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

贛東太平軍齊動,福興孤駐弋陽,一籌莫展。急急而奏:石逆三四萬衆,由安仁以至貴溪,蔓延一百餘里。逆衆屯聚各村落民房,殆已室無空舍,所設僞官甚多。俘獲賊軍多名,供稱:石逆意欲取道安仁上犯廣信,擾我完善,大其聲張,以期東西兩路聯爲一氣,可於此間獨樹一幟,暫圖苟安。

福興疏罷,諮飭九江鎮總兵李定太馳援貴溪。

李定太諮稟福興:大軍東進,石逆鎮吉自後夾擊,吾必腹背受敵;吾意南攻新路鋪,逼退石逆,爾後出東鄉,應援李元度。

1857年10月24日,李定太先發制人,攻擊新路鋪。石鎮吉不敵,敗退撫州。李定太留一部警戒,自率主力,出東鄉十五里,進扎大幅岡,息兵觀望。

石達開嘆:李妖定太攻守有方,真乃良將。

張遂謀道:楊輔清遲不北進,不如會合石鎮吉部,先擊李定太妖軍。

石達開道:福興妖兒株守弋陽,按兵不動,此乃攻擊貴溪最好之機。10月29日,石達開率軍攻佔鷹潭,進抵高石,距貴溪不足十里。李元度出城迎戰,大敗;急諮福興,火速援救。福興接諮,兵出弋陽,進扎蓮湖坡,以壯聲勢。

張遂謀謂石達開道:貴溪城堅,福興來援,楊輔清不至,再攻甚難;不如合安仁、撫州之軍,圍擊李定太妖。

達開道:可!臨江危殆,必即施救。

張遂謀道:探報,曾妖國荃自湘返贛,正督率劉騰鶴、普承堯、張運蘭、王開化,圍攻吉安。

達開復嘆一氣,又道:張妖運蘭之勇,不亞於王鑫妖兒,傅忠信危矣!金溪貴溪,二百餘里,三日即至,楊輔清姍姍來遲,怨乎?

張遂謀道:韋逆昌輝戮其全家,殿下善待韋家之人,輔清必怨!洪某忽而借刀殺楊,忽而沉冤昭雪。輔清此乃坐觀時局,待價而沽。其心紛雜,安能速至!

楊輔清頓兵半月,姍姍北上,11月10日,進至貴溪,歇息半晌,驅兵攻城,隨擊片刻,退。

李元度見太平軍散漫,興兵夜襲,楊輔清心不在焉,退防金溪,匯石鎮吉部,共擊東鄉。

石達開、楊輔清、石鎮吉三路大軍合圍東鄉,江西巡撫耆齡急遣周鳳山率兵三千,飛速馳援。

11月19日,周鳳山馳抵東鄉外圍,安營紮寨,鳳山一時疏忽,竟未遣人浚濠護壘。

石達開看出破綻,傾盡主力圍擊周鳳山大營,斬殺道員帥遠澤,鳳山不敵,退守三江口。

24日,太平軍兵分九路,攻擊東鄉。李定太堅守二日,傷斷兩指,退守武陽渡。

石達開攻克東鄉,兵分三路,楊輔清進進賢縣,至羅溪溫家圳,搭設浮橋,以便渡河攻擊;石鎮吉自撫州轉擊豐城,北攻樟樹鎮,逼近臨江;石達開偕黃玉昆,領兵兩萬,南擊峽江、永豐,攻佔吉水,聲援吉安。三路大軍磨刀霍霍,意一舉橫渡贛江,裡應外合,擊潰圍城之清軍。

江西巡撫耆齡飭令劉長佑、曾國荃預爲佈置,扼河周防。又傾盡炮船,沿贛江遊弋,一有渡河之賊軍,即刻發炮擊之。

太平軍缺舟少船,屢渡不得;所建浮橋,皆被轟沉;攻擊半月,傷亡兵丁無數,竟無一軍渡過贛江。

12月15日,劉長佑遣水師統領劉於淳攻擊樟樹鎮,石鎮吉不敵,敗退新淦。

16日,曾國荃飭令張運蘭渡河而擊,張運蘭得令,趁夜攻破峽江,復又移軍吉水,扼三曲灘,血戰十數次,斬殺黃玉昆;是夜,運蘭偷渡贛江,奇襲石達開軍營,達開不備,焚屯而遁。經此大敗,達開再無心援。

楊輔清道:連年征戰,贛域地瘠民貧,再無可榨之資。其東蘇杭,沃野千里,可謂天堂,殿下無意乎?

石達開道:吾無舟炮,應援不力,折將損兵,徒呼奈何!吾令,吉安傅忠信、臨江程瀛,尋機突圍,渡江歸建。吾自率大軍,東入浙地,攻佔蘇杭。楊兄弟之軍,南攻入閩;浙閩相銜,再建天國。

臨江守將程瀛聞援軍大敗,再無心戰,屢次遣人求降。劉長佑應允,兩人密定:先繳武器,次放被擄婦女。檢點張發紀得悉,斬殺程瀛,守軍大亂。劉長佑趁機猛攻月餘,臨江遂破。

江西巡撫耆齡喜疏:臨郡爲石達開首踞之地,其守備之固,迥殊他處。圍攻時將一載,逆衆負固抗拒,兇狡異常。八月間,大股逆匪由吉水來援,已近郡城,幸爲我軍擊敗。十月間,復有賊衆數萬,由撫郡來援,我軍扼守贛河,節節截擊,無由飛渡,使城內逆賊糧盡勢窮,始圖逃竄,我軍乘勢攻克。臨郡得克,劉長佑部移師東剿,先扼貴溪,以杜竄入廣信之路,然後分取各縣,斷其外援,再以重兵專攻撫建。另,曾國荃屢攻吉安不下,傷亡甚重,奴才飭令其復行困圍,以逸待勞,餓斃賊逆。

石達開一去不返。秀全遂命蒙得恩爲正掌率、陳玉成爲又正掌率、李秀成爲副掌率,共統三軍。

蒙得恩道:啓稟天王,吾久疏戰陣,恐有負重託。

秀全道:朕曾與爾浴血疆場,情同手足。陳、李二成,皆乃後起之輩。兩軍對仗,或運籌帷幄,或衝鋒陷陣,各司其職而已。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眠。鎮江告急,天國副掌率李秀成,務必回援;又正掌率陳玉成提領安徽軍務。昨夜天父託夢,言東兄秀清府邸空曠,輔清、宜清人影綽綽;朕令,即刻整修東府。

陳玉成接旨,謂李秀成道:翼王帶走六萬精銳,各地缺兵少將,多隆阿、鮑超二妖,與吾膠着,李孟羣妖整軍霍山,虎視六安,兄此刻返京東援,皖省萬難。

李秀成道:天國危亡之際,我即當率軍馳援。當今天下,惟翼王有轉圜之力,務必再求天王,擇才而用,定製恤民,申嚴法令,肅正朝綱,明正賞罰,依古制而惠四方,禮而恤下,寬刑以待萬方,輕世人糧稅,仍重用翼王,不用於安、福二王。

玉成道:天、翼僵持半載,現已涇渭明分,多言無益。兄若執意,弟不具名。

秀成心存執念,上疏秀全。秀全惱怒,革秀成封爵。秀成不餒,覆上二疏。天國朝臣皆奏秀成慈勇,秀全始悔,詔復原職。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炳文棄守杭州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