倫常!再怎麼折騰也出不了這四個字去。

“在下不敢。”孫和鬥惜字如金。像是硬是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來。

至於孫和鼎和孫和京,規規矩矩的站着,做了個禮,但也不敢和孫和鬥一樣行完禮又坐下來。

“方大人。”相比較孫和京一直在船塢協助孫和鬥,孫和鼎就要尷尬許多,畢竟他是見過方生的,而且還兼着政衙的主事之一,所以才顯得身份出奇的怪異。

不是他方生值得孫和鼎效力,縱然只是不得已而爲之,可這忠孝倫常,這忠字也就沾上了一點。

而且他孫和鼎還是慶尚港整個政衙的主事,這要擺在大明,那可是正經的一縣縣令,一地民事官員,這次派出去下面一個家生子過去見方生,這事雖然是孫和斗的主意,卻也是用的孫和鼎的名義。

方大人?方生微微臉上一苦,頓時知道那個王守成究竟從那聽來這麼一句話。

要說方大人這個名號也算合適,要說孫家三兄弟那可都是從大明官場出來的,張口閉口都是各個大人的,李、王、孫、劉、鄭,滿大明的大人多的數不勝數,所以給方生冠上一個大人的名號也就理所當然了。

要不然他孫和鼎是孫大人,你方生可是孫和鼎的‘上官’,不叫大人叫什麼?

這就是忠孝倫常!大明的忠孝倫常,儒家的忠孝倫常!

方生擺擺手,讓猶猶豫豫的孫和京把這句話給憋了回去,孫和京只是行了個禮,沒說話,但看得出來沒孫和鬥那般鎮定自若。

☢ T Tκan☢ ¢ ○

“你孫和鬥還真是好計較啊。”方生坐下身子,嘿嘿的冷笑了兩句,摸起茶杯喝了一口,也不管剛剛是誰喝過的。

只不過孫和京的脖子一紅,要不是顧忌場合,恐怕就要當場大罵‘匹夫’了,這杯子,正是他剛剛喝過的,站起來行禮的時候湊到孫和鼎那裡,位置也便空了下來。

孫和鬥臉上微微一怔,倒是沒想到方生第一句話就是針鋒相對,要說他本以爲方某人會客客氣氣的來一回迂迴了,畢竟這事,難堪的可不是他。

他哪知道,方生可那麼多時間玩這些道道,雖然不打算爲這點事生氣,不過這不代表方生會給孫和鬥好臉色看。

“方大人,此話怎講?”孫和鬥好歹還能面色勉強鎮定,舉起茶杯抿了一口,這場面有些超過他的控制了。

但隨後孫和斗的臉色好看了一些,要說這方生從沒按常理出牌,這番也就理所當然了。

“我可不是方大人。”方生淡淡的道,不再喝茶了,只是瞄了幾眼孫家兄弟三人,這卻讓衆人一陣心驚膽顫,都有些發虛。

好像真有些大條了,早知道不隨和鬥鬧了,孫和鼎不禁有些後悔,可如今也遲了。

“我又沒什麼官職,怎就配的上大人這麼個稱號了。”方生接着道,最後把目光看向孫和鬥,孫和鬥再次摸起茶杯,可這不知怎麼的,竟然一時間沒抓的穩,險些一個踉蹌摔倒地上。

孫和鬥倒真沒想到方生竟然這點事情上發難,要說他們幾個人是實在不知道叫喚什麼纔好,總不能跟着那幫匹夫叫方大哥吧?至於那個什麼的兵衙的主將什麼的,不要說孫和鬥,就算是孫和鼎都喊不來。

那可也是一幫武夫都不喊的,這個名號孫家三兄弟自然也是不屑喊得,所以最後才折騰出這麼一個方大人來,聽着也順耳點。

“不過……”方生微微眯起眼睛,竟然顯得很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躺了下來,甚至把鞋子都脫了,一點都不似發火的模樣,不過這話說的可不客氣。

“聽說孫大人你手下可是有些個工匠的。”

孫和鬥愣了,連帶着孫和鼎,孫和京通通一怔,他們讓王守成去見方生,也確實沒去想那麼多,只是知道方生這人似乎很看重這些個賤籍,所以纔想起讓王守成去見他的,如今引來了方生,孫和鬥等人被方生一開始的故弄玄虛給弄的一驚一乍,哪像得到現如今方生竟然提出這個。

“都是些家生子和賤籍,哪見的了人。”孫和鬥故作灑脫的道,只是刻意放下的茶杯顯然並不如表面那般自若。

“是嗎?”方生並沒有急着追問,反而扯上了別的事情,開口道:“不知如今船塢怎麼樣了,我在那個王守成可聽的不是太仔細。”

方生說的風輕雲淡,好似渾不在意一開始說過的話,要說他也確實沒在意到哪去,如今說得好聽點孫家兄弟三人那也一個管着船塢,一個管着慶尚港的民事,那可都是方生下面最後權力的一幫人的。

可說的難聽點,不管是他孫和鬥還是孫元化,那也最多隻是砧板上待宰的魚,方生哪能心急到哪去,乾脆開始和孫氏三兄弟墨跡起來,倒也有幾分政治部主任的模樣。

一番噓寒問暖之後,方生乾脆抿口喝茶,偶爾冒出幾句無關緊要的話,那副悠閒的模樣,倒是比孫和鬥都要閒上幾分。

方生不急,他沒什麼好急的,這孫和鬥儘管怎麼折騰,那都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了幾天後,還得該幹活的幹活,該幹嘛的幹嘛。

至於方生,此時只是敲打敲打這兄弟三人而已,他可不想一而再再而三聽說從王守成那聽來的事,竟然連他想要的硫磺,這兄弟三人都打算悶聲把送來的人趕走。

這可是犯了大忌的,說的難聽點,這就是犯上,和作亂那可是一個罪名!

如果不是趙孟人機靈,恐怕這事還真成了,至於遠在大明的方生,那可就真正的天高皇帝遠了,想管也管不到。

甚至方生琢磨着,是不是該建立個錦衣衛一樣的東西?那雖然不是個好東西,可那隻要抓的緊些,作用上還是很明顯的,至少利大於弊。

至於爲什麼整個大明的錦衣衛名頭那麼差,這可就是抓的人不好了,上樑不正下樑歪嘛,就是這個理。

不過也不是方生就沒了好處,至少他知道倭島是有硫磺了,只是改了個名字,叫做石硫黃了而已。

這可就是解了燃眉之急了,至於這孫和鬥,有了這番好事,方生自然就不會計較這點小問題了。

“方主將。”孫和鬥這次叫的不是方大人了,他也知道分寸,至少這個時候不能把方生得罪的太狠了,畢竟孫元化還握在方生的手裡了。

至於方主將,這是方生規劃的兵衙的稱呼,孫和鬥只能此時拿來用了。

“嗯?”方生微微擡起頭,哼了一聲,然後企圖再次顧左右而言其他,不過這次孫和鬥可沒敢讓他岔過去,若不然又是洋洋灑灑的一大堆。

孫和鬥趕緊道:“不知我父現今如何?”

這話不僅僅是孫和鬥想知道,孫和鼎、孫和京都想知道,儒家所說的忠孝,忠孝,孫氏兄弟三人不是沒想過逃回大明去,可一開始是逃不掉,現如今是不能逃,不說別的,光是老父孫元化此時被囚禁在濟州島上,孫氏三人就只能任人拿捏,若不然就是逃回大明去了,這三人也羞於見人。

把老父丟到賊尊手上,那可是大不孝!

所以方生才一點都不害怕,甚至還和孫氏三人拉起了家常,反正這事急的又不是他,這濟州島缺少工匠也不是一天兩天,也就不急在這一時。

孫和鬥這麼一問,方生只是笑了笑,沒有再岔開,反而直接的道:“吃多了迷藥,如今卻是有相熟的人陪着。”

這個相熟的人乃是大明的郡主,這句話方生沒說出口,也是此時正不是時機,而在孫和鬥也沒問,而是頗有些忍不住的道:“可否能將我家老父接到慶尚港來,以使得我等兄弟盡了孝道。”

孫和鬥小心翼翼的道,要說一開始他還鎮定自若,可終究被方生的顧左右而言他惹得失去了耐性,只能順着方生的想法來走,失了先手。

“這個、、、”方生微微皺起眉頭,做出一副爲難的模樣。

“若是可以,我等兄弟自然盡心效力。”這話卻是孫和鼎說的,只是擺出一副順從的模樣,看的方生心裡連連冷笑。

這演戲了啊,偏生還演的一點都不像,恐怕救了這孫元化然後伺機逃跑纔是真,盡心效力通通都是假話吧。

方生心裡在冷笑連連,可這表面上什麼意思都看不出來,只是過了半晌才爲難的道:“如今孫大人可是有舊識一同在島上的,恐怕是不肯走的。”

方生笑呵呵的道,然後慢騰騰的站起身子,看樣子是想走,不過孫家三兄弟哪肯讓他離開,只得苦着臉挽留,最後是孫和鬥苦笑着道:“方主將,您若是要那些個匠戶就還請賣我等一個人情,讓我等去一趟濟州島可好?見了老父一眼就行。”

孫和鬥這也是沒法子,不過好在方生沉思了一會點點頭,孫家三兄弟紛紛鬆了口氣,那些個匠戶不算什麼,通通都是些賤籍和家生子而已,這若是能換的見了老父一面也算不錯。

孫氏三兄弟鬆了口氣,雙方也算皆大歡喜,不過方生思及這孫家三兄弟去見孫元化,想來魯王府的小郡主朱茉露也逃不過,而且這個小郡主可就呆在濟州島上了。

那可是當初爲了他才偷偷跑到船上的,若不是顧忌孫元化,恐怕方生也不可能讓這麼個燙手山芋放在手上。

那可是大明的郡主,往大了說去,他方生情願被大明視爲賊寇,可那也不想背上個誘拐郡主的名頭。

完全是因爲,這個罪名那可是實打實的冤枉。

方生皺着眉頭,好在有孫和京陪着視察了一邊船塢,最後滿意的點點頭,才暫時把這個麻煩拋之腦後。

孫和鬥、孫和京不愧是孫元化的兒子,就能做到這番模樣,就不知道這個大明的科學家孫元化究竟又能到什麼程度了。

方生想了想,難免有些好奇,最後決定到了濟州島再好生見識見識。

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十六章 定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三章 騷動(下)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
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十二章 實施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一百九十章 報復(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十四章 沒理想的‘反賊’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六十一章 僱傭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會 新的局勢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七十九章 內亂(中)修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零九章 效率第十五章 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七十二章 長談(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鄭家的交鋒(中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風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報復(六)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圍點打援(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皮島的逆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戰流寇(八)第五十五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九章 ‘愛撫’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點打援(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七十章 收復臺灣(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幕一半第六十九章 開會(下)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戰流寇(六)第二十一章孫和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損兵折將(下)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四十一章 崇禎八年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八十三章 不是壞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二十五章 迴歸第八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西方傳教士的交涉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十六章 定局第九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禮後兵(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一輪攻防(二)第二章 騷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報復(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鄭家的交鋒(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一百九十一章 報復(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一輪攻防戰(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魯王府來客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襲復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零三章 面對面(下)第八十章 內亂(下)第一百六十章 復州之戰(四) 耽羅島被圍(上)第三章 騷動(下)第八十七章 確立軍制第二百單六章 出發(六) 一些雜事第十四章 代善第一百章 皇太極 朝鮮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