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

吉安告急,劉長佑即以駱秉章令,飭請王鑫救援。

王鑫接訊,率兵三千,馳抵水東,一戰伏殺沈元悅,再戰又斬盧三友,三戰再殺何勝權,湘軍士氣大振,復又圈圍吉安。

吉安之北,劉長佑六千大軍,晝夜環攻,臨江岌岌可危。

石達開驚悚,飭令石鎮吉、楊輔清援救吉安、臨江。

楊輔清、楊宜清駐紮新城、南豐,遲不動身。

石鎮吉得令,遣搗天侯胡壽階馳援吉安。胡壽階率兵一萬,經由寧都,進抵沙溪。

王鑫偵得,留一千兵守水東,自率兩千,晝夜疾進,黎明時刻,突襲沙溪。

胡壽階無備,督率前隊,倉皇迎戰;中午時分,胡軍主力趕到,層層圍裹。王鑫奮力拼殺,擊退胡軍,進抵幕藪。

胡壽階憤懣兵不力戰,親率親軍,圍擊王鑫。王鑫兵分三段,以逸待勞,逐次設防;又令一隊,由深林蛇行,近硬脊嶺下伏。

胡軍火器無幾,糧資匱乏,屢攻不克,士氣萎靡;胡壽階見勢不妙,引兵撤防,誤入伏圈。王鑫看個真切,飭令排槍齊放,胡壽階墜馬身亡。壽階死,其部四散。

王鑫馬不停蹄,追至寧都釣峰。胡軍餘部蜂聚村圩,村前沿河十里盡是營棚。王鑫不由分說,揮軍衝入,斬殺一總制一將軍,太平軍再潰。王鑫率部復追至古夏,再殺總制楊光裕,胡壽階一萬大軍,行將盡罄。

楊輔清得訊,不敢再延,率軍三萬,出新城,進援吉安;一日之內,楊軍前鋒已進抵東山壩。

王鑫獲悉,速即沿河疾進,一日一夜,悄然而至。太平軍猝不及防,檢點張宗相、指揮曹信照皆被戕殺。楊輔清率全軍會戰,亦不能敵。

江西巡撫耆齡喜奏:王鑫追剿寧都賊匪,適值賊自福建回竄建昌,圖犯吉安、湖南,一股甫敗,一股又來。王鑫督兵,步步進攻,頻摧大敵。戰功之偉,實所罕覯。

然喜不成雙,王鑫征戰途中,忽覺力乏,延宕六日,溘然而去。

江西巡撫耆齡聞之大悲,飭令王鑫之弟王開化、知府張運蘭分領其軍。

王鑫病亡,石鎮吉大喜,即刻兵出撫州,應援臨江。

劉長佑遣武舉普承堯至羅坊佈防。石鎮吉率軍渡過袁江,攻擊羅坊。兩軍接戰,石鎮吉忽遣騎兵衝擊,普承堯不支,全行敗退,營盤盡失。

羅坊失,袁州、臨江民情震懾。劉長佑謂水師統領劉於淳道:“唯有分軍先剿援賊,掩其不備,盡力一戰,或可轉危爲安。留隊三成固守臨江長濠,吾親率七成隊,嚴陣於秧田、中亭一帶。”

1857年10月6日,石鎮吉親率萬軍,進抵太平圩;臨江守將程瀛亦兵出福壽門,填濠拔樁,嚴陣以待。

劉長佑兵分四路,水陸並進,先發制人。石鎮吉遣騎兵衝擊,劉長佑槍炮相向,力阻鐵騎。兩軍接戰半時,蕭啓江率部趕至。劉長佑即令蕭部迂迴攻擊。石鎮吉不敵,退防黃岡。劉長佑、劉於淳、蕭啓江遂又圈圍臨江。

石達開兵駐安慶,咸豐帝惴惴不安,諭令西安將軍福興北進抵禦,經略贛東。福興進駐弋陽,無兵可用,致書李續賓,請其分兵援救。

李續賓回道:蓋長江之險,賊所必爭,潯陽又繫腰膂,尤所必援。彼之有潯,實江左老巢之命脈所關,而江右諸股之咽喉所通也。我必得此,斯足以下規建業,上固荊襄,通西南之門戶,爲澄清之本根。彼逆各路梗塞,則其所日夜謀之者,固會乘虛上犯,別無解救之策。

福興憂心如焚,迅即疏曰:石逆與洪逆內訌,踞守安慶,誘其金陵舊黨,另樹一幟。該逆在賊首中最稱狡桀。江省之臨江、吉安二郡縣,皆系該逆率夥黨相繼攻陷。今若渡江直下,江右吃重,較之皖南爲尤甚。而本省兵力,全爲臨、吉二城所困,未得分防廣饒。另,截獲書信一份,石逆令賊黨李壽成會合張洛行,領數十萬賊分擾下游,又調賊黨陳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韋俊等,各率賊數萬及五六千不等,概回金陵。並欲赴援江西,竄擾浙江。

咸豐帝見疏,諭令副將周鳳山、九江鎮總兵李定太率軍馳援。

福興再疏:贛東饒州一郡爲信屬後路,直達江南祁門縣境。皖贛大股紛至沓來,江境敗匪之狼奔豕突,悉假道於此。現在浮樑之景德鎮一帶,萬年之後鎮街等處巢穴未清,飄忽亦無定向。奴才以爲,進剿撫建,必須先固饒防;欲固饒防,必須先清踞匪。先剿而後籌堵,使外賊不敢入,內匪亦不得出。則我一意進攻,可期滅一股,即少一股;攻一城,圖拔一城,庶不致有瞻前顧後之慮。否則,此剿彼援,東擊西奔,恐於全局終非穩着。

石達開駐足安慶,綢繆三月,張遂謀嘆曰:“各軍主將,惟楊輔清、石鎮吉首肯;偏將兵丁,倒有四萬來投。潯北小池口血書求援,救否?陳、李之兵舍鄂入皖,似逆我令。江西各地告急,瑞州賴裕新部,彈盡糧絕,韋俊竟不援手;所幸賴裕新勇猛,率千餘殘兵退至吉安;其下之將,斬殺湘妖劉騰鴻,猶守月餘。”

石達開道:“小池口,非吾所控;韋俊、陳玉成、李秀成部時時動移,或天京音至。”

張遂謀道:“袁州、樟樹、瑞州俱失,偌大之贛西,僅餘臨江、吉安二城矣!必即援救!”

達開道:“天京一別恨如海,從此洪等是路人。明日渡江,南入贛東,經景德入撫州,應援臨江、吉安,匯石鎮吉、楊輔清、傅忠信、賴裕新、程灜部,打通西東,籌措糧資。”

石達開行經景德,韋俊出城跪拜,其下賴文鴻、劉官芳、古隆賢等亦跪。

韋俊道:此吾與翼王千歲私事,無關衆將軍。隨之泣呼:韋俊代韋家老幼婦孺三百五十四口,叩謝翼王千歲殿下不殺之恩。

石達開目不斜視,督軍急行。

臨江守將,殿左五十五檢點程灜聞達開入贛,旋再血書求援。

達開道:臨江守軍,彈盡糧絕,每於夜深偷渡中洲,購買糧資,苦矣。

衛天候黃玉昆道:石鎮吉、楊輔清援軍,先後遇挫,搗天候胡壽階、檢點張宗相、指揮曹信照相繼陣亡;王鑫妖兒可恨,其若不死,吾必殺之。

石達開道:湘妖悍強,取之需方。

張遂謀道:可令石鎮吉進擊東鄉李定太妖,促成南北夾擊之勢。

石達開道:臨江、吉安皆於贛江之左,吾無舟船強渡,雖兵十萬,又能奈何!吾令,首殲貴溪李元度湘妖,滌清贛東。安仁將士渡江南攻,石鎮吉北進新路鋪,牽制東鄉李定太妖軍。楊輔清兵出金溪、瀘溪,自南攻擊貴溪;吾等督率大軍,先攻鷹潭,而後匯合楊部,合圍貴溪。

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
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玉成止步黃州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九章 奕山欺上瞞下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