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復臺灣(二)

克倫威爾在接到耽羅府的消息後氣的跳腳,至少他還是大員島的長官,耽羅府的這份形同宣戰書的書信傷了克倫威爾作爲海上馬車伕王國子民的自尊心,如果不是想到耽羅府的水師離這裡並不遠,而且此時大員島上只有五百人的荷蘭裔士兵和幾千的土著,船隻也只有個位數,克倫威爾幾乎會立即發動反擊。

方成低估了這個時代西方人的自尊心,雖然克倫威爾與耽羅府關係不錯,但這僅僅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克倫威爾要求撤銷大員島的原因也是這裡除了錢什麼都沒有,沒有女人,沒有豪華的住宅,沒有爵位和其他生活樂趣,所以他想離開這裡,而東印度公司如果派新的大員長官來,東印度公司就會發現這幾年大員島的貿易並不對等,大部分收益毫無所蹤的消失,已經進了克倫威爾的腰包。

克倫威爾這幾年的所得不但會被沒收,而且在他任職期間賣給耽羅府大批違禁品,其中包括從英國人穿上繳獲的火炮,那些火炮與其說是源於荷蘭人和英國人的仇恨而打劫,還不如說是克倫威爾爲了那些英國船上的貨物,火炮只是附帶而已,而且這些火炮還讓他賺了大錢!

原因在於克倫威爾並沒有東印度公司的股份,在普特斯曼在職時只是作爲副官以及翻譯擔任與大明海盜之間的交戰以及貿易往來,在普特斯曼離職後,吝嗇的東印度公司也並沒有給克倫威爾任何股份,只有一筆看上去高昂,但比起大員島的收益少到可憐的薪水,這引起了克倫威爾的嚴重不滿,如果讓他爲了那不多的薪水而留在遙遠的東方,顯然這並不划算!

所以他爲了利益開始從職權中抽取大部分的利益,並且拿出了其中一部分堵住了大員島上其他荷蘭人的嘴,爲此使得這幾年的大員島的收益在賬面上一年比一年難看,克倫威爾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多。

人的貪心是沒有限度的,在習慣了這種利用職權獲取大量銀元后,克倫威爾已經並不想過回以前那種靠着薪水度日的生活,所以他纔不希望有新任的荷蘭長官代替了他的職務,到時候他在職期間的貪墨就會被人發現,作爲一個沒有背景的人來說,克倫威爾同樣害怕已經到手的錢財被全部剝奪,從新過回以前那種窘迫的生活。

即使如此,克倫威爾還是讓前往馬六甲的荷蘭商船給東印度公司帶去了消息要求派遣士兵增援,東印度公司給出的回覆是明年上半年新任的大員長官將會到任,到時候纔會有新的人手跟隨一起到達,這讓克倫威爾徹底喪失了希望!

也許新任大員長官會給大員島帶來足夠的援軍保護這裡,但他克倫威爾失去了不但是臨時長官的名義,同樣還有這幾年貪墨了的銀兩所兌換的荷蘭銀元!

相比克倫威爾的搖擺不定,荷蘭東印度公司並不想放棄大員,因爲臺灣佔據着他們在亞洲殖民地利潤中的四分之一,這個數字換算成銀兩每年多達上百萬,克倫威爾幾年之內從這之中抽取了兩三成的利潤用來堵住其他人的嘴,沒人會跟錢過不去,不過這不代表克倫威爾會爲了那些無恥的股東,而跟自己的命過不去!反正他明年也要卸任,到時候大員和他什麼關係都沒有!而且,也爲了自己那些銀元着想!所以最後克倫威爾還是有了選擇。

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機會,把大員島扔出去的機會,到時候最多是因爲戰敗而被召回國內,和普特斯曼一樣,不同的是普特斯曼那個蠢貨是招惹了大明,還沒來得及撈錢就被召回,而他克倫威爾則是攜帶數十萬枚的荷蘭銀元回到阿姆斯特丹,那時候他就是一個大富豪!

機會不是沒有,而是在於去創造。

於是一次被刻意創造的機會被擺在了面前,而此時已經是一個月後,方成已經站在了睚眥軍的旗艦上向祖國的寶島臺灣出發。

睚眥水軍在擴編以及整合花了正好一個月的時間,隨後方成就迫不及待的讓睚眥軍進行實戰。

七月初,倭國的德川幕府重申了鎖國令,原先答應與耽羅府之間的貿易路線被倭國的船隻封鎖,這使得一時間慶尚港的貿易凋零,新組建的睚眥軍已經開始成形,這隻第一次用神獸冠名的水軍被方成賦予了四個字,睚眥必報,表示這隻水軍的作戰宗旨,就是有仇一定報。

孫元化都開始暗示方成,新組建的睚眥軍可以用在疏通海道上,教訓教訓言而無信的德川幕府,倭國雖然有倭寇曾經肆虐大明沿岸,但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如今的倭國與大明一樣閉關鎖國,甚至爲之更甚。

但方成只當未聞,直到一個消息從大員傳來,方成才下令睚眥軍向臺灣島進發。

這個消息同樣由德川幕府這次所重申的鎖國令造成的餘波,德川幕府也一樣切斷了與荷蘭人之間的貿易海路,開始完全的封鎖海上貿易,禁止任何西夷甚至是大明的貨物流入倭國本土,爲此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德川幕府發生衝突,並且引發了局部的水戰。

由於倭國水師的人多勢衆,東印度公司屢戰屢敗,甚至他們和葡萄牙人以及英國人組成的聯合船隊都無法打敗德川幕府派出的數量巨大的水師,在最後克倫威爾宣稱如果東印度公司不最快時間內派出援軍,他將不得不離開大員島,不然就會全軍覆沒,並且徹底失去大員殖民地,除非東印度公司能在短時間內派出援軍,但這顯然這不可能,東印度公司駐在亞洲的兵力本來就不多,又要牽顧大部分馬六甲海峽,那裡纔是最重要的,其他能夠抽調出的士兵即使算上土著也只有一兩千人,於事無補,所以最後東印度公司只能向荷蘭國內申請調兵,這需要較長的時間。

東印度公司一邊讓克倫威爾進行抵抗,不要丟掉大員殖民地,那裡是東方的一座瑰寶,不允許丟失!另一方面開始抽調部分土著以及荷蘭裔士兵,試圖前期增援在大員島上的克倫威爾,但這都需要時間!

而且,因爲倭國貿易路線的丟失,此時的大員島將失去大部分收益,東印度公司雖然無可奈何,但他們更多的是在和英國人在角力,本土又在和西班牙人在歐洲爭個你死我活,根本無暇他顧,雖然嚴令克倫威爾不允許放棄大員殖民地,但這個命令在克倫威爾看來都是可有可無,他完完全可以謊稱他們已經進行了抵抗,但因爲寡不敵衆而不得不離開大員,爲此克倫威爾情願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銀元堵住所有人的嘴,反正荷蘭裔士兵只有五百人,即使只拿出三分之一對於每個荷蘭裔那也是一筆鉅款!

這筆錢在事後會耽羅府會對他進行補償,花錢買下一個臺灣那可不是一般的划算,光是其中半年的抽稅就足以彌補,更不要提其他作用。

相比耽羅府的狹小,臺灣的地方大得多,足以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從大明吸納更多的人丁進行遷徙,以那裡爲跳板作用不小,不過方成暫時只打算將臺灣作爲後勤基地來用,那裡離女真人太遠,並不適合長時間駐紮,用來安頓人口吸納人丁以及發展海上貿易纔是目前應該做的,耽羅府依舊會在具有唯一性,作爲進攻遼東女真人的橋頭堡。

耽羅府肯出錢,克倫威爾花的理所當然,雖然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在外有耽羅府的威脅,內在又反抗不了,大多數荷蘭裔士兵們只能放棄所謂的海上馬車伕的尊嚴以換取數額巨大的行賄來演好這場戲。

至於克倫威爾,他只能指望沒人會把消息透露給東印度公司,然後他就可以作爲大富豪回到阿姆斯特丹!到時候作爲一名富人,再買上爵位,一切都不成問題。

可以說,在這場戲劇中德川幕府出的力最大,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派出水師進攻臺灣,僅僅是在重申鎖國令的基礎上封鎖了本國的沿海,在臺灣附近遊弋的是耽羅島的水師,而克倫威爾同樣早就被買通,十萬兩雪花銀子兌換成荷蘭銀元的分量讓克倫威爾花了眼睛。

如果是任何一任的大員長官都不會像克倫威爾這樣做,不同的就是克倫威爾的官職前註明了臨時二字,而且他本人並不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不需要爲了公司而放棄一切,包括生命!

這只是一隻蝴蝶煽起的翅膀最終引起的颶風。

所以在二選一之間,克倫威爾最終還是選擇了銀元,這比什麼都來的真實。

假扮倭國水師的耽羅府水軍炮轟了普羅民遮城,城堡裡只有五十名守軍,他們在第一次的炮轟中就折損了四五個人,剩下的人關緊了城門向熱蘭遮堡的荷蘭軍隊請求援軍。

熱蘭遮堡裡只有二百人的荷蘭士兵以及一千人的土著,克倫威爾在派出派出五十名士兵和五百名土著後開始固守待援,這是他能夠派出的全部的援軍,剩下的要用來防守熱蘭遮堡,其他二百五十人分配在大員島的各個堡壘裡,根本抽調不出來。

1.本書地名寫的比較複雜,但基本上都還原了歷史,注意了紕漏,在這裡熱蘭遮堡就是臺灣堡,大員島是臺灣的前稱,所以文中這兩種叫法混這叫,大員港是荷蘭人在島上建造的海港,如今已不可考。

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八章 登州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
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三十六章 郡主(上)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一百零七章 左捕大將第一百七十五章 鄭家的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圍點打援(二)第四十五章 登州衛被襲(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收復臺灣(三)第五十八章 孟千來投第五十四章 農夫與蛇、名士與總兵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用計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一百三十章 皇太極回師第八章 登州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二十八章 張五郎第五十六章 第一艘福船下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報復(七)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三十三章 孫元化(上)第八十五章 攻打廣鹿島(下)第二百二十章 返回承天府第四十八章 登州衛被襲(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復(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黨爭第二百單二章 出發(二) 明軍的夜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一輪攻防戰(完) 大明兵部來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點打援(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交戰流寇(完)第七十一章 新年(下)第七十五章 遊園第七十七章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城野戰(一)第七十四章 長談(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後金的對策(一)第三十五章 孫元化(下)第五十章 單人匹馬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二百單一章 疫病、編組、出發(一)第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襲失敗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城野戰(五)第二十章 強取豪奪人才第二百一十一章 交戰流寇(三)第九十八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下)第三十一章 ‘青鹽’第二百單八章 出發(八) 闖王高迎祥第一百九十六章 報復(九) 收復臺灣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府建鎮第一百九十七章 報復(十)第十九章 崇禎五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耽羅島被圍(中)第二百單九章 交戰流寇(一)第八十一章 皮島夜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旅順圍城戰(一)第六十八章 開會(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禮後兵(上)第九十七章 與荷蘭人的海戰(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十七章 費爾南多的到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一輪攻防戰(六)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城野戰(四)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五十章 新一輪攻防戰(七)第三十九章 大明‘郡主’第一百零五章 背叛!第二百二十三章 朝鮮求援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臺灣(完)第九十章續 海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旅順圍城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征旅順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城野戰(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九年末的局勢第十四章 代善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八十六章 尚可喜第九十四章 沒錢的痛苦第二百單四章 出發(四) 實在多餘第五十九章 劉澤清的邀請第一百零四章 叛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報復(二)第八十四章 攻打廣鹿島(上)第九十九章 通商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百八十章 西班牙人,動手(四)第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復臺灣(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城野戰(二)第六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三章 所謂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